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高一语文第一册教案整理精品集子 1、毛泽东此词二首 沁园春长沙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简单掌握诗歌作者及写作背景 2、领会诗歌抒情性的特点,把握诗歌的情感走向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仔细探讨品味诗歌语言,把握其精练、准确的特点 2、反复朗读课文,直至熟练背诵 【教学重点】
1、 结合词作意象,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情感 2、融入课文情景,有激情的朗读词作 【教学难点】
⒈让学生从意象的角度来把握词作中关于湘江秋景的描写 ⒉领悟伟人的博大情怀以及人格魅力 【教学方法】
⒈点拨法。通过点拨关键字词,把握词中意象。
⒉语言品读法。在反复的朗读,背诵中体会作者情感。
⒊比较法。可以与作者的其他词作纵向对比,也可以与本单元所涉及的其他诗歌做横向对比。 【教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单元总括:
1、中国新诗简介:中国新诗是相对与中国古典诗词而言的,它是五四前后才出现的,新在用白话写诗,摆脱古典诗词严整格律的束缚,受外国诗歌影响较大。
2、诗歌鉴赏方法:诗歌重在品味,鉴赏诗歌可以从意象、意境、语言、情感四个方面着手,优美的诗篇都是用丰富的意象营造出新颖的意境,借助凝练的语言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因此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应该把品位的重点,鉴赏的目标都放聚焦于意象、意境、语言和情感四个方面! 二、导入新课 “自古英雄出少年”,中国科学院人才学研究小组曾经对50位名人做过研究,发现他们中有90%是在20岁以前就立下了自己的志向。如岳飞的“精忠报国”,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周恩来的“面壁十年图破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等宏愿,都是他们在青少年时确立的志向。立志是成才的动力。今天,我们学习的《沁园春•长沙》,就是表现作者青年时的志向和抱负的艺术写照,这篇词作也经常被人们称为“长沙志”。 三、时代背景
这首词写于1925年,1925年是北伐战争开始的前一年,农民运动在全国十几个省开展起来。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在韶山等地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农民协会,创建了湖南农民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1925年10月,毛泽东同志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的岁月,写下了这首词。 四、学生朗读、背诵课文,培养语感。 五、讨论分析:
1、结合注释,识记以下生字:舸 峥嵘 遒 遏 强调:“粪土”的意动用法。
上阕: 2、学生集体朗读上阕诗词,思考以下问题: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开头三句点明了什么? 明确: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 这三句的大意:深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湘江水日夜不停地向北奔流。——独立寒秋图
3、提问: “独立”两字写出了什么意境? 明确:
⑴写出独自一人来此游览,远望、凝思的情状;
⑵与下阕开头“携来百侣曾游”相照应,说明今天是一人旧地重游。 ⑶联系“寒秋”的分析和注释⑴,可以看出这里更表现出了无产阶级伟大领袖在革命斗争的惊涛骇浪中昂然屹立的高大形象。 4、提问: “看”字领起下面哪几句?这些句子的内涵应怎样理解? 明确: ⑴“看”字领起内容:“万山红遍„„万类霜天竞自由”,描绘了诗人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湘江秋景图。⑵诗人从山上、江中、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的空间顺序,很符合人观察事物的自然顺序。
5、提问:你能找出这首词中主要运用了哪些意象吗?你能各用一个最具有表现力的词来说说各个意象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明确:万山(红遍):红之广阔 层林(尽染):红得深透 漫江(碧透):江水溢满 清澈之极 百舸(争流):千帆争发 充满生机 鹰击(长空):矫健有力 鱼翔(浅底):轻快自由 万类(竞自由):昂扬奋进
强调:主席这段即景气魄极大,展示了伟人的博大雄怀和凌云壮志。短短几句话,写出了山、树、水、船、鹰、鱼乃至世间万
物的情态,有远景如万山、层林,有近景如长江、百舸等,,又有静景如山、林,亦有动景如争流的帆船,翱翔的雄鹰,水中的游鱼,即景状物下笔阔绰,气度非凡。
6、提问: 上阕后三句的含义及与前面内容的关系是什么?
明确:⑴这三句的大意是:面对这一派勃勃生机的大千世界,怎能不激起思绪万端:广袤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命运的真正主人呢?
⑵前面内容是即景,后三句是抒情,词句连贯直下,也为下文的抒情准备了充足的背景气氛。[结合“思考练习一”讲解] 下阕: 7、学生齐读下阕诗词,思考以下问题: “忆”字领起下阕哪几句?这几句的内涵是什么?明确:⑴领起“恰同学少年„„粪土当年万户侯”。⑵大意是:那时候,同学们正当青春年少,风采焕发,才华横溢,革命热情奔放,奋发有为,经常
在一起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批评恶浊的,表扬善良的文章。把反动统治者视如粪土,作者所忆的是当年的峥嵘岁月! 8、提问:最后3句的含义及在表达上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⑴这几句的大意是:还记得吗?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阻止了飞快前进的船只。⑵作用:以设问句结尾,但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要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中,急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任。
9、归纳下阕:下阕抒情,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共产主义战士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表达了作者的雄心壮志 。 10、总结归纳全词
⑴作品的结构特点:全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写景,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⑵作品借景抒情的特点
上阕即景抒情自然引出问题,下阕由忆巧妙作答,思路清晰。上阕头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环境。然后一个“看”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画。诗人从山上、江中、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即景动静、远近结合,对照鲜明,生机蓬勃。最后一句由眼前的山、树、水、船、鹰、鱼,一下扩展到世间万物,并对在寒秋严霜下的万物蓬勃活跃,奋发自强的情状作了富于哲理性的概括。自然地为下面的抒情烘托了背景,准备了气氛。下阕从上阕的独自旧地重游,自然联想到过去的战友,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一个“忆”字又统领八句,概括了早期共产主义战士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最后以设问句结尾,对上阕的问题作了艺术的回答。 ⑶ 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本词语言,用词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如“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层”字表现出树林的重重迭迭,“染”字则活画出岳麓山一带枫林,仿佛人工染成一样的壮美景色。“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写的是近景,“漫”字写出了江水溢满之状,“透”字表现出江水碧绿清澈,“百”字写舸之多,而一个“争”字,则给碧绿无尘的江面增加了昂扬奋进的气氛,活现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鹰击长空”用“击”而不用“飞”,准确地形容了雄鹰展翅迅猛有力地拍打的矫健勇猛的雄姿。“鱼翔浅底”用“翔”而不用“游”,精当地把鸟不扇动翅膀盘旋回飞的状态,用来描写游鱼在水中自如轻快的神态,形象生动。 六、学生背诵全词
七、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阅读作者的其他词作如《沁园春•雪》,对比阅读。 《采桑子•重阳》教案 一、背景:
1929年6月22日在闽(福建)西龙岩召开了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会上毛泽东因被朱德、陈毅等批评搞“家长制”,未被选为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随即离开部队,到上杭指导地方工作,差点死于疟疾。直到11月26日,大病初愈的毛泽东才在上海中央(当时由周恩来主持)“九月来信”的支持下恢复职务。这首诗反映了病中的心情。在闽西征途中,诗人欣逢重阳佳节,触景生情,借景抒怀,写了重阳节的战地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看法,表现了战争胜利后的喜悦和对革命前途的乐观态度。文章写得豪迈,气度恢弘,使人读过,备受鼓舞。 二、解题:
采桑子:词牌名。重阳:题目
重阳:节令名,阴历九月初九,又叫重九。因9是阳数,故名重阳。是传统上文人登高赋诗之日。此词作于1929年重阳节(为当年阳历的10月11日)。
三、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音调,读出语气、感情。
赏析 :本词为双调。前后两阕各4句。全词44个字。韵脚为:阳、阳、香、光、光、霜。一韵到底。重阳和春光的重复,韵律匀整和谐,但这不是规则,而是作者的技巧。 一)“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1、 这两句词的意思是什么?
这两句起势突兀。前句是虚,后句是实;前句泛论人生天道,后句带出重阳入题。这里化用了李贺的诗句“天若有情天亦老”(见于《金铜仙人辞汉歌》)。
“天难老”是将宇宙人格化。为什么难老?因为那是无情的。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生生不已,无穷无尽。如寒来暑往,日出月落,春秋更替,光景常新,周而复始。
“人生易老”是说韶光易逝,人生短促。但诗人不是慨叹人生如朝露。恰恰相反,正由于“人生易老”,更当努力进取,建功立业,莫让年华付流水。所以必须把有限的生命献给无限壮丽的革命事业,让小我化入大我,尽可能发光发热,生命才更充实更宝贵。这里诗人情绪是昂扬的,体现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2、“人生易老天难老”体现了什么哲理?
“人生易老”与“天难老”构成对比,丝毫不含有消极感伤的意味。一有尽,一无穷;一短促,一长久。既对立又统一,提示了人生的真谛和宇宙永恒的真理,闪耀着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辉。这是一句极富哲理的警句。 二)“战地黄花分外香。”
为什么“战地”的“黄花”会“分外香”呢?
胜利可喜,人逢喜事精神爽,诗人异常兴奋。战地有着烈士的鲜血,战地的“黄花”(满山遍野的野菊花)经过硝烟炮火的洗礼,依然在秋风寒霜中挺立开放、绽黄吐芳,它平凡质朴而生机勃勃,具有现实和象征的双重性。使人看了怎能不感到格外美丽,格外芬芳?怎能不感到加倍喜悦?“分外香”写出了赏菊人此时此地的感受。这一句有情有景,有色有香,熔诗情画意于一炉,形成了生机盎然的诗境,既歌颂了革命战争,又显示了诗人兼战士的豪迈旷放的情怀。古人也有于军中写重阳的,如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这是什么情调?厌战思家。岑参本来是以反映边塞生活而著称的诗人,而在战地重阳,想到的只是长安故园,只是故园的菊花,还未能免俗,了无新意。至于一般的骚人墨客,那就更不用说了。
再看看古人的重阳诗词,无论陶潜的“露凄喧风息,气彻天象明”(《九日闲居》)、“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己酉岁九月九日》);无论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无论李白的“携壶酌流霞,摩菊泛寒荣”(《九日》)、“九日龙山饮,黄花无数新”(《九日》)、“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无论杜牧的“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九日登高》);无论苏轼的“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边愁”(《南乡子》);无论黄庭坚的“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南乡子》)┅┅无一例外,都没有摆脱俗气。读过这首词便可以“一览众山小”了。 三)“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写的是诗人的真实感受。“劲”字,力度极强,写出秋风摧枯拉朽,驱陈除腐的凌厉威猛之势,笔力雄悍,极有刚健遒劲之美,不似春光妩媚。但绝对不是“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四)“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秋色春光,已有所抑扬。为什么“胜似春光”?
春天里哪能有这天高气爽、水天相接的寥廓景象和秋色万里的壮丽景象呢?当然诗人所作出的审美评价,不完全根据春与秋的自然属性,关键还是在诗人的战斗性格更喜欢劲厉。因而在这种借景抒情之中,自然便有了寓意,有了寄托。“秋风劲”,使人联想到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和革命力量的不断壮大;“春光”,使人联想到如花似锦的和平生活。于是,“胜似春光”,便是合乎逻辑的推论了。 “寥廓江天万里霜”则预示了革命前途的光明,表现了胜利信心的坚定。这些寓意和寄托,都隐含在写景言情中的“言外意”,“味外味”。 五)叠句妙用
为了表情达意,词家常用叠句,如辛弃疾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又如吕本中词:“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采桑子》一词,上下片的二三两句:“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和“不似春光,胜似春光”,都似叠非叠,有反复又有递进,语势跌宕,韵调优美,句法则为创格。似不着力,却见出深厚功力。
2、中国现代诗三首 再别康桥 (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徐志摩的简历及其创作风格。 2.咀嚼诗歌语言,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感受《再别康桥》内容上的诗意美和人情美,品位其艺术上的“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难点:
1.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2.理解诗歌中意想的意义和诗人的风格。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阅读,了解新诗(包括新格律诗)字数相同或大体相同,每行音节相同、隔行压韵,每节压韵,逐节换韵或一韵到底,排列整齐,琅琅上口等特点。 2.问答欣赏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再别康桥》,欣赏诗歌的音乐美和建筑美,体味诗歌的意味和情思。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朱自清先生说过:现代诗人应当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有一位文学家也说过,在现代文学史上不能忘记的诗集有三部:一是胡适之的《尝试集》,一是郭沫若的《女神》,再有就是徐志摩的《志摩的诗》。就是现在,也有许多青年朋友喜欢徐志摩的诗。那么,徐志摩的诗魅力到底在什么地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再别康桥》,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位伟大诗人所创设的意境。(板书课题) 二、自主•合作•探究
【活动设计1】 1.作者简介: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1918年到1922年,先后曾留学美国、英国,学习银行学、政治经济学。获硕士学位。1921年开始写诗,笔名云中鹤、南湖。 1922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新月社在北京成立,他是主要成员之一。徐志摩的诗、散文以及艺术观,深受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拜伦、雪莱的影响,注重意境创造与音律和谐。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再别康桥》选自《猛虎集》,一般认为此诗是诗人1928年秋第三次欧游归途中的作品,是诗人最重要的代表作,因音节和谐,意境优美而备受读者的青睐。 1931年11月19日,他搭乘“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不幸遇难,年仅35岁。 2.康桥: 即“剑桥”(Cambridge),英国著名的学术、文化中心,风景胜地。是徐志摩曾经学习生活的地方。他说自己在康桥度过了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徐志摩留学英国两年,大部分时间在此度过。这是他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说得太伤感于事无补,写得太淡漠未免矫情,还是洒脱一些好。
【活动设计2】自由诵读课文: 这首诗像萧邦的小夜曲。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为六七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压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第一节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二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欢乐的曲子;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活动设计3】指名学生朗读全诗,评点明确: ⑴用韵和韵脚:诗共七节,先后用了“ai”“ang”“ao”“ong”“e”“ao”“ai”等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诗歌从整体上看,用韵不一致,但每节内部用韵基本相同,这样,通篇章节错落有致,诵读时自然会有一种旋律感。这也正是徐志摩乃至整个新月派诗歌音乐美的追求和实践的体现。(押韵) ⑵“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第一节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二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欢乐的曲子,抒发诗人喜爱,留恋,惆怅的感情;诗的尾节与首节语意相似,开头写诗人与康桥告别,结尾同样表达这种意思,但又寄寓了诗人对康桥的留恋、关爱之情,使诗意有递进。句式相似,节奏相同,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这种回环复沓的结构形式,同样构成了一种音乐美。(回环复沓的结构) 这优美的音乐般的节奏象涟漪荡漾开来,既是学子寻梦的跫音,又有契合着诗人的感情的潮起潮落,低回曲折,一咏三叹,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
⑶美的形式:本诗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为六字,间夹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有种建筑的美。
【活动设计4】分析诗的结构。 【点拨】第1节为第一部分:现实——悄然作别(①);第2—5节为第二部分:寻梦(②-⑤);第6—7节为第三部分:飘然离去(⑥⑦)。
【活动设计5】体味“轻轻的”一词所表现的意境。
【点拨】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托出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为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三、布置作业 熟背《再别康桥》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欣赏鲜明的意境和富有流动的画面美;探讨诗人的情感及诗歌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再别康桥》的音乐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第二部分。
〖问题设计1〗作者通过哪些意象描写康桥的秀丽风光,表现出他对康桥的无限喜爱和留恋之情? 【点拨】通过“金柳”、“青荇”、“榆阴下的一潭”等寻常意象,向读者展示了康桥的秀丽风光。(板书:金柳、水草、清潭、星辉)把“金柳”比作“新娘”,写“青荇”在水底“招摇”,写倒映于潭中的“虹”,表现出诗人的无限喜悦之情。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留恋。
诗人很懂得主观情绪和客观景物的和谐融合,很好的处理了情与景的关系。全诗淡化了离别诗对离别之情的宣泄,着重于对康桥美丽的自然景色的描绘,并将自己的爱和眷恋与对自然景色的歌咏熔于一炉,景中含情,融情于景,在亦情亦景、情景交融的意境中,使诗人的离别之情,表现得更深、更美、更为浑厚和潇洒,朴实自然。(板书:借景抒情) 〖问题设计2〗“寻梦”使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他似乎已忘记了要离别康桥而去,到“青草更青处”去寻他“彩虹似的梦”。
到晚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辉映,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请问:作者“寻梦”,“梦”指什么?为什么“不能放歌”?
【点拨】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字,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字。出身富商家庭的徐志摩在剑桥大学留学期间,追求个性解放的人生理想,追求“爱、自由、美”的生活理想,追求英国式资产阶级民主的政治理想:“康桥理想”。然而离校六年后,诗人作为一个个性主义者最看重的爱情却屡遭挫折,这一时期的《翡冷翠的一夜》《最后的那一天》《罪与罚》等一系列诗作,写出了诗人情场上的种种磨难,酸甜苦辣的多种体验,精神上的负担沉重。而1927年风云突变后,一方面,他对蒋家王朝不满,另一方面,对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运动又心怀恐惧。严酷的现实让一个“生命的信徒”失去了信念,一个个性主义者扭曲了个性。曾是“快乐的雪花”的诗人。变成“卑微”的“残苇”(《卑微》),发出了绝望的叹息(《生活》)。诗人正是以这样一种心态于1928年秋重游康桥的。作者的“寻梦”,表现了诗人对个人自由天性的追求,对个性解放的人生理想追求,对“爱、自由、美”的生活理想的追求,对英国式资产阶级民主的政治理想:“康桥理想”的追求。夕阳中的金柳,康河里的水草和清泉,远处梦幻般的彩虹和星群,互相交织,相映成趣的康桥晚景,这是诗人对“康桥理想”形象化的图解。本来很平常很一般的景物,作者却把它渲染得如此旖旎迷人,就是借以表达诗人的理想的美好,感情的激动、快乐。 在青草更青处,诗人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终究“不能放歌”,是因为康河太美丽了。夜色,星光,水草,金柳,深潭里的清泉,彩虹揉成的梦„„宁静而和谐。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依依别情完美地统一在了一起。而此时此刻的作者写“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表现出诗人感情的转折:由激动、快乐到顶点转而惆怅静默。诗人面对已经安静下来的康桥,想到就要离别,那份难分难舍的依恋之情,无法用语言表述,他只能静静地望着康桥,默默地与它告别。正如我国古人所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千言万语皆在不言中。“沉默”一词将诗人静思默想的心境推向了极致。(情感一波三折)(板书:激动、快乐 惆怅、静默)
〖问题设计3〗这首诗不仅具有音乐美,建筑美的特点,而且,也具有绘画美的特点。请说说你对这一特点的理解。 【点拨】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①全诗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艳影、青荇、彩虹、青草、星辉斑斓”等词语,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对康桥的一片深情。②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之变成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富有流动的画面美)(板书:实践三美) 〖问题设计4〗结尾作者为什么说“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点拨】这样写,和整个诗“悄悄的”走是一致的。诗人爱康桥而不原打扰康桥,康桥是英国艺术、文化中心,这里沉积着浓郁的学术气氛、文化气氛。“不带走一片云彩”是否也可以理解为离别是暂时的,有机会还来看望康桥呢?作者对康桥那浓郁的情感都饱含在这诗句中了。
三、总结 《再别康桥》既继承了古典诗歌的传统,又在别离诗中,注入了现代人对自己生长的母校深情厚爱,并超越了一般离别眷恋人情感叹,更具有了现代知识分子崇尚自我的个性色彩和追求自由的淡淡的象征意蕴。 四、布置作业
《死水》
【教学目标】
1、体会《死水》用反语描写丑的事物,使丑的事物显得更丑的写法特色。 2、鉴赏《死水》感情深沉、象征丰富和格律讲究的特点。 【教学重点】
分析并理解《死水》中绘画美的语言色彩。 【教学难点】
理解诗中意象的象征意义和反讽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陆游在《观书有感》一诗中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小小的池塘之所以清新可爱,全因为有源头不断地为它注入新的活力。大家设想一下,假如这个小池变成了一潭死水,那将会如何?学生回答。我们来看看诗人闻一多笔下的《死水》面目。 二、初读诗歌,了解内容
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思考:1、臭水沟里有些什么?
提示:破铜烂铁,剩菜残羹,油腻霉菌,污水白沫,花蚊青蛙等丑恶事物。
2、那么诗人用什么语言来表现这些物象呢?从哪些感觉角度着手刻划死水的特点呢? 提示:铜锈成了“翡翠”,铁锈出了“几瓣桃花”,“油腻”织出“罗绮”,“霉菌”蒸出“云霞”,“死水”酿出“绿酒”,“白沫”成了“珍珠”,“青蛙”叫出了歌声。 第二节:用视觉写死水之脏。“翡翠”是破铜之绿,“桃花”是烂铁之绣,“罗绮”是油腻的光泽,“云霞”是霉菌的色彩。 第三节:主要用嗅觉写死水之臭,写死水发酵时的情景:“死水如酒,臭气熏天。泡沫如珠,乱蚊成群。”
第四节:主要用听觉写死水之死寂。青蛙的鸣叫是一种衬托,着重写死水中的蛙鸣,让人感受到死一般的寂静。 3、再读二到四节,感受作者以美辞来写丑物的表达效果。
提示:桃花、翡翠、罗绮、彩霞、珍珠、绿酒等给人的印象原本是华美高贵、温润鲜艳,但在这里读者却一点都感受不到,反而令人恶心。诗人通过比喻、拟人等手法,用一些形容美的词语来表现丑恶,从而使丑显得更丑,这种方法叫“反讽”。 4、诗人对这一沟“死水”的态度如何? 提示:彻底绝望,深恶痛绝。“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对死水的存在充满了愤激,期待它的早日毁灭。 三、结合时代背景,再读领会死水的象征意义。
作者如此憎恶的“死水”肯定不仅仅是路旁的一个臭水沟,而是有更深刻的象征意义。现在我们了解一下诗人闻一多创作、发表、出版《死水》的有关情况,看看“死水”到底象征着怎样的社会现实。 第一重意义:从《死水》的创作时间看,“死水”是美国社会的象征。 《死水》创作于1925年4月的芝加哥,华美外表的下面是污秽和罪恶。这样的“死水”,不正是美国社会最真实的写照吗? 第二重意义:从《死水》的发表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北洋政府。 1926年3月18日,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发生。闻一多先生怀着满腔义愤,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他选择此时发表《死水》,正是用以表达自己对北洋政府的深恶痛绝。也就是说:这个北洋政府已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那就让它见鬼去吧。 第三重意义:从《死水》诗集出版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现实。 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闻一多先生对于祖国的美好希望破灭了。1928年,他编成他自己的第二部诗集,取名“死水”出版,作为向诗坛的告别。他亲自为诗集设计了封面与封底,采用的是通盘的黑纸。整个封面封底散发着忧郁、沉闷的气息。人们看到这以“死水”命名的黑色诗集,心中就会浮起“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的诗句。这个时候,在闻一多先生心目中,“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现实。 四、体会字里行间的情感,探究诗人的深层情感。
1、从表面上看,把祖国比作一潭死水,表达的是诗人怎样的情感? 厌恶、愤怒、伤心、绝望。
2、哀莫大于心灵,对祖国最深刻的厌恶和否定是远离祖国,或是游戏人生。让我们调出记忆中的闻一多档案,看看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首先,我们一起来回顾学过的闻一多的作品,你学过他的哪些作品,从中可以看出他的什么情感? 《最后一次讲演》中的民主战士形象,毛泽东这样评价他,“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冷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宁可倒下去,决不屈服”! 《一句话》:对人民团结抗战的坚定信念,对中国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心 《七子之歌》:对祖国母亲的无限深情,对回归祖国热烈向往
3、由此看来,厌恶、失望只是愤激之辞,是理想中美丽的祖国形象在现实面前碰壁后产生的一种过激情绪。而隐藏在揭露丑恶的背后,是对祖国无比强烈的眷恋之情和为祖国利益而献身的决心。
五、本诗不仅思想感情值得品味,作为新月派主将的代表诗作,本诗的艺术特色也值得称道。 1、具有音律美。当时闻一多等人倡导“现代格律诗”,要求每行字数一样,音步也一样,如第1、2句,“我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读起来自有一种整齐的音律美 2、具有建筑美。新月派诗人追求“三美”,其中建筑美体现在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死水》全诗共五节,每节四句,每句九字,更显整齐规则。 【板书设计】 死 水 闻一多
以美衬丑
一沟死水————————————————→ 社会现实
(脏、臭、寂) 象征 (绝望、厌恶、憎恨) 【资料卡片】 1、《一句话》
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別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個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2、《七子之歌》 你可知“MACOU”不是我真名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 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
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一声乳名: 澳门。 母亲! 我要回来, 母亲!
