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傲慢、奚落”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正确全面的看待事物,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短处。
教学过程:
一、 猜谜引入
师:同学们好,请坐!在讲课之前先问大家 一个问题,你们喜欢猜谜语吗?那我们先来玩一个看图猜成语的游戏好不好?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张图,谁知道这是一个 什么成语?对不对?掌声送给他!
师:我们再来看第二张图,这又是一个 什么成语呢?说的非常正确!掌声送给他!
师:我们再来看第三张图,谁知道这又是一个什么成语?观察的非常仔细!掌声送给他!
师:我们再来看第四张图,谁知道这又是一 个什么成语呢?真棒!掌声送给他!
师: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那现在我们回忆 一下,这些谜语都有什么共同点?谁来说?
师:所以像这样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隐藏 深奥的道理,并且通过这个道理来劝诫大家,像这样的故事我们叫做——“寓言”。[板书:寓言故事]
老师好! 喜欢 好
守株待兔
拔苗助长
画蛇添足
坐井观天
1、都是成语;
2、都是一个故事,都说明一个道理。
二、回顾课文,发现对比
师:接下来,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几个有趣 的寓言故事,首先看看这是谁?大家还认识吗?
师:是的,他们就是咱们最近学过的一则寓言——《陶罐和铁罐》中的主人公。好,下面我们通过一个表格来回忆一下这则寓言。我们都知道陶罐是非常谦虚的,那铁罐是怎样的呢?谁来说说?(完成表格)
师:那故事的结果是什么样的呢?谁还记得?
师:那现在我们再回忆一下这则寓言带给我们的启示?也就是这个故事使我们明白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师:好,掌声送给他!那现在同学们再仔细想一想,作者是通过什么手法来推进故事情节展开,揭示寓言寓意的呢?
师:老师提示一下大家,同样是国王御厨中的两个罐子,一个陶罐,一个铁罐,一个易碎,一个坚硬,这就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板书:中的对比]。
师:好,这就是咱们今天要讲的寓言故事中的“对比”。
陶罐和铁罐
傲慢
陶罐朴素美观、铁罐无影无踪 人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对比
三、拓展课外,找“对比”
师: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更多的寓言故事中,去寻找更多的“对比,并感受寓言故事带给我们的启发。
请同学们轻声郎读《大轮船与小汽艇》和《龟兔赛跑》这两个故事,边读边寻找故事中的“对比”,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阅读卡。好,开始吧!
分别找一组同学展示阅读卡
同学展示
四、从读到写,用“对比”
师:同学们,读了三个故事,我们找到了很多的“对比”,这些“对比”让我们对故事中人物的印象更深了,从故事中受到的启发也更明了了。
那“对比”的表现手法好不好,那下面我们也用“对比”来创编一个寓言故事吧?
老师准备一个寓言故事,可是只写了个开头。哪位同学愿意来读一下啊?
一天,太阳和风在争论谁比较强壮。风说:“当然是我。你看下面那位穿着外套的老人,我打赌可以比你更快要他把外套脱下来。” 说着,风便……
风便怎么做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创编故事,写在学习卡的反面。 [学生创编,教师巡视]
展示交流。找到一组“风没能使老人把衣服脱下来的”,
风吹累了,太阳便从后面走出来…… 太阳怎么做、怎么说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创编故事,写在学习卡上。 [学生创编,教师巡视]
展示交流。找到一组“太阳使老人把衣服脱下来了的”
那我们现在再给故事加个标题。
小结归纳:
这三则寓言都是运用到了“对比”的方法,但是有的突出语言,有的突出动作,有的语言和动作结合。不管哪种,总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我们受到启发,这就是寓言故事的魅力。
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最后老师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它就是《伊索寓言》,同学们可以到书里去寻找更多的“对比”,感受寓言的魅力。
五:作业
下面我来留一个作业。
风和太阳
想一想,还可以运用对比的手法创编哪些寓言故事?自己创编一个,写下来。
好,下课!
