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虽然新课改在不断向前推进,教师们对新课程也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只要走进课堂,我们就能真切地感受到新课程给课堂教学带来的生机和活力,但同时由于对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理解上还不到位,导致种种实践行为上的偏差,使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师要利用好课堂教学那有限的40分钟,让学生成绩获得最大的进步,个人得到最大发展,充分发挥出课堂教学效益,就必须优化课堂设计。
【关键词】新课程 课堂设计 课堂效率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有些教师为了迎合课改理念,不顾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实际,讲课精彩,但无课题、无板书、无小结;教得如何感觉良好,学得怎样心里无底;忽视主体,包办代替;教与学的方式单一,学生常常出现听课疲劳;只看少数,不顾全体;重知识,轻技能;滥用多媒体等等。这些现象最终造成课堂教学低效。因此,在课改的同时,我们要认真学习相关的教学理论,明白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学习的要旨,并合理、科学的运用。搞好课堂教学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和保证,只有达到了教学设计的最优化,才不会搞花架子,流于形式,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最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具体问题:
一、导入设计。“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句话经典的概括了课堂导入所要追求的艺术境界,它为整堂课的成功与否定下了一个基调,作好了一个铺垫,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愉快而主动地进行学习,减少政治课枯燥和抽象的说教,增强政治课的趣味性和课堂实效,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设计“导入”应坚持的若干原则。
1、坚持启发性原则。导入对学生接受新内容具有启发性,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更好理
1
解教材。例如,在讲授“价值规律及其作用”时,一位教师是这样导入的: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它以价值为基础,按理说价格应与价值相符,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却常常见到同一种商品有时卖得贵,有时卖得便宜,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商品的价格是人们随意确定的吗?这样的导入很具有启发性,问题一提出,学生继而思之,到终而知之,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针对性原则。课堂导入不能离开教学目的和要求而哗众取宠,这样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教师在设计导入时,一定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而设计。在2004年我给学生讲《深化认识,发展认识》这课时,针对学生深有感触的一场全国蔓延的非典,告诉学生虽然非典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但事隔几个月后,我们的科研人员就对这种病毒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并研制出了预防治疗它的疫苗和药物。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害怕,人的认识总是发展的。于是自然导入《深化认识,发展认识》这一主题。
3、趣味性原则。设计导入要做到引人入胜,使教材内容以新鲜、活泼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性,引导和促进学生接受新内容,防止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例如:在讲《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时,我讲述了一个故事:几位负责计划生育的工作人员到一个贫苦山区去调研,在路上碰到一位本该在学校学习的放养娃,他们便问:你为什么放羊?为了挣钱。挣钱千啥?盖房,娶媳妇。娶媳妇为啥?生娃。让娃干啥?放羊。这件事被登在报纸上,一位在城市上学成绩优秀的中学生看到了这篇报道后,认为自己也处于一种简单的循环中,好好上学,为了考上一所好大学,考上一所好大学为了找份好工作,找份好工作为了娶个好媳妇,娶个好媳妇生个好儿子,再好好上学„„而他觉得这种循环毫无意义,最后,自杀身亡。(同学们立刻开始议论纷纷,兴趣盎然)教师点拨:这两个事例尽管涉及的人物、结局等都不相同,但实际探讨的是同一话题:即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的问题。那么人怎样活着才有意义和价值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自然而然地导人新课。
4、语言的艺术性原则。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语言艺术,主要是指用谐趣的语言来表现真理和智慧,揭示事物的矛盾和本质,使语言信息的传递与转换过程得到优化,直接创造出课堂教学的良好效果。思想政治课教师,除了具备坚定的信仰 ,渊博的知识,熟练的教学技能,还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幽默教学艺术,
2
成为教学语言的幽默大师。
在教学实践中,大家之所以重视教学语言的幽默性,是因为幽默性语言具有吸引作用,可以引起学生注意;幽默性语言具有协调作用,可以创造愉悦、和谐的教学气氛;幽默性语言具有激发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幽默性语言具有诱导作用,可以诱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幽默性语言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例如有一位教师去上课时,教室里还在议论着上节课的数学测验。于是,这位教师改变了原来的新课导入设计在黑板上写了a÷b=a×1/b,并问同学们在什么条件下这一等式成立?一下子就把他们的注意力引了过来, 他们纷纷回答说在b≠0的条件下成立。教师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并指出:“在b≠0的条件下,'除'就可以转化为'乘',这种转化从哲学上说就是矛盾的转化,我们今天就学习矛盾。\"这就自然地组织了教学,导入了 新课。在学生注意力被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所吸引,教师\"投其所好\",以获得情感上共鸣,集中学生注意力 ,用这种方法集中学生注意力,比简单生硬的批评,效果要好得多。又如,有一位教师在讲 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时,一阵突然来的大风把教室的门重重关上,使全班同学因受惊而分神。教师立即引导学 生运用内外因辩证关系分析这一突发事件。这一随机应变和发挥在当时特定条件下产生了特殊的幽默效果,把 一场虚惊很自然地变成别具特色的理解哲学原理的辨析会。
在坚持以上原则的前提下,教师应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务实的选择不同的导入方式。例如,新闻导入法,置疑导入法,漫画导入法,温故知新导入法,故事导入法,歌曲导入法,谜语导入法、多媒体导入法、诗词导入法等等。
二、教学情景的设计。在很多学生眼里,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比较严肃和枯燥的课程。所以在政治课教学中表现出学生学习无兴趣,教师教无兴致的现象。这就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通过情景教学,如问题情景、活动情景、实验情景、故事情景等,教师能够创造出一种兴趣盎然的主动求知和乐于探索的情绪气氛,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增强教学效果。如,在《文化生活》中,我讲“文化塑造人生”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谈谈在你们读过的书或看过的影视作品中,对你影响最大的是什么?为什么?”又比如,在《经济生活》中,我讲解“价值规律”的内容之前,让学生去市场上调查,从月饼的价格看价值规律,让学生通
