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卢梭的道德教育

论卢梭的道德教育

2023-10-06 来源:世旅网


《爱弥尔》读书报告

——论卢梭的道德教育

武汉市新洲区凤凰中学 汪群英

内容简要:卢梭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爱弥尔》是他的教育思想代表作,集中阐述了他的“自然教育理论”。

自然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卢梭(1712—1788),被誉为“教育上的哥白尼”。他在18世纪倡导的自然教育思想,引起了教育领域中一次影响深远的革命,在西方教育史上乃至世界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的道德教育思想建构于自然教育基础上,又与他的哲学主张和社会政治思想相一致。卢梭号召教育以培养自然人为目的,表面上象要培养不顾社会关系而孤立存在的人,实际上,那是误解。因此,理解他的包含道德教育思想在内的教育理论必须同时体会他的激进的启蒙思想。

一:卢梭的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卢梭的道德教育思想是建立在“自然状态”的假想之上的。按照他的设想,自然状态是一种和平的、人人平等的、自由的状态,这种状态不是对现实的描述,而是对超验的本体世界的一种形式的思考,是作为理性存在物的人的不可避免的、合乎逻辑的信念。

(1)道德教育的分期理论。卢梭认为,人的成长和发展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同的年龄阶段应有不同的教育原则、内容和方法,操之过急势必揠苗助长,适得其反;反之,不免延误机宜,事倍功半。在《爱弥儿》这部被后人称为“教育的自然福音”名著中,卢梭提出了根据年龄施教的道德教育分期理论。他认为人的教育期可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婴儿期(出生

至2岁),这一时期应着重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能自然发展,因为强健的身体是一切事业的基础,是个人幸福的源泉,也是个人智慧的工具。反过来,身体愈虚弱,愈易产生无理的要求,“所有一切感官的欲望都寓于娇弱的身体之中;它不仅不能满足那些欲望,却反而愈加刺激那些欲望”[3](P34)。第二阶段是儿童期(2—12岁)。这时的儿童在智力方面还处于睡眠时期,因此不要企图用理性去教育他们,要让他们“像儿童的样子”[3](P91),使用各种感官去体会他周围的一切。但是,这一时期也是“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3](P96),因为这段时间中沾染的恶习将影响一生。因此,这个阶段“不在于教学生以道德和真理,而在于防止他的心沾染罪恶,防止他的思想产生谬见”[3](P137)。第三阶段是少年期(12—15岁),这时的少年由于通过感官的感受,已经具有一些经验,所以主要应进行智力教育和劳动教育。然而,人的智力是有限的,不可能知道每件事情,因此不要教孩子太多的东西,但必须培养他爱好科学的兴趣。卢梭认为这时儿童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以世界为唯一的书本,以事实为唯一的教训”[3](P217),而不是宣扬道德,即使当知识的锁链牵涉到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时,也要设法避开直接的道德教育,而把兴趣引向工业和机械技术上。第四阶段是青年期(15—20岁),这时的青年在已经懂得了所有那些关系到自己的个人道德后开始意识到社会关系。这时就可以进行道德教育、信仰教育和性教育。“只要他的感觉力对他个人还受到限制的话,他的行为就没有什么道德的意义;只要在他的感觉力开始超出他个人的时候,他才首先有情感,而后有善恶的观念,从而使他真正成为一个大人,成为一个构成人类的必要的部分”[3](P300~301)。“因龄施教”是卢梭道德教育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

(2)道德教育的目的。卢梭猛烈抨击封建主义的宗教教育,斥责它摧残人生,培养偏见。他主张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与自然发展过程相适应地教育儿童。德育要注意儿童成熟过程的阶段和年龄特点,德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祖国公民和爱国主义教育者。这种自然人就像他培养的爱弥儿一样:身心两健、手脚灵巧、自食其力、富有情感和理智、心地善良、个性解放、摆脱传统束缚[3](P634);卢梭的“人的自然状态”并不是要求人类返回到原始的自然状态中去。

