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唐代妇女婚姻地位变迁的因素
2022-06-21
来源:世旅网
LegaI System And Society 2131D年5月(中) {I}IJ占缸会 影响 唐 弋32署女支雹卜支因± 豆文迁的因素 李沙沙 摘要唐中后期妇女在贞节观、择偶、离婚再嫁权及家庭地位等方面都出现了与前期截然不同的表现,妇女婚姻地位由 先前的相对较高转为之后的比较低下。本文认为唐代妇女婚姻地位的变迁主要受经济政策、思想文化、女性教育和统治者 民族渊源、心态等四个方面变化的影响。 关键词唐代妇女婚姻地位 ,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t009.0592(2010)05.164.02 近年来,唐代妇女地位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主要集中 量准户口增多,以进考第:如导劝乖方,失于配偶,准户减少附 于妇女的家庭地位和法律地位问题,且大部分研究从唐代某一个 殿o”。太宗的这项政策就是针对隋末战乱以来户口锐减的情况制 时期、某一个社会阶层的妇女出发,得出其地位高或者低的结论, 定的。经唐初的恢复和发展,至玄宗时,有足够的人口来缴纳赋 而将妇女地位置于唐代社会这一背景之下进行研究,看到其由高 税,所以政府出台了有利于妇女守节的政策,“若孝子顺孙、义夫 到低的变化过程,进而揭示唐代妇女地位与社会变迁之间关系的 节妇志行闻于乡间者,州县申省奏闻,而表其门间,同籍悉免课 研究成果则相对较少。有鉴于此,本文从婚姻的角度探讨唐代妇 役”。 ,同时还出台了表彰节妇的新规定:“历代帝王肇迹之处, 女地位的变迁和社会变革中经济、思想等方面变化之间的联系。 德业可称者,忠臣义士、孝妇烈女,先有祠庙者,各令郡县长官致 以安史之乱为界,唐代妇女婚姻地位经历了由高到低的变化 祭;其有陵墓屋宇颓毁者,量事修葺,应合禁樵采。”0从中可以看 过程。贞节观上:由前期的妇女不守礼教、贞节观念淡薄转为中 出,玄宗时期烈女的地位有所提高。由于贞节观念发挥切实作用 后期的遵守礼教、贞节观念增强:择偶方面:由前期的较为自由转 是需要连续性的政策作为保障的,而中唐以前政府政策的频繁调 为中后期的自由择偶较少:离婚、再嫁权方面:唐前期这一现象较 整,不能使贞节政策真正的实施,因此许多鼓励妇女守节的政策 多,中后期,这一现象减少;家庭地位上:中唐以前,“妇强夫弱”成 无法落实,故唐代前期妇女不守贞节,离婚、再嫁现象十分盛行。 为一种普遍现象,舅姑对儿媳也较为尊重,妻子在夫家地位较高。 唐德宗时,以两税法代替租调制,人口不再是制约赋税的因 中唐以后,妇女成为夫权的依附物,舅姑斥妻事件不断,妻子在夫 素,妇女贞节政策也不再受人口的限制,所以唐代后期的贞节政策 家的地位降低。婚姻是社会中的婚姻,唐代前期与中后期妇女的 呈现出连贯之势,鼓励寡妇改嫁的政令没有再发布过,同时两税法 婚姻地位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和诸多社会因素是分不开 下,还注重对节妇的经济优待:“鳏寡孤独不支济者,准制放免”。0 的,总的来说,它是社会变革中经济政策、思想文化、女性教育和 在唐后期经济制度的保障下,贞节政策开始持续地切实发生作用, 统治者民族渊源、心态等四方面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妇女贞节行为普遍强化,故妇女不守贞节的现象明显减少。 一、经济政策的变化对妇女贞节观的影响 二、思想文化的变化对妇女婚姻地位的影响 经济状况的变化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古代妇女婚姻地位的 (一)思想的变化对妇女婚姻地位的影响 变化,而在衡量古{℃妇女地位的诸多标准中,最直观的表现就是 唐前期,思想领域中,佛教、道教盛行,相比之下,儒学的发展 贞节观,敞在此以贞节观为例说明经济政策的变化对女性婚姻地 则远不如这二教。科举制下,人们读书的目的开始变得功利,由 位的影响。 于进士科最受推崇,更能官至显贵,而其考试内容又倾向于诗词 唐德宗以前,赋税制度实行均田制,以人丁为国家赋役征收 文章,因此士子学习的内容也多为此。