赞 美
教学目的:
1.了解徐志摩、闻一多、穆旦的简历及其不同的创作风格。 2.咀嚼诗歌语言,把握三首诗的意想,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感受《再别康桥》内容上的诗意美和人情美,品位其艺术上的“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2.把握“死水”的意向和象征意义。3.学习《赞美》诗,体会作者对苦难人民的沉郁情感。 教学难点:
1.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2.理解诗歌中意想的意义和诗人的不同风格。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阅读,了解新诗(包括新格律诗)字数相同或大体相同,每行音节相同、隔行压韵,每节压韵,逐节换韵或一韵到底,排列整齐,琅琅上口等特点。 2.问答欣赏法。3.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要点:
学习《赞美》一诗,体会作者抒发的对祖国深沉的爱恋之情;领会现派诗歌独特的语言风格——质朴、含蓄、凝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芦沟桥事变后,日寇的铁蹄肆意践踏中华大地,祖国母亲又一次遭受到巨大的灾难。民族的命运,吸引着人们为之发出各种音调的歌唱。歌唱优秀的中华儿女坚忍不拔的意志,敢于献身的精神,迎着光明来临的信心。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九叶派”诗人穆旦的《赞美》感受诗人澎湃着的伟大灵魂。
二、介绍作者(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作者简况,教师相机补充)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外语系。抗战爆发后,随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师生从长沙步行至千里之外的边城昆明。1940年毕业后留校。在昆明他和他的朋友不仅通过书本受到西方现代派的影响,而且他们的老师当中就有现代派,如冯至和卞之琳。尤其是英国“超前式”的诗人和新锐的批评家威廉•燕卜逊(1906—1984)直接为他们开课讲英国当代诗歌。中国的现实和西方现代派的结合,形成了40年代昆明现代派的一大特色。抗战以来穆旦的心灵和肉体受到了双重的考验,长沙至昆明的艰苦之旅,在诗人眼前展开的是烽火连天、山河破碎的现实,使他产生对民族生存现状的痛苦记忆。这种见闻和经历引起诗人对坚韧不拔的民族性格的深思。1942年5月他毅然加入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这些经历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九叶派诗人的代表作家,著有诗集《探险者》、《穆旦诗集》、《旗》等。1949年赴美留学,在芝加哥大学英国文学系学习。1953年获芝加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任教于南开大学外文系。主要翻译了大量的外国诗作,如普希金的诗,包括《欧根•奥涅金》。英国浪漫主义诗:雪莱、济慈、拜伦各有一集。英国现代派诗:艾略特的《荒原》。其中成就最高的是拜伦长诗《唐璜》的全译本,全书17章14节都以略加变通的意大利八行体为格律诗译出,几乎保留了拜伦的口语体以及讽刺艺术的一切特点,读起来像原著一样流畅生动。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成功的诗歌翻译家之一。 三、九叶诗派:
九叶诗派因《九叶集》而得名。这本9位诗人的诗歌合集出版于1981年7月,但九叶诗派作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一个流派却活跃于40年代后期的国民党统治区的诗坛。这9位诗人是: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郑敏、唐祈、唐湜、袁可嘉、穆旦。他们是一批对于人生苦于思索的诗人。对于人的生命意识的表现,人生现象的哲理思索,几乎是他们诗歌的共通的主题意向。九叶派诗人强调“忠实于各自心中的诗艺,在创作过程中,他们首先是寻找与心灵相通的对应物,通过对应物的客观冷静的描写,注重内心世界的反映,让客观对象透视出个人的感受。 四、自主•合作•探究
【活动设计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诵读提示:这首诗规模比较宏大,自始至终,彭湃着火热的激情。诵读时可以注意两点,一是体会蕴藏在诗行中的强烈的感情,揣摩作者痛苦的悲怆的真切的感受;二是注意每节诗末尾一句“一个民族已经站起来”反复吟唱的深厚意味,这是作者发自肺腑的呼喊。) 【活动设计2】试分析诗歌各层内容。
点拨:第一层(1)诗人站在历史的高度,用密集的意象群充分展现眼中所见。 第二层(2—3)重点写“农夫”这一人民的缩影,赞美伟大的人民。
第三层(4)诗人以痛苦和希望两相交织的感情,写了他复杂的内心感受。 【活动设计3】自读思考问题:
〖问题设计1〗作者在这首诗中,交织着痛苦和希望两种情感,请阅读第1节,说说在这一节中,你认为哪些意象是痛苦的?哪些意象是充满希望的?
【点拨】作者描绘了干燥的风,单调的水,忧郁的森林三种哀景,描绘了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爱情和鹰群、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三种哀事,展示了大地的苦难,又通过“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到处看见的人民、一个民族已经站起来三个意象,展示了大地的希望。
这一节诗是诗人对大地的宏阔展示,虽荒凉贫瘠,但行列、人民使大地充满亮色,全诗笼罩了“赞美”的基调。“荒凉的亚洲的土地上”一句,点出了时代的环境。
〖问题设计2〗请阅读第2节诗,说说“农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他象征了什么?
【点拨】第2节诗作者由地到人,写了一个农夫。诗中的“农夫”勤劳善良,有超长的忍耐力,惯于隐忍,安于苦难,然而在日寇铁蹄的践踏下,他站了起来,他放下了“古代的锄头”,走入了抗日的行列。他奋起抗争,支撑起整个民族,除了忍受饥寒、疲劳,还要面临流血和死亡。这是一个觉悟了的“农夫”,又是千百万中国人民的缩影。 〖问题设计3〗请阅读第3节诗,说说这个“农夫”走了以后怎样呢?从诗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点拨】他走了以后,他的家庭更加困难,家人无望地等待,忍受着饥饿的煎熬,他的家乡还是像原来一样的贫困荒凉。但是他走了,从不回头诅咒。
〖追问〗这说明农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点拨】舍家保国,义无反顾。
〖问题设计4〗阅读第4节诗的前六行,说说这几句写的是什么?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受? 【点拨】①人民的痛苦、大地的荒凉依旧;②诗人为民族仍将有可能面临耻辱的历史而痛苦、徘徊。 〖问题设计5〗诗中的“我”可以指代什么人? 【点拨】“我“是抒情主人公,又可指对祖国命运投以深情关注的千千万万个忧国忧民的进步人士,也可以指代为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个代言人。
〖问题设计6〗诗歌每一节都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有怎样的意味?
【点拨】诗人以沉郁的笔调,赞美了生活在苦难大地上的中国人民。他们勤劳善良,坚韧刚毅,他们的存在,昭示着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抗争,也预示着中华民族前途的光明和宽广。每节诗都以“一个民族已经站起来”作结,在结构上 给人以一气呵成的整体效果,在内容上又能强烈地反映出作为民族中的一员的诗人,对自己苦难民族摆脱屈辱,由苦难走向光明新生的期盼之情,升华了诗歌的主题。 五、总结:《赞美》一诗具有广大的包容性,它并不是以小见大,而是力图对所见所闻所感作整体的把握,以表达复杂深刻的感情,因此诗人不惜重笔浓墨地铺排开去,歌颂中华民族的生存力,表达了作者对“一个民族已经站起来”的坚定信念。《赞美》是一曲中华民族生存力的赞歌。 新诗的鉴赏与阅读 1.新诗的特点:
⑴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格律的束缚,形式多样,流派较多。
我国的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白话诗,是现代诗歌的主流。公木先生说:“把‘五四’以后的诗歌作为中国诗歌的一个独立阶段和特殊部分,称之为新诗,不仅因为它在时间上属于现代,更因为它反映了中国诗歌现代化的进程,是现代意义上的诗歌,这也就是新诗之所以新的所在。” 新诗在西方,美国诗人惠特曼是自由诗的创始人;有拜伦的十四行诗,有雪莱、华兹华斯的浪漫主义新诗,有惠特曼反映现实的诗。中国的新诗,挣脱了旧格律的束缚,别开生面地实现了诗体大解放。它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不断接受外来影响,并融合消化在自己的民族风格中,涌现了众多的艺术流派。以郭沫若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派和以臧克家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派在诗坛上举足轻重,贡献很大(郭沫若《凤凰涅 》臧克家《老马》)。新月派的闻一多、徐志摩等文学研究会诸诗人在诗坛上也有不小的影响(闻一多《死水》徐志摩《再别康桥》)。以李金发为代表象征派及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诗派也别具特色。(李金发《弃妇》戴望舒《雨巷》)。他们为我国的新诗的发展做出了不同的贡献。
⑵语言简练,内容丰富、深刻。
相对小说、散文、戏剧,诗歌要求语言精练:即以尽可能简洁的词语表达丰富而深刻的内容。 ⑶情感更浓。 古人有云:“夫诗者,求发其喜怒哀乐之情;如使人读之无所感动,非诗也。” 新诗要求熔铸诗人更浓更重的情。 2.诗歌的韵律节奏
诗歌富有音乐美的语言艺术,富有很强的韵律和节奏感,而诗歌的韵律,大多是通过压韵来实现的。 ⑴什么叫压韵:
诗词歌赋某些句子(多为偶数句,有时第一句也算)末尾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这种语言艺术现象就是压韵。如: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⑵新诗的节奏
[甲]现代格律诗的节奏,依据句式和句意来确定。例如: ①北国/风光 两拍——22式 ②望/长城/内外 三拍——122式 ③欲与/天公/试/比高 四拍——2212式 ④ 携来/百侣/曾游 三拍——222式
⑤生命/诚/可贵 三拍——212式 ⑥ 若为/自由/故 三拍——221式
[乙]新诗的节奏,由句意和语法规律来确定。这里所谓语法规律主要指单句的主谓宾成分。——或停顿在主谓之间,或停顿在谓宾之间,或定、状与中心词之间„„总之,其灵活性较大,句子的节奏、语气停顿的位置,一切均由句式和句意来确定。例如:
①父亲的/身影 两拍——32式 像个/问号 两拍——22式 多少年/一直/把 三拍——321式 什么/寻找
紧弯的/腰身 弓成了/小桥
瞅着/儿女/走向„„ 三拍——222式 ②悄悄的/我走了 三拍——33式 正如我/悄悄地/来 四拍——2131式 我/挥一挥衣袖 三拍——15式 不带走/一片/云彩 三拍——322式 3.新诗的阅读鉴赏 “诗言志”,诗中必有“我”,抒情主人公往往就是诗人自己。新诗则表现新的思想感情,反过来看,读诗当然不是纯理性的活动。而是读者的情感因素渗透其中,既要深入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又应力求把自己的感情和诗所蕴含的感情沟通。新诗的思想感情融于诗的艺术形象,融于诗情画意的意境。所以,体味鉴赏诗的美是要去感受诗的意象美和境界美。
⑴诗歌阅读鉴赏的两个层次: ①对诗歌字面意思的理解,进而对诗歌表层意思作出概括;②对诗歌的表现手法作出评价,进而对诗歌的意象美和意境美进行欣赏评价,体会诗歌美的情感。 ⑵新诗鉴赏三步曲:
①品读节奏美:新诗虽无固定格式(诗无定章、章无定句、句无定字),但有内在的旋律与和谐的节奏。②领悟意境美:③欣赏主题美: 布置作业
1.P11•第二题
⑴第二题参考答案:
①老马形象塑造,舍其形而传其神。
【点拨】诗人没有详细的描写老马衰弱病残的外形,而是着重写它的命运、感受和心境,增强了老马悲剧是感染力。老马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旧中国受苦受难的农民的象征。诗人越是突出老马的忍辱负重、善良忠厚,就越能激发读者对被压迫而不觉悟的农民的同情,激起对旧制度和剥削阶级的愤怒和诅咒。 ②字词推敲显功力。 【点拨】“扣”“飘”,准确、生动、逼真、有力地表现出老马受压迫的深重。平易中见神奇。 ③体现了“形象大于思想”的特点。
【点拨】文学鉴赏是一种审美享受,同时又是一种艺术再创造。根据西方接受美学的理论,一件作品的诞生,不仅要经过作家的创造,还要经过读者的再创造。以前,人们总是把作家写出来的书面文本称为作品,实际上,文本意义的实现必须靠读者通过阅读把它具体化,以读者自己的感觉和经验去填充文本的空白处;以前人们只是认为作品的意义主要是由作家所决定或赋予的,实际上,作品是有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作品的意义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作品本身,一是读者赋予。所以要承认文学鉴赏中的差异性,也要承认欣赏者的理解可能超过或有别于作者的原意。有人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鲁迅曾说过,“《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臧克家曾说过:从表面上看,写的是一批负重受压、痛苦无比、在鞭子抽打下不得不向前挣扎的老马,但几乎所有的读者和选本的注释家,都说写的是受苦受难的旧社会的农民。其实写这首诗,并没有存心用它去象征农民的命运。写老马就是写老马本身,读者如何理解,那是读者的事,见仁见智,也不全相同。诗贵含蓄,其中意味听凭读者去品评。 三、教后记:
3、中国当代诗三首 《错误》教学设计
一、导入:李清照在它的词作《一剪梅》中说过:“此情无计可消除,才可眉头,却上心头”,写出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使人领略到她的万千愁情,给予人们无止境的遐想。蒋维翰在《春女怨》一诗中写道:“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儿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进得来?”诗中用了花树、庭院等冷景,通过写景状物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怨意。这些都是表示闺怨的作品,而当代台湾诗人郑愁予的诗《错误》,则描写了一个女子等候归人的心情。它是当代的闺怨诗,此诗美丽凄哀,人们评价它堪与宋词小令相提并论。 二、简介作者。
郑愁予,本名郑文韬,原籍河北,生于山东济南。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于内地各处,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5岁开始创作新诗。1949年他随家人去台湾后,一面学习,一面继续从事写作。1955年中兴大学毕业后,在台湾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梦土上》。他的早期诗作多为关怀社会的诗。1963年成为现代诗社中的主要成员。1968年,郑愁予35岁那年应邀赴美国爱荷华参加“国际写作计划”,1972年在爱荷华大学获创作艺术硕士学位,并留校在中文系任教,翌年转往耶鲁大学,在东亚语文学系当高级讲师,现任耶鲁驻校诗人及资深中文导师。 三、放课文朗读录音,指名让一名学生朗读,教师评点。 四、整体把握诗意。 本诗写了两个人,“我”和“你”,“你”在闺中苦苦地等候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我”是一个过客,打江南经过,“我”的马蹄声让“你”产生了“我”就是“你”的“白马王子”的错觉,但可惜的是一瞬间的“惊喜”换来了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失望”。
五、分析诗的“前奏”。
1、学生齐读前奏部分,讨论前奏中比喻运用之妙。
2、教师分析:一个柔弱的女子,在闺中,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春去秋来,独守空房。“花无百日红”,加上“相思催人老”,无尽的相思折磨着她,使得她的容颜憔悴了。诗的前奏短句和长句交错,短句暗示过客之匆匆,长句暗示思妇等待之悠悠,诗人用“莲花的开落”来喻指女子红颜的消退。 板书:莲花开落——相思无尽,红颜消退。 六、分析诗的第一部分: 1、学生齐读本部分。
2、问:从本部分看来,描写的应是春季的江南,春天到了,江南大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阳光明媚,百花盛开,草长莺飞,但这独处深闺中的女子却不能感觉到那温柔的春风,那婀娜的柳絮。作者描写它的心态时,连用了四个比喻,请找出来,并说说它反映了这个女子什么样的心绪?
明确:它的心如江南的这座小城一样,封闭、寂寞,又像傍晚的街道一样落寞、孤单;也像三月不揭的春帷般幽闭;更像紧掩的窗扉,把自己封闭了起来。虽然作者未言一“愁”字,但我们完全可以感觉到刘方平《春怨》中“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句的内涵。 从语言运用上来讲,第二、第四个比喻的原句应是“你的心恰若向晚的青石街道”“你的心是小小的紧掩的窗扉”,如今把“向晚”和“紧掩”倒装,化板为活,去俗生新,加强了语言的变化,婉曲的表现了思妇的怀人心理,描摹出思妇幽闭的内心世界,形象地刻画出一个寂寞女子哀怨的形象:怨妇的心封闭、沉闷、没有生气,在这个“城中”东风不来,柳絮不飞、街上寂无人迹,她将失望的心扉紧掩。 板书:寂寞的城
街道向晚 封闭、沉闷 春帷不揭 落寞、孤单 窗扉紧掩
3、问:这个女子的心情是封闭、沉闷、落寞的。春帷不揭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她的院子里没有人来,没有一点动静。
4、问:她甚至封闭到了连窗帘也不拉开的地步,那么,她在干什么? 明确:在等待。苦苦地守侯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出现。 板书:等待
七、分析诗的第二部分
1、过渡:闺中女子苦苦地等待她的心上人出现,那么,她等到了吗?她的心情又是如何变化的? 2、学生齐读本部分。
3、在百无聊赖中,街道上分明地传来了越来越近的“达达”的马蹄声,一丝希望在她心中升腾。大家设想一下,这个女子会做出什么动作来?她在那瞬间的心情又是如何的?
明确:她会快步走到窗前,迫不及待地揭开窗帘向外张望,满心希望马儿送来的是“她”的“白马王子”,心中充满了惊喜。 板书:(蹄声)惊喜
4、问:事实又是如何?这女子的心理又是如何变化的?明确:残酷的事实,马上的“我”只是“打江南走过”的一名“过客”,根本不是“她”期盼已久的“白马王子”。“她”只好千万个不愿意地放下了窗帘,悄然转过头去,双眼已经模糊;马上过客看到的,依然是一道凝滞的无情的帘子。这时,女子的心里充满了失望。 板书:(过客)失望
5、问:请大家再深入思考一下,产生了这次错误之后,这女子的心理又会如何变化?
明确:她会在心里嗟叹“应念我,终日凝眸。从今又添,一段新愁”。然后,她又会在“期待”到“惊喜”再到“失望”之间不断地反复。为什么呢?
明确:我们想象一下,这位过客走了之后,如果窗外又一次响起马蹄声,她会怎样?显然,她还是会重复刚才的动作,即使“过尽千帆皆不是”,但当第一千零一片帆过来之时,她还是会举目远眺,随帆移动自己的目光,无怨无悔。情至深处,“肠断白频洲”啊。 八、总结
1、问:本诗题为“错误”,这为什么是一个错误?(学生讨论,教师分析订正)
明确: (1)女子误以为“我”是她的心上人归来了; (2) “我”的出现打搅了深院中的女子。 2、问:为何又说这个错误是美丽的呢?
明确:达达的马蹄声给了女子希望,虽然最后以失望告终,但这过程是美丽的,因为女子的生活起了裢漪,有了情节,打破了原本的死寂。 板书:(美丽) (错误) 九、解决课后练习。
致橡树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1、感受含蓄朦胧的意象。2、体悟诗人的价值观和爱情观。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欣赏、感悟诗歌语言的能力。
2、体会意象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3、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4、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积累学习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根据本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理解舒婷自主、平等的爱情观,树立健康的、向上的爱情观、价值观。
四、根据诗歌学习的要求、诗歌的体裁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立为: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蕴味。2、明确各意象所寄托的爱情观,深刻理解诗人所向往的爱情。3、总结归纳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为: 1、理解含蓄朦胧的意象。2、诗歌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为:
精巧导入--创造美,激情诵读--感受美,仔细品味--领悟美的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深情导入(意在渲染氛围,在思维、情感、个性等方面唤起学生的美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有人说,没有诗歌的民族是悲哀的,我很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我更庆幸的是诗歌伴随着我们成长。诗,不仅带给我们美的享受,还能够陶冶我们的性情,滋养我们的心智。古诗如此,新诗亦然。被称为“朦胧诗”派掌门人的舒婷就以一首《致橡树》深深打动了一代年轻人的心,这首现代诗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震撼力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舒婷,走进她的《致橡树》。
二、介绍作者有关情况(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意,把握诗歌主题)。
舒婷,当代有才华的女诗人之一。1952年生于福建省泉州市。她从小就喜欢朗读诗歌,可是少女时代刚刚结束,十年动乱就将她推进了风雨之中。196年她到福建西部山区插队落户,接受“再教育”。家庭的变故和她个人的遭遇使她倍受痛苦和磨练,也为她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她的《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获全国青年优秀诗歌奖,诗集《双桅船》获全国新诗优秀奖,而她的《致橡树》则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品。
《致橡树》写于1977年,一般把它看作是一首爱情诗,在诗中,诗人没有流于狭小的爱情圈子,而是以新颖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观。为当时新诗中的爱情描写吹进了一股新风。
三、反复诵读, 感悟诗情(读是学习诗歌的基础环节,也是主要环节。因此,形式多样的诵读是诗歌教学的重中之重)。 1、请一名能代表班上朗读水平的学生朗读(要求:其他学生注意诗中字、词的读音)。
师:作为一名男同学能将女性的情感揣摩的如此细腻,实在难能可贵。听完了他的深情诵读,还想不想听听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示范朗读呢?
