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启光
(暨南大学中文系,广东 广州 510632)
【内容提要】 本文在考察前人有关汉语短语研究及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汉
语短语对于汉语句子的语法构建和修辞建构作用,论证了汉语短语是汉语句子构成
的基本构件、是汉语句子结构的基础句法、是汉语句子修辞的重要“板块”,因此, 本文认为,今后不仅有必要深入汉语短语的静态研究以进一步弄清汉语句子构建的 真实面貌,而且有必要开拓汉语短语的动态研究以把握汉语句子修辞建构的又一重 要手段。
【关 键 词】 短语 语法构建 修辞建构 句子 句法 作用
在汉语里,短语又称“词组”。它是由若干词构成的造句单位,是语义上能逐层贯通、结构上能逐层搭配的没有句调的一组词。例如: 抗洪精神
继承弘扬抗洪精神
世世代代继承弘扬抗洪精神
在汉语语法研究史上,短语作为汉语语法结构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不能不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和分析,并曾经以“读”、“仂语”、“结构”等来指称之。但是,短语被正式确立为介于词和句子之间的汉语语法单位之一,只有约半个世纪的历史。[1] 这是汉语语法研究的一次重大的进步。[2]
半个世纪以来,汉语语法学家对短语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多侧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多角度地对短语进行了归类和分类,[3] 扩大和深入了人们的短语视野和认识。不过,这期间汉语语法学家对于这一语法单位多是强调在句法结构的层面上进行静态的结构分析和形式归类,重在研究它在构建汉语句法结构的作用。[4] 本文将在此基础上,立足在汉语句子的本体上,以静态的描写和动态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索短语在语法构建上和修辞建构上的作用,以求进一步深化认识并提高运用短语的理性水平。
从语法构建和修辞建构上来考察,汉语短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是句子构成的基本构件,又是句子结构的基础句法,还是句子修辞的重要“板块”。现分述如下:
一、汉语短语:句子构成的基本构件
句子,一般而言,是由词与短语构成的。但是,汉语的短语,在造句中的作用比起词来,显得更为重要。这是因为:
第一,在汉语的实践中,由短语直接充当句法成分,特别是主语、谓语,宾语等的机率远远高于词;在汉语的句子中,不但主语、谓语和宾语主要是由短语
1
充当,而且定语、状语、补语乃至独立语由短语充当的亦俯拾皆是。例如:
①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 是 |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主语“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定中短语,谓语“是生产资料和生产力” 是动宾短语,宾语“生产资料和生产力”是联合短语。
②月饼销售 高潮 || 突如其来,茶楼酒家 || “双节”期间 齐爆棚。 ( )==== [ ] ———
定语“月饼销售”是主谓短语,状语“‘双节’期间”是定中短语。
③江南的春天 || 来 得 特别早。 — < >
补语“特别早”是状中短语。
④你瞧,西面山沟里那一片柿树,红得多么好看。
△△
独立语“你瞧”,是主谓短语。 汉语的短语,不但总体上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强,而且就个体视之也是如此,即:一个短语往往可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以“上北京深造”这一连谓短语为例: ①哥哥‖上北京深造了。 (充当谓语)
②姐姐‖ 明年 上北京深造。 (充当谓语中心)
[ ] —————
③上北京深造‖比在广州进修好。 (充当主语) ④我‖不想│上北京深造。 (充当宾语)
⑤上北京深造的哥哥‖三年后才能回来。 (充当主语中心的定语) ( )====