六、板书设计
群文阅读——寓言故事中的“对比”
三年级语文下册《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统编教材第二单元一篇现代文寓言故事,以两只罐子的对话为线索,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而瞧不起陶罐。陶罐却心胸豁达,谦虚友好。世事难料,埋在土里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本文的语言表达特点有二:一是故事是以人物之间生动的对话推动故事的发展。人物语言和提示语用词生动、准确,其中一些词语的理解会有些困难,可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二是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描写来突出文章的主旨。如态度上、语气上的对比:一个骄傲,一个谦虚;结果的对比:最后陶罐——光洁、朴素、美观,成了人们眼中有价值的东西与铁罐的无影无踪的对比。在对比中,两个品性迴异的人物形象便跃然纸上。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并能分角色读好人物对话。
2.能抓住陶罐、铁罐神态、语言,了解它们不同性格,激发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3. 明白课文与阅读链接中告诉的道理,能与自己的实际结合,学会正确看待事物,要全面的看待事物,要发展的眼光看事物,对人要有礼貌。明白做事、做人正确方向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能抓住陶罐、铁罐神态、语言,了解它们不同性格。
2.能正确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读好人物对话。
难点:
明白课文中蕴含的道理,能与自己的实际结合,学会正确看待事物,要全面的看待事物,要发展的眼光看事物,对人要有礼貌。明白做事、做人正确方向的重要性,激发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陶罐和铁罐》,板书课题,学生书空。(顺势指导“罐”的书写)
2.我们来做个闯关游戏,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出示生字、词语,个人读,开火车读,当小老师带领读。 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一)学习1——9段,读懂人物性格
1.轻声读课文第一个场景,分别用“______”“ ﹏﹏﹏﹏”划出铁罐和陶罐神态和语言的语句,说说它们的性格有什么不同。
2.细读第一组对话。
(1)铁罐的话怎么读?
①关注标点“!”读。
②关注说话的神态,语气(提示语)读
理解“傲慢”、“轻蔑”(傲慢:高高在上,趾高气扬的语气。轻蔑:别人在自己眼里很没用,不屑一顾的感觉。)
③结合理解再读。
④铁罐明知陶罐不敢还去问,他到底想干什么呢?(结合理解:奚落)
⑤铁罐的语言里奚落陶罐什么?
理解“懦弱”。懦弱是弱小吗?(懦弱是胆小、性格软弱。)
⑥铁罐的优点是什么?陶罐的缺点是什么?你看出什么? (铁罐拿自己的优点和陶罐的缺点相比。)
(2)用同样的方法,读好陶罐的话。
陶罐为什么不敢碰?(陶罐易碎,它正视自己的缺点。)
(3)合作读第一组对话。
3.第二组对话
(1)根据上一组学习方法,同桌练读,指名同桌分角色读。
(2)铁罐刚才是奚落陶罐,还没有恼怒。可是他听到陶罐说了一句话,立刻就恼怒了,陶罐说的哪些话让他恼怒?(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
(3)这里面暗含着一个什么样的意思?(我和你是一样的,是平等的。这让铁罐恼怒,因为铁罐是看不起陶罐的。)
小结:你看,就是因为陶罐的话暗含着这样的意思,并且跟他争辩,他就恼怒了。有原因才会有结果,句子和句子之间有紧密的联系,抓住这些联系去读课文就能理解的比较深刻。
4.出示第三组对话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 )地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
( )地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1)学生尝试不上神态或者语气的词。
(2)理解:和睦相处
5.整体分角色朗读第一部分对话。情境表演,再现人物。
(二)学习10——17段,读懂文中道理
1. 读课文中描写陶罐和铁罐下落的句子,细细品味。
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净,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1)先看写陶罐下落的句子。注意“还是”一词。如果说“他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那就只是说现在;而加上“还是”,就有了言外之意,暗含着什么意思?(和过去一样)
(2)再看写铁罐下落的句子。从“连……也……”你会联想些什么? (原来铁罐是那么的坚固;原来是那么骄傲。)
2.小结:读课文就要把词语、句子表面和背后的意思都体会到,细细地品味。
三、领悟寓意,多元理解
1.原来的铁罐这样坚固,现在如何?原来的陶罐易碎,现在如何?
前后对比,让人感慨万千。课文读到这里,你突然领悟到什么道理? (每个人都有优
点和缺点,看一个人要全面去看。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人与人之间要和睦相处。)。
2.拓展问题,深层理解。
(1)如果这个故事不是这样发展,而是铁罐没有被氧化,一直被人们使用。而陶罐却被摔碎了。铁罐可不可以看不起陶罐? (不可以。因为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
(2)我们假设的是铁罐没有缺点,而陶罐没有优点,那铁罐可不可以看不起陶罐?