2、聆听示范朗读(在音乐里寻找共鸣,在画面中领悟蕴味)。 师:美不美? „ „
那就请大家也饱含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3、学生自由朗读(模仿示范朗读中的感情)。 师:读的你们满意吗? „ „
那就请大家不要吝啬你们的掌声。
4、再请一名学生带着感情朗读(要求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四、抓意象,悟感情,挖主题。
过渡:现代诗人吴晓认为,诗歌的本质是意象组合那么这首诗中是否也存在着意象呢? 1、列举诗中出现的意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明确:诗中出现了八个意象:凌霄花、痴情鸟、泉源、险峰、日光、春雨、橡树、木棉。 2、(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以上意象所寄托的爱情观,明确诗人对这些爱情观所持态度(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宽松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索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明确:1、凌霄花虽然鲜艳美观,凌空盛放,但那不是凭借自己的力量,而是借攀缘他人的“高枝”来炫耀自己的。这样的荣耀是不值得羡慕的。这不仅使我们想到了传统的“丈贵妻荣”的婚姻观念,今天仍有不少人想通过依附“高贵”的丈夫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真是可怜又可笑,诗人否定了这种图实惠的实用爱情,现代女性是不应该做依靠丈夫来发光的女人的。 2、痴情鸟儿的歌声虽美妙动听,但那只是为着自己所栖息的大树唱的赞歌。它只知在“绿荫”下低飞、栖息,却不知远处还有可以展翅高飞翔的自由天空。这不仅使我们想到了传统的女性总是陷在爱情的小天地里,夫唱妇随,没有独立的个性,没有远大的理想,麻木丧志。这样的爱情虽有温暖,有歌声,却缺少了内在的激情与活力。诗人否定了这种爱情至上的观点。现代女性要有自己的个性,要有更充实更丰富的生活内容。
3、泉源、险峰、日光、春雨又比喻怎样的爱情观?抓住关键词, 谈谈你的看法。 ——
——它们只是一味的奉献、牺牲自己,为他人“做嫁衣裳”。虽然富有牺牲精神,但如果这种给予是单方面的话,就会沦为爱情的奴婢,失去自我。当然,这样一味的奉献,就爱情主体的道德情感而言,可以说是高尚的,但从人格价值的维护和爱情关系的保持上来看未必是明智的。这种给予与奉献时常令人惋惜和遗憾。
小结:至此,诗人用了一系列的比喻,否定、批判了依赖别人、攀附富贵、失去自我的爱情观,深刻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观、爱情观,即: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过渡:有破就有立,诗人又借橡树和木棉寄托了自己的爱情理想。 1、她笔下的这两个意象具有什么特点?
明确:橡树木质坚硬沉重,高大挺拔,堪称树中的伟丈夫,具有男性最宝贵的气质:阳刚之气。诗人认为他像刀、像剑、也像戟。
2、木棉也是一种高大的树木。到了春天,它挺拔的枝上千万朵红花盛开,如火如霞,蔚为壮观。将它比喻成“女中豪杰”也是当之无愧的。
诗人认为木棉有“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这一句让你想到了什么?
明确:诗人将人的品格移就于物。它使我们想到了女性柔韧兼备的品格。所以,诗人笔下的“木棉”形象柔静、深沉、充满了生活的激情,具有女性极富魅力的阴柔之美。
3、诗人认为具有阳刚之气的橡树和具有阴柔之美的木棉应该保持着一种特殊的关系,作品中哪些诗句说明了这一点?你又怎么理解这些句子? 明确:
(1)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 即要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形象,他们二者应该是并驾齐驱,不分高低的,男女之间的爱情、婚姻应该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
(2)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 即有独立的人格,又有精神上的默契,灵犀相通,相敬如宾。 (3)“我们分担寒潮、风雨、霹雳。我们共享雾蔼、流岚、虹霓”中的“寒潮、风雨、霹雳”和“雾蔼、流岚、虹霓”各比喻什么?
—— “寒潮、风雨、霹雳”比喻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雾蔼、流岚、虹霓”则比喻生活中的快乐与成功。
教师归纳:总之,男女间的爱情、婚姻只有建立在互相平等,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并分担、共享生活中的一切,才会有真正的爱情,真正的女性独立。
4、鼓励学生大胆发表对上面几种爱情观的认识(深刻理解感情,深入挖掘内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善于表达情感的能力)。 师:我真的很佩服大家对诗歌敏锐的感受力,那么请大家继续敞开你们感受美的心灵,男女同学分别来谈谈你对以上几种爱情观的看法。 5、学生讨论。
师:大家的看法真是“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但欣喜的是我发现大家长大了,因为你们已经懂得了真正的爱情。那么,作为动乱年代的女性,舒婷大胆表达自己的爱情观点,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呢?
明确创作动机:十年动乱,完全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动乱的结束,使舒婷开始自由释放思想,歌颂自主、平等。 5、有学生所谈认识牵引出本诗的主题。
总结主题:这只一种新型的爱情关系,它蕴涵着一种新的人生观。这种新的人生观就是确认个体的自主、自尊,是中国女性关于人格理想的宣言。它是爱情的歌咏,是个性的赞叹。
五、品艺术(学生结合诗句讨论,教师归纳) 师:可见,《致橡树》给了我们深刻的人生感悟。但,真正震撼人心的作品往往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致橡树》也不例外。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谈谈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点拨:可以从表现手法,所用修辞,语言特点等方面进行归纳,并了解“朦胧诗”的特点。 明确:(一)1、运用了比喻、对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和象征的手法。 2、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3、意象含蓄,意境朦胧。 4、语言优美形象。 (二)“朦胧诗”的概念 “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酝酿于文革期间,是20世纪70 年代末开始出现于文坛的一种文学思潮。因其在艺术形式上用总体象征手法,具有多义性和不透明性以及朦胧美,所以称“朦胧诗”。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人本主义对长期文化专制的反抗。
六、拓展延伸。
师:其实我们以前接触过“朦胧诗””,比如戴望舒的《雨巷》,但大家喜欢的可能还是朦胧爱情诗,老师也相信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你们积累了很多的爱情名言,今天不防把你喜欢的读出来,和我们一起分享。 1、 学生谈喜欢的爱情格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并深化对诗歌主题的认识)。
2、为学生提供两句爱情格言,并要求大声朗读,然后与舒婷的爱情观作比较(营造氛围,深化主题)。 七、学生跟读配乐朗读(在诗情画意中加深对情的理解,在意犹未尽中感受美的真谛)。
师:伟大的爱情是不能用华丽的语言来形容的,就让我们回到这首诗,随着音乐再次高声歌颂伟大爱情的赞歌(深化对诗歌主题的理解,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八、小结
学习诗歌要反复诵读,要通过思想内涵和表现手法等方面去感受、品味、鉴赏诗歌的美。要走进诗人的心灵,触摸诗人的情感脉搏,与她对话。女诗人舒婷在《致橡树》提出了自己所向往的真正的爱情,铿锵有力的发出了中国女性独立的宣言。具有现代意识的思想和优美形象的语言相结合,使这首诗具有了极大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九、布置作业:写一首健康的能表达自己观点的爱情诗,适当的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九、板书设计: 致橡树
凌霄花 —— 实用爱情
痴情鸟 —— 爱情至上 —— 依赖攀附,失去自我我 泉源、险峰、日光、春雨 —— 奉献者
橡树 —— 铜枝铁干,刀、剑、戟 (阳刚之气) — 平等独立 木棉 —— 红硕的花朵,叹息、火炬(阴柔之美)— 同甘共苦
篱笆那边
[自读导言]
理解本诗中“草莓”和“上帝”指代的具体内容及诗歌蕴含的深刻寓意。 扩展阅读:赏析芒克的诗《阳光中的向日葵》,理解诗中蕴含的深刻寓意。 [解说]
这是一首蕴含着深刻寓意的哲理诗,理解诗歌的寓意是学习本诗的重点,也是难点。. [自读程序]
总体把握,理清思路
讨论:这首诗是从哪几个层面上来阐述哲理的。
明确:两个。一是小孩想摘草莓而又有所顾忌,另一个是上帝如果也是小孩,也会爬过篱笆去摘草莓。 研读全诗,讨论以下问题: 诗中的草莓指代什么。
明确:草莓指代世间美好的事物。思考这一问题应从草莓的特点入手。草莓色泽鲜艳,圆润可爱,在外形上给人以美感;味道酸甜可口,是人们都喜爱的一种水果。 2.“我”想不想爬过篱笆?为什么? 明确:想。因为那儿“有草莓一棵”,而且“草莓,真甜!” 3.“我”能不能爬过?为什么?
明确:能。因为“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 那么,“我”愿不愿爬过?为什么?
明确:不愿。因为“脏了围裙/上帝一定要骂我!”
5.讨论:上帝又指代什么?
明确:上帝号令一切,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是权威的代表,又是正统思想的化身,或代表着种种清规戒律。思考这一问题应从上帝特殊的身份入手。 6.如何理解“我”“想爬过”、“能爬过”却又因为怕脏了围裙挨上帝的骂而不愿爬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明确:“想爬过”“能爬过”,是“我”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和能力,而怕脏了围裙挨骂则说明“我”在追求美好事物的过程中有种种顾虑,担心会遭受责备。归根到底,这一切是“上帝”的行为约束、思想禁锢造成的。 联系实际示例:
孩子本是纯真无邪的,他们活泼好动,对一切美好的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这其中蕴藏着多少创造的萌芽啊。但我们现存的教育制度,不允许孩子有任何不合常规的行为,用很多清规戒律来束缚他们的思想,压制他们的个性,从而扼杀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解说]以上提供的只是示例,并非唯一的标准的答案。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讨论,只要言之成理,教者即应加以肯定,答案不强求一致。
诗人为什么说“上帝”如果是孩子,他“也会爬过去“?
明确:孩子是纯真无邪的,孩子对美好的事物有本能的向往与追求。“上帝”如果抛开了至高无上的权力,抛开了一切清规戒律,恢复其纯真无邪的本性,他一定也会爬过去追求世间美好的事物。 作者安排“上帝”这个形象有什么深刻的寓意? 明确:由上面分析可知,“上帝”是权威的代表,是正统思想的化身,是别人思想的禁锢者;其实“上帝”又何尝不是被禁锢者呢?只要他愿意并且有决心抛开一切束缚,重新捡拾起纯真,他也会按自己的本性自主行事,去追求心目中美好的东西。 [解说]这一层次的理解是这首诗的深刻之处,学生不容易理解,如“上帝”也是被禁锢者这一点,教者要作适当的提示。 小结:集哲学和文学于一身,融理性和感情为一体,这是哲理诗的显著特点。而哲理诗的真正价值不在于训示式的说教,而在于悟性的启迪,学习时应由诗的表层意象入手,展开联想,逐层深入,最终触及主旨,才能理解诗歌中包容的深刻寓意。另外,哲理诗总会给读者留下思索的空间,留下某种不确定性,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用自己的理解来拓展诗歌的艺术空间。 5、《荷塘月色》教案 朱自清
一.教学目标
1. 进一步了解朱自清,感受这位爱国知识分子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2. 通过审美活动体验,能够充分感受作品的意境美。
3. 品味语言,感受意境,能够概括提炼出鉴赏意境美的基本方法。
4.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个性化阅读鉴赏,能够初步实现对作品的多元、创新阅读。 二.教学方法 :自主阅读体验与教师引导、集体讨论讨论相结合。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教学目标
1. 自主阅读,能够捕捉表达情感的关键词句,梳理出散文情感脉络,整体把握作者情感。 2. 涵泳揣摩,通过对1、2、3、6、7、8等段落关键词句的咀嚼进一步把我作者情感。 二.教学过程
(一) 作者与作品
1. 你读过作者的哪些作品?能够说说内容吗?你喜欢他的作品吗?试作简要分析评价。(主要是让学生谈谈对作品的主观感受,可以据作者作品的整体而言,也可以就作者的某一篇作品) 2. 谈谈你所知道的朱自清。(不求完整,一鳞一爪皆可) 3. 教师视学生发言情况作补充。(现代作家。号秋实,字佩弦,笔名余捷、柏香、知白。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长于扬州。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次年转入本科哲学系。“五四”后参加了少年中国学会和新潮社,并开始新诗创作。先后任教于杭州第一师范、扬州第六师范,上海中国公学,浙江上虞春晖中学等。1922年与俞平伯等创办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诗歌刊物《诗》月刊,发表长诗《毁灭》,之后参加过文学研究会。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主要致力于散文创造和古典文学
研究。其间创作散文名篇有《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背影》《荷塘月色》《春》等。散文笔致简约,朴素,亲切,娓娓动人,享有盛誉,被誉为“美文”“白话美术文的模范”。1931年赴伦敦学习并漫游欧洲数国。1932年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7年抗战爆发后任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1938年参加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被选为理事。1945年抗战胜利后积极参加民主运动。1946年李公仆、闻一多被害,受到很大震动。清华大学复校后继续任教。他坚定站在民主革命一边,反对内战,直到临终前还嘱咐家属拒绝“美援”,不要买政府配给的美国面粉。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民族气概”。作品有诗集《血潮》(与俞平伯等合集)、《踪迹》(诗与散文合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散文集)以及评论集《经典常谈》《诗言志辨》《新诗杂话》《标准尺度》《论雅俗共赏》等,解放后,出版过《朱自清选集》、《朱自清古典文学专集》朱自清序跋书评集)
(二) 自主阅读,揣摩,整体把握。 1. 轻声阅读,初步感受。 2. 揣摩,把握脉络。(要求动笔,动手,动口。能够找出表现作者情感及其变化的词句,能够揣摩一些关键词句的潜台词,能够作适当的标注与点评)
(三) 交流阅读收获,揣摩关键词句,理清情感脉络。 1. 互相交流阅读成果,彼此表述对文章情感的理解。 2. 关键词句的筛选,揣摩潜台词,把握情感脉络。(此项内容已经要求在阅读时做了准备并且同学之间已经做了初步交流,因此,这里可以集体梳理一下) 关键词句:(在理出这些词句的同时,需要引导学生对这些词句进行揣摩,能够说出隐含在表面下面的情感,充分挖掘其潜台词,从而把我作者情感及其变化)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一个人在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来了。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一想,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3. 品味1、2、3、6、7、8、9段的语言,进一步把握作者情感及变化。 心里颇不宁静(第一段:孤寂的氛围、淡淡的哀愁)
路、树、月(第二段:幽僻、寂寞、蓊蓊郁郁的、月光淡淡的)
独处,到了另一世界里(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第六段: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蝉声、蛙声) 可惜我们现在早已经无福消受了(第7、8段:热闹、风流、嬉游、有趣)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第九段:到底、惦着江南、猛抬头)
心里颇不宁静————独处求静————一无所有———— 惦着江南 (四)诵读体验,交流感受。
1.选择自己喜欢地方的诵读体验。
2.听朗诵录音,进一步感受,并能够与同伴交流新的感受。 三.课后
1. 品味4、5、6段语言,鉴赏意境美,能够作适当点评,并有旁批。 2. 《采莲赋》《西洲曲》欣赏。 3. 鉴赏意境美的体会。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目标
涵泳美读,鉴赏文本的意境美,能够概括提炼鉴赏意境美的一般方法;通过个性化鉴赏,能够初步实现对作品的多元解读、创新阅读。
二.教学过程(重点鉴赏4、5、6段和《采莲赋》《西洲曲》) (一) 品读第四段,鉴赏月光下荷塘宁静之美。
1.自由朗诵,概括表述这一段的意境,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诵。
2.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这一段的意境,并能够根据文本作简要分析,同时提示朗诵时注意点,能够根据提示和理解朗诵。 (表述的语言能够概括意境特点,能够入境并分析出意境所传达出的感情;能够从具体的语言入手进行分析;尊重多元解读,但对明显错误要及时讨论或纠正)
3. 注意点: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清雅幽僻、宁静迷蒙的画面;画面与心境;写景的层次等。 (二)品读第五段,鉴赏荷塘上月色迷蒙之美。 1.朗读,动手用文字写出意境及其传达出的感情。
2. 组内交流,并且推荐人员班级集体交流,师生共同评价讨论。鼓励多元解读、创新阅读。
3. 美读。学生朗读,并且说明朗读的注意点。师生共同讨论朗读时注意事项。 4. 注意点:写月光重在写月光投影,使月光有了实感质感;静态动写,“泻”“浮”“洗”“笼”等动词的精妙所在;作者为何喜爱这淡淡迷离、朦胧苍茫的月色,说“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此段通感的妙处何在等。 (三)品读第六段,鉴赏荷塘四周幽远朦胧之美。
第五段可以从略,但描写的层次要分析。作者的情感要琢摸。 (四) 概括鉴赏意境美的一般方法。
1. 让学生自己概括,根据自己在本文的鉴赏过程中的体会来总结。允许争议,可以讨论,不必求全。 2.教师可以帮助进行语言概括,使表述更准确。
3.几个角度:品味语言、语境的修辞妙处、表现手法、再现画面与入境、意境与作者情感等。 (五) 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再听听4、5、6段的朗诵录音。 (六) 鉴赏《采莲赋》《西洲曲》
可以选择《采莲赋》让学生将刚刚总结的鉴赏散文意境美的方法移植到诗词歌赋的鉴赏上来,明白文学作品的鉴赏是相通的。可以先品味此赋的细节描写之妙,再揣摩用词之精当,然后再鉴赏意境之美妙以及传达出来的感情,最后进一步理解作者引用此赋的真正目的等。 三.结束小结。
6、我的空中楼阁 教学目标
1.鉴赏本文诗化语言,理清文章结构,体会作者独特的感受。 2.学习托物言志的方法,领悟如诗如画的意境。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独立自由的情感和品质。 教学重点 通过诗化语言的赏析和结构的疏通鉴赏意境之美。 教学重点 托物言志手法的理解。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散文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诗情画意,即具有诗一般的语言,画一般的意境,还有深蕴的人生哲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李乐薇先生写的《我的空中楼阁》就是一篇融诗情、画意和哲理为一炉的绝妙好文。 二、感知课文
1.创设美好情境,进行配乐朗读。
2.分析写小屋的观察角度,理清文章脉络,感知课文。 观察角度:远望一近观一远眺一仰视一俯瞰。
理清“文脉:开头描写小屋“立于山脊的一个柔和的角度上”容易让人产生凌空之感;其次“近看改为过观”,树遮掩了小屋,只看到建筑的线条、屋檐、窗等,很有凌空而起之势;再次,它有无限大的“领空”作“开放性院子”,而山路则被叫做“空中走廊”;最后点明,夜景中的小屋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抓住文章的脉络,文章的基本内容就迎刃而解。 3.本文表现技巧方面的独到之处
(1)诗化的语言(学生找出并体会其表达的效果)
①对称的句式,轻快的节奏 本文在写景时多用对称句式,读来节奏感很强,富有韵律美。如“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等等。 ②奇妙的修辞 比喻新奇,有朝气与活力。 如:a.“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非常独特、自然,而且富有美的韵致,不仅点染了小屋的醒目、清新、玲珑,而且两处配合自然、融合,浑然天成,令人浮想联翩,美味无穷。
b“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新奇,传神,细腻地描绘了静态之物的动态感,从而产生极好的艺术效果。 排比、比喻结合
如“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以动写静,美景连动,令人浮想联翩,使景物有了活力,有了灵气。 (2)画的笔法
①工笔细描:如关于小屋傍晚到早晨光线的变化,像一幅幅美妙的图画,让人感受真切而留恋不已。
②写意渲染:如远观小屋,全是写意画法,求神似。 (3)动静的糅合
动静景物的组合艺术往往会产生奇妙的表现效果,互相映衬,相得益彰是糅合的艺术要求,文章正是把盎然生机糅进静态景物之中的。如“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这一节,动静糅合,产生了意料不到的美感。
三、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中优美的语段。2.完成课后练习二。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文分析
1.引导学生找出能体现作者生活情况的语句,理解其含义。 如:写自己小花园时说 “开放性的院子”、“有形的围墙”侧重表现“无形的围墙”,目的是说小屋环境“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在这种环境里生活是何等心情舒畅,自由自在。描写破晓和入暮美景时,可以看出作者在观察过程中有难以言传的享受,作者还点到,小屋是“快乐的起点”和“幸福的终点”,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小屋的喜爱之情。 2.引导学生讨论
(1)文章反复写山、树和屋,原因是什么?
明确:山、树、屋融为一体,不可分割,前两者是自然景观,后者则是人文景观,人与自然不可分离,表明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2)文章写“无形的围墙”和破晓、入暮时光线的变化,有什么深意?
明确:大自然的美是无与伦比的,人生活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是自由而幸福的。 (3)托物言志的手法
①小屋及周围环境与尘世有什么不同?
明确:宁静、优美,让人心情舒畅,感到自由、幸福。 ②写小屋在山上有什么意图?
明确:小屋脱离尘世,自由,表现作者对自由和生活的热爱和对独立人格的向任。 ③作者与小屋外在环境之间关系怎样?作者为什么把景物写得那么美丽动人?
明确:作者与小屋外在环境之间是融为一体的,写外在景物,实际上写内心愿望,绿树,鲜花等都带上了作者情趣和志向的色彩,正因为作者对这些美景深爱情笃,才写得如此动人,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4)有关“空中楼阁”的含义
含义是双重的:①指山上的空中小屋;②喻指作者美好生活理想的心灵追求:自由。安静、独立的生活。 (5)疑点讨论
小屋究竟是真是虚? 此处自由交流,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没有标准答案。 二、总结、扩展
托物言志是散文常用的手法,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明月丽日、白云彩霞、瑞雪苍松等等往往承载着作者的无限情思和理想,鉴赏时不能拘泥于景物本身,而要通过景物的特点,领悟作者寄托的深意,由表象到思想,由有限到无穷,由具体到空灵,由物态到人情,这样才能真正品散文之美。
三、布置作业 学习本文写法,写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题目自拟。
7、我与地坛 教学目标
1体悟作者以对母亲的感情并感爱到伟大而深切的母爱 2、掌握生命启示的方式 3、注意情景交融 教学流程
字词 :1 沧桑(cāng sāng): 沧海桑田”的略写。喻世事变化很大。 2 剥蚀(bō shí):物质表面因风化而损坏;侵蚀。
3 坍圮(tān pĭ ):坍:倒塌;圮:毁坏。因倒塌而毁坏。 4 亘(gân)古不变:自古以来一直都没变化。 5 捋(lǚ):用手指顺着抹过去。
6 肆意: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做)。 7 落寞:寂寞;冷落。
8 猝(cù)然: 突然,出乎意外 9 纷纭:多而杂乱。( 指言论、事情方面)。 10 恍惚(huăng hū):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11 恪(kâ)守:严格地遵守。 12 焦灼(zhuï) :非常焦急。 13 熨(yù)帖:心里平静 一、整体把握
1、 本文写了哪几个对象,按照何线索来写
地坛--(明)地坛的博大,宽广以及作者的成长成熟
母亲--(暗)母亲的无私,伟大,通过他们之间的相同点突出主题 2、 作者和地坛的关系经历怎样的过程体现何种精神状态 等待---理解---依恋(精神寄托) 颓废---豁达---顽强
3、 作者为何来地坛?