⑥我‖非常想念│上北京深造的哥哥。 (充当宾语中心的定语) ( )~~~~
第二,在汉语的实践中,由词直接成句的“独词句”,不论是在使用频率上,还是在汉语句型、句式体系中的比例上,都远不及由短语直接生成的句子。以现行的汉语句法体系为例:
┌ 名词谓语句: 珠江三角洲一派繁荣景象。(主谓短语) │ 动词谓语句: 我们必须赶快想个办法。(主谓短语) ┌ 主 谓 句 ┤
│ │ 形容词谓语句:田里的庄稼绿油油的。(主谓短语) │ └ 主谓谓语句: 这种汽车性能好。(主谓短语) 单句 ┤
│ ┌ 动词性非主谓句: 禁止吸烟!(动宾短语) │ │ 形容词性非主谓句:太妙了!(状中短语) └ 非主谓句 ┤
│ 名词性非主谓句: 1949年春天。(定中短语) └ 叹词句: 啊!(叹词)
可见,除主谓句一定由主谓短语构成外,非主谓句只有叹词句一定由叹词构成,其余的虽然可由词或短语构成,但以短语构成的为多。
鉴于汉语的短语,既可以充当句法成分又可以直接成句,汉语句子大多是由短语构成的,因此,短语成为汉语句子的重要构件,是汉语造句的“预制件”。掌
2
握汉语短语即掌握了汉语句子的重要构件,这对于生成出语法结构正确的句子,势必事半功倍。
二、汉语短语:句子结构的基础句法
汉语短语,结构类型多样,语法功能齐全,扩展简单灵活,其构造原则同汉语句子的构造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定中短语、状中短语、中补短语、联合短语、同位短语、连谓短语、兼语短语等基本短语,只要获得一定的语气都可以直接成句。例如:
①思想解放。 (主谓短语获得陈述语气而成句) ②出太阳了。 (动宾短语获得陈述语气而成句) ③好一派迷人的秋色。 (定中短语获得感叹语气而成句) ④为人民服务。 (状中短语获得陈述语气而成句) ⑤笑得大家头都抬不起来。 (中补短语获得陈述语气而成句) ⑥去还是不去? (联合短语获得疑问语气而成句) ⑦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人孙文。 (同位短语获得陈述语气而成句) ⑧关灯睡觉! (连谓短语获得祈使语气而成句) ⑨让他先说一说吧。 (兼语短语获得祈使语气而成句)
即使是特殊短语,在一定的语境中,也可以独立成句。例如:
①我只买了一条。
一条?一条一块钱,为什么不多买几条?(量词短语“一条”,独立成句)
②你在哪里遇见了他?
学校里。(方位短语“学校里”,独立成句) ③这消息你从哪里听到的?
从电视新闻中。(介词短语“从电视新闻中”,独立成句) ④你开的车是谁的?
经理的。(“的”字短语“经理的”,独立成句)
可见,汉语短语的这些基本语法关系乃至特殊的语法关系,可以直接成为汉语句子结构的基础句法;汉语句子的句法分析,实质上是短语的语法关系分析,在许多情况下,是复杂短语的结构分析。因此,理清了汉语短语的语法关系,实际上就把握了汉语句子的句法;学习了汉语短语的结构类型,实际上就了解了汉语句子的句法类型;弄清了短语的功能类型及其特点,实际上就懂得了汉语句子句法成分拼合的基本规律和特殊规律;学会了复杂短语的分析,实际上就掌握了汉语句法分析的基本技巧──层次分析法。
三、汉语短语:句子修辞的重要“板块”
以往人们比较关注汉语短语的多义性和歧义性,如:“看见敌人的哨兵”,既可以表达“看见敌人的我方哨兵”的意思,又可以理解为“看见敌哨”; 又如: “新职工的宿舍”,既可以理解为“给新来的职工住的宿舍”,又可以表达“新建的职工宿舍”的意思。其实,我们还必须关注和研究汉语短语的同(近)义性,即:表层系列不同或语法结构不同的短语,可以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义。如:“江门一集体企业兼并国营企业”和“江门集体企业兼并国企”,表层系列不同而意义相同;又如:“大大的眼睛”和“眼睛大大的”,语法结构不同而意义相近。汉语
3
这种异构同(近)义的短语,给汉语句子修辞大量的可供选择的同(近)义短语,以致就个体审之,一个个的短语就是汉语句子修辞的重要“板块”;就总体察之,短语则是汉语句子修辞的一种载体。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汉语短语潜藏着下述具体的修辞功能:
第一,汉语短语能够调配句子的节奏。
由于汉语单词可以化单为复、化复为单的功能以及相互间组合的简便(即无须考虑语法形态的对应),因此,汉语短语的生成既简易又灵活,可以并极易组成节律整齐、结构匀称的“板块”入句,[5] 从而,能够将句子的节奏调配得流畅上口。这一点,固定短语,尤其是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等表现得最为明显。例如:
