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童话故事教学的心根——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上册)第11课《狐狸和乌鸦》课堂实录
课时学习要求: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喜欢听奉承的话容易上当受骗的道理。
课时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好狐狸三次说的话。
课时设计理念:把课文读得有滋有味,语言训练得扎实有效。
教学课时:第2课时
教学流程:
一、蓄情:在“你”与“您”字辨析中,知礼节。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各位小朋友,你们好!怎么回应老师?
生:老师您好!
师:老师没有听清是“你好”,还是“您好”?(板书:你、您)大家看,“你”字与“您”字,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有“心”,一个无“心”。
师:是啊,有“心”才把别人放在心上,这叫尊敬别人。“你”字就没有这层意思了。同学们问候老师,说“您好”,不说“你好”。说明大家很懂礼貌,是用心在问候老师呀。让我(们)再来相互问候一声吧!
师:各位小朋友,你们好!
生:老师——您好!
点评:在自然的导读谈话中,突出汉字特点和构字规律,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相机教学,有效地实现了字、词、句结合和识与用的结合,收到事半功倍的结果。同时,还巧妙地为下一步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情境做好铺垫。
二、明由:知道“问候”是假,想“吃”是真。
(学习课文1、2两自然段。)
师:刚才我们相互打招呼,我感受到了同学们特别有礼貌,今天也有一个人显得特别有礼貌,知道他是谁吗?
学生:(齐说)想!
师:(转身至讲台)那好,我们来看一看是谁呢?(出示课件)
生:(齐读)亲爱的乌鸦,您好吗?
师:这里哪个字能看出说话人显得特别有礼貌?
生1:您!
师:(指一生)你再说一遍!
生2:您!
师:请把这词语说出来。
生2:您好。
师:孩子们,这是谁说的话?
生:狐狸!
师:狐狸对谁说?
生:乌鸦。
师:谁能把这礼貌的话再读出来呢?
生:亲爱的乌鸦,您好吗?
师:嗯!说得多好听啊!请再来一次?在说之前,老师有个问题,你要思考好。这只狐狸在什么情况下,向乌鸦打招呼的?(师挥手做打招呼的动作)请打开课本,自由的大声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找一找,画一画。开始!
生:(齐声)第一自然段。
师:孩子们,刚才老师说是自由读,而刚才大家喜欢齐读。这一次啊,是你自己读,不要和人家一块儿齐读,再把第一自然段读一读,注意狐狸是在什么情况下向乌鸦打招呼的?
生:狐狸在树林里找吃的。
师:这是一只饿坏了的狐狸。
生:他来到一棵大树下,看见乌鸦正站在树枝上,嘴里叼着一片肉。
师:(出示识字卡片“叼”)一起读。
师:看语文书上的插图,你理解“叼”吗?理解的同学举手。(生举手)师:那好,我请同学做一个动作,用手表示乌鸦的嘴巴,谁来演示一下?
生用手表示“叼”。
师:“叼”这个字什么结构?
生:左右结构。
师:左边的“口”字个头很矮,右边的这个字呢?个头很高。那我们写这个字的时候,怎么写呢?看老师,拿出你的右手,老师写一下,你也写一下。
师:(边说边写)左边的“口” 字矮,我们把它提一提,写在左上角,看老师写。(师板书)再看右边,右边的起笔很重要。在哪里起笔呢?很简单,在口字的肩膀头上就可以了,最后一笔比较特别,是提!(师用红笔书写末笔)。
师:刚刚老师提的问题,同学们一读课文就找到答案了。看来书要多读几遍,那你现在再来读狐狸说的这句话。当狐狸在树林里到处找吃的时候,,他对乌鸦说——
生1:亲爱的乌鸦,您好吗?
师:没有感觉到饿么。
生2:亲爱的乌鸦,您好吗?
师:这是只想吃的狐狸。
师:当狐狸看到肉很馋的时候,他对乌鸦说——
生:亲爱的乌鸦,您好吗?
师:要流口水的狐狸。
师:当狐狸看到肉馋得直流口水的时候,他对乌鸦说——
生:亲爱的乌鸦,您好吗?
师:流下一点了,可惜口水又回去了。
生:亲爱的乌鸦,您好吗?
师:这次真得流口水了。
师:孩子们,狐狸看到乌鸦嘴里一片肉,眼珠子一转,说……你读。
生:亲爱的乌鸦,您好吗?
师:看到他眼珠子一转了吗?谁再试试?
生:(眼珠子一转)亲爱的乌鸦,您好吗?
师:读得真好,为什么狐狸的眼珠子一转呢?眼珠子一转,你怎么理解啊?
师:(贴近学生)你轻轻告诉我。
生:……
师:还有谁?
生:……
师:只有他理解狐狸的心事,狐狸的心思只有他知道,你和狐狸心有灵犀一点通。还有谁知道狐狸的心事?
生:狐狸想办法让乌鸦嘴里的肉掉下来,
师:好极了。(掌声响起)
师:狐狸想到什么办法吗?谁来补充一下?
生:他想到让乌鸦说话。
师:不仅你们知道狐狸的心思,乌鸦也知道了,你们看,乌鸦有没有回答?
生:没有回答。
师:面对别人的问好,(板书:问好)乌鸦没有回答。(板书:没有回答)狡猾的狐狸啊,一计不成,又心生一计,想知道他的新计谋吗?想不想?
