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对董源潇湘图及其影响分析 (1)

对董源潇湘图及其影响分析 (1)

2020-11-16 来源:世旅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对董源《潇湘图》及其影响分析

【摘要】:在中国绘画发展史上,具有几个比较关键的发展时期和代表人物;其中董源所作《潇湘图》具有很好的代表性,该副画画的是江南景色,在图中,可以看出江南地区山峦连绵、云雾晦暗的特点,山石树木都掩映在空灵朦胧的一种意境之中;整幅画作显得平淡而幽深、清淡湿润,山石用笔点染,而在山坡底部使用披麻皴的画法,显得深厚且滋润;江南山水的繁盛草木、郁郁葱葱的特点被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而这正是董源的画风,董源的画风对后期文人画的影响巨大,《潇湘图》作为其代表作品,值得我们对其加以重点分析,宋代的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对董源进行了很好的评价——水墨类王维,着色如李思训,对其有很高的评价;因此,我们研究董源和《潇湘图》,能够很好地了解“南方画派”的发展历程,也能从董源的画作中得到启发,了解其对中国山水画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董源 潇湘图 影响分析 引言:

中国绘画发展历史悠久,创作作品繁多,画派众多,经历了很长的发展时期,而山水画在董源或是其所处的唐五代时期,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山水画才开始从人物画中脱离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绘画方向;而董源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其对中国绘画的贡献不言而喻,自然是十分重要的,其所开创的“南方山水画派”对后世绘画产生了重要影响;而董源的代表作《潇湘图》则是很好体现董源画风和特点的代表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董源绘画的风格和其对后世作品的重要影响。使得我们能够深刻理解其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1 董源生平及代表作品分析 1.1 董源生平分析

董源是中国五代南唐画家,主要活动在南唐中主时期,因其事南唐主李璟时,官职为北苑副使,故又史称“董北苑”,被看做是南派山水画的开山鼻祖。 1.2 董源画风及特点分析

董源善于山水画,兼工兽类,亦画仕女、花鸟等;但真正使董源名垂画史的还是其所作的山水画。董源所画山水画多以江南真山真水入作,而不为奇峭之笔,对其山水作品评价为“平淡天真,唐无此品”;也被米芾赞其山水画作为“峰峦出没,云雾显晦,不装巧趣,皆得天真”;所作多写江南的秀丽风光,既没有雄席险峻的山,也没有暴露峥角的石,大多是平缓连绵的山峰,一望无际的水面,在山坡上点缀着的丛树杂草,显苍郁葱茏,所描绘的江村渔舍,微风细雨,烟云晦明,所渭“平淡天真,一片江南”。其所用画法,亦不作奇峭之笔,而是山峦隐观,林梢出没,以印象为主;所以具有“宜远观,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的特点。 1.4 董源艺术成就的分析 董源一生所作画作较多,对中国绘画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下面简单分析其主要代表作品。

《潇湘图》卷,由于明末经河南人袁枢至浒墅关寓所随身珍藏,得以躲过兵灾,现藏故宫博物院;《夏山图》卷,明末经袁枢等收藏,现藏上海博物馆;《夏景山口待渡图》卷,藏辽宁省博物馆;《溪岸图》明末经睢阳袁枢收藏,今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龙宿郊民图》及《洞天山堂》二轴,均图录于《故宫名画三百种》。

自唐朝开始,包括五代至北宋初年是中国山水画的成熟阶段,形成了不同的绘画风格,后人概括为“北派”与“南派”两支。而董源的《潇湘图》被画史视为“南派”山水的开山之作。极具代表性,董源现存世作品有《夏景山口待渡》、《潇湘》、《夏山》、《龙宿郊民》、《溪岸图》等图。《潇湘图》卷,宽50厘米,长141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明代自董其昌后,睢阳袁枢(袁可立)成为收藏董源、巨然作品的集大成者,董、巨藏品之富胜过董其昌,可惜由于明朝灭亡,袁枢抑郁绝食而死,藏品流散。王时敏在《烟客题跋·题自画关使君袁环中》: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环翁使君,既工盘礴,又富收藏。李营丘为士大夫之宗,米南宫乃精鉴之祖,故使荆、关、董、巨真名迹归其家”。

2 对董源《潇湘图》的及其影响的分析 2.1 对《潇湘图》的内容及特点分析

董源传世名作《潇湘图卷》,现今收藏于故宫博物院。这是一幅描写人事活动的山水画,我们开卷阅览,可以感觉到一派潇湘风光扑面而来。“董源不语,风流尽在其中”。这幅画取景于江南山水,却被董源赋予了更高层面上的意境。董源要表达的是一种绘画理念和审美观点。正是为了达成这种目的,通过努力,使得董源达到了绘画的佳境,成就了绘画,也成就了自己。所谓潇湘,不仅仅是一个地域名词,而是还蕴涵着特定的地域文化。在诗词歌赋中,潇湘总是给文人一种难以释怀的情结,是一个荡漾着董源水墨山水画意境的理念——只可以远远地望着它,不可靠近,并可以永远地怀念它。