①庆父 不死,鲁难 未已。
2 2 2 2
成语构成句子,并组成22,22节拍。
②水 往 低处 流,人 往 高处 走。 1 1 2 1 1 1 2 1
谚语构成句子,并组成1121,1121节拍。
③他妻子‖总是│拉后腿。 3 2 3
惯用语充当宾语,并将全句组成323节拍。
④咱们‖修锅匠 补碗──吱咕吱 吧。
2 3 2 3 1
歇后语充当谓语,并将全句组成23231节拍。
其实,不仅是固定短语,自由短语只要调配得当,其增强句子节奏感的能力,并不亚于固定短语,甚至更为自由。例如:
⑤我们伫立桔子洲头,漫步湘江两岸;回清水塘,登岳麓山;徘徊板仓小 径,依恋韶山故园„„万千思绪,随山移水转。
在这句话中,从“伫立桔子洲头”到“依恋韶山故园”,作者一连运用了六个自由的动宾短语,而且有意将“伫立桔子洲头”对“漫步湘江两岸”、“回清水塘”对“登岳麓山”、“徘徊板仓小径”对“依恋韶山故园”,形成三组节律整齐、结构匀称的“板块”,流畅通顺,朗朗上口,从而明显地增强了句子的节奏感。这种修辞效果的获得,完全在于汉语句法结构的基础是短语生成的简易性和灵活性;换言之,能够比较简易和比较灵活就组织起来的汉语短语,既是汉语句子节奏感的载体,又是调配汉语句子节奏的重要“板块”。
第二,汉语短语能够增强句子的具象。
具象思维是汉民族思维方式之一。[6] 这种思维方式表现在叙述句、描写句的生成势必要追求具体、生动、形象,即具象性。汉语短语恰恰也潜藏着这方面的功能。最为典型的,莫不过是比况短语。例如:
①这头烈马冲出人群,一溜烟似地跑了。 ②她手脚瘦得象芦柴棒一样。
例①以“一溜烟似地”生动地叙述了“烈马跑”的形象,例②以“象芦柴棒一样”具体地描绘了“她手脚瘦”的形象,一旦删去,前述的形象将立即消失。试比较:
4
③这头烈马冲出人群,跑了。 ④她手脚瘦得。
其次,在主语后面铺排“AP+NP”结构的定中短语,往往也有明显的具象性效果。•例如:
⑤隔壁家的猫,白皮毛,扁鼻粱,短尾巴。
⑥新来的女厂长,高高的鼻粱,弯弯的眉毛,乌黑的大眼,飘柔的秀发。
例⑤通过一线铺排“白皮毛”、“扁鼻梁”、“短尾巴”这三个“AP+NP”结构的定中短语,把“隔壁家的猫”犹如白描手法似地将其整体形象勾勒出来;例⑥则通过一线铺派“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毛”、“乌黑的大眼”、“飘柔的秀发”这四个“AP+NP”结构的定中短语,把“新来的女厂长”犹如电影特写镜头似地将其头部突显出来。信息接受者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具体而形象地去“复制”这只猫和这位女厂长,而且可以获得活灵活现的效果感受。
再次,有些“的”字短语,在一定的语境中,也会显现其具象性效果。例如:
⑦老栓看看灯笼,已经熄了,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
⑧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提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 一点地往下滴。
例⑦以“硬硬的”这一“的”字短语来借代钱币,给信息接受者以一种具体形象的质感;例⑧以“红的”这一“的”字短语来借代“鲜血”,则给读者以一种具体形象的色感。如将之还原为“钱币”和“鲜血”,这种质感和色感将立即消失。换言之,信息接受者之所以能够从这两句中获得或“复制”具体形象的感觉,完全取决于“的”字短语的在句中的恰当组配使句子获得或增强了具象性的结果。
第三,汉语短语能够实现句子的简炼。
系统思维也是汉民族的思维方式之一。[7] 这种思维方式,使人们在生成句子时很自然地将交际双方置于一种“交际系统”中,在铺排语言表层序列形式的过程中,注重充分依托语境、情景以及交际双方背景知识来达到交际的目的,而且“偏重心理,略于形式”,因此,凡交际双方能够通过语境、情景和背景知识这一系列“交际系统”而领悟到的语义,或无碍于句子理解的成分,就可以不以语言表层序列形式示之,以实现“言简意赅”的交际效果。这样,“言以简为当”、“以蓄意为工”自然成为中国传统句论的追求之一,“言简意赅”则成为汉语佳句不可或缺的标准。汉语短语恰恰也潜藏着这样的功能。 这首先表现为,诸如连谓短语、兼语短语、“的”字短语、紧缩短语等,本身就是对语言形式的压缩结果。这些短语表层形式简洁凝炼,而深层语义则丰富多样。例如:
①指挥部命令火箭升空
这一兼语短语,既可能是“指挥部命令有关人员,给火箭点火,火箭点火后升空”,也可能是“指挥部启动相应机关,给火箭点火,火箭点火后升空”。至于是表达何种意思,全靠信息接受者在一定的语境、情景中或交际双方的背景知识上去领悟。 又如: ②吃的
这一“的”字短语,就囊括了所有可以充饥、品尝的食物、食品,因此,“我们这里闹粮荒,没吃的”和“我的蛋糕做少了,你来迟了,没吃的了”二句中“吃的”,具体所指就不同,但懂得汉语者接受了“吃的”信息之后,在“交际系统”
5
中肯定会悟出个究竟来。
其次,联合短语的恰当地组织也可以使句子变得简炼。例如:
③当政者的错误政策,招致了战争的挫折,国土的沦丧,经济的破坏,人民的
痛苦。
这句话中,“招致”后带上了四个成分组成的联合短语,结构简洁,语气紧凑,完全符合论说句的要求。否则,如果不懂得联合短语的上述潜能,将“招致”同其后的四个成分分别搭配,句子势必拖沓松散而失去其论说的力量。
第四,汉语短语能够促使句子的变化。
辩证思维又是汉民族的思维方式之一。[8] 这种思维方式,对于汉语句子的生成,一方面要求句子结构的匀称,追求所谓的“整齐美”,另一方面则要求句子结构的变化,追求所谓的“参差美”。因此,老舍先生曾经指出,“她是个活泼可爱的姑娘,她的眼睛很大,她的嘴很小,她的个子不高”这样的句子,句法单一,形式呆板;如果改换成“她是个活泼可爱的姑娘,大眼睛,小嘴巴,个子不高”,就马上生动活泼起来。[9]
从短语的角度仔细剖析,显而易见,原句是由四个主谓短语组成的句子,句法上完全没有变化,当然单一呆板;改句则是构成“主谓短语·定中短语·定中短语·主谓短语”系列,不变中有变,变中有不变,当然生动活泼。再进一步追究,也不难看出,这对句子,之所以能够做到由呆板单一转化为生动活泼,完全是凭借着汉语词语组合的简便特点,充分利用了汉语短语生成的简易性和灵活性,将原来同一结构类型的短语铺排改为不同结构类型的短语铺排的结果。
可见,人们在生成汉语句子时,完全可以通过调配不同结构类型的短语,以期做到句子的变化,达到“参差美”的修辞效果。这样,汉语短语的组配又是人们变化句子的手段。
总之,汉语短语不仅是汉语句子构成的基本构件和汉语句子结构的基础句法,而且是汉语句子修辞的重要“板块”。它潜藏着许多修辞功能,只要组配和运用得当,将会取得最佳的句子修辞效果。因此,汉语的修辞除了传统所说的选词炼句外,还应包括短语的组配。
综上所述,汉语短语不仅是汉语语法而且是汉语修辞的一个重要单位;它的科学、合理的组配,不仅是汉语句子句法结构的构建,而且是汉语句子修辞的建构。更有甚者,这两方面经常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承的。[10] 因此,我们不仅有必要深入汉语短语的静态研究以进一步弄清汉语句子构建的真实面貌,而且有必要开拓汉语短语的动态研究以进一步把握汉语修辞建构的又一重要手段。在这方面,中国传统语文学的“句读”理论,是有许多值得我们今天予以继承和发展的宝贵遗产的。
注释:
[1]据考察,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史上,首先有意识将短语作为汉语一级语法单位并承认它可以充当句法成分的,是50年代初问世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2]短语作为一级语法单位被确立起来后,才使汉语语法学得以从“句本位”语法学过渡为“短语本位”语法学,因此,是汉语语法研究的一次重大进步。
6
[3]汉语语法学家对于汉语短语的多侧面研究与多角度归类和分类,概括起来,主要有: 1,短语的语法关系研究 考察短语各组成成分的词性、组合方式及其所构成的语法关系形式,同时将短语的结构类型(即短语内部语法关系类型)归纳为基本短语和特殊短语两大类。基本短语包括有主谓短语(如:思想解放)、动宾短语(如:热爱祖国)、 定中短语(如:祖国大地)、状中短语(如:独立思考)、中补短语(如:坚持下去)、联合短语(如:酸甜苦辣)、同位短语(如:首都北京)、连谓短语(如:上街买菜)、兼语短语(如:请他坐下);特殊短语包括有量词短语(如:十万公里)、方位短语(如:长城内外)、介词短语(如:对于电脑)、“的”字短语(如:卖木薯的)、“所”字短语(如:所始料不及)、比况短语(如:老虎似的)、紧缩短语(如:越走越远)。