宁静可以调整自已的心情 可以逃避一个世界 可以得到生命的启迪 自已必地坛有相似之处(都是被抛弃的,荒芜但并不衰败,残疾但并不残废) 4、 作者如何从地坛中得到启示
①第三节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记生命显露本真的模样,以便看到人生的真相(在满园弥漫的沉静的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已的身影) 读并分析
理解,将环境时间个人的遭遇紧联在 一起,揭示了时间的无情和不逃避不懦弱的而对现实的坚强意志
②第5节,每一个生命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生命的生生不息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 有自已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荒芜但不衰败) 读并分析
③6节启示是什么,回答了生命的什么问题? 坦然面对生死,顺从自然(为什么活) 二、细节把握,体会句意
1、 这时候,想必是我该来了
2在满园弥漫的沉静鼗芒中, 一个更容易看顾到时间,并看到自已的身影。 3、 一下子就理解了它手意图 4、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5、这却不是在 就像是伴你终身的魔鬼或恋人。 三、怎么活? (一)、学习第7节
1、 用偏正短语概括这一节手各景物对象 夕照的灿烂 雨燕的高歌 孩子的脚印 苍黑的松柏 雨中的泥土气息 秋风中中落叶的味道
2、 这些景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写的 视 听 嗅
3、 有何人生的启示,用文中的话来回答,并用你的语言来概括
这古园的形体被 不能理解它手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
理解,外在的环境是恶劣的,但生命是无法遭到破坏而发生改变的,只要按照自已的方式坚强地活着,你就能坦然地体会到人人生的味道。热爱生命,奋发有为。
(二)、感受母爱
除了从地坛得到启示外还从何处得到启示(母亲) 1、 母亲
2、 找出作者对自身遭遇的怀感变化? 绝望 迷惘 沉思 抗争 成功 3、 出我对母亲情感态度的变化
带来难题 理解 惭疚 报答 怀念 (三)、体味母亲的“苦”
1、请大家找出并轻读母亲的心理活动 。(检查预习)
2、为什么作者要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她理解儿子,知道在这种时候应该让他自己出去走走,老呆在家里反而不好;她也知道有些事理 儿子需要自己去想,去斟酌,她不想惊扰儿子。但是 出于一个母亲对孩子本能的、刻骨铭心的爱,她又无法不为儿子的生命担忧,她几乎是整日整夜处在痛苦、惊恐当中。只要儿子不在家,她就心神不宁坐卧难安;当儿子回家后,她想问儿子内心的想法到底怎样,有什么打算,却又害怕增加儿子的压力而终于不敢问。同时,她还希望儿子能够找到一条实现个人价值的路,走向他自己的幸福。但这其中又有多少成功的可能呢?她的内心一直被这种矛盾反复纠缠而痛苦万分。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四)、体会“我”的懂得与后悔。
1、早先的时候,我对母亲的爱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相应的语句。
⑴“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 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儿子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来不及为母亲想,甚至来不及体会到母亲的痛苦。 此处用“她的儿子”而不用“我”,第三人称替换了第一人称,采用了一种远观的态度,表现了对自己的否定。 ⑵“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
母亲很为我担心,但她又不想惊扰儿子,所以她在儿子面前从来不表现出自己的担忧。当她在家迟迟等不到儿子,就来园子里找。找不到儿子时,她焦灼、茫然不知所措;一旦看到了儿子,她又克制住自己内心想让儿子回家的冲动,悄悄地离开。而“我”,出于倔强、羞涩等复杂的原因,躲着母亲,拒绝与母亲的交流。母亲懂得儿子的心理,儿子却不能体谅、回应母亲的心,等到自己能懂得母亲的时候,却已经来不及了。(轻声齐读划线部分) 2、我从事写作与母亲有什么关系?
为了让母亲骄傲,想让母亲能够分享自己的快乐,是母亲能因我而感到幸福。这是“我”感受到了母亲生命的沉重与痛苦,希望能够给她带来一点亮色作为微薄的回报。而母亲则是希望我能够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无论是写作或者干别的什么,都应该踏实而不张扬,以坚忍的意志面对艰难的命运。
3、文中记录了母亲离去后,我摇着轮椅在园中度过的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从清晨到白昼,从午后到傍晚,从日没到月升, “我”走遍了这院子的每一个角落 ,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但是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一切都不曾改变,但母亲却永远不会再来找“我”了。“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到此时“我”已经真正懂得母亲 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五)、轻读这部分的最后一段,仔细品味最后一句话的深情。
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走不出母亲的心。母亲的关爱像一颗会发芽的种子,不知不觉它就埋下了土地,然后 潜滋暗长。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灵才突然发现,母亲的爱原来已经长成了一棵苍翠的松柏,一直为“我”遮风挡雨。“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母爱的诠释。 五、作业
8、花未眠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及其创作情况。2、 学习从自身感受起笔,以小见大、触景生情、即事明理的艺术特点。3、 理解本文所阐述的关于美与审美的问题。4、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揣摩重要词语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文是一篇自然美与艺术美的随笔散文。散文讲究触发和感悟。我们应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会与作者对话的本领。 教学方法: 1、 朗读法。本文含义蕴藉,我们要多读。2、 自读质疑。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3、 小组讨论。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4、 全班共同研究。培养同学们的归纳能力。 教学时数 :一课时 一、 引入
“一花一木一世界”,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自己的智慧在诠释着自然,解读着自然。北宋词人苏轼半夜醒来,面对寂然盛开的海棠,写下了“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这样的千古名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位日本作家他又是怎样在解读着凌晨四点的海棠的美的。
二、 作者简介: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小说家,生于大坂的一个医生家庭。幼年时父母、姐姐、祖母相继去逝,14岁时与他相依为命的祖父也去逝了,给他终生留下了精神创伤。此后的漂泊生活和多次失恋,使他养成了感伤和孤独的性格。他是一位高产作家 ,一生共写了五百多部(篇)小说,以中短篇为主。代表作是《伊豆的舞女》、《花的圆舞曲》、《雪国》等。1968年,他以“卓越的感受性,并用您的小说技巧,表现了日本人心灵的精髓“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三、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
(一) 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教师朗读,学生自读,听朗读录音等。
(二) 在学生对课文基本熟悉的情况下,由教师提示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子和关键词语提出疑问,并引导学生解答这些问题。
问题大致有这些:
1、 作者写作本文是由哪一件事触发了情思?作者是怎样在强化自己的动情点的? 在大家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
动情点在文章的开头,占据显要的位置。并且指明了动情点。本文先用标题“花未眠”指点,还用一句话直接点明“情缘”:“花未眠这么众所周知的事,忽然成了新发现花的机缘。”作者还着意描写这一点。“凌晨四点凝视海棠花,更觉得它美极了。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还尽力映衬这一点。用其它的花来衬托。 2、如何理解“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共同讨论后明确:“哀伤”引人注目。海棠本是无情物,“哀伤”从何而来?这是运用了“移情”的修辞,把作者的感情“嫁接”到了海棠身上。好像是海棠花因凌晨盛放而无人喝彩会感到哀伤,作者于海棠花的美丽形象中寄寓了深沉的美学思考。 3、 文中画家雷诺阿说:“只要有一点进步,那就是进一步死亡。”是否可以理解为作者害怕进步吗?共同讨论后明确:不能这样理解。他仍在说:“我相信还在进步”,他不是害怕进步,而是以他的话来说明人对美的感受是有限的,优秀的艺术家也不例外。
4、 如何理解自然美的无限性和人生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可以各抒已见。
5、 如何理解“美是邂逅所得,美是亲近所得。这是反复需要陶冶的。”这句话。共同讨论后明确:作者用议论句表达美学见解。作者早就知道“在夜间是不眠”的,但只有这一次凌晨四点的凝视才让作者真正地感到自然之美。因是偶然发现,所以说是“邂逅”所得。这说明发现美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与“亲近所得”对应的是“凌晨四点的凝视”,这句话指出了发现美的途径。“反复陶冶“是偶然得之的基础。美感需要长期有时是一生的积淀。这三句话指出了审美的机遇、审美的态度和审美的基础,完整地表达了作者的美学见解。
6、 理解“就算画中花很美,可真花的美仍然是很显眼的。然而,我们仔细观察画中花,却不怎么留心欣赏真的花”。
学生自由而充分地发表自已的见解。大致是:真花随处可见,人们司空见惯,往往疏于观察。艺术更集中、更强烈地表现生活和自然之美,引起人们的留心和观赏并从中领略自然之美。作者提醒人们,留心欣赏真的花;作者特别提醒文学艺术家,要认真观察自然,否则只能创造出拙劣的作品来。
7、 理解“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 共同讨论后明确:从一朵花联想到生命,想到人生的璀璨,具有强烈的珍爱生命的意识。
8、 理解“繁二郎的画、长次郎的茶碗和真正黄昏的天空,三者在我收中相互呼应,显得更美了。” 共同讨论后明确:说明艺术美和自然美的完美结合能给人更多的美感,而真正反映自然美的艺术作品更能引起欣赏者美的共鸣。
(三) 我们连接动情点、启悟点、升华点,接通感悟线,就可以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实现和作者的对话。凌晨四点凝视海棠花,发现哀伤之美(触发)。-------真正发现一朵花是难能可贵的,为此要活下去(动情);-------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这是需要反复陶冶的(感悟)。壁龛里的一朵插花引起作者凝视注视(触发)。-------艺术美往往不及自然美,却往往更加引人注目(感悟);-------艺术家应领导追求艺术美和自然美的统一(感悟)。
第一次发现岚山之美(触发)。-------只有独处静观才能真正发现自然之美(感悟)-------艺术家要以高尚的写实精神,师法自然,创造反映自然之美的真正艺术(主旨)。作者由海棠花未眠这件微不足道小事触动,由此思考了关于作生活、关于审美的许多哲理。这种手法是以小见大(即事明理、触景生情)的手法。我们要认真体会这种手法。
9、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教学目标:
1、 了解马克思的丰功伟绩;
2、 通过揣摩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来体会本文严密的逻辑性和论辩思路。 教学重点:关键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今年的5月5日,是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186周年纪念日。在新世纪来临之际,英国著名的广播公司BBC举办了一次千年最伟大思想家评选活动,结果马克思位居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等巨人之前,被评为过去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为什么他会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呢?因为正是这样一位巨人,他总结了资本主义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进程,创立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并悼念这位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
二、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请学生概括课文的写作思路。 明确: 逝世情况——伟大贡献——巨大影响 三、具体研习课文 1、 分析第一部分:(下面我们具体研析课文)
学生齐读第一段,提问: (1)这段文字表达了恩格斯什么样的心情? 明确:无限惋惜、悲痛、怀念之情。
那么要体现出这种感情,朗读时应该注意什么? 明确:语调低沉、凝重,语速缓慢。 学生按照这个要求再读一次。(肯定学生朗读的效果) (2)写马克思逝世,不用“去世”、“停止呼吸”,而说“停止思想”、“永远睡着了”,为什么? 明确:运用“讳饰”的修辞手法,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无限崇敬和深切哀悼之情。(如同学们不理解,可对“避讳”作一些引申) 2、分析第二部分
(1)请学生找出统领全文总纲的句子: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2)“空白”和“不久”这两个词语从__空间____和___时间____两个方面强调了损失的不可估量。 (3)分析马克思在科学理论和革命实践两方面的贡献: 理论贡献:
1、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2、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
3、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发现。
革命实践: 1、编报著书; 2、创立第一国际. 关键字句赏析: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明确:运用类比手法,体现马克思这一发现的历史意义和影响。(达尔文从生物学的角度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马克思则从社会学的角度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明确: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指导意义。 3、分析第三部分:(学生齐读最后两段) 巨大影响:生前:
敌人——驱逐、诽谤、诅咒 战友——爱戴、尊敬 死后:
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 关键字句赏析: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 明确:1、用形象的比喻表现了马克思的无畏气概和对政敌的极大蔑视; 2、全部精力都集中在革命事业上。
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明确:说明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不谋私利。热烈赞扬马克思把毕生精力献给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崇高精神。 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明确:一个“将”字体现出马克思伟大贡献的深远影响和意义。
四、小结。(请学生谈谈自己从本课中学到了什么,然后引导到议论文写作的角度作总结) 五、研究性学习:
• 学习本文论点鲜明、逻辑性强的议论文特点,采用层进式的结构,以“论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性的短文。
10、我有一个梦想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2.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 3.体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揣摩重点语段和词语的深层含义及强烈的感情色彩。 2.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深层理解本文演讲后产生的意义及其影响。
教学方法 : 诵读法。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感悟体会重点句段。 课时安排 :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导入语
请同学欣赏下面的一段话
我们的前途尚存荆棘坎坷。可对我来说这不算什么。因为我已达至顶峰。我不会在乎。和任何人一样,我愿意生命长久。长寿本在情理之中。但我现在不执著于此。我只是要行上帝的意愿。他让我攀登险峰。我极目远眺。前方就是乐土。或许我不能陪你同行。但今夜我要让你们知晓,我们就是将要抵达乐土的子民。我不怕任何人。我的双目已看到上帝莅临的光芒。 这段话是一位著名的人物一次演讲中表达出的对追求理想的决心,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有人说:这位伟大的思想者是人类良知的代表,是黑人世界的一颗耀眼的启明星,他说“爱心是我们唯一的武器。” 二、 简介作家
1. 马丁•路德•金(1929—1968年),美国黑人律师,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深受圣雄甘地不抵抗,非暴力运动的影响。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他为美国黑人的政治权利而斗争,从而为世界其他地区树立了榜样。他带给人们的启示是黑人不应该被隔离,而应受到像其他人一样的待遇,而且应该受到完全的尊重。他政治主张的核心是非暴力
主义。1968年3月被种族主义分子枪杀。从1986年起,美国政府将每年1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 美国第一夫人劳拉称金“毕生致力于和平和改革事业”。她说:“我们难以想象没有金的美国历史,他代表真理,他遵照上帝的旨意让美国变得更公平。”
2.背景简介(六十年代民权运动)
1955年12月1日,一位名叫罗莎•帕克斯的黑人妇女在阿拉伯乘坐公共汽车,坐到“白人专坐”的区域内。她拒绝挪动座位,而被警察带走。于是成立了一个组织,要求公共汽车公司改变这种不公正的做法,马丁•路德•金被推荐为这个组织的领头人。他们在市内散发传单:“你去上班时,请乘出租车去,或搭别人的车去,或步行。”整整一年里,黑人拒绝乘坐市内公共汽车。马丁•路德•金号召黑人不要步行,而要继续斗争。他的房子被人毁坏了,有段时间他的生命也受到威胁,最后该州首府律师说,公共汽车公司无权在车上把黑人和白人分开。
1963年,马丁•路德•金晋见了肯尼迪总统,要求通过新的民权法,给黑人以平等的权利。然后他又在阿拉巴马州的伯明翰领导了一场新的革命。此地黑人的住房情况很糟,黑人参加工作的机会极少,而且只有25%的黑人有选举权。马丁•路德•金被关进监狱。他说:“我们已经为我们的权利等了三十年!”斗争在继续,一周后所有的监狱都有关满了人。黑人的革命赢得了全国的支持,最后公共场所都有对黑人开放,所有被关押的参加游行的黑人都被释放了。
1963年8月28日,华盛顿特区组织了一次二十五万人的集会,要求种族平等。马丁•路德•金向成千上万的黑人发表了这篇演说词,立即举世闻名。他讲话没有讲话稿,他把自已对前途的看法,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告诉了云集的听众,这就是“我有
一个梦想”。
三、默读全文,给每一段标上序号,然后勾画出含有“梦想”字样的句子?学生自读。(17-34) 四、请根据这些句子,在结合文章背景,作者的梦想究竟是什么?(15字内回答) 美国真正实现人人平等
现在,请根据这六个排比,具体说说“梦想”的内容: 让黑人享有政治平等权 拥有正义和自由 消除种族歧视和隔离
黑人和白人能和睦共处,亲如兄弟
小结:这六个句子不但极具气势、形式整齐。而且,内在逻辑严密。
无论一国家、一民族、一团体还是个人,只有在政治上确立了自己地位,才能拥有讨论正义和自由的权利,只有在偌大的社会中推行正义和自由的思想,才能从思想上消除歧视思想,只有消除了歧视,才能真正出现黑人和白人和睦共处的局面 现在,请大家用排比句的形式来评论这六个排比句(提示:可以从表达效果、内容、技巧等方面进行评价) 这六个排比,如长虹贯日,瑰丽绚烂(文采);如阳光普照,正大光明;如飞瀑直下,一气呵成(表达酣畅淋漓);如铁链相接,环环相扣(逻辑严密)
引申:早在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也有一个可以和马丁媲美的人物——墨子 在战国时代,他就提出了兼爱非攻思想,希望天下人人平等
(告诉学生,在进行概括时,应注意一些议论句和总结句,因为它们能显露作者的观点) 五、为什么要实现梦想呢?哪些段落写到?1——5集会的原因和目的。(60字内)
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视和贫困的环境中,美国没有实现百年前自由的诺言,今天讨回权利已是迫不及待的事,如若不能实现,美国将出现叛乱。
注:学生可能不能回答出来,先能找出几段就是几段。尤其是第一段和第五段可能包括不进,教师加以点拨,五段是说明现在是兑现承诺的时候
六、怎样实现梦想?段落是:6——16段(40字内) 斗争的方式:采用非暴力手段、
斗争的手段:团结白人、长期坚持以彻底达到目的 斗争的态度:坚决、毫不退缩、彻底。 七、赏析重点句子
1.美国没有履行这种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我们不相信,在这个国家巨大的机会之库里已没有足够的储备。(这里的“空头支票”指什么?这样表达有什么效果?)
本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美国政府比作支票的签字者,而把美国公民比作支票的合法持有人。“空头支票”指的就是政府违背诺言,对有色人种拒付支票。这样就撕破了政府的虚伪外衣,让听众明白他们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促使听众放弃幻想,更加清醒,警觉地投入战斗。
2.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这里的“爽朗的秋天”与“酷暑”分别指什么?) 本句同样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黑人也享有自由平等、摆脱贫困、享受教育的那一天比作爽朗的秋天,这样就能把黑人为之奋斗的最终结果的感受,生动而直观地传达给听众。和“爽朗的秋天”形成对比的则为“酷暑”,“酷暑”一是揭示了黑人备受摧残的生活现状,二是指黑人胸中的怒火。
3.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这个信念”具体指什么?“交响曲”有什么特点?用在这里有什么深刻含义?)
联系上下文,不难看出“这个信念”当指前文的梦想,即自由、民主、平等的那一天,一定能够到来,正是有了这样一种信念,他们才有了拼搏奋斗的源泉。所谓“交响曲”是一种大型管弦乐套曲,既有管乐,又有弦乐,自然少不了合奏与“交响”。作者把它用到这儿,可谓匠心独运,恰到好处,因为它恰如其分地展现了黑人运动取得最终胜利后和白人一样共享美好生活的和谐而又优美的画面。
十、作业:在马丁逝世后的今天,你认为在美国,马丁的梦想实现了吗?
11、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江泽民 教学目标
1.培养从分析篇章结构入手,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 2.培养探究文章涉及的主要问题,把握全文的能力。
3.教育学生培养高度的历史使命感,树立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
1.从分析篇章结构入手,理清全文思路。 2.探究文章涉及的主要问题,把握全文内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一、导语
北大,崛起于民族为难之时,亲历了腥风血雨。从昨天到今天,她始终应和着国家和民族脉搏的跳动,哺育了多少优秀的中华儿女,成了几代青年人心中的太阳。她的生命之轮在辗过百年之后,便更加青春勃发。1998年5月14日,在她百岁华诞的日子里,在她成熟的荣光里,一代伟人又在这里留下了热情洋溢的话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江泽民主席的《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二、作者简介
江泽民,生于1926 年8 月17 日,江苏省扬州市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43 年起参加地下党领导的学生运动,1946 年4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 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 三、思考
▲北大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创建的?
列强入侵,民族危亡,发生戊戌变法,爱国志士兴学图强,北大应运 而生。 ▲北大在哪些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 在社会政治方面:宣传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基地; ★ 在思想文化方面:宣传民主、科学思想,传播新文化;
★ 在学术教育方面:振兴教育,繁荣学 术,为祖国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 ▲北大的传统是什么?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怎样的大学才是世界一流大学? 摇篮、前沿、重要力量、桥梁
▲四点希望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为何如此排列?
强调思想修养→强调社会实践→ 强调服务于祖国人民→强调艰苦奋斗。 四者的逻辑关系十分清楚。加强思想修养是前提,服务祖国人民则是投身社会实践的宗旨,而艰苦奋斗则是社会实践、服务祖国人民的思想准备和必由之路。 四、小结全文
本文是一篇热情洋溢的演讲词。主要论述了三方面内容,即北大创建、发展、贡献和传统,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对一流大学创建的要求,以及对所有青年(包括北大同学和所有高等院校的大学生)的殷切希望。且三者之间由一条爱国主义精神和科教兴国重任主线贯穿联系。思路明晰,思想富有感召力。愿同学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早日成才,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青春与力量。 布置作业
就江泽民提出的四点希望中的一点谈谈自己的认识体会,写一篇一两百字的发言稿。 板书设计
开头:祝贺问候 在庆祝北 (1) 京大学建
校一百周 想过去谈北大功绩 时 语重心长 年大会上 正文 看现实说科教兴国 间
的讲话 (2~16) 望未来激广大青年 顺 热情洋溢 序 结尾:总结号召 ↓ (17、18) 12、《我的呼吁》
讲这课,我想除了知识点,最好能从佛学、神学角度启迪学生的灵性 课堂导入:
在《我有一个梦想》一文中,我们比较的“梦想、幻想、理想”三词的细微差别,那么,“呼吁”与“呼喊”有什么区别? 明确:“呼吁”的内容往往是“真、善、美”,需要大众共同努力。 一、快速浏览全文,完成思考练习一
1、呼吁的内容: 呼吁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 呼吁从善去恶,爱护并促进生命 2、人类面临的危机:(引导学生学会概括,作者的思路就是平时我们写作的思路) 一是暴行;二是疾病 ;三是战争
如此,可给全文划分为2部分,正是因人类面临的危机,作者才有这样的呼吁。全文思路呈层进式。首先提出观点,呼吁全人类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接着稍加论证,指出怀善去恶是尊重生命伦理的人生境界;最后联系实际,强调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先讲是什么与为什么,再讲具体怎么做:层层推进,步步深入。
二、详细讨论分析: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生命有没有价值、意义?生命有没有高低之分?(史怀哲为什么反对将所有的生物分为有价值的与没有价值的、高等的与低等的?)