即使有人因参加科举考试 的出发点,人口的多少直接关系着国家赋税的多少和承担徭役人 的明经而学习儒经,儒学也己“沦为记诵之学”0,失去了原来宣传 数的多寡。所以,当人口增长时,赋役人数有所保障,就有利于寡 传统礼法、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佛教主张普度众生,女性成为 妇守节政策的出台:而人151减少时,赋役人数不足,鼓励或强令寡 关心对象:道家推崇女性柔弱之德,尊重女性:儒学以纲常礼教为 妇改嫁的政策就会出现。太宗在 位之初便下达《令有司劝勉庶 核心,认为妇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生来就是男权 人婚聘及时诏》鼓励生育,此诏规定“妻丧达制之后,孀居服纪己 的附庸,没有独立的人格,所以在儒学衰微,佛道盛行的时代,女 ● 除,并须申以婚媾,令其好合”,并将寡妇数量的多少作为考核地 子地位相对较高也是自然而然的。 方官的标准之一:“剌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婚姻及时,鳏寡数少, “思想上的权威确立和政治上的秩序重建常常是一致的”,0 作者简介:李沙沙,郑州犬学历史学院 164 Legal Systom And Society {l}Ij占缸会 己D D年5 Ej(中) 安史之乱使唐王朝前期的统一局面和强盛国势一去不返,取而代 随着儒学的复兴,女教书籍开始向社会各阶层女性灌输纲常礼 之的是藩镇割据、外族入侵和皇权衰微。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除 教,随着这些书籍的广泛流传,遵守礼法成为女子的本份,恭顺贞 在政治上重建国家秩序外,思想领域中,一部分关心国家命运的 静成为女性最本质的性格特征。儒者也重新确立儒家学说的权威,宣传纲常礼教来维护王朝的统 治。唐后期儒学在对原有教以改造、向“援佛”、“杂道”的新儒学 四、统治着民族渊源、心态的变化对妇女地位的影响 李唐统治者起自关陇,早年曾长期与北方少数民族杂居,在 发展的基础上,有了复兴的迹象。伴随儒学正统地位的恢复,其 北朝政权中, 又多与鲜卑上层联姻,因此婚姻习俗上沿袭有少数 所奉行的仁爱礼义、贞节廉耻等观念也得以在全社会推行。儒学 民族传统,西北少数民族的习俗,如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地位较高 对纲常人伦的强调,带来了唐中后期社会对妇女贞节、家庭关系 和收继婚一“父死,子妻庶母,兄死,弟妻诸嫂” ,直接影响到唐代 等问题的重新认识。中上层开始强调家门礼法,皇室也开始禁止 部分皇室妇女改嫁。因此,唐前期贞节观念淡薄,夫妻家庭位置 颠倒等不守礼法的现象也就明显减少了。 (二)士族礼法文化对妇女婚姻地位的影响 世代高门只是士族形成的外在政治标志,礼法及家学的传承 才是士族的内在文化特征,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说:“所谓士族者, 其初并不专用其先代之高官厚禄为其唯一之表征,而实以家学及 礼法等标异于其他诸姓。”。唐代的山东旧族虽延续了魏晋南北朝 的家学家风,但至唐中后期,其已与魏晋南北朝的士族有了根本 性区别。唐中期以后,科举制全面实施,旧族子弟不得不加入进 士科的竞争以取得官宦地位,其家学家风与政治特权已无直接关 系。由于此时山东旧族多进士出身,与新兴阶级同化,因此皇帝 改变了此前为巩固统治、打击地方势力而采取的对旧士族压制的 政策。这种改变使得旧士族的家法、门风更加受到社会的推崇, 加之科举制作用下文化重心下移,礼仪文化、纲常人伦在社会上 普及开来,从而使得唐中后期贞节之风盛行,妇女婚姻地位降低。 三、女・牲教育的变化对妇女生活的影响 唐前期,女性所授内容不仅限于女训、女红,“妇人亦要读书 解文字,知今古情状”0,宫廷妇女和许多官宦人家的女子部研习 经书和子集,女子不再铍困于家庭锁务之中,而成为了文才敏捷、 关心国事的人。《唐代墓志汇编》中记载了许多矢u旧史及诸子书 的妇女,如陈惠明“稚好史汉诗礼,略通大义”,。有的宫廷妇女还 具备了相当的政治能力,像上官婉儿“时在襁褓,随母配入掖庭, 及长,有文词,明习吏事” ,是武后、中宗朝时期活跃于政坛的关 键人物。