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农区肉牛生产形势分析与发展建议

农区肉牛生产形势分析与发展建议

2022-10-22 来源:世旅网
2011年第4期(总第171期) 行业论坛 农区肉牛生产形势分析与发展建议 鞠强 (山东省齐河县畜牧兽医局中图分类号:¥823.9 2 文献标识码:C 251100) 文章编号:1007-1733(2011)04・0060-0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转变,牛肉 的消费需求量不断增加,发展肉牛生产有着巨大的潜在 市场。早在1999年农业部就出台了《关于加快调整畜牧 业生产结构的意见》,确定了“稳定生猪和禽蛋生产,加 快牛羊肉和优质禽肉生产”的指导思想,为各地大力发展 肉牛养殖提供了政策支持。但与市场需求的增加和国家 政策调控相反,近几年我国农区肉午存栏却一直呈下降 趋势。为此,笔者对农区肉牛业生产现状进行了深入调 查,并就如何振兴肉牛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l农区肉牛生产现状 1.1 牛肉产量增加与农区肉牛存栏下降矛盾突出 自 1985年,肉牛购销政策全部放开至今,我国牛肉产量一 直呈增长趋势,从1999年 ̄U2008年递增5.9%,达到了750 万t;但自2005年以来,我国农区肉牛存栏持续下降,据 中国畜牧业协会调查显示:2008年河北、安徽、山西、 河南、和山东5省796个养牛村,养殖户数量与2000年相 比平均减少了22.1%:随着养殖户数量的的削减,能繁母 牛结构和数量也出了萎缩,同时后备母牛出现青黄不 接,山东、安徽两省的6个养牛村,2000年~2007年初, 后备母牛存栏量下降48.8%。以笔者所在的齐河县为例, 目前肉牛存栏21.8万头,是2002年最高年份存栏量46万头 的47.5%左右,且仍有下降趋势。牛肉产量增加与肉牛存 栏下降的矛盾标志着我国的肉牛产业正处于吃“老本”的阶 段,预示着农区肉牛产业即将面临一场产业变革。 1.2生产水平低当前我国肉牛存栏量约l亿头,牛肉年 产量为750万t左右,而美国肉牛存栏不足l亿头,牛肉年 产量却高达1130万t,出肉率是我国的1.6倍。2009年,我 国牛肉进口总量约3O万t,出口量仅为3万t,是进口份额 的10%,占世界出口总量的0.5%,是中国牛肉生产总量的 0.4%。我国肉牛的养殖方式多为农户散养,不仅出肉率 低,牛肉质量差,养殖周期也相对较长,传统肉牛养殖 的生产水平低下日益凸显。 1.3 品种培育落后 我国在肉牛品种培育上明显投入不 足,品种改良以引种为主,且存在引进品种过多、缺乏 统一规划和方向不明确等现象,导致改良效果和品种质 量差。目前,大多数种公牛站存栏的肉用种公牛国外引 进的占90%以上,品种以西门塔尔、利木赞为主,自主培 育和地方品种的种公牛很少。自2000年以来,肉牛养殖 业户大都采用引进品种来改良当地牛,以提高养殖效 益。地方品种虽然具有适应性强和肉质好等特性,但由 于生长速度慢、出肉率低,血统越来越少,种公牛数量 急速下降,保种形势严峻。 1.4产业化程度低 目前,我国肉牛生产的主导方式 是:农户分散饲养、个体手工屠宰和集贸市场销售。经 对齐河县肉牛饲养户调查显示:按母牛饲养量统计,5头 以下的散户占72%,5至lO头的中等户占24%,10头以上 的大户只占4%。农户分散饲养多为随意性饲养,专业化 程度低,技术推广应用难度大,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缺乏 保障。在屠宰加工环节,缺乏龙头企业的引导带动,生 产、加工、销售各环节连接不紧密,企业和农户之间尚 未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化机制。 基于上述原因,我国农区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可概括 为分散饲养为主、产能高低不一、质量参差不齐、安全 保障难控。 2造成肉牛存栏下降的原因分析 2.1 “役牛”到商品“肉牛”转变的必然趋势改革开 放前牛做为生产工具,当时生产队集体饲养的牛是不允 许随便宰杀的食用的。产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到1995 年的十几年中,虽然家家户户在饲养,但大部分仍作为 农业生产的工具,很少有将养殖的牛作为肉牛宰食。 1995年 ̄2005年,虽仍有一部分肉牛是忙时耕地,闲时 育肥,淘汰下来卖肉,但养牛作为家庭富业迅速发展起 来,牛存栏量也不断增加。农区农民养殖的牛真正称为 “肉牛”应该是在2005年之后,养牛生产走上了以赢利为目 的市场化道路,养殖者通过扩大规模、品种改良、改进 饲料品质和饲喂方式等措施不断提高肉牛养殖的效益, 59 山东1-F牧瞢医 同时随着农机化进程的推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 变、小规模饲养效益低等原因,农区养牛的主力军即饲 2011年第32眷 肉类食品消费水平上扬速度是比较快的,且牛肉所占的 份额也在不断提高。此外,随着健康饮食理念的不断深 入,做为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牛肉,越来越多 地受到百姓的青睐。 