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家庭教育五大误区

家庭教育五大误区

2022-03-10 来源:世旅网

家庭教育的核心在于孩子,主要是根据孩子的年纪和心理的变化来改变教育孩子的方式。例如孩子还小,不能用大人的方式。孩子长大了,不能用小孩子的方式。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出的家庭教育误区,希望各位家长可以避免。欢迎阅读!

家庭教育五大误区

一、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要用科学和真理解答,而不是用神话和迷信解答。

如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为了让孩子学到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对孩子提出有关科学知识的问题大人要用科学和真理解答,才能使孩子跟上时代的步伐。相反,用那些神话和迷信的故事误导孩子,只能使孩子愚昧无知,跟不上时代的进步。

在中秋佳节赏月的晚上,有些孩子会问:“月亮上有些黑点的东西是什么?”很多老人都会给孩子讲嫦娥奔月的美丽神话故事,并用这个故事解答孩子的问题。这个故事虽然美丽动听,能给孩子带来一时的快乐,但可能会误导那些天真无知的孩子。不管是神话故事还是鬼故事,最好少给孩子讲,讲得太多了,孩子就会真的相信天上有神、世上有鬼,不但会产生恐惧心理,还会产生迷信思想,影响他对科学知识的认识。快乐只是影响孩子的一时,误导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为了给他一时的快乐,使他失去一生的前途,值得吗?在花好月圆的中秋佳节夜晚,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赏月,为了使孩子过得更开心,调节气氛,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当然可以讲。但是,给孩子讲完嫦娥奔月的故事之后,不要忘记告诉孩子,这只是神话,不是真实的。为了不误导孩子,最好用简单的方法和语言给孩子讲解一些关于日月星系的天文知识,让他了解后再给他讲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埃德温?奥尔德林的登月故事。只有采用这样的方法才能使孩子在神话故事中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用科学知识破除迷信而不会被这些故事误导。明天的社会发展要靠今天的孩子,而明天的社会能否很好地发展,要看今天有没有好好地教育孩子。

二、喜欢听话乖巧的孩子。

在大多数中国父母亲心目中都认为听话乖巧的孩子是好孩子。听话乖巧的孩子在家里比较让大人放心,生活受父母安排,父母不允许做的事情很少做;在学校乖巧听话的孩子比较受老师喜欢,他们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很少违反学校纪律。这样的孩子比较容易管理。那些调皮捣蛋、不听话的孩子通常被认为是坏孩子。在家里,调皮的孩子的好奇心往往比听话的孩子要重,常常会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天为什么会下雨?镜子为什么会照出自己来?妈妈是怎么把我生下来的?……这些问题使大人不知道如何回答。有的孩子还会因好奇心比较重把家里的手机、电风扇、收音机拆得乱七八糟,使父母非常生气,不知如何管教他们。调皮捣蛋的孩子也非常让人担心,喜欢爬山、打球、爬树捉知了、下河捉鱼……专门做那些比较冒险的事情,把衣服弄脏了还不算,有时候还带着累累伤痕回家。在学校里,调皮的孩子比较容易对老师教育的知识产生怀疑,喜欢给老师出难题,最好是让老师回答不出来的问题,还时常违反学校纪律,经常惹老师生气。正是由于以上种.种原因,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比较喜欢听话乖巧的孩子。

其实认为乖巧听话的孩子是好孩子,调皮捣蛋的孩子是坏孩子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这样说呢?上面讲道,听话乖巧的孩子生活上大部分事情都是听家人和老师的安排,很少让父母头痛和烦恼。这样的孩子是比较容易管理,但是,也会因太过听话而缺乏主见和好奇心。有主见和好奇心的孩子往往对身边的事物产生浓厚兴趣,什么事情都喜欢追根究底、问为什么,并从中学到很多知识。在中国家庭里,如果一个孩子很好奇,想知道风扇为什么通电后会转,把家里的风扇拆开来看个究竟,很多父母就会因孩子破坏家里的东西而责骂他,而不会问他为什么要拆掉风扇。相反,如果这个孩子的父母问清楚拆掉风扇的原因,并解释风扇为什么会转,然后教他如何把风扇装好,再告诉孩子以后遇到什么不懂的问题,先向大人请教再拆东西来看个研究,就会避免破坏家里的东西或遇到危险。只有这样的好父母才不会因为孩子的调皮而烦恼,还会因为有个调皮、好奇、好学、有求知和探索精神的聪明孩子而感到骄傲。可惜,这样的父母太少了。有主见和好奇心的孩子通常比较聪明。当然,调皮的孩子要比听话的孩子多花更多心思和时间好好教育、管理、引导,如果没有人很好地教育,那么调皮的孩子是很容易学坏的。