此一时期虽然也有诸多的女教书籍问世,但由于这些女 教书籍主要出自和面向皇室妇女,受流通范围和教育对象局限性 的影ul ,这些书对女性的影响不大。 唐中后期,女教书作者突破了皇室垄断的局面,同时,随着科 举制的全面实施,教育中心的下移,女教书也影响到社会各个阶 层的妇女,最著名的是宋氏五姐妹于乡间为民时所作的《女论语》, “首开教化下层妇女之端” ,书中对女子的言行举止作 详细的 规定,内容涉及到妇女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实质就是“贞节柔顺”。 婚姻特别是皇室贵族的婚姻,《新唐书》记载的改嫁的公主都生活 在唐中期以前,另外,像“太宗死,高宗复以其父才人武氏为皇后” 这样婚姻中不汁辈分、有悖伦常、男女关系比较放纵的事在唐前 期也较多发生。 唐代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昌盛达到了专制社会的顶峰,统一 局面及强盛的国力使人们自信、开放。太宗说:“夷狄亦人耳,其 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 夷可使如一家。”“在这种开阔的心态之下,唐王朝在处理与少数 民族的关系、接受外来文明方面表现出“兼收并蓄”的态度。胡风 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故唐代前期妇女的婚姻地位明显提 高,女性在婚姻生活中比较自由开放也就不足为奇。 然而,安史之乱后,唐始终为藩镇割据和外族入侵所困扰,在 失去强盛的同时,统治者也失去了前期那种开放、自信的精神,对 少数民族及其文化采取排斥的态度,社会对“胡化”也产生了抵制 情绪。此外,人们多将动乱归罪于杨贵妃,如唐宣宗以此为戒,毒 死无辜的美人 ,自居易在《古冢狐》中将女人视为祸水 。唐中后 期,在男权专制、人们心理封闭的环境下,女性被置于受歧视的位 置,其行为受到社会舆论的严密监控,妇女地位开始下降。 总之,安史之乱对唐代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等各个方面都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妇女的婚姻地位也因这一系列的变革而发生 由高到低的变化,并影响到之后的朝代,对整个古代社会妇女地 位的变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注释: ① 游. 会要(卷83)嫁娶.叶1华 局.1955,I 版.第1527页. ②lH腑l (卷43)职宙 .qI华辟局.2000年版.第l246页. ③术被求人 I{{令集(器68)灭宝 F南郊赦.学林出版礼.1992 r版.第348页, ④腑会要(卷83)租税.第1 535页. ⑤稿兆光. …日心想史(第2卷).复rL大学Ijj版卡j .2001年版.第1 25页. ⑥小旧思想 ( 2卷).第122页. ⑦陈荫恪. f代政治殳述沦稿(叶1篇)政榆 命及党派分野.I。海 0 赭Ⅱj版礼.1982年 版第7l撕. ⑥李华. 外孙惟氏:.孩}5l荣请.仝脚文(卷31 5).1 硒.1983年版.第3I95页. ⑨大腑颍JIl 大人三原县令』‘ 仝善战大人陈氏摹志铭J}J 垌 良.腑代 忠f【=编(火 074).I二海I 篇lJf版礼.I992 l 版.第1583贞. ⑩州J, ”(卷5I)后址I .第1466页. 】1商 瑜.求【(=蚯l妹・ (立论} )呛析一一般及 代女救的、 【 化越讣.邓小南l 编柑未 史州 礼会( ). “辞 }I{版社.2003年版.第1 50贝. 孽陈鹏.一t 婿蚋 稿(卷3)婚娴之形态(F). 卜 ¨埘.2005 I’版.第162 . 巾¨4婚则 粕(巷3) 则之形态(卜).旃164贝. 积 资治迎岭(卷197)脚纪I・上海r 符 版祉.I987年版 l 325贝. 1;1-此. I 林(巷7)J l I{-籍…版社l978年版∞238贝 彭定球伞 许(卷427).I}・ #B局.1960年版 第4709页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