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网络诈骗盗取信息怎样办?

网络诈骗盗取信息怎样办?

2020-09-28 来源:世旅网

如果遭受了网络诈骗或盗取个人信息,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修改密码并启用强密码策略,保护账户安全;不要轻易点击邮件中的链接,尤其是来自未知来源的邮件链接,以免再次遭受网络钓鱼;如果已经泄露了密码,建议立即修改密码并使用强密码策略,以减少账户被攻击的风险;尽快联系相关的机构或银行,说明情况并要求他们采取相应措施,保护账户安全;注意个人隐私安全,不要轻易将个人信息泄露给陌生人,尤其是那些以高额回报为诱惑的

法律分析

如果遭受了网络诈骗,盗取了个人信息,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修改密码,并立即启用强密码策略,以便保护帐户安全。

2. 不要轻易点击邮件中的链接,尤其是来自未知来源的邮件链接,以免再次遭受网络钓鱼。

3. 如果已经泄露了密码,建议立即修改密码,并使用强密码策略,以减少帐户被攻击的风险。

4. 尽快联系相关的机构或银行,说明情况并要求他们采取相应措施,以便保护帐户安全。

5. 注意个人隐私安全,不要轻易将个人信息泄露给陌生人,尤其是那些以高额回报为诱惑的人。

个人信息泄漏后,要第一时间换账号。由于现在网络十分发达,信息泄露之后如果不换账号,那么在这个账号下登录的各种信息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出。因此,一旦发现了泄露的源头,就要立刻终止使用这个账号,从源头切断泄漏源。

2、更改重要的密码。

现在的人离不开网络,一旦个人信息泄露,涉及面非常广。尤其对于喜欢网购的人来说,个人信息往往和银行账号、密码等重要的信息联系在一起。因此一旦个人信息泄露,应该马上更改重要的密码,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3、报案。

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应该报警。报案的目的一来是保护自己的权益,二来也是可以备案。一旦有更多的人遇到和类似的情况,就可以一起处理。这样不仅可以维护自己的隐私权,还可以避免更多的经济损失。

4、收集证据。

在信息泄露之后,很容易收到各种各种的邮件,接到天南海北的电话。这时候要留心,记下对方的电话或者是邮箱地址等有用的信息。可能这些信息很琐碎,但是一旦收集好这些信息不仅能帮助自己维权,而且还可能帮助更多的人。

5、提醒身边的亲朋好友防止被骗。

个人信息泄漏后,不仅可以用这些信息盗用当事人的账号,甚至还可能骗当事人身边的亲朋好友。所以一旦的信息泄露,或者联系工具账号丢失,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当事人的亲朋好友,要他们倍加防范,以免上当受骗。

二、网络诈骗案立案管辖地是哪里?

1、网络诈骗犯罪案件一般由犯罪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更为适宜的,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结果发生地。

(1)“犯罪行为发生地”包括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网站服务器所在地,网站建立者、管理者所在地,被侵害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或其管理者所在地,犯罪嫌疑人、被害人使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所在地,诈骗电话、短信息、电子邮件等的拨打地、发送地、到达地、接受地,以及诈骗行为持续发生的实施地、预备地、开始地、途经地、结束地。

(2)“犯罪结果发生地”包括被害人被骗时所在地,以及诈骗所得财物的实际取得地、藏匿地、转移地、使用地、销售地等。

2、网络诈骗最初发现地公安机关侦办的案件,诈骗数额当时未达到“数额较大”标准,但后续累计达到“数额较大”标准,可由最初发现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综上所述,当事人遭遇网络诈骗犯罪活动,一定要提高警惕避免遭遇财物经济损失,对于重要的个人信息账号密码,不得向任何人泄露和告知,不要轻信他人的言语,加强安全防患意识,及时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到侵犯。

从上面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知道,如果遇到网络诈骗盗取信息怎样办?的问题我们应该知道怎样去处理了。实际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面对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才能够在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更好的通过法律去解决。

拓展延伸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诈骗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防范网络诈骗,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1)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学习如何识别和防范网络钓鱼、网络病毒和其他网络安全威胁。

(2)使用安全的网络通信工具。我们应该使用可靠的网络通信工具,例如使用杀毒软件和防火墙来保护我们的计算机和个人信息。

(3)不要泄露个人信息。我们应该避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地址、电话号码、社交媒体账号等。

(4)定期检查网络账户。我们应该定期检查我们的网络账户,确保它们没有被黑客入侵或滥用。

(5)向有关机构报告诈骗行为。如果我们发现有人在使用网络进行诈骗活动,我们应该及时向有关机构报告,以便他们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制止这种行为。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防范网络诈骗,保护我们的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

结语

遭受网络诈骗或盗取个人信息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修改密码并启用强密码策略,保护账户安全。

2. 不要轻易点击邮件中的链接,尤其是来自未知来源的邮件链接,以免再次遭受网络钓鱼。

3. 如果已经泄露密码,建议立即修改密码并使用强密码策略,以减少账户被攻击的风险。

4. 尽快联系相关的机构或银行,说明情况并要求他们采取相应措施,以便保护账户安全。

5. 注意个人隐私安全,不要轻易将个人信息泄露给陌生人,尤其是那些以高额回报为诱惑的人。

6. 及时换账号,避免信息泄露后账号被黑客攻击造成经济损失。

7. 更改重要的密码,尤其是银行账号和密码等重要信息。

8. 报案,维护自己的权益,并避免更多的经济损失。

9. 收集证据,备案或提供给相关部门,帮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0. 提醒身边的亲朋好友防止被骗,以保护他们的个人信息安全。

在处理网络诈骗或盗取个人信息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加强安全防患意识,了解相关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十二条 违反国家规定,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情节严重的,应当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实施前款行为,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二十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严重”;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一百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上述方式恶意透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以信用卡诈骗罪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五条 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所称“冒用他人信用卡”,包括以下情形:

(一)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二)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三)窃取、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并通过互联网、通讯终端等使用的;

(四)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十条 恶意透支数额较大,在提起公诉前全部归还或者具有其他情节轻微情形的,可以不起诉;在一审判决前全部归还或者具有其他情节轻微情形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曾因信用卡诈骗受过两次以上处罚的除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