3
过市场调查来发现问题。学生经过调查发现,不同品牌、不同包装、不同时间(主要是中秋节前后),市场上月饼的价格有很大不同,对这一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学生就会对价值规律这一比较抽象的问题有一个既感性又深刻的理解。
三、问题的设计。课堂教学提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的一种形式,是探究性教学的关键环节。然而课堂提问的关键在于课堂问题的优化设计,只有把课堂知识形成良好的问题呈现,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感,才能把知识落实到实际的行动中去。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教师的提问有效性差,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一些问题:提问随意性大,一堂课多的提几十个问题,少的只提一两个问题,没有针对性和推进性;提问的质量不高,单调,常常出现“对不对,好不好”,有些问题模棱两可,让学生无从回答,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有效的提问应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而不应该急促地迈向结果。教师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提问,努力给学生创造思考的条件。比如利用中学生具有好奇、质疑求知欲望这一心理特点,以疑激欲,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萌发积极、主动、探索新知的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通过趣问,悬问,巧问,精问,一题多问等不同方式技巧,创设学生的思维空间,开展多角度思维,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展示学生的创新个性。
例:高中必修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一课 设计如下问题:
问一:现在天气渐热,如果让你为家里添置消暑电器,你会选择空调还是风扇?
问二:面对众多品牌的空调(或风扇),它们的哪些因素会影响到你的最后选择?
问三:你们为什会考虑这些因素?
问四:你们如何看待这位同学的这个消费行为?
利用问题的纽带作用,通过探究,学生能明白: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什么样的消费才是理智的消费,进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提升消费质
4
量。这样的问题设计,真实可信、积极有益、值得探究,学生就不会认为政治课是单调乏味的空洞说教。
四、关于课堂讨论、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新课程以来,学生课堂活动与课堂讨论增多了,许多学生的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有所提高,这对改变教师不顾学生单纯讲授的“一言堂”是件好事,但另一方面,对于如何有效地开展学生的课堂活动与课堂讨论也越来越引起教师的关注。
新课改下的讨论活动不应该以学生活动或老师讲解时间的多少为标准,主要应该看活动的目的达到没有,花的时间与收到的效果是否协调一致,效率高不高。我认为课堂讨论,活动的设计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第一,应根据教学的目的设计学生活动,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将活动目标置于次要位置,造成本末倒置。活动目标是教学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活动从设计到实施的过程中,都是在目标的调控下完成的。没有目标的活动是盲目的,偏离目标的活动是低效的。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为了活动而活动,只片面地强调组织学生参与活动,却忽略了这个活动的目标是否实现。
第二,参与活动的学生覆盖面要广
新教材强调学生的参与,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当然这需要学生广泛地参与,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加入进来,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在很多课堂上,由于少数同学比较活跃,这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代替了大多数人的发言权。这样实际上没有达到让学生充分参与的目的,造成每次课堂活动成了少数人的个人表演。而大多数同学成了配角,活动的效果大大削弱。
第三、活动的内容应结合学生的智力水平
有些课题过于简单,学生能轻而易举、不假思索地找到答案,如果还要将这些内容让学生通过活动来学习,很容易滋生学生的自负情趣,让他们觉得这些都是“小儿科”,从而会对活动失去兴趣,同时也浪费了宝贵的上课时间。同时有些课题又太复杂,不适宜活动解决。例如学习高中必修1中“股票”知识时,一位教师设问讨论:“2007年,我国的股市为什么会‘牛气十足’,一路飙升?面对激情燃烧的股民,政府应如何加以调节、引导?”这样的问题大多数学生自己
5
解决不了,容易垂头丧气,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对以后的教学产生负面影响,也就谈不上教学效果。
第四,活动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切忌走过场,满足于表面的热闹,应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的实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怎样组织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国际关系中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时,很多学生不理解什么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当然就不能深刻理解它的危害。对此我让学生讨论美国打包钓鱼岛给日本,日本强占我国钓鱼岛的行为,通过讨论活动学生认识到了什么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也对它的危害有了深刻认识,还想到了一些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办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以上就是笔者对优化课堂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见解。总之,提高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效率是一项神圣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探索实践, 优化课堂设计,需要学校及有关各方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增强思想认识,不断改革,大胆创新,将教学目标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切实提高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主要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中学思想政治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主办
3.《中学政治课教学研究》 黄蓉生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4.《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 吴铎 彭承福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5.《现代教育理论》 扈中平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6.《走进新课程》 国家教育司主编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