1、以佛教众生平等来解释更通俗易懂,人与人的平等,人与其他物种的平等(我举2个例子,一是老鼠麻雀的母爱,二是羚羊跳下悬崖,使年轻的羚羊生存)
2、进化论的错误——人是高等动物?(基因是基本不变的) 人类面临的危机讨论:
一是暴行(当前恐怖主义的全球破坏,以暴抗暴,美国打着虚伪的自由解放的旗帜实质是国家的暴力行为) 二是疾病(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三是战争(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南京大屠杀)
总结语:和平,是全人类的梦想,史怀哲从法国赶到未开化的非洲,為黑人義允焙颍橙胨酆煹氖前兹似蹓汉谌说那榫臣昂谌朔N種悲慘的生活。他把自己一生的精力都放在了救病人上。史怀哲說:是‘愛’支持我這樣做。白人醫生與黑人病人在靜默中,彼此從心底領略到:“我們都是兄弟。” 补充练习:《我有一个梦想》与《我的呼吁》的演讲内容,哪些地方相同? 两篇演讲词在主张种族平等与反对暴力方面是相同的。 (1)《我有一个梦想》反对种族歧视;《我的呼吁》主张种族平等。 (2)《我的呼吁》“呼吁”尊重生命,反对战争;《我有一个梦想》要求黑人进行创造性的斗争,即不用暴力的斗争。 从标题看,“我有一个梦想”是针对美国黑人权益危机提出来的,比如当时曾发生一个黑人妇女没有给白人让坐而被拘捕的事件;“我的呼吁”是针对世界缺乏生命伦理提出来的,比如国家内部的暴行与国家之间战争。两篇演讲词的语言都有明显的鼓动性。《我有一个梦想》题目就有一种诗意和美感,对听众有较强的鼓动作用;《我的呼吁》通过直接“呼吁”听众,亦有鼓动作用。从语句看,《我有一个梦想》多用排比句,《我的呼吁》多用对比句,都具有非常强烈的鼓动性。
(认为,2者最大的区别是,前者是政治性鼓动演说,后者是基督徒的神学思想,前几天看了章力生教授《圣道论》,对基督教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这是我读到的最理性的一本宗教书籍,我们大陆估计是没有出版的) 13、《 呐喊》自序 教学目标:
1、了解鲁迅先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 2、明确鲁迅先生为何要创作《呐喊》。
3、体会鲁迅先生思想脉络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设想:
鲁迅先生的文章,从来都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我们要学习鲁迅先生的文章,最主要的是,要学习他“针砭时弊”,“揭示病根”的务实文风,学习他“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骨气和“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这应该是可以贯穿和落实到鲁迅先生所有文章的教学中。
具体到本文而言,我们认为,应将重点放在鲁迅先生为何要创作《呐喊》这一问题的探讨上,在引导学生阅读本文时,深入思考,探讨分析,最终解决这一问题,则其他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 教学方法:点拨 、 讨论、 讲授。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 同学们,提起鲁迅先生,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同学们在初中时学过他的哪些小说?(《故乡》、《故乡》、《孔乙己》等)大家知道这些小说选自哪一部小说集吗?(《呐喊》)《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共收集短篇小说14篇。1922
年12月,鲁迅为自己的这个集子写了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呐喊〉自序〉〉。(板书) 二、鲁迅生平
年 份 ::::事 件::::
1881 农历八月初三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口 。 1893 祖父周介孚因事下狱,父周伯宜重病,家产中落。 1898 往南京考入江南水师学堂。 1902 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
1906 与朱女士结婚,复赴日本,中止学医,研究文艺。 1909 归国,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化学教员。
1918~1936 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以鲁迅为笔名发表,创作源源不断。 1936 十月十九日上午五时二十五分于上海病逝。 三、课文解读(多媒体运用) 教师:无论是伟大的领袖还是平凡的百姓都有自己的梦想,那么, 同学们,你们有自己的梦想吗?(有)好,我们先来欣赏一下鲁迅的一首诗---《梦》。 1、鲁迅的《梦》
很多的梦,趁黄昏起哄。
前梦才挤却大前梦时,后梦又赶走了前梦。 去的前梦黑如墨,在的后梦墨一般黑; 去的在的仿佛都说,“看我真好颜色。”
颜色许好,暗里不知;而且不知道说话的是谁? 暗里不知,身热头痛。你来你来!明日的梦。 ---《梦》 说明:这里的“梦”是指一种憧憬、一种希望、一种理想。在“那风雨如磐”的黑暗年代,各种各样的人,做着各种各样的“梦”。但这一个又一个的“梦”不是“黑如墨”,就是“墨一般黑”,没有什么不同。身在黑暗中,什么都看不见,就象在没有窗户的“铁屋子里”,身热头痛,快要被闷死了。鲁迅在这里为什么这么说呢?鲁迅究竟有过什么样的梦呢?好,下面我们来看鲁迅的好梦.
2、鲁迅的好梦
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己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 呐喊》的来由。 (1)“我在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这里的梦有哪些? ——洋务救国梦;学医救国梦;文艺救国梦。 (2)鲁迅曾经学过医,凭着鲁迅的聪慧与勤奋完全有可能成为一个名医,可鲁迅为什么最终弃医从文了?(《滕野先生》:看录象,)那当初又为什么去学文呢?(救治象他父亲那样的人;日本明知维新促进了日本的发展)
(3)大家知道,梦想总是美好的,但如果你们的梦想在突然间都破灭了,那么此时你的内心感觉如何呢?(痛苦、失望、寂寞)
当然,我们的鲁迅先生也不例外,1923年鲁迅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演讲中就曾说道:“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走。” 3、鲁迅的寂寞
我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独叫喊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 然而我虽然自有无端的悲哀,却也并不愤懑,因为这经验使我反省,看见自己了:就是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维新不成,学医不就,治文不遂,三大美梦的无情破灭,使鲁迅空有一腔救国救民的爱国热情,陷入了无边的寂寞之中。 (1)、说说鲁迅在这里的寂寞具体是指什么?
鲁迅先生所说的寂寞是指奋斗者苦于找不到变革现实的途径而产生的愤懑与彷徨,是战士们在精神上的孤独。 (2)、青年学生应如何对待自己人生旅途中可能存在的寂寞? 寂寞不是鲁迅的“专利”,古来圣贤皆寂寞。爱国诗人屈原有“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寂寞,亡国之君李煜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寂寞,即便是豪放的李白,也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寂寞。可以说,没有寂寞,李白成不了“诗仙”,李煜当不是“词帝”,屈原留不下名传千古的《离骚》,鲁迅也写不出振聋发聩的《呐喊》。 由此可见,寂寞别具一番魅力,它可以教会我们正确认识自我,调整自我,实现自我,最终超越自我。作为跨世纪的一代青年学生,大家应该直面而不是回避寂寞,应该战胜寂寞而不是被寂寞打败。
(3)鲁迅是怎样面对他的寂寞的?一蹶不振?还是?好,我们来看他的两首诗。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自嘲》 4、鲁迅的呐喊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就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
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寂寞并非消极,鲁迅在美梦破灭之后,救国救民的志向并没有泯灭,他坚信“希望在于将来”。 (1)、首先大家如何理解这段话中的“铁屋子”、“熟睡的人们”、“大嚷起来”? “铁屋子”用来比喻黑暗的、禁锢得极为严密的旧中国。 “熟睡的人们”用来比喻愚昧、麻木的国民。
“大嚷起来”用来比喻为唤醒广大民众而发出的“呐喊”。 (2)鲁迅看到了希望吗,如何理解这里的希望?
我们可以结合《故乡》里最后几句话来理解这种“希望”。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通过以上关于鲁迅先生好梦、寂寞、呐喊经历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忧国忧民思想一直都没有变,用他的《自题小像》中的一句话可以鲜明地体现作者的思想:“我以我血荐轩辕.” 四、内容小结
鲁迅先生在创作《呐喊》之前,到过哪些地方?产生过哪些想法? 南京 学医救国 好梦 仙台 从文救国
东京 精神寂寞 寂寞 北京 奋起呐喊 呐喊 生活经历 思想经历
通观全文,这篇文章的叙事线索很清晰了,那么是什么呢? ——“(好)梦”、“寂寞”和“呐喊” 四、扩展延伸
1、我们来谈谈鲁迅(1) 你喜欢鲁迅先生吗?(2) 你最喜欢鲁迅先生的哪部作品?(3)请用一句话评价一下鲁迅先生? 2、鲁迅的伟大
自己背着固袭的重担,掮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 ----鲁迅
我„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下去,以伺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鲁迅 孔夫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是新中国的圣人。 ---毛泽东 14、《胡同文化》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北京胡同文化、民族心理,领会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态度。 2.学习本文平淡、朴素、口语化的语言。 3.培养学生概括、提要的能力。
教学设想:1。引导学生抓住总领句,快速概括北京胡同建筑特点、文化特点,理解其中内在的关系。2.加强诵读,品味作者的语言魅力。3.揣摩作者复杂的情感:怀念、感伤、无奈、告别„„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对于胡同同学们并不陌生,但要说胡同文化,就新鲜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汪曾祺的《胡同文化》。 二. 学生轻声自读课文,抓住总领句概括要点。便于讨论交流。
三. 师生共同讨论。再读1~4段,说说北京胡同有何特色?(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 四方四正 ;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各具特色的胡同名; 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 数量之多 ;胡同是贯穿大街的网络—环境安静) 读5~12段,谈谈你对胡同文化的看法。 舍不得挪窝 破家值万贯
喜欢独门独院: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有窝头,就知足了 大腌萝卜,就不错
易于满足,要求不高—— 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 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 虾米皮熬白菜,嘿
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置身事外,冷眼旁观 精义——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总之,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易满足 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 忍——安分守己 逆来顺受
说明:本处教学要充分发动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并举出足够的例句。
结合几个精彩句子通过读一读,品一品。学习语言。例如:a.虾米皮熬白菜,嘿!(充分表现了北京人的满足表情,证明了北京人易满足,对生活物质要求不高)b.睡不着,别烦躁、别着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对别人无可奈何,只能自我安慰。真有你的,是局外人的评价,有佩服也有调侃。)
总结本文语言平淡、朴实、口语化的特色。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当代著名作家。当过教师,编辑等。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之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经他的描述,那一方水土中鲜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难以忘怀。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汪曾祺的散文似“水”,他的散文是“水”孕育出来的,具有鲜明的“水性”。归于胡同,又具有浓郁的“胡同”味。这种“胡同”味,是其散文显示的一种综合的北京胡同的地方特色,它既表现在取材、构思和抒情习惯上的平民性,同时语言上也具有北京胡同的京腔京调的韵味。
那么,胡同与胡同文化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胡同的总特点是“方正”,这种方正影响了北京市民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市民的思想,并形成了封闭的胡同文化。北京胡同的建筑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文化特点。由于胡同的安静闭塞,使胡同里的人们很少与外界接触,不了解也不能接受一些新的思想,形成了他们封闭守旧,安于现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过安逸日”的小农意识;而胡同的方正特点又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到其思想意识,封建正统思想较为严重,不思反抗,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甘做顺民。另外,长期的高压政策,生活在天资脚下,他们只能安分守己,逆来顺受,自我满足,忍耐,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四.讨论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思考。我们如何看胡同文化的没落。再次阅读13~15段。 学生交流对本问题的看法。
伤感: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非常了解、熟悉,充满喜爱之情,对它的没落感到伤感何无奈。
喜悦:封闭、保守、自私、知足、忍耐这种下层平民文化,失掉了吸收外来养料、发展的机会,注定要走向灭亡。因此,作者在无奈中又充满了批评何坚决的放弃。
对于传统文化中诸如坚韧、乐观等精华要继承,对那些落后的要放弃。
五.小结与作业。胡同文化是我们中国人保守封闭的思想意识。胡同的衰落导致胡同文化的没落,高楼大厦代替了红墙碧瓦,一种新的文化、新的意识正在兴起,祖国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让我们很高兴地和胡同说再见吧。 另外从这篇文章我们也真切感受了一种汪氏的语言文化。
请同学们仔细揣摩我们的班级或者我们的校园文化,去寻找他们的精髓,并用恰当的语言,选择恰当的事例来表现它。
教学后记:1。汪氏语言颇有特色,引导得好,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吸取群众语言。不妨建议课外自主阅读汪氏的其他作品。
2.对本文的学习,应由课内到课外,去发现身边的文化,提高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能用辨证的发展的眼光对待传统文化。
3.要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防止教师照本宣科式的教学。 15、《〈宽容〉序言》教案
教学目标:
1、 教会学生概括信息、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2、 了解本文是如何体现房龙宽容思想的。 3、 进一步了解房龙宽容思想,培养学生要有宽容之心。 教学重点:
1、 学生怎样把握本文几个概念的象征意义(概括能力的培养)。2、 本文如何体现其作为序言的作用。 教学难点:房龙的宽容思想在本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教学过程:一、 导语:
同学们,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下面两副对联: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大家看看,这两副对联都讲了什么主题?都讲到要宽容。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宽容〉序言》这篇文章。 二、 体裁讲解:
请同学们看课文标题下面的注解①,了解作者及《宽容》这本书的有关内容。 我们刚刚学习过的《〈呐喊〉自序》是一篇典型的自序文章,这种文体是序言中最常见的一种体裁,而另一篇《胡同文化》就是显得不同一般的序言,这是汪真祺为一本《胡同之没》的摄影集写的一篇代序,也称他序,实际上它是一篇小品文,地地道道的一篇散文。大家看看,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宽容〉序言》是什么样的体裁呢? 它是一篇寓言故事。 三、 分析寓意:
如果我们要复述这篇寓言故事,大家看看应该抓哪些主要的内容?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1、 地点——无知山谷
请同学们找出文章描写无知山谷的有关词语或句子并概括出它的特点 宁静 东西南北四方被永恒的山脉围住——封闭,与世隔绝
深邃破败 缓缓流着 荒山 沼泽 并不像„„波涛滚滚——荒凉,没有活力 2、 人物形象
请同学们找出文章描写这些人物形象的有关词语或句子并概括出他们的特征 ⑴村民
需求浅薄 绰有余裕 心满意足 享天伦之乐 过着幸福的生活——愚昧 落后 闭塞 无知 ⑵守旧者
被搀扶出来 对一本神秘莫测的古书苦思冥想 唠叨 杀死了漫游者 并不是天性残忍 本想宽大为怀 最后一辆马车驶出村子时他们叫住了车夫,强迫他把他们带走——迷信 顽固 专制 有一丝人性 并没有自绝于新生事物 ⑶漫游者
敢于离开山脚 向人们讲述山那边的故事 要带人们到山那边去——勇敢探索 不畏惧死亡 3、 时间
请同学们看看本篇寓言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文章哪一部分能体现? (最后一段)“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不过将来(我们希望)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了。” 这篇序言写的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针对的却是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所以他说:“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不过将来(我们希望)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了。”但是他所处的时代并不是一个安宁的、宽容的时代。1940年,他准备出《宽容》的第二版,正是法西斯势力在全世界猖獗之时,邪恶反动势力对善良进步势力的侵犯和残害,恰如这序言中守旧老人对先驱者那样厉害;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也应验了作者在序言中所提示的、所预言的:邪恶反动势力必将灭亡,善良进步势力必将胜利。在他的另一篇文章《最后一百年》中,他就表达了这种时间观念。 4、 复述事件,引出寓意(老师找一两位同学起来复述整个寓言的大意并概括其寓意)
在一个无知的山谷,有着一群守旧的人们,他们固守着传统,愚昧、落后、固执,决不允许新生力量的出现,面对一位敢于向外边的世界探险,寻求解放和自由的青年,他们不予理睬,反而加以残酷的镇压,最终青年被残忍的杀害,而这些愚昧的人们也最终遭到了自然的报应。
勇敢的先驱者,这个创新势力的代表,冲破重重阻碍,艰苦跋涉,寻找新的美好世界,一心要带领村民奔向新天地,过上幸福生活,后反而被杀死。这是先驱者的呐喊宣言。愚昧的人们,在不知不懂的情况下,杀死先驱者;后陷入生存绝境,才走上先驱者开辟的道路,终于找到生存的希望和幸福的家园,人们这才内疚、醒悟。这是无知人们的忏悔书。
这篇序言以寓言故事的形式形象地说明了《宽容》一书的精髓,这就是:提倡思想自由,提倡宽容异见,反对迫害先驱者,反对以愚昧无知、顽固凶残的态度扼杀真理,这也是作者给我们的深刻启迪。 四、 房龙的宽容思想在这篇文章里是怎样体现的?
老师先找几位同学在文章里找能反映房龙宽容思想的有关段落,最后明确如下: 1、 当村民沿着先驱者开辟的宽敞大道来到新的世界时,他们是怎样认识这件事的? “归根到底他是对了,”人们说道,“他对了,守旧老人错了„„” “他救了我们,我们反倒杀死了他。”
“对这件事我们的确很内疚,不过,假如当时我们知道的话,当然就„„”
这是觉醒之后的人民大众的忏悔,这段话道出了悲剧产生的真正原因:不在于守旧者的冥顽不化和顽固残忍,而主要在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知、盲从乃至推波助澜,在于广大人民群众在无知时不懂得对创新者宽容。 2、 再体会本文对守旧老人的几处特别的描写。
“他们并不是天性残忍” “守旧老人本想宽大为怀”——这体现了守旧老人的人性的一面,其实是作者房龙人性的流露,是他宽容思想的体现。
“爆发了叛乱„„最后一辆马车驶出村子时他们叫住了车夫,强迫他把他们带走”——守旧老人并没有自绝于新生事物。房龙没有把守旧老人和村民完全对立起来,他不是以阶级对立的观点来看待守旧老人和村民之间的矛盾,就连最后引起村民叛乱的
原因,也并不是阶级压迫,而是自然灾害。由此可以看出,作者主张的是纯人文主义的宽容,他主张人与人之间都应该宽容,他自己对宽容的解释是: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应有耐心公正的容忍。 3、对待错误我们是否也必须无条件宽容?我们该如何看待房龙的宽容思想?
先不要简单作推断:一切都可以用正确和错误来划分。如果那样的话,正确的不需要宽容,赞成就行了;错误又不能宽容,宽容岂不是没有了对象?那宽容也没有了存在的意义。我们要注意的是:因为认识事物的局限性,因为判断标准的主观性,你不能够凭自己的标准去判定某一见解是正确的,某一个观点是错误的。如果你认识不到这一点,难免就会陷入到“无知山谷”中去,成为“无知山谷”中的一员!
大家可以听一听胡适在写给陈独秀的一封信中说的一段话:“因为争自由的惟一原理是异乎我者未必即非,而同乎我者未必即是。今日众人之所是未必即是,而众人之所非者未必真非。争自由的惟一理由换句话说,就是期望大家能容忍异己的意见与信仰,„„”我认为胡适的话是正确的。 课文中的“无知山谷”,有一个判断事物的标准,那就是古老的律法。他们凭着这个标准去“公审”,去杀人,他们不知道自己杀死的是生活的创新者,生命的拯救者,没有良心上的不安,他们还认为自己在做着维护千年律法的伟大事业。这是很可悲的。房龙谈到的宽容没有附加条件,尤其不可以凭“正确与否”去判断。
网上不是有这样一句名言吗?“我可能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对异见者是否宽容,这是专制和文明的分水岭、试金石。让“异见”共存,在争论中辨伪,学会宽容,善待异己,在人生乃至人类进化途中才不至于走向极端与歧途。我们学了近代史知道,民国初年,北大在蔡元培先生的倡导下,实行“兼容包并”的制校方略,才有了历史上最为生气勃勃的发展;我们中国今天的社会比中国历史上任何时候更具包容性,小如言论与学术自由,大如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都提倡求同存异,提倡多元,才形成了今日之生机勃勃、繁荣昌盛的局面。 4、补充有关宽容的句子和例子 有关宽容的句子
既然我们举目共望同样的星星,既然我们都是同一星球上的旅伴,既然我们都住在同一个天空里,既然生存之迷深奥得只有才使人找到答案,那我们为什么还总是彼此为敌呢?(房龙)
陆地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还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还广阔的是人 的胸怀。 (雨果) 宽容是在荆棘丛中长出的谷粒。
往事如烟俱忘矣,心底无私天地宽。 (陶铸) 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宽容、忍让、和善。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历史上或自己身边有关坚守真理与宽容的例子
⑴:意大利著名科学家、思想家乔尔丹诺•布鲁诺生活在以罗马教皇为首的天主教统治的时代,他进一步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并极力坚持科学真理、捍卫真理而被判处极刑,烧死在罗马广场。
⑵:达尔文的进化论遭到世人嘲笑;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遭到反对;马克思主义学说及革命活动遭到各国政府嫉恨,许多历史事实都可以从这个故事中找到影子。
⑶:中国人深受愚昧和专制的折磨,如“文革”十年浩劫,从反面证明人类需要宽容,需要思想自由。
⑷:我看过这样的报道:有位老师发现一位学生上课时,时常低着头画什么。有一天他走过去拿起学生的画,发现画中的人物正是龇牙咧嘴的自己。老师没有发火,只是笑笑,要学生课后再加工,画得更神似一些。自此以后那位学生上课时再没有画画,各门课学得不错,再后来他成为颇有造诣的漫画家。
⑸:达尔文的进化论遭到世人嘲笑;爱因斯坦最初提出光量子论,遭到几乎所有老一辈物理学家的反对,甚至连最早提出量子概念并第一个支持狭义相对论的普朗克也反对他的理论;
⑹:马克思的科学共产主义学说及革命活动遭到各国政府的嫉恨。但没有妥协,反而坚持真理,维护真理
⑺:有这样一则故事,说的是古代一位禅师外出归来,发现小偷正在屋内乱翻,禅师不忍心惊动小偷,就在门外耐心地等待。一无所获的小偷发现了禅师,诚惶诚恐地冲出门。看到衣衫褴褛的小偷,禅师把身上的外衣脱下来披到小偷的肩上,望着月光下渐渐消失的背影,禅师双手一指:“可怜的人啊,但愿我能送他一轮明月。”第二天早起开门,禅师发现昨夜的禅衣整齐地叠放在门口,禅师长叹道:“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禅师的宽容拯救了一个瘦弱的灵魂。 ⑻:还有一则故事,说的是越战结束后,一位富商的儿子从旧金山打电话回家,听到儿子战后平安归来,富商激动不已,儿子在电话另一头说:“爸爸,我想带我的一位战友回来,他在战斗中失去了一只胳膊一条腿,我想让他到我们家来生活。”富商迟疑了:“孩子,你在说什么,一个残疾人会给我们带来沉重的负担,会干扰我们平静的生活,孩子,你还是一个人快点回来吧。”儿子在那一头挂上了电话,不几天,富商接到旧金山警察局打来的电话,被告知他们的儿子坠楼自杀身亡。富商匆忙赶过去,悲痛欲绝,因为他惊愕地发现:死去的儿子只有一只胳膊一条腿。富商的狭隘断送了一条血气方刚的生命。 16、《名人传》序教案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理清思路的能力。 2、 学会怎样理解意味隽永的语句。
3、 领悟作者的英雄观。 教学过程:
一、 简介《名人传》的大致内容: 《名人传》又称为《巨人三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
主要记述了三位伟大的历史名人的生平事迹,他们是音乐家贝多芬、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小说家托尔斯泰。他们虽然各自所处的环境不同,但是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中,他们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而献出了毕生精力。三位巨人的传书都有自己的序言,这是作者为《名人传》写的序言。 二、 作者简介:
罗曼•罗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史家、社会活动家。他的代表作是《约翰•克里斯朵夫》、《贝多芬传》。《约翰•克里斯朵夫》是罗曼•罗兰以贝多芬为原型写的一部长篇巨著。它描述了天才音乐家约翰•克里斯朵夫的成长、奋斗和最终以失败告终的一生。语言富有音乐美,而故事情节则像一首庞大的交响乐,每章都由不同的基调组成。被誉为的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而《贝多芬传》则与《托尔斯泰传》、《米开朗基罗传》一起被收入《名人传》。我们今天看的这篇课文就是罗曼•罗兰在《名人传》中写的序。 三、 课文分析:
1、 请同学谈谈自己心中有哪些英雄?你认定他们是英雄的标准是什么? 2、 那么本文作者心目中的“名人”“英雄”又是什么样的人呢? 仔细阅读文章的第四段和第五、六段。概括如下: ⑴、 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以思想称雄的人,就是以智慧征服别人;以强力称雄的人,就是以武力来征服别人。这都是功利性的,世俗的,不是作者心目中的英雄形象。)——不以世俗功利的标准来衡量 ⑵、 必须靠心灵而伟大的人,即有仁慈之心和伟大的品格的人。(“成败又有什么相干?”体现了作者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观点。)——不以成败为标准来衡量
⑶、 经过长期的磨难、懂得自助的人。(补充介绍贝多芬苦难的经历和米开朗基罗苦难的一身)(见四部分知识补充)
平庸时代英雄的特点就是常常生活在受难中,但他们有着顽强的毅力,敢于“把他们的灵魂放在肉体与精神的苦难中折磨,在贫穷与疾病的铁砧上锻炼。”这样,他们的品格才更高尚,他们的精神才更高贵,他们的使命更崇高。——必以精神顽强为标准来衡量
⑷、 能够关注受难者(即助人)的人。
第六段作者提出要把英雄的首席让给贝多芬,是因为贝多芬“在痛苦中间即曾祝望他的榜样能支持别的受难者”,也就说贝多芬在自己受难的时候,始终关注着别人,随时想到要救助别人,这就是真正英雄的标准。——必以善良博爱为标准来衡量。 3、 作者为什么说需要英雄?课文哪些段包含了这方面的信息?