养“役牛”的千家万户急速退出,至使近几来农区肉牛存栏 量持续下降。 2:2 肉牛生产的市场调节机制还没有最终形成 目前, 3.2解决人畜争粮的矛盾 粮食问题,是保证一个国家 稳定的最基本的问题。我国人多地少,人畜争粮的矛盾 尤其突出。解决这一矛盾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大力发 农区养牛仍以干家万户的分散饲养为主,很多农户缺乏 成本核算与市场意识,养与不养,养多养少,何时出栏 不是根据市场的需要和价格的高低,更多的是依据家庭 经济、人员现状的需要,还没有把肉牛养殖作为一个真 正的产业进行专业化生产与经营。由于肉牛市场不规 范,千家万户的分散饲养的肉牛对市场上的肉价格产生 了较大冲击,肉牛价格与饲料等主要成本价格波动脱 节,致使肉牛养殖效益低,养殖业户积极性不高。 2.3规模化养牛业发展缓慢养殖肉牛周期长,投资 大,比较效益差。近二年来肉牛价格一直在l 16元n嘻左 右徘徊,按此价格计算:养殖一头育肥肉牛(犊牛育肥或架 子牛育肥)每月每头效益普遍在150元左右;养殖一头肉母 牛,如自繁自育卖育成牛,每月每头效益普遍在100元左 右。虽然肉牛养殖有一定的效益,但投资大、周转慢, 同等的投资规模不如养禽、养猪等产业见效快。有些养 殖业户虽有养殖肉牛肉羊的积极性,却受资金、土地条 件的制约。当前,许多养殖户是庭院养殖,需到村外发 展养殖场,但土地问题往往解决不了,有的则缺乏投入 资金,想贷款但贷款门槛高、程序繁索、利率高。 2.4小规模肉牛养殖户数量迅速下降 由于农村劳动力 大量流入城市,从事肉牛的农户越来越少;由于近年来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农业生产的 专业性越来越强,部分农民玉米秸秆、麦秸等草料资源 减少;三是当前新农村建设和各地开展的合村并居工作 (旧村拆迁和新社区的建设),农民生活方式发生了转变, 使在庭院内饲养的小规模肉牛养殖户数量迅速下降。 3发展肉牛生产的意义 大力发展以肉牛代表的节粮型畜牧业,即符合我国 畜牧业发展的实际,又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3.1 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 高,国民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大幅改善。近年来,我国人 均肉类食品消费水平逐年上涨,平均每年的增幅在0.5kg 左右。统计部门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人均肉类食品消 费水平为54.Okg,其中牛肉为4kg,所占比率为7.4%。 2009年人均肉类食品消费水平为57.5kg,其中牛肉为 4.7 ,所占比率为8.2%。从如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 展以肉牛养殖为代表的节粮型畜牧业。 3.3缓解蛋白质饲料对畜牧业发展的制约众所周知, 我国是蛋白质饲料十分缺乏的国家,饲用豆粕在很大程 度上依赖进口,大力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充分发挥牛、 羊、兔等草食家畜生产潜力,扩大非蛋白氮源的利用和 转化,可有效转变蛋白饲料资源依赖于他国的被动局 面。 3.4有效利用作物秸秆 我国农区秸秆丰富,发展草食 家畜饲养,可实现秸秆过腹还田,变废为宝,避免农民 因焚烧作物秸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总上所述,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业即符合社会消费市 场的需求,又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减少饲料粮用量,发 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现实需要,所以肉 牛养殖业发展前景仍然是美好的。 4加快农区肉牛生产的建议 我国农区作物秸秆资源丰富,肉牛养殖历史悠久, 市场前景看好,肉牛业发展空间广阔。但当前肉牛养殖 业发展已进入低谷,屠宰企业牛源紧缺问题严重,如何 振兴肉牛产业已成为各级政府和行业专家关注的社会问 题。笔者认为,在转变传统养殖和经营模式,振兴肉牛 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需各级政府、加工企业和养殖业户 共同买单,缺一不可。 4.1对各级政府的建议 (1)制定科学统一的肉牛产业 振兴规划。在进一步完善有关法律法规的同时,改革相 应的管理体制,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按照国际 惯例,结合我国实际,制定科学、全面、连续、持久, 可操作性强的肉牛产业振兴规划,重点包括品种培育、 新技术研发、产业布局规划、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等,指 导肉牛产业发展,使肉牛业生产、流通、进出口贸易各 环节健康有序地进行。