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最充分就业乡镇社区表彰会议典型发言材料
齐心协力 促进“4050”再就业
我镇总人口2.3万人,有下岗职工3752人,其中“4050”人员971人。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指导下,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再就业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绩效,2003年度我们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859人,占76.2%,其中:“4050”人员758人,占78.6%。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制。为适应新形势下乡镇劳动保障工作的需要,帮助“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我镇成立了由书记任组长,镇长、人大主席任副组长的劳动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由人大主席具体抓再就业工作。同时,在全镇干部职工中选拔三名素质较高的干部专职从事镇劳动保障工作。为明确工作责任,我镇将劳动保障工作纳入了镇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和镇政府重点工作目标责任管理体系,把新增就业岗位、落实扶持政策、帮扶弱势群体就业等作为工作目标和政绩考核的重点内容。今年我镇已将安置“4050”人员和外出转移就业列入镇党委和政府10件实事的第一位,予以重点部署,重点落实。针对县城行政事业单位较多,再就业工作职责不清的实际情况,我们提请县政府印发了《汝城县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落实经济和社会发展“四位一体”任务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各单位的再就业工作职责,要求各有关部门、单位切实制定年度就业再就业工作计划,把再就业政策落实到位,对“4050”弱势群体实施再就业援助,将上述工作的完成情况作为各单位年终督查综合考核、班子考核、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二、完善政策,营造良好环境。我县是全市国有企业改制工作中起步比较早、也比较彻底的县之一。近两年来,我镇下岗失业职工人数上升,其中“4050”人员比例较大,而且大部分人无一技之长、文化层次低、身体状况差、家庭生活困难,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他们如果得不到再就业的机会,可能导致一些家庭子女读书难供养、养老保险难续交、日常生活难保证,由家庭问题引发社会问题。为维护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我镇与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一起提请县委、县政府印发了《中共qq县委、汝城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意见》、《关于对机关事业单位和群众团体组织门卫后勤等服务性岗位不合理用工进行清理的通知》、《关于开展帮助“4050”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的通知》、《qq县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工作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文件,形成了一整套符合汝城县情、具有操作性的再就业政策措施,为促进“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真抓实干,妥善安置就业。一是调查摸底,清岗腾位。去年六、七月份我们抽调力量配合县再就业办组成三个调查小组,分头对全县168个机关事业单位进行调查摸底。我们共发出200多份摸底表,经过45天地毯式查访,共查出267个岗位属不合理用工。在县委县政府督查室的配合下,这些不合理用工全部予以清退,腾出的岗位留给了“4050”人员。二是强化责任,落实任务。帮助“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是一项民心工程,上级有精神,县委县政府有任务要求,但是具体操作起来也会碰到一些亲情、友情难为情,有些单位仍然清退不出安置不进的现象。为确保完成安置任务,我们通过下发文件强化了奖罚责任,“凡是完成了安置任务的单位,按每人每年奖单位1000元作为岗位补贴;凡未完成任务的单位,按每人每年罚2000元,交县财政作再就业调剂资金”。从而用压力战胜了亲情友情,用责任促进了安置任务的完成。三是拓展渠道,力促就业。情况摸清了,领导重视了,任务明确了,工作展开了,但由于清理出来的岗位有限,远远不能满足“4050”人员再就业的要求。僧多粥少,怎么办?在扩展就业渠道方面,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千方百计把工作做细,路子越走越宽。分任务到机关事业单位完成310人;鼓励民营企业分忧解难吸纳87人;社区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173人;推荐到全县24个开发项目的工地去从事仓库、工地材料看护39人;自谋职业及其他渠道149人。在用工形式方面,我们采取就业保障站推荐,双方协商自愿办法,全部签订了一年期以上合同,而且在定岗定酬方面放得更宽、更灵活。凡从事街道、庭院绿地工作的,定责任区域和工作指标,采取按月领酬,上工时间自定,工作全承包。凡从事公益场所、走廊、庭院保洁工作的,采取钟点工形式计酬。凡从事门卫、看护等工作的,定基本出勤天数,按月领酬。通过这些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促进了“4050”人员再就业。此外,我们还注意全面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全县2003年共有189个单位和社区落实岗位补贴63万元,为“4050“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补贴100.3万元、春节期间为“4050”人员发放春节慰问金38万元。
我们的再就业工作虽然出现了好的势头,但与上级的要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坚信有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市县劳动保障部门精心指导,今年的再就业工作将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