(3)道德教育的任务。在卢梭看来,道德教育不仅具有内在的目的,还有其自身的任务,这种任务有3个方面,即激发善良感情、养成善良判断和培养善良意志。卢梭认为,自然状态下的自然人,有两种自然的、本能的秉性,即对自身生存的关切和对他人的怜悯,前者就是自爱心,后者就是怜悯心。卢梭认为人的第一个自然欲念就是自爱。自爱始终是自然的、原始的、内在的、先于其他欲念的,是其它一切欲念的本源。自爱的最基本的表现是关心和保存自己的生命。“为了保持我们的生存,我们必须爱自己,我们爱自己要胜过爱其他一切的东西”[3](P289)。卢梭的“自爱”,就是个人对自己的关系,亦即自然的关系,就像人吃饭一样,是一个自然的事实。因而,青年期之前的儿童唯一的使命就是按照自然的天性健康地成长,维护自我生命的完整。但是,随着人与人的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自爱”会随之扩大,这是通过爱情、友谊、社会交往中的同情表现出来的。爱自己亲近的人,即是先给他帮助和关心的人,然后再扩展到其他人,这种爱是道德的,它不以得到报答为前提。卢梭指出,形成道德情感有三个原理:第一是心中想到痛苦的人;第二是自己能感受到他人的痛苦;第三是由于痛苦的感觉而产生同情。卢梭主张把自爱与同情二者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得到良心的安宁和幸福,否则人与人之间是不义、虚伪和狂妄的。卢梭认为,善良判断是理性的结果。在孩童阶段,人的理性尚未形成,孩童总是出于自然的欲望作出行为的、没有功利的动机,因而不应当向他传授道德和知识。但是,对一个情感和理智都具备的青年来说就必须养成善良判断,“他判断正确了,他就选择善;他判断错误了,他就选择恶”[3](P400)。因而,“教师的艺术是:绝不要让学生把注意力放在那些无关紧要的琐碎的事情上,而要不断地使他接触他将来必须知道的重大关系,以便使他能够正确地判断人类社会中的善恶”[3](P254)。卢梭主张要通过阅读伟人传记和研究历史,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接触社会实践去培养善良判断。卢梭认为,善良意志只有通过善良行为才能实现。在他看来,一个人的心中能够产生善良、博爱、怜悯、仁慈,以及所有一切自然而然使人感到喜悦的、温柔动人的情感,能够正确对待奢侈、贪婪、仇恨、不公等的判断,都只是个人的品德。这些个人的品德要外化为社会道德,就必须在人与人之间,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自我的行为表达。因而,培养善良意志才是至为关键的。

(4)道德教育的方法。卢梭反对旧教育的灌输法和训戒法,他认为要通过道德习惯、道德情感和道德认识的途径,重行为实践而不尚空谈,重示范引导而不尚训斥,使学生在自然而然中养成道德行为,巩固道德教育成果。卢梭特别强调,任何方法都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环境和具体情况因人而异,不能千篇一律。尽管如此,卢梭的道德教育方法还是具有其鲜明特色,最突出的是顺应自然和行为实践。针对传统古典主义教育残害人性和违反自然的弊病,卢俊提出道德教育要“顺应自然”,道德教育的程序要符合儿童成长的自然性,这体现在他的分期理论上;道德教育的内容要适应儿童情感和智力的发展水平;道德教育的目标要切合儿童的个性特点。因此,卢梭主张从婴儿出生时起,伴随他一生成长过程中都应得到自由,要排除各种外在的、强制的束缚,这样才是合乎自然的,他极力主张“遵循自然,跟着它给你画出的道路前进”[3](P23)。卢梭的道德教育方法中另一个方面是特别强调行为实践。行为实践既包括教育者的身体力行、示范引导,也包括受教育者的参与活动、实行践履。卢梭在教育爱弥儿时就始终坚持这一条,他们共同到工厂学木匠,共同到农村学耕种,共同到大自然中学习相关知识。卢梭十分重视受教育者的实践行为,他认为学生光是被动接受书本知识或教育者的口头训示是毫无效果的,重要的是要身临其境,身体力行,他反复指出:“我要不厌其烦地一再说明这一点;要以行动而不以言辞去教育青年,他们在书本中学不到他们从经验中学到的那些东西的。”[3](P354)卢梭认为知识是具体的,道德也是具体的,没有脱离实践的知识或道德,或者说,脱离了社会的知识或道德是无用的。因而他十分强调要参与实践,要在实践中获得善恶观念,要用行动去表达个人的美德。

