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祁雪娜
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5年第10期
祁雪娜
(青海省平安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青海 海东 810600)
摘 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公共事业。
关键词: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经济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30-0025-02
收稿日期:2015-09-10
作者简介:祁雪娜(1982-),女,青海黄南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农村建设。
一、对我县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和经验
1. 改善农村的发展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纵观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得失,我们欣喜的看到,随着村庄生活环境的改善,极大地鼓舞了广大群众的生活热情;随着发展生产环境的改善,极大地促进了农牧业生产热潮;随着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极大地兴起了乡村旅游的热潮。实践证明,改善农村的发展环境是听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受群众欢迎的有效措施,也是新农村建设取信于民、鼓励民众、创造条件和促进发展的首要任务。
2. 政府主导、农民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时代特征
政府主导,可以优先安排、合理分配、全面整合人力、资金、物资、技术、信息及政策等社会资源,提高建设效率和建设效果,是确保有限的资金物资以及一切社会资源高效使用的管理措施和管理手段。
农民主体,反应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终成果归农民所有。新农村建设,政府不可能包办一切,也不现实;必须广泛发动群众,充分依靠群众,以农民群众为主力军,积极培育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方能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和目标。
农村地区,各类条件均落后于城市,这一特征在诸如青海省这些欠发达地区的表现更为明显。新农村建设离开农民主体不行,离开政府主导更不行,这是欠发达地区农村的现实状况和落后条件所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就要求新农村建设在依靠广大群众的基础上,更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意识和支配作用,有效整合各类要素资源,高效发挥整合效应。
3. 以工促农、城乡一体是新农村建设的最优途径
在全球化的今天,“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必须紧紧围绕和依靠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和变化趋势。新农村建设也必须沿着以工促农、城乡一体的思路和发展途径来重新
思考,实践也已经证明了凡是积极向工业化、城镇化方向靠拢的新农村建设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且发展步伐越来越快,发展形势越来越好。而边远落后地区和脱离了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方向的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则举步维艰,效果不大,缺乏后劲。甚至出现刚花巨资建设后又整体搬迁的浪费现象。因此,越是落后地区的新农村建设越要舍得花费一定的代价将其放在更远、更大的视野中来分析,来研究。要从国家、省市、地区的宏观发展战略来寻找自己的位置和诉求,顺应大势,顺势而为,从一开始,就立足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方向,科学决策,提前布局,就能做到投资小收益大,恰好克服落后地区既缺少人才、技术、资金又缺乏市场、信息的多重制约因素。
二、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带来的困难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对照新农村建设“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发展要求,不可否认,我县广大农村地区正在出现和产生人口老龄化及从事农业人口减少、农村人口素质低下缺少适应市场需求技术、森林资源短缺生态建设缓慢、农村工业及现代农业发展缓慢等等问题。人口结构的巨大变化、农村资源的日益紧缺、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正给新农村建设带来诸多不利因素,将会影响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正确面对,积极寻求克服这些不利因素的解决方案是每一个新农村建设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工作职责。
三、今后的建设思路与发展对策
1. 科学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
依据更高层次的宏观发展战略,积极寻求适合自身的区域发展途径,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科学制定自己的区域发展战略(省级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依据国家发展战略,市级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依据省级发展战略,县级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依据市级发展战略),并以此指导各村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 彻底改善乡村的基础条件
基础条件的改善,不仅极大地方便群众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改善了生产条件,在满足生活需要的同时,能促进生产发展,满足市场需求,带动经济发展。伴随基础条件的改善,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才会进一步激发出来,才会更有信心去发家致富。彻底改善乡村的基础条件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之一,必须强化,不能削弱。
3. 大力优化区域的生态环境
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和工业化、城市化“三废”污染等环境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破坏日益严重,极大地阻碍着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为环境保护的主战场的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新农村建设所在地区,优化区域的生态环境既是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也是该地区长远发展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但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是一项投资大见效慢、事关全人类的巨大系统工程,必须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其他投入为辅,逐步引导社会力量和全民参与。要进一步加快和加大生态环境建设的速度与力度,特别是每年对新农村建设村要列支专门的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和专项资金,而且专项资金的投入额度要提高,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同时积极鼓励使用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
4. 努力提高农民的基本素质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人为本的新农村,提高农民群众的基本素质,既是农民个人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适应市场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之一是民主管理,最终实现村民自治。为此,新农村建设中,要有具体的措施来专门提高农民的基本素质,系统地加强对农民的科学知识、劳动技能、专业技术等各种培训力度,增强农民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从而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有根之木、有源之水。这在当前人口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之际,是一项解决问题的现实之策。
5. 全面完善社会的服务功能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温铁军认为,新农村的新,新在农村的发展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和谐社会的要求。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通过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工业对农业的反哺,使农业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使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晓山概括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经济上就要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来提高农村产业的竞争力,提高务农劳动者的收入。在社会事业、文化事业等方面可以通过国家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来实现。因此,全面完善新农村社会的服务功能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户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新农村建设要在这方面做出大胆的探索和表率,树立典范,引领建设。
平安县新农村建设要充分利用青海省和海东市的发展战略机遇,因地制宜,科学决策,以“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工程”为两翼,加强软件(技术培训、制度建设、信息服务、社会保障)、硬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水电路、文教卫生、生态文明建设)两方面建设,同步进行。努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培育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民族民间文化产业、富硒产业(特色种养业和现代农业)、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二、三特色产业,有效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优化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从而早日实现小康社会目标。
(责任编辑:孙伟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