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医疗美容机构医疗事故的刑事风险是什么

医疗美容机构医疗事故的刑事风险是什么

2020-07-05 来源:世旅网

根据《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以下情形为“严重不负责任”:(一)擅离职守的;(二)无正当理由拒绝对危急就诊人实行必要的医疗救治的;(三)未经批准擅自开展试验性医疗的;(四)严重违反查对、复核制度的;(五)使用未经批准使用的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的;(六)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及有明确规定的诊疗技术规范、常规的;医疗美容机构比较常见的是“使用未经批准使用的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的;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及有明确规定的诊疗技术规范、常规的”两项。为规避医疗事故罪的风险,医疗美容机构应当加强自身的管理和规范,做到使用的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都来源合法,产品合格,操作符合相应的技术规范和诊疗常规。行动建议:该罪主要为过失犯罪,需要达到能预见而未预见且后果严重的范畴才构成犯罪,犯罪行为涵盖了从医执业的各个行为,这也进一步表明,医生作为特殊职业,必须高度谨慎、忠实勤勉,不可玩忽职守。

医疗美容机构美容贷的刑事风险是什么

医疗美容机构不停的在网络平台宣扬容貌焦虑,并灌输美丽就可以成功的理念,同时,“超低价医疗美容、医疗美容超市、特价大酬宾”等营销不断进行,连蒙带骗的带人入坑。想美,经济不宽裕,没问题,这有一场精心策划的“美丽贷”等着你。医疗美容机构虽然通过顾客贷款解决了客户的美容费用问题,但网贷机构的直接或间接暴力催收,随意泄露借款人隐私信息,困扰其正常生活与工作,严重扰乱了金融行业正常经营秩序。目前上海、深圳、北京、广西、广州等多个省市的医疗美容贷受到打击,认定为医疗美容机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带有欺骗性的虚假宣传、给予假承诺,达到诱导贷款消费,属于刑事犯罪。行动建议:美容贷、套路贷等行为不仅破坏金融秩序,而且危害消费者身心健康,属于目前各部门重点整治的违法违规问题,发现有医美机构开展美容贷业务的,及时向当地工商部门举报。

医疗美容机构行贿的刑事风险是什么

医疗美容机构不具备正常开设和运营的条件,为了能够顺利开设,需要与审批部门进行勾兑。为了能过顺利运营,需要与监管部门进行斡旋。在此过程中,国家工作人员是绕不开的。为了达到目的,“跑、送、要”是最为常见的非法方式。所谓“跑”,是请国家工作人员从中斡旋,“送”是送礼,“要”是要宽大,要纵容。这些都是非法利益,是法律所不允许的。医疗美容机构如何避免行贿的风险?首先要努力创造条件使企业跨过合法、合规的门槛。其次,在运营过程依法依规,稳健运营。最后,在合规的基础上,为了谋取“正当利益”,如果需要运作一下,也不至于触碰刑事犯罪的底线。行动建议:反商业贿赂历来为社会经济发展活动中重点治理的难点问题,企业腐化危害自身,反商业贿赂不仅仅需要政府部门自上而下的权力制约,企业也应当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企业合规行为。

医疗美容机构商业贿赂的刑事风险是什么

商业贿赂行为是指经营者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谋取交易机会或者竞争优势。医疗美容机构最常见的就是给引流平台或渠道佣金,或者叫介绍费。法律是允许给佣金或回扣的,但必须入账,这里最大的风险来自于账外,也就是不走账。不入账的涉嫌犯罪,入账的视为合法。医疗美容机构应该通过内部控制制度来规范回扣的流程,让发出去的回扣都入账,列入支出,即便是对方不入账,也不涉及我方违法问题。收取佣金的企业,也应当如实入账,如涉及员工个人的绩效,可通过奖金的方式发放给员工。行动建议:对于员工个人的涉贿赂行为,对外损失可以诉请追偿,对内责任可以直接追究,对于关联贿赂行为损害企业利益的,可以一并起诉承担法律责任。

医疗美容机构非法行医的刑事风险是什么

据不全统计,目前医疗美容机构有30000余家,但美容主诊医师才有5000余人,平均每6家美容机构才有1名美容主诊医师,非法从事医疗美容服务的人员10万余人。根据《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情况为“情节严重”,这是进行刑事处罚的红线,也是最低线,更高的处罚请参照本解释。比如:造成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使用假药、劣药或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卫生材料、医疗器械,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非法行医被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两次以后,再次非法行医的;医疗美容机构在经营过程中,一定要聘请有资质的美容主诊医师,不能为了挣钱而触犯法律的底线。行动建议:非法行医害人害己、后患无穷,医美机构不应为了眼前利益承担巨大的法律风险。

医疗美容机构假冒注册商标的刑事风险是什么

品牌或品牌的一部分在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注册后,称为“商标”。商标是用以识别和区分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标志,受法律的保护,注册者有专用权。医疗美容机构在其经营场所装饰装修及服务、宣传资料中使用别家医疗机构在先注册并使用的商标作为企业字号,提供相同或相似的服务,容易导致消费者误认为两者之间存在某种关联关系,产生误认。比如:一家小的美容机构为了获得客源,可能采取与知名美容机构相同或相似的装修风格,甚至名称完全相同或极为相近,消费者误以为是连锁店。作为同样从事医疗美容机构,将未经授权的商标作为企业字号使用,还在宣传中突出上述标识,不仅构成民事侵权,在满足一定条件时还会构成刑事犯罪。行动建议:假冒注册商标,不仅侵犯民商事知识产权,更严重的可能构成犯罪。 该内容由 陆洋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