二,对卢梭的道德教育思想的简要评介。卢梭的自然主义道德教育思想在西方引起过强烈而持久的影响。德国哲学家康德日常生活十分刻板,就因为捧读《爱弥儿》打乱了生活秩序,他的《论教育》一书吸收了卢梭的许多观点。德国教育家巴泽道(J.B.Basedow)受卢梭教育思想的启发于1774年创办“博爱学校”,被人称为“德意志的卢梭”。历史地看,自然主义道德教育思想并非始于卢梭。早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教育要适应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进一步提倡并论证了“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但卢梭的自然主义道德教育思想与先前的思想相比具有鲜明的个性。首先,他十分强调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天性的原则。他多次提出对人尤其对儿童要仁慈,认为这是人的“头一个天职和唯一美德”。这一点对我们当前的教育也有深刻的启迪。由于望子成龙的急切心态所致,我国不少家长不顾青少年的自由发展规律,一味地给子女施压,迫使他们从小忍受成人之苦,这是违反教育原则的,也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其次,他十分推崇自由,强调要在活动中学习。追求自由、崇尚自然是卢梭始终如一的目标。罗曼.罗兰甚至认为,卢梭的《爱弥儿》阐述的一个原理——“都是建筑在自然人的真正自由上”[3](P88)。的确,卢梭认为人的一切财富中最为可贵的不是权威而是自由。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才能获得人生的幸福。卢梭称此为自己的“第一个基本原理”。从这个原理出发可以源源不断地导出其他教育,包括道德教育的法则。卢梭的这个主张也有益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我国现今的道德教育之所以存在不入脑、不入心,甚至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恐怕就是给予学生的自由太少而钳制的太多,没有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去感悟。再次,他特别注意情感的教育。卢梭反对把小孩当大人看,反对说教,反对洛克的那套理智教育法,认为理智教育法是本末倒置,得不偿失。他主张在情感与理智二者中应更多地注重情感教育,认为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刻体悟道德教育的内容,当然,卢梭并不一味地排斥理性,他认为一个人要行事公正、判断善恶,除了要问良心外,还必须遵从他人的意见和社会的舆论,特别要倾听理性的声音。情感教育与理智教育孰重孰轻,迄今为止并没有定论,但卢梭认为在青年期之前情感教育应重于理智教育还是具有合理性的,因为少年儿童的理性能力尚未发展,容易接受的道理是那些可以感悟的和体验的。然而,从总体上看,由于缺乏教育实践基础和科学理论依据,卢梭的自然主义道德教育思想不免出现主观臆断或过于极端的观点,特别是他的分期理论,将体育、智育和德育截然分开施教的方法,是不科学的和有害的,比如他的“自然惩罚论”就受到后人的责难。卢梭认为。儿童如果言行出错,教育者不要去正面批评他,而是让他去体会错误的后果以此自我修正言行。他举例说,儿童打碎窗户玻璃就要这个儿童在没有玻璃的屋子里受冻,他冻得无法忍受了就自然会反思自己以后不应该去打碎玻璃。“自然惩罚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行性,但由于儿童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将导致什么样的后果,而某些后果是不

堪经受或不可重复的,因而“自然惩罚论”的科学性就值得怀疑,例如儿童将他人推入水中就不应该再将该儿童也抛入水中去体会过错。正因为如此,试图仿照《爱弥儿》一书中的方法去教育少年儿童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这是在研究和学习卢梭的道德教育思想时必须予以充分注意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