2,短语的语法功能研究 考察某个或某种结构类型的短语经常同哪一类或哪几类词语组合、怎样组合以及经常充当哪一类或哪几类句法成分,同时将短语的功能类型归纳为名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和副词性短语四大类。名词性短语包括有主谓短语(如:明天清明)、定中短语(如:我的祖国)、联合短语(如:科学技术)、同位短语(如:你们几个)、量词短语(如:二十五辆)、方位短语(如:下课以后)、“的”字短语(如:更可爱的)、“所”字短语(如:所不认识)等;动词性短语包括有主谓短语(如:大家讨论)、动宾短语(如:热爱科学)、状中短语(如:努力学习)、中补短语(如:生在海外)、联合短语(如:批评建议)、连谓短语(如:进城办事)、兼语短语(如:请他吃饭)、量词短语(如:三十五趟)、紧缩短语(如:不学不会)等; 形容词性短语包括有主谓短语(如:态度诚恳)、状中短语(如:非常干净)、中补短语(如:热闹得很)、联合短语(如:细致周到)、介词短语(如:关于他们)、比况短语(如:花儿似的)等;副词性短语包括有介词短语(如:从张家口)、比况短语(如:潮水似地) 等。
3,短语的结构层次研究 考察短语各直接成分的组合先后顺序及其语法关系,确定短 语的整体结构层次及类型,并归纳为简单(单层)短语(如:学习汉语)和复杂(多层)短语(如:学习汉语语法)两大类,确立了复杂短语的结构分析原则和方法,即层次分析法。
4,短语的示义功能研究 在综合分析短语组成成分的语法关系、语法功能、语义关系和结构层次的基础上,考察某个具体短语具有一种还是多种示义能力,并归纳为单义短语(如:祖国山河)和多义(歧义)短语(如:参考资料)两大类,确立了多义(歧义)短语的分化原则和方法。
5,短语的组合密度研究 考察某个或某种短语在运用中是否应该作为一个固定的组合(即相当于一个词)进入语流中,并将之归纳为自由短语(如:文化单位)和固定短语(如:暨南大学)两大类,又将固定短语分为成语(如:后起之秀)、谚语(如:山高皇帝远)、惯用语(如:钻牛角尖)、歇后语(如:吃了称砣──铁了心)、专名短语(如:量子力学)等五个小类。
此外,运用变换分析法来描写汉语短语众多的同形异构现象,揭示同一句法序列所潜藏的不同的语义关系,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上述的研究及其成果,无疑地,扩大和深入了人们的短语视野和认识,既促进了语法学家对于汉语句法结构的研究,又开拓了语法学家将汉语句法结构研究及其成果提升到句子层面来认识和把握的思路。 [4]参阅朱德熙《语法分析和语法体系》,载《中国语文》杂志社编《汉语析句方法讨论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205至215页;重点在第212至213页。 [5]汉语单词可以化单为复、化复为单的功能以及相互间组合的简便性,以致汉语短语的生成既简易又灵活,可以并极易组成节律整齐、结构匀称的“板块”入句,已被许多汉语语法学家所认识和论及,其中郭绍虞的《中国语词的弹性作用》(载《照隅室语言文字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73至111页)和《汉语语法修辞新探》(商务印书馆,1979
7
年版)的论述,尤为精彩。
[6]详细的论述,参阅拙作《汉字与汉民族传统思维方式》,载《汉字文化引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73至106页;重点在第75至76页。 [7]详细的论述,参阅拙作《汉字与汉民族传统思维方式》,载《汉字文化引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73至106页;重点在第91至92页。
[8]详细的论述,参阅拙作《汉字与汉民族传统思维方式》,载《汉字文化引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73至106页;重点在第83至84页。
[9]转述自《语法与修辞》(增订本),广西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04页。
[10]鉴于此,在中国传统语文学中,语法和修辞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界线;它对“读”的描述和阐释并非是“纯形式”的,而多是将之置于活生生的语境之中的。今人也有将汉语语法与修辞综合起来研究的,而且在“短语”上用功极甚,如郭绍虞先生。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