三、用暴力的方法教育孩子。

很多父母在教育儿女时,如果不听话就用暴力行为,不是打就是骂。有些父母在发火的时候常常骂孩子是“混账东西、畜生、笨蛋、没头脑……”也有些父母自己有本事,恨铁不成钢,对孩子的要求很高,如果子女学习成绩不好,就会经常责骂子女。有的孩子不服气,跟父母顶嘴,他们更是恼火。还有些父母甚至经常动起了武力,只要孩子犯错就拿起棍子打。

我曾经见过一位母亲,她在帮儿子辅导功课时,手里经常拿着一条木棍,如果孩子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她就拿起棍子往孩子的身上打,还非常气愤地破口大骂:“你这木头、猪头,这么简单的题目你也不会做。”可是那位母亲怎么也没有想到,她不辅导孩子做作业的效果要比她辅导强得多,她这样做白白浪费了自己的心思和时间不算,还使孩子成绩更差。这是为什么?因为母亲拿着棍子在他后面,使他产生恐惧心理,他怕骂、怕打,哪里会有心思思考难题?

其实,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呢?很多父母都是宁愿自己吃苦,也想要让自己的儿女过得好一点。可是不知道自己的教育方法错得有多离谱,这样的教育方法不但起不到很好的作用,反而会起到反作用。试想,每个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小孩子也不例外,如果你常骂他们笨蛋、没头脑、没用的东西……时间长了,他们被骂习惯了,就会麻木,真的以为自己很笨,对学习没有信心,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什么都不如别人,失去自尊心和自信心。也许,有些孩子自尊心可能会强一些,你骂他们不行,他们就会加倍努力学习证明给父母看,为了以后超越父母,不被父母骂,学习成绩变得更好。但是,他们会把自己的父母当仇人一样看待,这样父母和儿女之间就会变得无话可说、无法沟通,家庭的气氛变得冷冰冰的。试想在这样的家庭中生活会幸福吗?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只要你们好好地、耐心地跟他们讲解,让他们理解、感动、明白道理,这样的效果比打和骂的效果要好得多。总之,教育孩子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明白事理,而不是让他们服从和听话。

四、过于溺爱孩子。

与暴力教育方法相反的就是过于溺爱孩子。

由于现在社会受到计划生育的影响,独生子女家庭较多,有的家庭甚至还是4+2+1式成员分配现象,也就是不仅孩子独生的,孩子的父母本身也是独生子女,这就形成了四个老人、两个大人再加上一个孩子的家庭形式。由于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很多父母和老人把孩子视为心肝宝贝、掌上明珠,放在手上怕摔,含在嘴里怕化,把孩子宠坏了。

溺爱孩子主要分以下几种。

1.有什么好吃首先让给孩子,对孩子的要求更是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久而久之,使孩子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成为家中的小霸王,对父母和老人付出的一切都视而不见,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一旦家人不能满足他(她)的要求,则会冲着家人发脾气,甚至拿家里的东西乱砸、乱丢,直到得到满足为止。这种孩子如果再不好好管教,那么长大后轻则目中无人,缺乏社交能力,很难交到真正的朋友或者成为无孝子女;重则危害社会,遇到不服从他的人,就会加以迫害,容易做出违法犯罪的行为。

2.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做,认为孩子应该以学业为重。有的孩子十几岁了,还是饭要别人帮打、衣服要别人帮洗,家里总是要有一个人做他的“保姆”,更不用说帮家里做家务了。悲哀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大人还总是对孩子说:“只要你好好学习,其他什么事都不用你担心。”有的家庭条件比较富有,还为孩子请专门保姆,帮孩子打理日常生活事务,目的只是使孩子不用操心其他事情,一心一意地学习。其实这是没必要的,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是应该的。不要认为不让孩子做家务就可以让他好好学习,书本的知识是死的,有很多书本的知识可以通过做家务让孩子加深了解和探究。

这并不是胡说,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

(1)经常帮父母买东西的孩子口算能力非常好。

(2)在家里喜欢修理电器的孩子的头脑思维比较发达,一般理科都比较好。

(3)蒸汽机的发明者瓦特就是在帮奶奶烧开水时对水烧开时为什么会推动锅盖而产生好奇心后进行研究发明蒸汽机的。当然,不可能每样家务都可以让孩子学到知识,但至少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也可以让孩子在繁重的学习中得到放松。