课文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包含了这方面的信息。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⑴、 欧洲在重浊与腐败的气氛中昏迷不醒。 ⑵、 卑俗的物质主义镇压着人们的思想。
显然,现实的欧洲处在一个平庸的时代,这是像作者这样崇尚精神、鄙视物欲的艺术家所不能容忍的,所以第一段结尾,作者自然发出了“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环境沉重,呼唤英雄 ⑶、 不甘于平庸凡俗的人过着悲惨的、没有光华、没有幸福、彼此隔离的生活。那
么谁来援助他们,谁来安慰他们,谁来带领他们摆脱平庸,得到光明和幸福?只有英雄,所以时代需要英雄。——人生艰苦,求助英雄
⑷、 为了援助这些不甘平庸凡俗的人。我们才在他们周围集合一般的英雄。我们才 呼唤英雄的出现。——援助受难,集合英雄 4、 开头题记引用了贝多芬的一句名言:“我愿证明,凡是行为高尚与善良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有什么作用? 暗示文章的主题。说明这篇文章所提倡的英雄,必须具备两方面的要求:⑴担当患难。⑵行为高尚与善良。 事实上,本文后半部分都是围绕这两方面来阐述的。
(该问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题记的作用。许多学生在作文中爱用题记这种形式,但往往不解其意,乱用。) 5、 由此推知,《名人传》是一本什么书?作者写《名人传》的目的是什么? 从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所表达的主要观点来看,《名人传》应是一部记述诸多不幸的遭难者依靠自己善良的心灵与高尚的品格,战胜自己所经历的灾难过程的一本书。作者在第三段就提到写《名人传》的真正目的:“这些《名人传》不是向野心家的骄傲申说的,而是献给受难者的。”“让我们来摧毁时间的阻隔,使英雄的种族再生。” 四、 知识补充
1、贝多芬(1770-1827)被命运捉弄的人,最终耳聋的音乐家,一个用痛苦换来欢乐的英雄。“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贝多芬自幼便已显露出他的音乐天才,父亲很早就已洞察儿子的音乐天份,为了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象莫扎特那样的神童,逼着他四岁即开始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 贝多芬追求正义和个性自由,憎恨封建专制的压迫。他曾在自已的札记中写道:“自由!!!能有什么东西比它更是人们所需要呢?”“我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在王座面前也不会背弃真理!” 贝多芬从1796年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但是直到当他确信自己的耳疾无法医治时,才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他的朋友。
他对艺术的爱和对生活的爱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 在这样一个精神危机发展到顶峰的时候,他开始创作他的乐观主义的《英雄交响曲》。从1818年起,在贝多芬一生的最后十年当中他在耳朵全聋、健康情况显著恶化和生活上受到痛苦,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况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第九交响曲》,展现了人类的美好愿望。
贝多芬逝世时没有一个亲人在他身旁,但在下葬时所有的学校全部停课表示哀悼,有两万群众护送他的棺枢,他的墓碑上刻着这样的题词:\\\"当你站在他的灵柩跟前的时候,笼罩着你的并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只有对他这样一个人才可以说: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
贝多芬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它的英雄主义的形象可以用“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获得胜利”加以概括。因此它过去总是那样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的斗志,即使在现在也使人们感到。
2、 米开朗基罗( 1475-1564) 恨不得把整座山岩都雕出生命的工作狂,一个享受痛苦、舍弃欢乐的英雄。
米开朗基罗1475年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他热衷艺术,不顾父亲的反对,刻苦地学习绘画和雕刻,潜心临摹和研究大师们的作品。他早期的雕刻作品《哀悼基督》就已表现出他很高的艺术造诣。《哀悼基督》展出后便立即在罗马全城引起了轰动,人们怎么也没想到,这是一位不足25岁的新秀雕刻的作品。米开朗基罗最有成就的雕塑有《大卫》、《摩西》、《和被绑的奴隶》以及《垂死的奴隶》等等。
《大卫》是米开朗基罗的成名作,取材于《旧约》中的神话故事。古代以色列的大卫王,少年时曾是牧童。有一次他到前线给与敌人作战的哥哥们送饭,遇到凶悍的敌方巨人哥利亚正在逞凶,在危急的时刻,大卫用甩石机杀死了哥利亚,挽救了民族。米开朗基罗把大卫塑成一位健壮的青年,表情刚毅,目光炯炯有神,微低着头,侧目怒视前方,左手握着搭在肩头的“甩石带”,似乎随时准备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雕像强烈地表现了一位正义战士的无畏勇气与力量。为这座雕像米开朗基罗花去了大约3年的时间,也使它几乎达到了完美无缺的境界。《大卫》的成功,使米开朗基罗成为当时最伟大的雕塑家。《大卫》被当时的政府安放在佛罗伦萨市政厅前的广场上,直到今天,你依然能在这里欣赏到这一杰作。
《摩西》像是米开朗基罗用了4年时间为教皇陵墓而作的塑像。摩西是第一个率领以色列人从埃及出走,寻求建立自己国家的“先知”。在出走途中,有人因恶人引诱而成了叛徒,摩西听说后,怒斥叛徒,一气之下摔了法服。这个雕像表现的正是当摩西得知这一事变时,刹那间的神态反应。摩西坐在椅上,头部左转,怒视远方,身体的动感表明他正要站起,给人以嫉恶如仇和大义凛然的正气感。这幅作品作于佛罗伦萨遭受教皇勾结外国侵略者屠杀人民之际,作者借《摩西》像表达了对人民的热爱和对叛国者的愤怒。米开朗基罗的绘画也像他的雕塑一样,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他用神奇的笔塑造了众多感人至深的形象。
3、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自我折磨也自我折腾的人,离家出走的老翁,一个打破生活的安宁以便安抚良心的英雄。 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给学生简单介绍三部作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五、知识拓展
(如何面对苦难,是现代学生很陌生的一个话题,作文中又常常出现,所以,结合课文教学的情感目标,可以给学生补充一些知识 。)
他们固然由于毅力而成为伟大,可是也由于灾患而成为伟大。 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 ——贝多芬 卓越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
——贝多芬
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 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只有大智大勇的人才能泰然处 之。 ——莎士比亚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
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罗曼蒂克的幻想的苦难;唯有看到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唯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___<译者序>傅雷 六、练习:
1、 仿句:苦难对于奋进者是一块垫脚石,对于庸懒者是一块绊脚石; 苦难对于强者是一支兴奋剂,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苦难对于强者是一所大学,对于弱者是一座坟墓。
2、 以“苦难”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必须有自己的独到观点或必须用两个典型的新例子。
17、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二)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 (三)情感目标
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解决办法
1.注意与已有知识联系,初中已学过《曹刿论战》,对《左传》有了一些了解,要在此基础上有所拓展。要使学生有意识地关注《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上的地位,并自己参看有关书籍。
2.引导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课时安排 3 课时 学生活动 1.课前预习。
(1)借助工具书,通读原文。
(2)参考有关资料,对《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有所了解。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特别注意对烛之武这个中心人物的把握。 (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
2.课内采用讲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疏通课文,把握课文的结构。 2.了解背景知识,作家、作品。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 630 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2.时代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 630 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 632 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3.主要人物介绍
烛之武是中心人物。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在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郑国的危机。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说服了秦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郑伯,勇于自责者。当郑国所处危险境地,需烛之武退秦师时,烛之武却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满腹委屈与牢骚。面对此,郑伯先是“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并欲扬先抑,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
好处,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赴敌营。 4.本文学习的知识点
(1)熟悉课文,达到背诵。特别注意把握课文的支撑句: ①秦、晋围郑,„„且贰于楚也。
②吾不解早用子,„„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③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吾其还也。
(2)准确分辨一词多义。如若、论、辞、鄙、微、之等。 (3)注意通假字:共——供;说——悦;知——智; (4)正确把握词类活用词。如:鄙、东、西、敝、军等。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预习课文
(1)通读全文,作必要的阅读标记,查阅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2)标出课文的结构层次。
(3)了解《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 2.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讨论题:
(1)烛之武不拘形象从哪些情节中可以看出?
(2)从本文的写作特点中,看《左传》文学的价值。 (参考答案)
关于烛之武的人物形象:在第二部分中“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暗写烛之武在年轻时并没有得到重用;“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流露出他满腹的委曲和牢骚。这一情节的描写,使在郑国危于旦夕之际,郑伯由于佚之狐的推荐看到的一线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用自责化解了烛之武的不满,使他只身卦秦。文章在有张有弛,曲折有致中显示烛之武不计个人得失,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精神。
再有,在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第三部分中,说理透辟,文章的主旨,决定了文章必须着意描写人物语言,使辞令引人入胜。陈辞先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再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 第三部分,烛之武说退秦师。
烛之武首先向秦穆公承认郑国处在危亡的境地,把这件事放在一边不再谈。然后一面说明秦国灭郑则无益而有害,舍郑则有益而无害。一面举出事例,说明晋国不可信赖,秦国不应与晋国共事,晋国得到郑国,必将进而损害秦国。烛之武利用秦、晋两国的矛盾,根据事理和事实,把秦灭郑和秦与晋共事的害处分析得十分透彻,终于说得秦穆公不仅撤兵回国,而且留下一部分人助郑防御晋。
第四部分,晋师撤离郑国。
当晋国的监军秦国成为郑国的盟友后,晋侯毅然撤军。说帮伯而退晋师正是烛之武所要达到的目的。 总结、扩展
本文是一篇记述古人辞令的散文。郑国被晋、泰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命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使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派兵助郑国防守,致使晋军不得已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这篇文章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 630 年郑国利用秦、晋矛盾,说退秦国围郑之师,瓦解秦、晋联盟,保住了郑国的历史事实。
《左传》的文学价值很高,作者善于突出事物的重要环节,善于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复杂纷繁的过程。《左传》对战争的描写尤为出色,它注意从政治上分析各方力量,写出战争的性质和起因,并由此在开始便预示出战事的胜负。在叙述交战过程时则详略有致,曲折生动,形象逼真。《左传》还善于用精炼的笔墨刻画出人物的细致动作和内心活动,使人物跃然纸上。《左传》中有许多外交辞令也很出色。这些对后代的文学,特别是对叙事、议论的文字影响甚大。
本文烛之武的话虽系外交辞令,但说得透彻在理,实事求是,层层深入,简明得体,令人信服。与战国时代纵横家的危言耸听是不一样的。《左传》的作者能用少量文字把这些复杂曲折的意思记载得十分清楚,这种精炼的文笔很值得学习。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在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中,把握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把握说理透辟,善于辞令的语言特点。 二、整体感知
本文情节充满了波澜,起伏跌宕。虽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但毫无呆板之意。人物就是在这样的情节中展示不同的性格,外交辞令,叙事描写各尽其妙。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复述故事情节
2.导入新课
(1)从初中已经学习的《曹刿论战》引发拓展,明确《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上的地位,提出本课要求,对《左传》的语言特点要有所了解。
(2)作家、作品介绍。 (3)时代背景介绍。
(4)进入课文内容的讨论。
提问: 全文中心写了件什么事?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
(参考答案) 全文以烛之武说退秦军为中心。全文故事情节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秦、晋围郑,既点出了战事爆发的原因,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又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第二部分,烛之武临危受命。郑国君决定通过外交途径来解除危机,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了烛之武。郑伯自责,情真意切感动烛之武,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决定只身见秦伯。进而阐述保存郑国,对秦的好处,利用秦晋的矛盾,指出晋国的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然要进犯秦国,使秦国意识到与郑订阅盟约不助郑的危险。终于达到秦郑为盟有的结果。
烛之武奉命说秦,完全是为了郑国的利益。但在说辞中表现的则是处处为秦国着想。使秦君易于接受。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强大国家的君主,不卑不亢,从容辞令,语言分寸,恰到好处,可见语言艺术达到的水平。 关于从本文的写作特点,看《左传》的文学价值。
本文突出的写作特点有二。其一,波澜起伏跌宕有序的情节展示。其二,说理透辟,善于辞令的语言。从这些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到《左传》较高的文学价值。左传写了 400 多次军事行动,著名的大战如城濮之战、殽之战、邲之战、鞌之战、鄢陵之战等都写得非常出色。《左传》写战争,是放在大国争霸的背景下来展开的,把描写的重点放在战争的性质和起因、战前的策划和战后的影响等上,对战场的正面交锋则采用略写。这样写既写出了某种历史的必然,也有利于刻画人物。《左传》写战争也非常注意谋篇布局,情节曲折细致,文章波澜起伏,跌宕多姿。有时在紧张的气氛中穿插一些生动有趣的情节,使文气优游不迫,摇曳多姿。
《左传》是编年体的史书,但在文学上也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它善于刻画人物,往往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如郑庄公的阴险虚伪、老谋深算。而且随着历史事件的进展,也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发展,如晋文公的成长就是。《左传》中描写的人物,形象生动,性格鲜明,善良正直或险恶邪僻,无不惟妙惟肖,宛如明镜照物,妍媸毕露。语言生动活泼,简洁精妙,达到着墨少而寓意繁的效果。《左传》作为一部记载春秋时期历史的史书,既写了各国之间的交兵,也写了各国之间的外事来往。在写外事交往中,人物极擅外交辞令。《殽之战》弦高巧遇秦军的那段讲话,名为犒师,实为警告,迫使秦军不敢轻举妄动;孟明归国前明明是表示改日必将兴师报仇,却说“将报君赐”。有理有节、机智横生,往往使敌国折服。它语言简洁,叙事生动,而又变化万千。这一切,都显示了它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左传》无论对后代的史学或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史学上,司马迁继承并发展了《左传》的优良传统,写成了文史兼优的《史记》。司马光以《左传》为法,写出了著名的《资治通鉴》等。在文学上,《左传》对后代散文影响尤大,很多散文家都把《左传》视为文章的楷模。尤其唐宋以后,古文家取法先秦,多摹《左传》。小说家、戏剧家都从《左传》吸收营养,并从中吸取创作的素材。 第三课时
一、明确目标 总结全文,归纳文言知识,扩展知识。
二、整体感知文从秦、晋联合出兵围郑起,到秦、晋分别撤军离郑止,情节紧凑完整、波澜起伏,记叙简洁,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学习本文,就要着重领会以下几点: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 2.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设计。 3.有关古汉语常识。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以训练式,分类归纳有关古汉语常识 1.通假字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给。句意是:秦国的外交使臣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少的物资粮秣等物。) (2)秦伯说。(说,同“悦”。句意是:秦穆公听了很高兴。) (3)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句意是:失掉了盟国,不是聪明。) 2.古今异义词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一个代词“夫”与名词“人”表达:“那个人”之意。今常为一词,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亦去之。(去,离开。今常用于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或过去的时间。)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使的人。今常用于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网篮等。句意是:秦国的外交人员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资粮。) 3.一词多义 封
(1)既东封郑(做疆界,动词) (2)肆其封(疆界,名词) 之
(1) 唯君图之(代词,指阙秦以利晋) (2)子犯请击之(代词,代秦军)
(2)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助词“的”) (4)烛之烛(介于姓、名之间的助词)
(5)臣之壮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其
(1)君知其难也(他的,代词) (2)吾其还也(表希望的语气副词) (3)以其无礼(郑国,代同) 以
(1)敢以烦执事(拿,介词) (2)以乱易整(用,介词) (3)以其无礼(因,介词) 4.词类活用 越国以鄙远。(鄙,名词作动词,作为边邑。句意是,越过别国而以远处地方为自己的边邑。) 既东封郑。(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面。句意是,既然晋国把郑国作为东西的疆界。) 肆其西封。(西,方位名词作定语,向西面。句意是:扩展它西面的疆界。) 因人之力而敝之。(敝,形容词作动词,损害。句意是: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伤害他。) 晋军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扎。句意是:晋军屯驻在函陵。) 5.古汉语句式 (1)判断句
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句意是:邻国的势力雄厚了,也就是您秦国的势力削弱了。) 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句。句意是:用自相冲突改变步调一致,不是威武。) (2)倒装句 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句意是: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 佚之狐言于郑伯。(介词结构后置句,句意是:佚之狐对郑文公说。) (3)省略句 许之。(省略主语“烛之武”。句意是:烛之武应许了他。) 敢以烦执事。(“以”后省略了宾语“之”〈代亡郑的事〉。句意是:请拿此事麻烦您的左右。) 总结、扩展
正确把握文言文的文意,并正确进行分析评价,就要掌握评价文意的方法和技巧。这是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这对准确地理解,分析和评价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了解作者生平及概况,正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如作品的思想内容。 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3.从内容到结构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这是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对记叙性的文章,要重点搞清人物、事件,前因与后果,记叙与议论;对议论的文章,要把握文章的观点,正确理解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4.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具体地历史地,实事求是地分析作品的思想意义。 如此,我们才能正确把握文意,并准确进行分析评价。 布置作业
1.写一段能表达人物个性的语言片断,要求 300 字左右。
2.辨析下列多义词的意思。注意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若:1.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像)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假如) 3.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
说:1.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述)
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一种文体〉) 3.秦伯说,与郑人盟(喜欢,高兴)
辞:1.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 2.停数日,辞去(告别) 3.不辞劳苦(推托)
鄙:1.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远的地方)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边境)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 微:1.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 2.微闻鼠有作作索索(暗暗地)
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之:1.辍耕之垄上(往,到) 2.子犯请击之(他们〈指秦军〉) 3.是寡人之过也(的)
4.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不译) 附: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国势严峻 秦晋围郑
中心人物 临危授命 弃积怨担国忧 亡郑有利于晋
烛之武 说服秦伯 借秦立场 存郑无害于秦 离隙秦晋 郑秦结盟 大功告成 晋师撤离
18、勾践灭吴(教案) 教学目的
1. 解《国语》的基本知识,重点了解其语言特点。 2. 握文言词“知”、“复”、“既”、“劝”、“遂”、“当”在本文中的用法。 3. 掌握古今异义的几种情况。
教学重点1. 积累文言词语。2. 培养直译课文的基本能力。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课文,简介《国语》。
辨析:编年体——以年代为编写的序列。国别体——以不同的国家为编写序列。
补充:盖文王拘而演(演,演驿,推广。周文王拘于羑Yǒu里,将《周易》的八卦重为六十四卦。)《周易》;仲尼厄(厄,困厄。仲尼周游列国,到处碰壁。)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厥,乃,才)有《国语》;孙子膑(刖刑,古时砍掉脚的一种酷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传,流传。吕不韦是秦始皇时的相国,使其门客作《吕览》。始皇十年,以罪免职,后又奉命迁蜀,这时《吕氏春秋》才得以流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韩非多次以书干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作《说难》、《孤愤》,传到秦国,秦始皇看了很喜欢,因派兵急攻韩,得韩非。韩非至秦后,被李斯等所谗,下狱死。);《诗》三百篇,大底(大致)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史记•报任少卿书》 《勾践灭吴》被称为《国语》的压卷之作。 二、介绍背景。
春秋末期,吴越常发生摩擦。公元496年吴王阖闾攻越,结果受伤在而死,死前叮嘱儿子夫差,一定要报仇,夫差练兵三年,于公元前494年大攻越国,勾践只得退守会稽山,此时的勾践,总共只剩下了5000人。 本文叙述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三、学生自读课文。