通过提高关税、技术壁垒、反倾 销等措施,加强牛肉进出口贸易的调控,保护国内肉牛 业的发展,防止肉牛产业重蹈大豆产业受制于人的覆 辙。(2)在关键环节加大肉牛产业扶持力度。提升肉牛 养殖业水平,品种改良是第一步,要加大品种培育投 2011年第4期(总第171期) 入,在科学引进的同时,鼓励新品种培育和地方品种保 种工作。加大对龙头企业扶持力度,集中力量培植一批 规模大、档次高、带动力强的骨干企业,以龙头企业的 辐射带动能力,创造整体竞争力。像生猪、奶牛一样出 台对标准规模化肉牛场的资金扶持政策,加快规模化肉 牛养殖的发展。通过转移支付等财政手段,对肉牛养殖 业户给予补贴,缓解肉牛养殖比较效益低的矛盾,增加 农民养殖肉牛的积极性。 4.2对加工企业的建议 (1)要有投资肉牛产业的战略 眼光。我国肉类生产行业中,在猪肉、禽肉等行业已经 产生许多资产上十亿、百亿的著名企业,如雨润、双 汇、六和、金锣等。而牛肉行业中达到亿元的企业也很 少,牛肉作为老百姓眼中高档的优质肉食品,将有更大 的市场和投资空间。牛是畜牧业中产业链最长、最复杂 的行业,包括良种繁育、犊牛饲喂、育肥、屠宰加工、 深加工、内外销售等,各环节中风险相对小的是屠宰、 加工,而却是利润水平是最高的。牛肉作为肉类产品中 的高端品种,由于其不同部位的肉质存在很大差异,所 以客户在选择牛肉的时候可能更加注意品质和标准,更 加注意品牌的价值,所以说相比其他肉类产品,牛肉的 品牌更容易塑造。 (2)在产业化体系建设中承担起主要 责任。当前我国大多数肉牛加工企业面临着牛源紧张的 问题,收购半径越来越大,有的己超过300km。企业要想 从根本上解决牛源问题必须在牛源基地建设上担负起应 有的责任,让肉牛养殖在牛肉生产链上成为一个有利可 图的环节。近年来,各大屠宰企业的收牛人员,成为在 全国肉牛养殖区之间流动的“牛贩子”,由于不同区域养殖 的肉牛品种差异较大,屠宰企业外出收购的牛,数量和 品种很难保证一致。牛和猪、鸡不一样,不同品种的牛 的肉质差异很大,不同品种杂交的牛产出的牛肉也不 同,所以要长期成批量的供应高档牛肉就要有优质的肉 牛品种和大量的牛源。在牛源的把控上,需要企业融入 地方,和当地政府处理好关系,探索合作建设肉牛基地 的新模式,与养殖户建立合作稳定、风险共担、互利互 惠的长远战略合作关系。(3)在引导消费、开拓市场方 面做足文章。当前我国肉牛加工企业的生产水平比较 低,牛肉产品单一、品牌少,忽视各品种、各年龄段、 各部位牛肉的区别,不能体现不同档次牛肉的不同价 格。企业应注重在品牌创建和产品精细化加工上要效 益,品牌在给消费者增加依赖的同时,不定期可以给企 行业论坛 业带来丰厚的效益回报;精细化加工,可挖掘产品增值 潜力,产品分割的越细致,价格就越高。此外,我国的 牛肉消费,处于猪肉、鸡肉、鱼肉、羊肉之后的第五 位,国内消费市场拉动不足,企业应面向国际开拓市 场,开拓稳定的国外销售渠道和订单。 4-3对养殖业户的建议 (1)扩大规模,实行集约化养 殖。干家万户分散饲养的养殖模式不利于生产的整体运 行和协调发展,限制了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其产品在 市场上难以形成竞争优势,扩大规模,实行集约化养殖 是实现养牛业专业化、标准化的前提。肉牛养殖从业者 的主体是农村家庭,其养殖规模实现的效益应以满足中 等以上家庭收入水平为宜(以存栏1头肉牛年可实现纯收入 1000元计,应不少于50头为限)才能使从事养牛的家庭将 养牛作为主业,专业经营。规模饲养有利于成熟的生 产、管理技术(秸秆青贮、阶段饲养、饲料配合、企业化 管理等)的推广应用,提高生产水平和养殖效益。 (2)与 大企业联姻,发展订单养殖。养殖业是高风险的产业, 即有市场波动的困绕,也有疫病带来的潜在威胁,加上 肉牛养殖周期长、投入大、比较效益差,所以近年来肉 牛养殖一直不被看好。养殖业户应将单纯的饲养环节加 以延伸,结合各加工企业的牛源紧缺现状,通过成立合 作社整合资源,以提供牛源作为条件与加工企业签订预 期利润得到保障的养加合同,可有效抵御市场风险,保 持稳定的养殖效益。(3)应用科技成果,推行标准化生 产。近年来,由于各类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畜产 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届关注的焦 点。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程,推行标准化生产是保障 肉牛产品质量安全和提高养殖效益的根本途径。科技是 第一生产力,肉牛养殖业户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当前肉牛 生产水平低下,养殖比较效益差的现状,就必须依靠科 技,加快品种改良步伐,积极应用肉牛养殖中比较成熟 的科技成果,走良种良法配套的路子。(4)改变饲养模 式,实行自繁自育。犊牛育肥和架子牛育肥是当前农区 规模场肉牛养殖的主要饲养模式,但随着小规模散养户 的锐减,能繁母牛存栏也迅速减少,收购犊牛和架子牛 的成本越来越高,所以加强选种选配,繁育出自己的高 产基础母牛群,走自繁自育的路子,是肉牛养殖业最终 的归宿。 (收稿日期:2011-01—12) 6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