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22:3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5 00:46
秦朝时期,宜州地域属于桂林郡管辖。到了汉代元鼎六年(前111年),设立了定周县。三国时期,这里先是属于吴国,后改名为龙刚县,具体改名时间不明。西晋时期,继续设立龙刚县,隶属于桂林郡。东晋时期,龙刚县沿袭不变。唐朝贞观四年(630年),设立龙水县,历经粤州、龙水郡、宜州的管辖,成为州治所在地。天宝年间,境内和周边地区设置了羁縻温泉州、羁縻蕃州、羁縻述昆州和羁縻琳州,分别下辖多个县。
五代十国时,龙水县先属楚,后归南汉,仍然隶属于宜州,是州治。宋朝初年,沿用唐代的龙水县,淳化五年(994年)洛曹县并入。宣和元年(1119年),龙水县更名为宜山县,随后归属宜州和庆远府,先后成为州治和府治,并且是庆远军节度使驻地。元朝至元年间,宜山县地位多有变动,最终归属于庆远南丹溪峒等处军民安抚司。明朝洪武年间,宜山县归属庆远府,随后归属不同的军民安抚司,直至清朝,宜山县仍属庆远府。
清朝废除了部分巡检司,民国元年废除宜山县,设立庆远府,归广西省府管辖。民国期间,宜山的行政区域历经多次调整,最终在1936年划归第十专区,成为专区所在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成立宜山县人民政府,归属庆远专区,至1965年归属河池专区,直至1971年更名为河池地区,行政区划多次调整,涉及与周边县市的边界变动。
2002年,河池市、来宾市等行政区划调整,宜州市的辖域也相应变动,包括多个镇、乡和民族乡。2005年,部分乡镇进行了合并,宜州市的行政区域最终形成7个镇、12乡、2个民族乡的新格局。
宜州是著名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广西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具民俗特色旅游目的地等,是一座拥有21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同样也是一座充满活力的新兴城市,在经济、教育等方面走在了所在地区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