阅读注意点:读准音,读顺句。重点注意下面这字的读音: 会稽kuìjī 仇雠chïu 苑 囿yîu 暴pù露 四、疏通第一段。
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知,管理。如:知政、知县。我和他们共国管理越国的政事。
2. 贾人夏则资皮——贾,古时的商人者称商,坐者称贾。如:商旅不行。资,积蓄,储备。商人夏天就要储备皮货。 3. 无乃后乎——无乃„„乎,是文言固定句式之一。译作:恐怕„„吧。
4. 何后之有——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夫晋,何厌之有?”句式完全相同。 5. 遂使之行成于吴——遂,终于。(遂迷,不复得路。)终于派文种动身出使吴国并达成了协议。 五、疏通第二段。
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 民无所移——百姓没有地方迁移。
2. 将不可改于是——将不可以改变这种局面。于是,在这种局面上。是,这。(此“于是”与现代汉语不同。例:◎吾祖死
于是,吾父死于是。)
3. 不可失也已——千万不能够失去。也已,古汉语中为了强调,有两个或三个语气词连用的情况。一般只译后一个即可。(例如: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4. 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服,使动用法,使„„臣服。古代讨伐一个国家,使之臣服就可以了。 5. 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去,使动用法,使„„离去。夫差与越国订立了盟约,让文种离开了。 六、布置作业。1. 熟读课文。2. 练习二(知、复、既)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旧课。 1. 检查作业
答案:知(1 知道; 2感到、觉得; 3主持 ; 4通“智”) 复(1繁复; 2再; 3 恢复。) 既(1不久; 2已经; 3 既然。) 二、疏通第三段。
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其,自己,自己的。之,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我不知道自己的力量不够。 2.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以,以致,导致。以致百姓的白骨裸露于原野。 3.寡人请更——更,更改,改变。我请求你们允许改变治国的策略。(也有人说是指改正错误)
3. 宦士三百人于吴——派三百个士做吴王的仆隶。宦,帝王的仆隶。这里做动词用,译作:让„„做帝王的仆隶。 三、疏通第四段。
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 通假字: 南至于句无。(句,通“勾”。) 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帅,通“率”。) 令壮者无取老妇。(取,通“娶”。) 将免者以告。(免,通“娩”。)三年释其征。(征,通“政”。) 令孤子、寡妇、疾疹(疹,通“疢”。) 而摩厉之于义。(摩厉,通“磨砺”。) 无不餔也。(餔,通“哺”。) 无不歠也。(歠,通“啜”。) 2. 重点句:
①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洁,使„„洁净。美,使„„美丽。饱,使„„吃饱。供给他们整洁的住处,给他们穿美丽的衣服,让他们吃饱饭。
②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庙,庙堂。这里作状语用,释作“在庙堂上”。前来投奔的四方之士,一定在庙堂上宴享,以示尊重。
四、疏通第五段。
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 通假字:
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其,通“岂”。) 亿有三千(有,通“又”。) 2. 重点句:
①如寡人者,安与知耻?——与,语助词。知,感到,知道。像我这样的人,怎么知道耻辱? ②勾践既许之。——既,„„以后。勾践终于答应了。
③如此,则有常刑。——像这样,就会受到合于国家规定的刑罚。 翻译全文。 五、布置作业。 1. 练习二之“既”、“劝”、“遂”、“当”。 2. 熟读课文。
第 三 课 时
一、复习,作业检查。
答案:劝(1 劝勉 2 劝说不) 遂(1 成功 2于是 3终于)
当(1 掌管 2 面对 3 介词,表示在某个时候 4阻挡,把守 6 将) 二、疏通第六段。 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 孰是君也——是,这,这个。谁像我们的国君这样体恤百姓啊。 翻译全文。 三、简析课文。 主要讨论以下问题:
1. 勾践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复兴越国的? ◎外交上:折节忍辱,屈膝求和。
◎内政上:鼓励生育,壮大国力;轻徭薄赋,笼络百姓;广招贤才,休养生息;艰苦朴素,身为民先。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简直是老虎将半身虎皮相许于人,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范蠡说勾践“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欢乐”(《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算是看穿了越王的本质。 面对文种的批评,他不但不恼火,反而亲热地“执其手而与之谋”。为达目的他送美女。 这些事情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勾践复国雪耻的决心和意志。 2. 勾践的人物形象。
越王的形象是深沉而丰满的。他不是一个复仇者,而是一个城府很深、有胆有识的政治家。他胸怀大志,处惊不变;他知人善任,充分发挥文种的聪明才智;他不忘国耻,所以甘愿忍辱负重、卑事仇敌;他要成就大业,所以能卧薪尝胆、抚慰百姓而痛切地自责。
3. 你喜欢这一人物形象吗? (略)
四、知识总结。 古今异义的几种情况 1. 词义的扩大。如:“江”本专指长江,后成为河流的通称。“河” 本专指黄河,后成为河流的通名。 2. 词义的缩小。如:“谷”本是谷物的通称,现在在南方专指稻 谷,在北方专指小米。(唐•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新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中的“舅”古时有两个意思:“母亲的哥哥或弟弟”及“丈夫的父亲”;“姑”也有两个意思:“父亲的姐姐或妹妹”和“丈夫的母亲”。现在都只有一个意思了。) 3.词义的转移。如:“诛”,开始时指责备,例如成语“口诛笔伐”。后来成了“杀戮”的意思。 4.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如:“卑鄙”原指地位低下、见识浅 薄,无贬义,现指品质恶劣,变为贬义词了
练习:比较下列词在现代汉语和古汉语中的不同: ①乃号令三军。(古:传布命令。 今:下达的命令。) ②大夫种进对曰。(古:古代官职。 今:对医生的称呼。) ③然谋臣与爪牙之士。(古:武士。 今:坏人的帮凶或党羽。) ④以暴露百姓于中原。(古:在野外受日晒雨淋之苦。 今:隐蔽的东西露出来) ⑤将不可改于是。(古:介宾短语,在这方面。 今:连词。) ⑥生丈夫,二壶酒。(古:男子。 今:成年男子或女子的配偶。) ⑦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古:离开。 今:前往。) ⑧果行,国人皆劝。(古:劝勉,鼓励。 今:劝说。) 五、完成作业。
19、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学目的
1、重点掌握本课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和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 2、了解《战国策》的有关知识。
3、领会课文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 4、认识纳谏除弊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快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知识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难点
学生对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方法的领会和运用。 教学方法
在教师指导下,以讨论、串讲、表演、做练习等方式,引导同学自学,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 课型和课时 自读课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并解题
由三位同学上台表演,一位演忠臣、一位演奸臣,一位演皇帝,忠臣向皇帝进谏,要他多听从民意,广开言路,不要受小人蒙蔽,岂料奸臣在皇帝旁边挑拨离间,龙颜大怒,奸臣将忠臣推出去斩。由这小品导入古代臣子进谏若直接言明自己的意见(即
“直谏”)会很危险,臣子进谏最好是讽谏,由此引出题目《邹忌讽齐王纳谏》,并解释“讽”及课题的意思(即邹忌用含蓄的语言规劝齐王采纳臣民的意见)。
二、点出《邹忘讽齐王纳谏》一课选自《战国策》,根据注释①了解《战国策》的有关知识,用小黑板加以补充。 《战国策》即《国策》,是继《国语》之后的一部具有历史价值的国别史著作。由西汉未年刘向编订成书,分国编次,全书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共33篇。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三、研习新课
1、学生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找出疑难问题。
正音: (yì) 间(jiàn)进 期 (jī)年 数(shù)月 2、引导学生提出自学中发现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归纳。 (1)孰视之
(2)明日,徐公来 今齐地方千里 寡人之耳者
(3)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
(4)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 吾与徐公孰美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忌不自信 / 皆朝于齐 朝服衣冠 / 问之客曰 王之蔽甚矣
3、先让同学翻译第一段,再请同学分别扮演邹忌、妻、妾、客、徐公以及请一位同学做旁白通过这种活泼生动的形式即串讲了课文,又让同学领会了课文内容。 4、分析课文内容 师:(1)大家观看表演时有无发现妻、妾、客大意都相同? 生:——有,都说邹忌美于徐公。 师:(2)大意同,但妻、妾、客在表述及语气上有何细微不同,可否找出? 生:——妻:热情地赞美邹忌,爱恋之情溢于言表。 妾:比妻稍为冷淡点,回答有些勉强,说话较拘谨。 客:用陈述句,语气更平淡。 师:(3)为何妻、妾、客都夸邹忌好看? (写板书) 生:——妻→私 妾→畏 客→有求 师:(4)好,他们都是说邹忌美于徐公,那么从文段看,实际上是谁更美呢? 生:——徐公。 师:(5)既然是徐公美,那么妻、妾、客的回答就与事实不相符合了,那么也就是说,邹忌被怎么样了呢? 生:——被蒙蔽了 (写板书) 邹忌 妻 私 妾 畏 客 有求
受蔽 师:(6)好,那么回过头来看看,第一段讲什么? 生:——邹忌比美的事 师:(7)好,大家看看,第一段与全文篇幅已近一半,那么为什么要花这么大力气来写邹忌比美的事呢?邹忌比美的事与我们所要讲的邹忌讽齐王纳谏有何关系呢?(引导大家看板书及第二段)。大家看板书,邹忌之妻私他,妾畏他,客有求于他,那么齐王是否也有同样的情况呢?
——有,宫妇左右私齐王,朝廷之臣畏齐王,四境之内有求于齐王。(转身写板书:) 邹忌 齐王
妻 私 宫妇左右 妾 畏 朝廷之巨 客 有求 四境之内 受蔽 受蔽(甚矣) 师(8):好,那么邹忌之妻因为私他,妾畏他,客有求于他而受蔽,与邹忌相比,齐王的情况是否与邹忌相同呢,那么他是否也应该受蔽呢?
生:——是并且受蔽更甚。
象这样由邹忌分析出齐王受蔽这结论时,是先说邹忌的情况与齐王的一样,而邹忌因“私、畏、有求”而受蔽,所以齐王也应因此而受蔽。
这种推理方法就叫类比推理。(挂出小黑板)
类比推理:根据两个同类事物某种属性的相同,推出它们的其它属性也可能相同的推理。 (9)邹忌说到齐王受蔽这里就打住了,那么他是否只整指出齐王受蔽这事实呢? ——不是,他是想说齐王须纳谏。
(10)好,那么大家看看齐王最后有没有接受邹忌的意见呢? ——有。
(11)好,那么要向国君说明须纳谏这个道理是比较抽象又不容易使国君接受的,正如刚才上课前的小品中的忠臣进谏,忠臣向国君说明要广开言路,不然会被奸臣蒙蔽,可是呢被奸臣反咬他一口,说他是想说国君是昏君,激怒了皇上,最后被杀。可是对比之下,邹忌就显得很高明了。他用比美这件很具体的生活小事来说明了齐王必须纳谏这个抽象的道理,使齐王愉快的接受了他的意见,象这种用具体的事实说明抽象的道理,变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明,变逆耳为顺耳,委婉而有较强的说服力的说理方法就叫做“设喻说理”。(挂出小黑板,让学生明白什么叫“设喻说理”。)
师:齐威王听了邹忌的话后采取了什么措施?收到什么效果?(课后思考题第一题第4小题) 生:“群臣史民„„受下赏”。 “群臣进谏„„皆朝于齐”
师:由此可见邹忌讽谏效果奇佳,那么,邹忌为什么可以进谏成功?
(引导学生从进谏者(邹忌)及纳谏者(齐威王)两方面去思考,为了帮助理解,可插入谋士淳于髡谏齐威王的小故事以说明齐王是勇于接受别人的意思,从谏如流的。在说明邹忌这方面的成功时,着重说明是比美之事他亲身所经历的以及生活小事这两点,综合以上得出结论:) 为何成功 邹忌(进谏者):用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小事来讲道理,现身说法,明白具体,说理深刻,委婉动听,使人易于接受。 齐威王(纳谏者):开明、有作为的君主,从谏如流,闻过则喜,勇于改革。 5、邹忌形象分析(简单提一下)——写在小黑板上
邹忌:①关心国事,具有远见卓识②实事求是 ③足智多谋,娴于辞令,深谙君王心理。 四、小结
这篇课文记叙了邹忌以自己家庭亲友间的事情和切身感受为喻,讽劝齐王纳谏除弊的故事,说明国君必须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的道理。同时也表现了邹忌高超的讽谏艺术。 五、拓展训练
阅读《读本》中的《召公谏厉王止谤》一文,思考: 1、厉王被放逐的原因是什么?
2、召公规劝厉王,他的观点是什么?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第1、3题。
2、阅读《读本》中的《召公谏厉王止谤》一文,从不同角度与本文进行比较,谈谈你的感想? 附:板书设计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解题:邹忌用含蓄的语言规劝齐王采纳臣民的意见。 二、简介《战国策》
三、重点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 3、一词多义 4、特殊句式 (1)固定句式 (2)判断句 (3)倒装句 (4)省略句 (5)被动句 四、分析课文
邹忌 齐王 妻 私 宫妇左右 妾 畏 朝廷之巨 客 有求 四境之内 受蔽 受蔽(甚矣
20、《触龙说赵太后》教案 教学目标
1.领会“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积极意义。2.体会本文高超、雄辩的讽谏技巧。
3.理解和归纳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4.背诵课文。5.培养学生根据语境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质、揖、走、郄、恃、不肖、没死、崩、恣、约、乘”词语。 2.归纳“质、及、甚、少、异”等词语的义项。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根据语境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能力。 2.领悟本文高超、雄辩的讽谏技巧。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故事背景
2.反复阅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思路。 [教学步骤]
导语 : 每当看到有些人用公车接孩子时,每当看到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备受宠爱时,每当听到有些父母为给孩子安排一个好的工作,谋一个“好”的前程东奔西忙,不惜以权谋私,贪赃枉法时,总会想起发生在战国时期赵威后与左师触龙之间的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今天,我们就学习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触龙说赵太后》。 一、介绍故事背景
《触龙说赵太后》属《战国策.赵策》。触龙是赵国的一位老臣,在朝中担任“左师”职务。赵太后则是赫赫有名的赵威后。说起赵威后的赫赫有名,在《战国策.齐策》里,有一段“赵威后问齐使”的佳话:齐国使节来赵,她先问收成,后问百姓,最后才问到君王,致使齐使不悦。说她是“先贱而后尊贵”。赵威后据理以对,道出了“苟无岁,何有民?苟无民,何有君”的千古名言。赵威后从此威风八面,青史留名。就是这位青史留名的赵威后,在对待子女的问题上,有时却过于溺爱,甚至蛮不讲理。触龙就此点巧妙地说服了赵太后。
《触龙说赵太后》这个故事大约发生在赵孝成王元年(公元前265年)。公元前266年,赵国国君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孝成王继承了王位,因当时孝成王还小,所以又赵威后执政。当时的赵国,虽然有廉颇、蔺相如、平原君等人在支撑门面,但赵太后刚执政,处于新旧交替之际,国内动荡不安,国势大不如以前。秦国认为有机可乘,便发兵东下,一举攻占了赵国的三座城池,赵国危在旦夕,太后不得不向齐国求援。齐国虽答应出兵,但按当时惯例提出了一个条件:即赵国必须派太后的幼子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太后是如何考虑这件事的,触龙又是怎样巧妙地说服太后使长安君质于齐的呢,请同学们仔细听录音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二、指导自读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指导学生借助书下注释和词典扫清文字障碍) 2.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学生齐读课文后用10~15分钟时间结合课文下面注释疏通文意) 3.理清思路 第一自然段 诵读指导:
本段为叙述语气,要读得平缓、清晰。“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句中的“新”和“急”要用重音读。“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句中的“强”读为qiǎng,既要重读,又要读准字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句,“有”字后要略作停顿,“唾”字要重读,要将赵太后的蛮横无礼读出来。 (指明一学生读,教师作指正,然后学生齐读) 提问:第一自然段,寥寥几笔,交待了什么? 明确:交待了故事发生的原因。“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一句点明赵国危在旦夕。赵氏求救于齐,齐必以长安君为质。大臣的强谏,太后的不肯,拉开了这个故事的序幕。 第二自然段
(齐读课文) 诵读指导:
“左师触龙愿见太后”使太后与大臣之间的紧张气氛得以缓解。本段则是触龙与太后之间的一段精彩的对话。 1.此段中,赵太后言语不多,开始“太后盛气而揖之”,最后“太后之色少解”。心态的变化溢于回答之中。要将太后从盛气凌人到态度稍好转的心理变化读出来。
2.触龙是在太后与大臣僵持不下时出场的。他的有意识的苍老,他的机智,他的从容不迫都寓于其温和、亲切的拉家常的言语之中,读时要注意。
3.“日/食饮/得无衰乎?”句一要读出关切之情,二“日”与“食饮”后要略作停顿。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提问:对这段貌似娓娓闲谈话家常的对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明确:此段貌似闲谈,实际上是触龙巧妙地说服赵太后的第一步。“盛气而揖之”说明太后的思想上有准备,既使你是身居高位的老臣,照样让你过不去。可触龙却采用“缓冲法”,见面后,只字不提“令长安君为质”之事。而是诉自己的病苦,问太后起居,在叙寒问暖中使太后“色少解”,打破了僵持不下的局面,为进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第三自然段
(让一名朗读基础好的同学读,然后作指导) 诵读指导:
1.“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句“令”后略作停顿。“没死以闻”要读得坚定可信。 2.“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要读出疑问语气中得关切之情。
3.“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句较长,一要读出反问语气,二要在“非”“计久长”后略作停顿。
4.此段中触龙与赵太后得对话已很投机。左师公疼爱小儿子“没死以闻”的恳切;太后对“爱子”话题的兴趣均溢于言表。因此,太后之言“妇人异甚”“君过矣”要读得心平气和,“然”更要读得心悦诚服。 (学生齐读,男女声分角色读)
提问:敌对情绪逐渐消失,紧张气氛趋于缓和,触龙为何还不提“以长安君为质”之事,而提出让自己的小儿子“得补黑衣之数”呢?
明确:触龙提及少子舒祺之事,不仅拆除了赵太后心中的戒备,而且使她在爱子的问题上引起共鸣。这是触龙说服赵太后的第二步。
提问:触龙在使赵太后在“爱子”问题上引起共鸣后,又是如何进一步引水入渠的?
明确:借太后的爱子之情,避实就虚地将燕后与长安君作比较,顺势引出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观点,如此的旁敲侧击,终于使太后心悦诚服。这是说服赵太后关键的一步。 (学生齐读,尝试背诵) 第四自然段 诵读指导
本段中触龙单刀直入,侃侃而谈;赵太后怒气全无,心悦诚服,读时要把握好此点。 文意简析:
本段写触龙借赵侯和各国诸侯的子孙不能永保爵位的历史教训,当面指出赵太后在爱子问题上的错误,终于使赵太后改变了态度,同意长安君质于齐。 (学生齐读全文) 三、布置作业 1.背诵第三自然段
2.完成课后练习二、三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学生就文中难解词句质疑,师生共同解难。
2.梳理归纳“质、及、甚、少、异、为”等词语的义项。 [教学步骤] 一、检查复习
1.检查背诵情况(采用集体背诵和抽查两种方式) 2.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小结:《触龙说赵太后》一文记叙了触龙劝谏的全过程。先言“说”的前因;再详写“说”的过程;最后交代“说”的结果。“说”字贯穿全文始终。以柔克刚,以情动人,能言善辩的触龙;蛮横固执、爱子心切的赵太后在叙家常的娓娓巧妙言辞中栩栩如生。 二、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难
(放录音,学生再次整体感知课文,边听边在有疑之处画线) 学生提问:“日食饮得无衰乎”句中的“得无”该如何理解? 明确:“日食饮得无衰乎?”句是古汉语得固定句式。“得无”与语气词“乎”组成“得无„„乎”的句式。此句式表示对某种
情况的推测。“得无”可译为:“该不会”或“恐怕是”。例如“日食饮得无衰乎?”应译为: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又例:“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聊斋志异.促织》)应译为:恐怕是向我暗示捕捉蟋蟀的地方吧。 学生提问:“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又在者乎?”句应如何理解? 明确:“三世以前”指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晋国,三个新的诸侯建国时起。即指赵肃侯时代,赵国未称王的时代。“赵王之子孙侯者”的“侯”为“封侯“,名词作动词。此句应译为:从这一辈往上推到三代以前,甚至到赵国建立的时候,赵王被封侯的子孙的后继人有还在的吗?
三、梳理归纳“质、及、甚、少、异、为”等词语的义项。 (学生结合课后练习二题,再借助古汉语词典加以梳理)
1.质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人质 2.及 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趁 自以为能不及孙膑《史记.孙子列传》比得上
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史记.孙子列传》表并列,和 3.甚 不若长安君之甚《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厉害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严重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愚公移山》太 以为且筮己也,甚恐《黔之驴》非常 4.少
例句出处意义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之战》表短时间 民治渠少烦苦,不欲也《史记.西门豹治邺》稍微 自经丧乱少睡眠《列子.愚公移山》同“多”相对
是炎帝之少(shào)女,名曰女娃《山海经.精卫填海》年少的 5.异
例句出处意义
此一异也《马钧传》奇异 渔人甚异也《桃花源记》惊异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特别 太后笑曰:“妇人异甚。”《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特别 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孟子.梁惠王》不同 6.为
例句出处意义
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史记.孙子列传》做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惟天时,抑亦人谋《三国志.隆中对》变为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庄子.逍遥游》叫 必为有窃疾矣《墨子.公输》表判断,是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因为
公输盘为我为(wãi)云梯《墨子.公输》前一个“为”当“替”讲,后一个“为”当“制造”讲 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对„„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资治通鉴.赤壁之战》被 附:1~5句“为”读wãi,6~8句“为”读wâi。 四、布置作业
1.巩固梳理归纳的成果。 2.反复阅读,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文是自读课文。本教案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能够顺利的疏通文意,理清思路。进而体会文中体现的高超的讽谏技巧。通过归纳、扩展本课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培养学生根据语境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能力。 2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 教学目标
1、 领会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2、 体会孔子的思想。3、 掌握“如、方、作、撰、伤、与、让、乎、尔”在文中的含义。 重点难点
1 、文言知识积累、学法探索。2 、初步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 课时安排:安排3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998年全体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了一个宣言:如果人类在21世纪还想继续生存下去的话,必须回头到两千五百多年前,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吸取智慧。孔子,春秋末期鲁国人(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曾周游列国,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到汉代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二、了解《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492章,12700字。《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侍坐:陪从尊长而坐,课文中指陪从孔子坐着。 三. 重点字
拼音——俟,音sì 莫,音mù 甫,音fǔ 哂,音 shěn 相,音 xiàng 铿,音kēng 沂,音 yí 喟,音 kuì 雩,音yú 冠,音guàn
摄:课文注释说“夹、迫近”,二者意义差别较大,不宜并选。 亦:副词,这里有“只是”、“不过是”的意思。
毋吾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毋以吾也,不要。毋,不要。以,认为。这一句省略了成份,还原为“毋吾以于此而不言也。”,
不吾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不知吾也”,不了解我们。 如或知尔:如果有人了解你们 。 如,如果。或,有人。尔,你们
则何以哉: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要前置,你们打算做点什么呢? 加之以师旅:状语后置句,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以”,介词, 用。 四、指名学生口头翻译课文,教师点评,掌握重点知识: (一)、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句子顺序和现代汉语不同 1、 不吾知也 2、 毋吾以也 3、 则何以哉?