打开画卷,在画面的右侧,有紫衣两姐妹伫立,在阜沿边有鼓瑟吹笙者五人,在等着,迎接小舟的到来。水面的小舟中坐有一位疑似官员的人,或许是新郎官,在其旁边有人为此人持伞遮阳。在画面的左侧,正有一群人在围网,进行捕鱼,这些人物形态逼真,活灵活现,如临现场一般,仿佛有鱼儿跃然水面或是从画作中跃出似的,显得情趣盎然。整幅画的画面山水以花青润墨,且不作奇峰峭壁,长山山岭树木却并无重复,茂林修竹各有不同。而且,整幅画的长宽三比一的横式构图,能够恰到好处地极尽视野,使得画中水面与山岭、皋地平分秋色,呈对角线状;左有皋蓼,右边画人物,起到平衡画面的作用,使得赏析治人在视野里不产生“晃”的感觉。山势平缓,线条流畅,渐西略高,成片林木,郁郁葱葱,给人一派平静、淡泊、平和之感,清幽、苍茫、大气之觉,又同时体现出了一种磅礴之感。

对整幅画细细观察,可以看出局部墨点、线条,构造等几乎不辨造形,但远视综览,却能获得一个良好的造形感觉,使得整幅画的艺术形象既完整入目,又和谐入心。使得读者既可以从中领略到江南山川的率性、真情、诗意、平淡和舒心;同时,读者还可以从中感受到董源的绘画性情与艺术追求,正如米芾所言:董源的绘画“峰峦出没,云雾显晦,不装巧趣,皆得天然,岚色郁苍,枝干劲挺,咸有生意;溪桥渔浦,洲渚掩映,一片江南也”。也正是

由于米芾独具慧眼的赏识,才使得董源的画作为许多人重视,乃至推崇。

米芾在《画史》首次肯定了董源山水画的艺术价值。他认为董源的绘画“平淡天真多,唐无此品,在毕宏上,近世神品,格高无与比也”。毕宏可是唐代著名山水画家,就连大诗人杜甫也为毕宏的《双松图》吟诗作句:“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已老韦偃少”。由此可见,在米芾的心目中,董源好生了得。

到后来的董其昌更是对董源的画品推崇备至。他第一次阅览《潇湘图》时,只有董源名,却无画题。董其昌通过认真细致地考究,并根据《宣和画谱》定名为《潇湘图》,他认为董源表达的是“洞庭张乐地,潇湘帝子游”之意。遂得现名,及后传承。 2.2 从《潇湘图》分析其对后世绘画的影响

董源的山水画在宋初就为人竞相学习和模仿,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巨然山水,尤其是在沈括、米芾等人的大力推崇之后,董源画作的影响更大,到了明清更是大受文人画家的崇拜。著名的书画家赵孟频和“元四家”黄公望、吴镇、王蒙、倪攒,几乎无一不受到董源画风的影响,而“明四家”除仇英外也都继承“元四家”的衣钵,至于董其昌,则更是以称董源“吾家北苑”为荣,引得清初“四王”等人都对董源顶礼膜拜,可谓风靡后世。

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这样一段话:“江南中主时,有北苑使董源善画,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其后建业僧巨然祖述源法,皆臻妙理。大体源及巨然画笔,皆宜远观。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

从董源存世的《潇湘图》来看,所画为平远之景,山峦层叠,树林相互映带,林麓卵石,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坡岸堤滩,溪水荡漾萦回,景物极为稠密,但又无处不体现着“虚浑”之感,疏皴散点,浓淡互参,屋宇人畜错落其间,使得许多景物乍看之下密不通风,细察之后却又透着空蒙之感,使观者于缥缈恍惚之中感到气象浑深,意境幽远的江南景色。而在董源的山水画中,由于他是运用丛线、丛点的巧妙铺排,来表现山峦虚实变幻的“面”,轮廓线明显被弱化,甚至消泯于丛线丛点之中。这种点和线的铺排或是排比,或是攒簇,有时甚至是交叠,显然已不同于书法型的那种间架开张的笔法,而是属于一种特有的山水画用笔。这种绘画方式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地影响。

3 董源对后世画派的影响分析

《画禅室随笔》卷二有语:禅家有南北二宗,唐时始分。在“南北宗论”中,董其昌以禅的义理,为他所标榜的文人画找到法度基础和框架支撑。他大致把唐代以来山水画家按南宗(即文人画)与北宗(即院体画)两大体系划分,南宗以王维为始祖,董源、巨然为实际领袖;北宗以李思训父子为始祖,马远、夏圭为旗下干将。