生:(齐声)想。
点评:借助语境的转换,巧妙导入新课。坚持“以读为本,读中求悟”的策略,抓住关键生字及生字所寄附的词句(亲爱的……您好吗?),引导学生在富有童趣的语境中,反复朗读体验,潜移默化让他们感受到,同一个词、同一句话,不同的主体,在不同的语境中,面对不同的交际对象,怀着不同的交际目的,所表达的意义和感情是完全不同的。把文本理解、朗读训练和语感培养熔于一炉,落到实处,也为学生的语言学习提供了正确的路径。
三、推进:明白“关心”是假,套“近乎”是真。
(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投影文字:“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
师:如果说见面的第一句话,是打招呼,那么第二句话就是关心了,这句话里面,狐狸关心谁啊?
生:(众)乌鸦的孩子。
师:谁来说狐狸是怎样关心乌鸦的孩子的啊?
生: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
师:蛮有意思的。
生: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
师:面对别人关心自己的孩子,天下做母亲的,哪有不心动的呢?乌鸦有什么反应?
生:看了一眼,还是没有回答。
师:面对别人的关心,只是看了一眼。(板书:关心 看了一眼)尽管只是看了一眼,狐狸就心中窃喜,他想,离吃肉的时间可能是不长了。谁能够让我这只站在高高树上的乌鸦看他一眼呢?谁来读?你们是站在树下的狐狸,我是站在树上的乌鸦,谁来说说,让我看他一眼呢?
生: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
师:(仰脸没有反应)怎么回事?
生:(再读)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
师:(师俯看该生)他读得好不好?(掌声。)全班请起立,你们是站在树上的乌鸦,老师是站在地上的狐狸,把书拿起来。
师:(绘声绘色地)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有的学生看我一眼,有的学生没有看我一眼。谁没有看我一眼?为什么?再听老师说一遍。
师:狐狸说: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
师:有的同学摇头了,说说看,你为什么摇头?
生:因为乌鸦知道他要搞什么阴谋。
师:再注意听,狐狸说: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你发现什么没有?
生:狐狸是陪着笑脸说的,而你没有陪着笑脸说。
师:你真会观察。那狐狸为什么要陪着笑脸说?
生:因为他想让乌鸦上他的当。
生:他狡猾。
生:不让乌鸦怀疑自己的企图。
师:狐狸真的是关心他的孩子吗?
生:(齐声)不是。
四、升腾:知道“夸赞”是假,诱使“开口”丢肉是真。
(学习课文第4—6自然段。)
师:就这么一句关心的话,打动了乌鸦,乌鸦便看了他一眼,狐狸好高兴啊。狐狸又想了一个点子,想不想知道?(生:想。)
师:(出示课件)大家自己读。
生读: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可就差多了。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就唱几句吧!
师:请你读第一句。
生: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可就差多了。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心里美滋滋的,乐滋滋的。狐狸夸什么的?
生:羽毛很漂亮。
师:羽毛漂亮,他不和孔雀、百灵鸟比,他和谁比?
生(齐声):麻雀。
师:和麻雀比,狐狸可真会说话。谁再读一下?
生: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可就差多了。
师:大家把掌声送给他。狐狸又夸了什么呢?第二句谁来读?
生: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就唱几句吧!
师:夸乌鸦的嗓子,好到什么地步?
生(齐声):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就唱几句吧!
师:这里面狐狸最想说的是那个词语?
生:(大声)唱歌。
师:这两人懂得狐狸的心思啊。其他人懂吗?为什么狐狸用那么长的2个句子,唯独就想说“唱歌”呢?
生:因为唱歌要开口。开口肉就掉下来。
师:这个小狐狸,夸了它的羽毛,又夸了他的嗓子。真话?假话?
生:假话。
师:老师把说假话夸赞别人的语言,用个词表示,“奉承”,(板书: 奉承)一起读这个词,奉承。乌鸦听到人家这么奉承他,心里高兴吗?
生齐声:高兴。
师:谁来读这句话,让我这只乌鸦唱几句?
生: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可就差多了。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就唱几句吧!
师:你的嗓子很特别。大家一起读一遍。
生读。
师:(学乌鸦的叫声:“哇——”。)赶紧看书上的第五自然段,乌鸦终于开口啦。读。
生齐读第五节。
师:这时的乌鸦怎么样?
生:非常得意。(板书)
师:这时候,狐狸还听他唱歌吗?
生:不听了。
师:他干什么去了?
生: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掉了。
师:他的主意实现了没有?
生:实现了。
师:那是一个什么主意呢?
生:让乌鸦开口唱歌。
师:你只能算半个狐狸。
生:狐狸是为了乌鸦嘴里的那块肉。(掌声响起。)
师:最后得到了吗?“肉”这个字怎么写?观察一下。拿出你的右手,跟随老师写“肉”字。(并引导生组词。)
点评:“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教者牢牢抓住课文故事的宏观逻辑顺序,由“问候”向“关心”“推进”;由“关心”向“夸赞”“升腾”。层层递进,有序展开,避免了单调的平面重复,引导学生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向上攀登。学生既切实受到语言生动性、丰富性的感染,又隐约接受了语言条理性、逻辑性的熏陶。
五、高潮:重组文本故事,提升言语能力。
师:现在同学们轻松一刻,有几个智力挑战题,考考你们。(出示题目)谁会做?
生:第一次,狐狸向乌鸦问候,乌鸦没有回答。
师:掌声。第二题,想不想试一试?
生:第二次,狐狸关心乌鸦的孩子,乌鸦看了一眼,没有回答。(掌声。)
师:谁再说一次?
生:第二次,狐狸关心乌鸦的孩子,乌鸦看了狐狸一眼,没有管他。
师:猜猜看。老师第三道题目会出什么呢?猜到了,你可以当老师了。
生:第三次,狐狸怎样令乌鸦开口?
师:谁会出题目?
生:第三次,狐狸夸奖乌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