影响泌尿系结石形成的常见药物有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20:55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1 23:43

泌尿系结石的成因十分复杂,影响因素甚多。目前相关研究表明一些药物在肾脏排泄过程中,对泌尿系结石的形成起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了解这些药物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对尿石症的基础研究及预防有着重要意义。

(一)磺胺类

1、临床应用 1、药理机制 一般认为对氨基苯甲酸(PABA)是细菌的“生长物质”,磺胺类药通过与PABA竞争以阻碍敏感菌合成叶酸而发挥抑菌作用。磺胺类对许多革兰阳性菌和某些革兰阴性菌有抑制作用。适用于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引起的泌尿系感染以及流行性脑脊l膜炎等感染性疾病。

2、不良反应:①变态反应:一般在用药后7~10日内出现,可表现为药疹,严重者可发生渗出性多形红斑、剥脱性皮炎和大疱表皮松解萎缩性皮炎等;也有表现为光感性皮炎、药物热、关节和肌肉疼痛、发热等血清病样反应。②血液系统反应:可发生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偶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及血红蛋白尿。③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核黄疸:由于磺胺药与胆红素竞争蛋白结合部位,可致游离胆红素增高、新生儿肝功能不完善,故较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黄疸,偶可发生核黄疸。④肝脏损害:可出现黄疸、肝功能衰退,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肝坏死⑤肾脏损害:可发生结晶尿、血尿和管型尿。⑥其他:可出现恶心、呕吐、胃纳减退、腹泻、头痛、乏力等。

2、对泌尿系结石形成的影响

磺胺类药物主要由肾脏排出,在肾小管重吸收的药量远比水分的重吸收少,故在肾小管、集合管内药物浓度增加,可达血浓度的几十倍。磺胺药在酸性尿中溶解度低,容易结晶析出,甚至形成结石。结晶常在肾小管内形成,在集合管及肾盂内可融合成结石,结石可进入输尿管引起肾绞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因肾组织及血管的损害而产生急性肾小管坏死、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衰。

3、药物损害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磺胺噻唑最常引起结晶尿,现已不用于临床,其次是磺胺嘧啶(SD)、磺胺甲嘧啶(SM)、磺胺二甲嘧啶(SM2),而磺胺异f唑 (SIZ)、磺胺甲基异f唑(SMZ)则为易溶物质,不易引起结晶尿。但亦曾有报道SMZ和甲氧苄氨嘧啶(TMP)的合剂可引起结晶尿,甚至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而致死者,认为是SMZ结晶析出,而非TMP所致。

临床表现腰酸、腰痛、尿痛、血尿、蛋白尿,伴发少尿,无尿和尿毒症。

诊断依据:①应用磺胺药物史;②结晶尿所致临床表现;③相应的其他磺胺药不良反应;④尿沉渣镜检可见磺胺结晶。

4、药物损害的预防和治疗

磺胺结晶析出与血液中磺胺浓度、酸性尿、脱水状态和药物自身的溶解度有关,在采用磺胺药治疗期间,应注意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结晶析出。

1、合理用药不可任意加大剂量,增加用药次数或延长疗程,可选用磺胺合剂,因合剂中各自的药量均较小,或选用易溶剂,如磺胺异f唑和磺胺甲基异f唑。

2、减少结晶析出 多饮水,并用等量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增大溶解度。

3、尿液检查每2~3日查尿常规一次,检验磺胺结晶情况。

4、治疗磺胺结晶析出后,若及时停药并多饮水,结晶可较快消失。少数病人可发生严重阻塞,需行进一步检查,行手术或保守治疗。

(二)乙酰唑胺

1、临床应用

1、药理机制 该药通过抑制肾小管碳酸酐酶,使H +分泌减少,H + -Na+交换减少,Na +重吸收减少,结果Na+, H20与重碳酸盐排出增加,因而产生利尿的作用。该药原用于利尿,但现今多用于治疗青光眼。

2、不良反应:①嗜睡、手足麻木、头痛、头晕、运动失调等;②长期应用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和低钾血症;③可有粒细胞减少,血小板缺乏;④可发生过敏性皮肤反应;⑤可引起肾脏并发症,如肾绞痛、尿结晶、肾病综合征等。

2、对泌尿系结石形成的影响

乙酰唑胺主要以原形由肾小管分泌排出体外。诙药可使稳定尿钙的枸橼酸排泄显着减少,促使磷酸钙沉积于肾小管及肾盂内,引起组织钙化及结石形成。

3、药物损害的临床表现

应用此药期间需碱化尿液,但曾有报道,每日口服碳酸氢钠16g,仍不能纠正此药引起的肾小管酸中毒及增加枸橼酸盐排泄,尿酸度持续增高,钙化肾功能不全继续加重,伴输尿管结石形成。高钙尿病人用此药较易引起输尿管结石。

临床表现腰痛,常有背绞痛发作,血尿,严重时尿少、尿闭、肾功能不全。

诊断依据:①应用乙酰唑胺药物史;②并发结石的临床表现;③相应的其他乙酰唑胺药不良反应;④结晶尿及尿石症的辅助检查证据,如尿常规及影像学检查。

4、药物损害的预防和治疗

用药期间多饮开水,同时加服钾盐、镁盐及口服碳酸氢钠碱化尿液。高钙尿者应限制钙质摄入。可测定24小时尿钙含量。定期复查尿常规及X线检查等。

(三)英地那韦

1、临床应用

1、药理机制 英地那韦具有抗HIV-1和HIV-2蛋白酶作用,对HIV-1的选择性{达10倍。它与蛋白酶的活性部位可逆性结合,发挥竞争性抑制效应,从而阻止病毒前体多聚蛋白质的复制并干扰新的病毒颗粒的成熟,延迟了HIV细胞间的蔓延。因此,蛋白酶抑制可阻止发生新的感染病灶。临床上常与病毒核苷类似药物联用治疗HIV-1感染的晚期或进展期免疫缺陷患者。

常见不良反应是疲劳、头痛、胃肠道不适、嗜睡、皮肤反应、味觉 异常、眩晕、失眠、过敏、口干、尿痛、肛痛、肾石病、{胆红素血症、血小板减少和 高血糖。

2、对泌尿系结石形成的影响

英地那韦口服后吸收迅速,口服药物利用度65,用药后1--2小时即可在尿中排泄。该药在尿中容易产生沉淀导致肾结石的形成。

3、药物损害的临床表现

英地那韦1996年在美国首次上市,同年12月在英国上市,在治疗艾滋病中一般耐受良好,但发现引起肾结石的副反应发生率较{。在治疗艾滋病中常与其他药物联用, 因此亦应注意其他抗艾滋病药的不良反应发生。临床表现与之前药物相似。

4、药物损害的预防和治疗

目前无针对英地那韦肾结石不良反应的特效预防方法,主要措施是在服药期间多饮水。治疗上针对肾结石作相应处理。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