董源作为“南宗|”的实际领袖和开山鼻祖,对后世的绘画风格和派别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风格上比较而言,“北派”的北宗山水画主要表现为“线描”的形式,在其画作创作过程中,主要通过线条来塑形;“南派”山水画则表现为“涂绘”的形式,主要借助块面来塑形。在创作理念上来说,前者是客观的,大都以自然主义精神为主导理念,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进行创作,传达理念;而后者则是主观的,倾向于个人主义,大多是按事物呈现于人眼前的状况来表达。从哲学的角度讲,前者比较尊重客观规律,赞同物质对于意识的决定性作用,在绘画实践中往往是“我”为“物”化;而后者比较强调主观能动性,侧重于意识对于物质的反作用,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一般是“物”为“我”化。前者是平静的、清晰的,明确的轮廓结构能给人以触觉上的真实质感;而后者则是运动的、模糊和朦胧的,若隐若现的轮廓对观者只产生视觉的效果。在技法上前者善于线描式的勾斫法;而后者更长于涂绘式的大斧劈皴法。

董其昌作为“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董其昌的顿悟说、“一超直入如来之地”固然富于陆王心学的特点,但他浓重的“仿古主义”倾向也一直包含着渐修的意味。在两宋时期,山水画家细致如实地描绘出山石树木及其空间关系,使观者产生“可居可游”之感;但这种自然主义画风在宋以后便逐渐萎缩,尽管元代文人画家仍表现出了对画面纵深感与合乎视觉效果的关注。明中叶后兴起的“心学”,作为一种强有力的道德力量压制了自然主义画风的发展和复兴。

董其昌的作品无论是在视觉上,还是在思辩方式上,都背离了对感性世界的真实反映。在他的画中,每个局部都具有很强烈的空间不确定性特点,如《山水小景册页》,虽是仿自元人,但画中从近景到远景的跳跃感,显然是有意冲犯视觉的客观感受,以破坏当时人习以为常的观画方式,从而使作品产生出清新脱俗之感,董其昌也创造出了观者前所未见的图 像。对于各种传统山水画作,经过董其昌富有创造性的揉和、改造和重建之后,使观者在目睹熟悉的材料被重新组合和编织之后,既可以体会到具有特殊背景知识的阅读愉悦,又有一种新鲜感。董其昌作品的魅力之一,正在于它不乏清新感的同时又能唤起观者对深深积淀的文化的记忆。并且,董其昌在笔墨上也有很高的造诣和动人的艺术魅力,他对笔墨的重视,正是他在阐释传统过程中表现出的高度创造性。在元人那里,尚未有对笔墨的自觉强调。明代真正推重笔墨的,应是董其昌。

董源注意取集约性的用笔效果,这样的运笔显然比书法更为率性和随意,并且,因其画作随机而作,使郁密处显的幽深,空豁处显的虚灵,生动活泼却又不失稳重之感,难怪宋代大书画家米芾对他倍加推崇。在中国画史上,最早能够较完美地达到随笔见墨、“有笔有墨”境界的画家,无疑当推董源。清代秦祖永在《桐阴论画》中即指出,董源及其弟子巨然是“墨之近湿者也,湿而以枯化之,即有笔有墨”。 3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董源采用点线攒簇构成墨韵,再用留白相映衬以构成阴阳对比变化的山水画表现手法,无论是对宋代著名的“米氏云山”,还是对清代龚贤的积墨山水,以至于近现代黄宾虹、李可染等的“黑山白水”等,都可说是影响至深。后世许多画家对于水墨密体山水画形式的艺术追求,若究其最初的源头,似都可追溯到董源。由此我们可以说,传统文人画在精神上的偶像是王维,而它在山水技法和笔墨意境上的源头则是董源。

董源山水画的重要基本价值之一,就是以技法表现服从自然结构,固而不显造作之笔,生动自然。学习前人,师法自然,在面向自然和生活的感悟中创造新的艺术形式,这就是董源山水画给我们的启示。 结束语:“北苑时翻砚池墨,叠起烟云隐霹雳。短缣尺楮信手挥,若有蛟龙在昏黑。南唐画院称圣功,好事珍藏裹数重”。董源作为一代山水画大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很多,其在水墨山水画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本文简单的从董源的生平及艺术成就开始分析,重点对其代表作《潇湘图》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从中可以看出董源你的画风和艺术追求,在画法上,董源也是自创画法,自称一派;其对中国后世山水画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对他的研究也远远没有达到我们期望的标准,这也可能是我们继续揭开美术历史的神秘面纱的一种研究动力。 参考文献:

郑奇 《中国文人画史上重大问题的初步探索 》 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9年第5集. 李欣 《王维画法的特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董其昌著:《画禅室随笔》,卢辅圣编:《中国书画全书》第3册 2010年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

郭若虚著:《图画见闻志》卷一,卢辅圣编:《中国书画全书》第一册,2000年,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

岳仁译注 《宣和画谱》 长沙 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 陈高华编《宋辽金画家史料》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08年

周子琳《中国历代名画题跋集》 杭州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9年 周积寅 《中国画论辑要》 南京 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5年 王伯敏 任道斌《画学集成》 石家庄 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2年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