翻译以前学过的句子,注意句式特点
1、 微斯人,吾谁与归? 2、 忌不自信。 3、 何厌之有? 4、 何陋之有?
5、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6、 唯利是图 寻找规律和方法 :
1、 古代汉语的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2、 古代汉语的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3、 以结构助词“是”、“之”提前宾语。 (二)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的词 1、 吾一日长乎尔 2、 乎大国之间
3、 异乎三子者之撰 4、 浴乎沂,风乎舞雩 这四个句子中的“乎”都相当于“于”,可翻译成比、在。 (三)、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尔”的用法 1、 子路率尔而对曰 2、 鼓瑟希,铿尔
这两个句子中的“尔”是助词,表状态,常放在形容词或拟声后,相当于“然” 3、尔何如?尔:代词,你 (四)、翻译学过的句子,注意“如”的用法 1、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如果 2、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至于 3、 宗庙之事,如会同。或者 (五)、翻译下面句子注意“方”的用法
1、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计算面积的单位,纵横各一里 2、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正道,指是非准则 复习学过的知识
1、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方形
2、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正,才 (六)、翻译下面句子,注意“与”的用法 1、夫子喟然曰:吾与点也 与:同意
2、唯求则非邦也与大利 与:语气助词 复习学过的知识:
1、 失其所与,不知 与:结交、亲附 2、 遂与外人隔绝 与:和
3、生三人,公与之母 与:给予 (七)、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词的用法
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章 甫: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帽子。 2、鼓瑟希,铿尔 鼓:名词作动词,弹奏。
3、三子者出,曾皙后 后: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 4、浴乎沂,风乎舞雩 风:名词作动词,吹风
练习:指名学生口头翻译下面的句子,特别要注意关键词。 1、 居则曰:“不吾知也。” 2、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3、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4、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5、 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6、 何伤乎? 7、 吾与点也。 8、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五、学生讨论:
1、 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
2、 根据内容,课文可划分为几个段落?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 明确:1、 这是一篇以记叙为主的记叙文。 2、 第一段(从开头到“则何以哉”):写孔子问志。 第二段(从“子路率尔对曰”到“吾与点也”):写弟子述志。 第三段(从“三子者出”到结束):写孔子评志。 六、思考并回答:
(1) 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什么性格特点? (2) 简析孔子对三人述志的态度。
(3) 结合课文中的言、行、神态描写,具体分析孔子的形象。 明确:
1、 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 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2、 对子路:赞成他的治国志向,但认为他谈话的内容和态度不够谦虚,这属于“其言不礼”。对冉有:没有正面加以评论,但可以看出是满意的。对公西华:认为他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
2、 课文中的孔子是一个既热情而又严格的老师。态度谦和、亲切,批评含蓄,耐心地诱导、热情地鼓励。 板书设计
孔子问志 弟子述志 孔子评志
子路: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哂之(以其言不让) 如或知尔 冉有: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唯求则非邦也与 则何以哉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宗庙之事,如会同, 非诸侯而何 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曾皙: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吾与点也
22、寡人之于国也 【背景材料】 一、作者介绍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
攻伐为贤”,孟子却说“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因此,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最大的儒学大师,一向被认为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
《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谨严。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 二、孟子的仁政思想 1.民本思想。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 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孟子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的安居乐业,这一点在当时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2.邦国的主权在民。
孟子与梁惠王谈话,梁惠王问:“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定于一。”梁惠王问:“孰能一之?”孟子回答:“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梁惠王问:“孰能与之?”孟子回答:“天下莫不与也。”(《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说,如果一个君王不嗜杀戮,那么,天下没有不愿意把政权交给这个君王的人。万章问孟子:“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说:“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万章问:“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孟子说:“天与之。”又说:“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孟子•万章上》)是说尧把舜推荐给天,天接受了;天又把舜公开介绍给百姓,百姓接受了。于是舜就作了天子。虽然在孟子看来,归根到底天有决定权,但是天还是把事情告诉百姓,百姓同意,舜才作了天子。透过孟子说法的唯心论雾障,可以看到,在孟子看来,一个政权的建立是要通过百姓认可的。范文澜同志称这种思想为“敬天保民”思想,是有一定道理的。 3. 民对不施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从的。 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还有,齐宣王问孟子:“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回答:“于传有之。”齐宣王问:“臣弑其君,可乎?”孟子回答:“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在孟子看来,国君对臣民不仁,臣民对国君也可不义;国君既“贼仁”,又“贼义”,则臣民就可以诛此独夫,这是合情合理的。这一点,比起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来,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 4.政事以民为归宿。 孟子对梁惠王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人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孟子•梁惠王上》)那么,“地方百里而可以王”。虽然孟子的主张归根到底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权利,但是,在春秋战国时代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5.用人以民意为准。 孟子说:“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孟子•离娄上》)又说:“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孟子•梁惠王下》)孟子主张选拔某些人,革除某些人,杀掉某些人,光听左右大臣及诸大夫的话不行,应以“国人”的意见为出发点,这种观点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6.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 孟子主张君王应做到“不扰民”,反复强调“不违农时”“勿夺其时”的重要性;又分析君与民的相互关系,“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君王只有“与民同乐”,才可以“王天下”。 7.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 齐宣王说:“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孟子认为有小勇,有大勇。“文王一怒而安天下”,这是大勇,可以使百姓安居乐业。齐宣王又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货。”孟子说:“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齐宣王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孟子称赞周初古公亶父带着他的妻子姜氏到岐山之下。并说:“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孟子•梁惠王下》) 8.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又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他主张如果进行战争.也应“解民倒悬”。这种思想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参考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考察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没有更减少,我的百姓没有更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人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
“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的畜养,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生产季节,几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不曾有过的事。
“贵族家的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及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学习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2.提高掌握古汉语常识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 2.对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难点: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解决办法:
1.对课文第三部分阐述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的正确理解。这部分实际上是孟子“仁政”内容的具体化。 2.对孟子及《孟子》一书的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生活动的设计 1.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
(2)借助字典,正确译文。
(3)归纳文意,记下学习的难点。 2.课内采用专题讨论的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疏通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及结构。 2.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著作,记录了孟子的言行,是孟子的弟子编辑的,共七篇。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主张“制民之产’(使农民有规定数目的田可耕),但同时却主张恢复西周井田制度。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曾游说齐宣王、梁惠王,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但始终未被采纳。《孟子》的文章很雄辩,感情强烈,辞锋犀利。在宣传主张、论辩事理时,常能分析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步步深人,层层进逼,以使自己的论辩最后获胜。《孟子》还善于运用譬喻来说明道理。常于从容谈论之间引喻对比,意思精列。 2.文章的主旨及特色
本文是记孟子答梁惠王问所讲的几段话,主要内容是阐明王道政治的。先针对梁惠王的疑问,用比喻说明凶年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然后正面论证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能使天下之民归顺。孟子托言古制,提出“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的措施和要求,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但主张减轻劳役、发展生产、兴办教育、利民保民,还是反映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积极思想。
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论证严密,说服力强,全文围绕“保民而王”的观点,首段先写梁惠王质疑,为答问作准备。第二段针对疑问,巧用比喻释疑,使惠王明白小思小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第三、四段正面论述行“仁政”的措施和好处。
末段巧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批驳人死罪岁,自然得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的结论。显示了孟子的辩才。 全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更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节奏感。 3.本文学习的知识点 ①掌握本文的通假字:“直”—“只”;“无”—“毋”,“颁”—“斑”;“涂”—“途” ②正确分辨古今异义词,如“寡人”“河”“请”“走”“或”“嘶”。 ③准确使用一词多义的词。如:“于”、“王”,“以”“食”“之”。 ④注意词类活用的词。“鼓”、“树”、“衣”、“谨”、“王”。 三、重点、难点的孝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预习课文
(1)借助字典,通读,通译课文。 (2)标出课文结构层次,归纳文意。 2.导入新课
(1)学生复述课文。
(2)用课文原话回答以下问题,目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①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收”并无本质区别的?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3.介绍作者、作品。 4.文章梳理问答。
(1)本文中心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
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新会的不平等。 (2)试概括本文的结构 [参考答案]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梁惠王“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但“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据此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用设喻的方法,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段—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四、总结、扩展
综至全篇,段落分明,层次井然,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做为每一部分的画龙点睛之笔,既标明三个部分的联系,又将每段议论的要点点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2.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3.分类整理古汉语常识。 二、整体感知
孟子善于雄辩,并气势充沛,使其自己“仁政”的观点鲜明,明确,学习时要研究其具体的方法。 对于古汉语常识,要注意准确把握,探寻规律。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出题讨论式 讨论题:
(1)为什么说孟子善用比喻说理,他如何做到论辨的气势磅礴? [参考答案]
孟子善用比喻说理的“善用”重要表现在用对方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梁惠王喜欢打仗,就用战争做比喻,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
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
作品读起来气势磅礴的原因,是多用了排偶句式,在第3段中阐述了“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偶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对孟子“仁政’内容应如何理解? [参考答案]
集中在文章的第3部分,即第3—5自然段。这里阐述了孟子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是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 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②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③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⑤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⑥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⑦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总之,孟子以为解决“民不加多”的状况,就要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
2.以训练式,完成分类归纳古汉语现象。 (1)通假字
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不过”。句意是:只是没有跑百步罢了。)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句意是:不要期望百姓比邻国的多。)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句意是: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东西顶着东西了。) 涂有饿殍(涂,同“途”,道路。句意是:路上有饿死的人。) (2)古今异义词
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代国君称自己的谦词。今用于形影孤单的人。句意是:我对国家。) 河内凶(河,黄河。今泛指河流。句意是:河内遇到饥荒。) 请以战喻(请,请允许我。今常用于对方“请坐”,让对方坐下;“请指导”让对方做指导。句意是,让我用打仗来作比喻。)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可”是“可以”,“以”是凭借。今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句意是:七十的人可以凭借它吃到肉。)
弃甲曳兵而走(走,跑,这里指逃跑。今常指一般的行走。句意是,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或百步而后上(或,有的人,不定代词。今常用于选择复句中的选择词。句意是,有的人逃跑百步后停止下来。) 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则,那么。今常用于代词,当“这”“此’讲,如“斯文”等。) (3)一词多义 于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介词) 寡人之于国(对,介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在,介词) 王
然而不王者(为王,动词,读wàng) 梁惠王曰(君王,名词,读wáng) 以
请以战喻(让,介词) 可以无饥矣(凭借,介词) 以时入山林(按,介词) 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词) 食
狗彘食人(吃,动词)食而不知检(食物,名词) 之
填然鼓之(没有意义的衬字)
王道之始也(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 五亩之宅(“的”,助词。)
中之以孝悌之义(代词,代百姓。) (4)词类活用
填然鼓之(鼓,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敲起鼓。句意是:咚咚地敲着战鼓。)
树之以桑(树,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种植。句意是:<在住宅场地上>种上桑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词带宾语“帛”作动词,穿上。句意是五十的人可以凭借它穿上丝织品的衣服。) 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句意是: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 然而不王者(王,名词受副词“不”的修饰作动词,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 (5)古汉语句式 判断句
非我也,岁也。(„„也,表判断。句意是,不是我,是年成啊。) 倒装句
未之有也(否定句,宾语前置,应“未有之也”。句意是,没有听说过这种情况。) 省略句
可以无饥矣。(“以”后省略宾语“之”。句意是,可以凭借它没有饥饿了。) 四、总结、扩展
文言文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准确地解释文言实词,是学好文章的关键。判断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应做到以下几点:
1.牢记实词的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及课文中例句及文言词法句法。 2.从字形、字音入手推求字义。 3.利用文言句法特点判断词义。 4.利用词的构成方式判断词义。
5.从具体语境出发,顾及上下文去判断词义。 理解孟子所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的意思。(选自《孟子•尽心下》) [参考答案]
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孟子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的安居乐业。 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辨析下列多义词的不同意思(附答案) 数
(1)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数目)
(2)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几,若干)
(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读shuî,屡次) (4)数罟不入洿池 (读cù,密) 发
(1)百发百中 (发射) (2)发闾左滴戍渔阳九百人 (派遣) (3)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打开) (4)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花开) 直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不弯曲)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仅) (3)系向牛头充炭直 (价值) 兵
(1)非我也,兵也 (兵器) (2)穷兵黩武 (战争) (3)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军队) (4)草木皆兵 (兵士) 胜
(1)驴不胜怒,蹄之 (能承受)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尽)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胜利)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超过) (5)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优美的) 3.给下列句式附上例句,并译成现代汉语。 或„„或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直„„耳,是„„也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还是逃跑啊。 是何异于„„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种状况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附: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梁惠王提疑:民不加多 1.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阐述
孟子 答疑: 2.使“民加多”的措施
结论——保民而王 23、劝学
一. 教学目标
知识: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能力: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德育: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把握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手法并学习使用;理解全文以喻代议、正反反复论证的 手法。 2、 领会文章主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 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假如有那么一天:国家教委下令,中国籍公民年满17岁就可以自由选择是否继续深造,而且这个决定权只属于你们自己,那么你们会怎么选择呢?这可是你们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因此一定要慎重考虑。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荀子的《劝学》,看看对你们的选择是否会有所帮助。 第一课时 一、 解题 1、“劝”的意思
“勸”是“劝”的繁体字,为形声字,在古代以“力”字作形符的字都有“勉励”的意思在里面,可想而知文章标题中的“劝”应该怎样理解呢? 文中的“劝”:劝勉别人要„„ 现代汉语中的“劝”:劝戒别人不要„„ 举例:劝百讽一、劝善惩恶、劝恶扬善„„ 2、“学”的内容
①学什么;②怎样劝;③怎样学 二、朗读研读
1、集体朗读的过程中指出停顿、发音等; 2、文章的题目是《劝学》,但真正有关“学“的却只有5句。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这样写呢,也就是说其余加进来的那部分内容是什么,对文章理解有什么帮助? 明确:比喻
三、第一段(共5个比喻)
1、请第一组学生朗读第一段,朗读完后请学生找出该段的“通假字” “輮”、“有”、“暴”、“知” 2、边疏通边分析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两“青”;三“于”;翻译本句,掌握该句式。 通过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插入宋代刻本) ②木直中绳„„金就砺则利。
分别请学生翻译该小层。重点突出“中”、“挺”、“受”、“金”、“就”、“砺”。
通过学习可以改变自己。
③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重点翻译该句,突出“博学”、“日”、“乎”、“行”、“参省”。 3、小结拓展(学的具体内容) ①学习的意义。
②旧我(赤子之心)——新我
“赤子之心”指最纯洁的心,孔子、孟子均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但同样为儒家代表人物的荀子却是著名的“性恶论者”,他认为人性“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还认为“善”是后天环境和教化学习的结果。 引:“六艺”,礼、乐、书、数、御、射 “知明而行无过矣”
明确:学,不仅要学习知识,更重要的还有德行。
4、再次集体朗读,给学生一定时间,让他们试着背诵第一段。 四、第二段
1、请第二组学生朗读该段 2、疏理该段。
重点翻译“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重点突出:“须臾”、“跂”、“博见”、“加”、“疾”、“闻”、“利足”、“高”、“水”、“生”、“彰”、“绝”、“至、致”。 3、再次集体朗读该段。 五、作业
1、背诵前两段。
2、整理前两段中的“而”字。 第二课时
一、 作业检查。 抽背。
二、第二段(共5个比喻) 1、集体朗读第二段。
2、第一个比喻,重点突出学习的重要性。
后四个比喻,借助外物可以弥补自身不足,在于说明通过学习可以弥补自身的不足,最终达到目的。 引:牛顿语——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3、小结
学习的作用。 三、第三段
1、集体朗读该段,并为该段分层。 2、第一层——积(5个比喻) ①疏理分析该层。
翻译“积善成德„„圣心备焉”(该句也说明了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德”),重点突出:三个“焉”、“善”、“跬、步”、“无以„„”
②比喻的特点。
正反对比—— 积,成 不积,无以 ③小结:学习要善于积累。 3、第二层——持(4个比喻) ①疏理分析该层。 重点突出:“骐骥”、“驽马”、“功”、“舍”、“锲”、“镂”。 ②比喻的特点——正反对比(不舍、舍)
③小结:成功与否关键并不在于先天条件,而在于要有恒心——学习要善于坚持。 4、第三层——专(2个比喻) ①疏理分析该层。
翻译“蚓无爪牙之利„„用心躁也”,重点突出:“爪牙”、“强”、“上、下”、“用心”、“寄托”、“跪”、“螯”、“黄泉”,掌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该句式。 ②比喻的特点——对比 蚓——用心一 蟹——用心躁
③小结:学习要专心一致。 5、总结:学习的方法与态度。 6、自由朗读该段,并尝试背诵。 四、中心论点 1、“学不可以已”。
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 2、“君子曰”的好处。 ①君子的含义。
②权威性,具有说服力。 五、艺术特色——比喻的作用。
以常见的事情或现象设喻,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也有感染力。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灵活有变。 六、“而”字
第三段中的“而”字分析结合作业“而”,把文中重点“而”字进行总结。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转折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表递进 吾尝终日而思矣。表修饰 吾尝跂而望矣。表修饰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表承接、表转折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表因果 锲而舍之„„锲而不舍。表假设 蟹六跪而二螯。表并列 24、《秋水(节选)》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了解庄周及他的哲学思想,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能力目标
1.通过自读,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使学生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 教学重点
1.理解“泾流、涘、望洋向若、少、轻、殆、大方之家”等词语。 2.整理和归纳“焉、于、而”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了解“非„„则„„”和“见„„于„„”两种固定句式。
教学难点 :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2.理解河伯对海神的那番感叹。 教学方法 :1.朗读法。2.问答法。3.探究拓展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中国的成语源远流长,含义深刻。其中有两个成语,一个是“ 望洋兴叹” ,一个是“贻笑大方”。大家知道它出自什么作品吗?(《庄子\\\" 秋水》)有谁能说一说这两个成语的意思?( 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藐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贻笑大方:让内行者见笑。) 二、介绍作者及《庄子》
庄子,名周.宋蒙城(今河南商丘县附近)人。大约生于公元前四世纪中叶,死于公元前三世纪上半时期,与孟子同时或稍后。他作过蒙城漆园吏;楚威王要拜他为相,他拒绝了。 《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后学者所著。一般人认定,“内篇”七篇是庄子自著,“外篇”十一篇是门人和后学者所著。它是一部唯心主义哲学著作,但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庄子》一书的思想核心.即清静无为,顺应自然,随从世俗,反对人为,弃圣绝知,否定现实的进步和斗争。
《庄子》中所宣扬的社会理想是人类远古,所谓“其卧徐徐,其觉于于”;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庄子》有一定的批判精神。当时封建制代替了奴隶制,大批的贵族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他们极尽诡诈残酷,贪婪无厌,穷奢极欲。庄子反对“知”、“圣”,诅咒黑暗,往往是基于此而发。在后学中更明确指斥“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这种深刻的批判精神,体现了《庄子》文章一定的现实意义,对后代也有积极影响。
三、整体感知课文
《秋水》是《庄子•外物》中的一篇。课文节选的是《秋水》篇的开头一段,以河伯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学生思考:全文可分为多少个层次?怎么划分?每层讲什么?
明确:全文分两层:第一层(“秋水时至„„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写黄河的壮阔和河伯的骄傲自满。第二层,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不如。
四、思想内容分析: 1、分析第一层 提问:本层共两句话,每句讲什么? 明确:第一句写黄河的壮阔。第二句写河伯的骄傲自满。
提问:河伯骄傲自满的神态、心理可用什么成语概括? (参考:踌躇满志、夜郎自大) 板书设计 :
百川灌河——雄壮
黄河 不辩牛马——开阔 第一层
欣然自喜——踌躇满志
河伯 天下之美尽在——夜郎自大 2、分析第二层
提问:见到大海,河伯为什么会望洋兴叹?
明确:对于接纳众流、浩瀚无垠的大海来说,黄河与之相较,又实在是太渺小了。当河伯怀着洋洋自得的心情向东而行,到达北海,“东面而视”时,满眼所触及的是无边无际的茫茫海水,这和“不辩牛马”相差何啻天壤。河伯还有自知之明,顿觉自己的见识局于一隅,自愧弗如,故而会望洋兴叹 提问:河伯是怎样进行自我批评的? 明确: 首先以“‘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来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狂妄自大。接着以小看仲尼和轻视伯夷的事例,证实了自己的浅薄。最后以一个“殆”字,阐明骄傲自满的危害性,即势必遭到“大方之家”的耻笑。批判层层展开,步步深入,一个狂妄自大,又将幡然悔悟的河伯形象跃然坻卜,呼之欲出了,从而揭示了反骄破满的主旨,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板书设计 : 东面而视 大海
第二层 不见水端 责己狂妄
河伯 批己浅薄 贻笑大方
3、小结。提问:本文对我们有何启示?
明确:我们可以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那就是说一个人的见识总是有限的,见闻再多,也不能骄傲自满。(学生说出诸如“人贵有自知之明 ”、“ 知耻近于勇 ”、“谦受益,满招损” 、“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片面性”、“自大由于无知”、“ 有比较才有鉴别”等,都应予以肯定。) 五、总结本文有关的语法
(一)通假字: 泾流之大。(“泾”通“径”,直流。) 不辩牛马。(“辩”通“辨”,分辨,辨别。)
(二)一词多义
望洋向若而叹曰。(名词,海神名。)
以为莫己若者。(动词,如、及、比得上。) (三)词类活用
顺流而东行。(方位名词作状语。东:向东面。) 东面而视。(方位名词作状语。东:朝东,向东。)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少:认为„;少,小看;轻:认为„„轻,轻视。) (四)句式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宾语前置句。宾语“己”置于动词谓语“若”的前面)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见„„于,表示被动,可译为“„„被„„”, (五)固定格式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非„„则”,表示假设,译为:“不是„„就、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且夫„„”,再说,而且,用于承接上文,引出另一层 意思。) 六、分析本文写作特点
本文以寓言的形式说理,因此将客观的东西主观化,用拟人的来表现海、河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如河伯的沾沾自喜和对海神若的谈话就是如此,另外,在论说时,文章采用了引申譬喻的方法,以小见大地扩展话题。比如文章开始写的是水之大,而河伯对海神若的谈话则提到了仲尼之闻与伯夷之义,就由 水势的大小拓展到道德学问的方面来,使文章的内涵更丰富,主题更深刻。
七、作业 :默写课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