3.出门总是要陪伴在孩子身边,怕孩子过马路遇到危险、怕被人骗走,直到小学五六年级还要接送他(她)上学和放学。在父母这种直升机式保护情况下,只会使孩子失去培养独立自理能力的机会,缺乏生活和社会经验,步入社会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上当受骗。在这种溺爱的环境中长大,只会害了孩子。这样的孩子离开父母后又怎么能很好地生存下去呢?要让孩子知道父母总有一天会离开他(她)的,父母只能保护一时,不能保护一世。社会上有能力、有本事的人小时候都是比较独立的孩子,要想孩子长大后有能力、有本事,首先父母就要适当地放手,才能培养孩子独立、自强的精神,使孩子尽快适应社会,能在社会的复杂环境独立生存。怎么样才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当然一下子实现是不可能的,比如要让孩子自己上学,首先教会孩子认路和怎么过马路才安全,再教孩子不要随便听陌生人的话和吃陌生的东西,之后让孩子先一个人上学,刚开始不放心,可以在后面跟随,在暗中保护他,直到他能上学为止。

4.有些父母对于孩子在外面和别的孩子产生矛盾:争吵或打架,第一间不是先了解谁对谁错,而是首先为自己的孩子袒护,责骂别的孩子。在父母这样袒护下会使孩子不分是非、知错不改、不讲道理、受人讨厌。没有道德的人往往就是被这样的父母培养出来的。

五、填鸭式强制教育

在独生子女家庭里,一家人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很多父母为了使孩子长大后变成有用的人才,过早地对孩子实行填鸭式强制教育,使孩子失去了童年应有的活泼和快乐。填鸭式强制性教育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1.由于现在的教育体制还不够完善,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认为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就是聪明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就是愚蠢的学生。而学习成绩好不好,就看你考试的分数高不高。于是,很多家长为了使孩子学习成绩好,对孩子的学习要求非常严格,一放学就为孩子布置一大堆家庭作业――什么时候练字、什么时候背书、什么时候默写、什么时候做题……把孩子课后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使孩子没有一点自由的时间,如果孩子偷偷地出去玩,就会受到家人的严厉批评。这样的孩子真的很可怜,他们美好的童年时光就被这样强迫性地进行填鸭式教育。光靠学习成绩判定一个学生是否聪明是不正确的。一个学生就算考试每科都考满分,而不会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际生活中去,那他也是个愚蠢的书呆子;一个学生就算他考试每科都不合格,而他能把学到的一些知识用到实际生活中去,那他也比考试得满分的书呆子强。

2.完全不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特长,盲目地要求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希望孩子实现自己不能实现的梦想,这也是很多家长的通病。很多父母总是在孩子面前说:“我小时候某某成绩非常好,并有一个理想就是成为某某学家,可是因为某某原因,使我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你是我的孩子,现在我什么条件都可以满足你,只要你好好学习,不要有负我的希望,长大后就一定要成为某某学家。”也有些家长为了想让孩子长大后赚到更多的钱,对孩子说:“你不要再学某某知识了,你学得再好也没有用,出到社会后会找不到好工作的,如果你不听讲,以后就不要叫我给钱你上学。你应该去学某某知识,现在这某某行业很有前途,工资很高,到时候你要买车买房都不用担忧了。”其实这样的家长是很自私的,只用自己的眼光去看问题,要求孩子为他做什么,完全不顾孩子的感受。如果孩子的理想与她刚好是一致的话,可能就会成功,但这样的情况很少。一个人因为对某方面的知识特别感兴趣,喜欢追根究、学而不厌,并希望在这方面取得成就,这就是他的理想。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他有权决定自己的理想和命运。如果一个人的理想和命运被他人掌控了,这个人的思想就会被奴役和控制,形同行尸走肉,他的一生将会过得非常痛苦。

3.父母好胜心强,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艺,什么都比别人的孩子强。于是,他们往往看到别人的孩子唱歌唱得好,就要求孩子学唱歌;看到别人的孩子毛笔字写得非常好,又要求孩子学书法;看到别人的孩子弹得一道好曲,又要求孩子学弹琴……这样的孩子三心二意、增加压力、一事无成,情节严重的还会走上绝路。要求一个孩子多才多艺,什么都比别人出色,那是不可能的,只会让孩子变得平平庸庸,什么都不如别人。每个孩子都有他擅长的方面,不必在意别人的孩子如何,要细心地观察自己的孩子在哪方面比较出色,并在那方面好好地培养他,才能让孩子将来会变成一个出色的人才。

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学习条件和环境,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让孩子可以更好地学习知识这个出发点是不错,关键要看运用的教育方法。好的教育方法会使孩子对学习感兴趣,并且学而不厌,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在快乐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不好的教育方法只使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感到厌烦,并且会增加孩子的压力,会使孩子变成书呆子,也会造成孩子的叛逆心理,逃避学习。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才是好方法?这真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每个孩子的性格与爱好都不相同,因而用在每个孩子身上的方法也不一样,要想知道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就要先了解他的性格与爱好,根据他的性格与爱好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进行教育和辅导,才能使他学到更多文化知识,成为一个有文化、有理想、有道理德、有才华并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