(不可以。因为不能伤害人家的自尊心,每个人都有尊严,所有的罐子都是平等的。)
四、布置作业,课后延学 推荐阅读《伊索寓言》。
五、板书设计:
6. 陶罐和铁罐
(短处)易碎 坚硬
(长处) 谦虚 骄傲
友好 无礼
(长处) 美观 无影无踪(短处)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陶罐和铁罐》
(第2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一部分一部分地细读课文,把每部分的内容读懂,从而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读一读,整体感知。
2、议一议,了解内容。
3、品一品,理解品味。
4、演一演,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正确全面的看待事物,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做人道理。
教学准备
准备陶罐、铁罐的头饰,教学课件等。
重点难点
从陶罐和铁罐的言行中分析它们的内心活动,从时间的过程与结果的联系中领悟寓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认为:小故事,大道理,爱听故事的孩子懂道理。看谁今天表现得好,懂道理!下面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趣的故事,去认识两个特殊的罐子,他们是国王御厨里的陶罐和铁罐。(板书:易碎、坚硬)在这两只罐子身上发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大家想知道吗?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7课,陶罐和铁罐(板书课题)。
二、研读课文
出示课件:
(一)请同学们听课文,思考问题:陶罐与铁罐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师:谁能结合上下文,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奚落”这个词的?
生:自由回答,教师视情况引导学生。
(二)出示课件,思考下面问题:
1、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
2、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3、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自读课文1-9自然段,找出课文中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三)哪位同学来回答问题1,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
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指导。
师:铁罐正是仗着他坚硬的特点,非常骄傲,常常奚落陶罐。 板书:骄傲
(四)下面我们一道来解决后面两个问题。
问题2:理解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生:“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师:同学们觉得这时铁罐的态度是怎样呢?
生:傲慢
师:谁能用傲慢的语气把这句话读一读?(学生试着用傲慢的语气读。)
生:“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师:这时铁罐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生:轻蔑
师:请同学们带着轻蔑的神态读一读好吗?
生:用轻蔑的神态练读。
师: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还有哪些?
生:读出句子“住嘴……在这里”
师:铁罐的态度由开始的傲慢,到轻蔑,再到现在的什么?请同学们回答。
生:恼怒。(通过指导学生朗读对话,理解和体会铁罐恼怒的神态。)
师:铁罐狂妄到了极点,一心想把陶罐碰成碎片。请大家找出表现铁罐狂妄自大的语句。
生:“和你在一起……碰成碎片。”(引导学生读出狂妄自大的语气) 问题3.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生:谦虚、大度、礼貌……(板书:谦虚)
出示课件:男女生对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体会关键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五)分角色朗读,鼓励学生自配动作。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解决了大家提出的问题,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还可以自配动作。
生:①小组分角色练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②戴上头饰表演。
(六)出示课件,积累词句
(七)泛读课文10—17自然段 同学们表演得非常精彩,老师从你们的表演中看到了谦虚的陶罐和傲慢的铁罐。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俩的命运最终会如何呢?你们想知道吗?请同学们快速地读课文的10—17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陶罐和铁罐的不同命运。 学生认真读,积极发言。
出示课件:理解“连铁罐的影子也没看到” (板书:光洁如新、不存在)
三、归纳主要内容,揭示寓意领会中心
(一)根据板书总结课文内容
(二)结合自己的生活,说一说从这则童话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归纳出文章所揭示的道理。 出示课件。板书:各有所长 正确看待
四、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模仿着编一则童话故事。
五、板书设计
6 陶罐和铁罐
易碎 坚硬
谦虚 骄傲
光洁如新 不存在
各有所长 正确对待
三年级语文下册《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一、文本细读:
本篇课文是一篇寓言故事,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向我们讲述着深刻的道理。文章前半部分向我们讲述了在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瞧不起陶罐,经常奚落他。后半部分向我们介绍了许多年后,当人们挖掘出陶罐的时候,铁罐却已经无影无踪了。文章虽然简短,但是,陶罐与铁罐的态度差异通过人物语言表现得非常明显,这和最后的结局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运用大量的对话来向我们展示两只不同的罐子,让我们深深体会到陶罐的谦虚,铁罐的傲慢。文章中的一些词语也说明了这一点。如骄傲、看不起、傲慢、奚落、谦虚、轻蔑、争辩、愤怒等很多。
文章以两只罐子的对话为线索,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二、设计理念:
本篇课文故事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向我们讲述深刻的道理,而这大部分都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完成的。因此做如下设计:1、在朗读中体会,在想象中感悟。2、在比较中质疑,在交流中解惑。3、从课堂走向生活,由知识转化为实践。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陶、谦、虚、职、羞、耻、逝、遗、素、漆、踪”等11个生字,会正
确书写“骄、吵、羞、耻、宫、荒、堆、尘、净、素、损、挖”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中的故事内容,思考陶罐和铁罐的最终结局。
4、读课文,了解语言蕴含的道理。
5、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己的短处。并且学着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正确地看待人和事物。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在比较中质疑,在交流中解惑。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懂得不以己之长比他人之短,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并且学着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正确地看待人和事物。
四、教学重难点:
文章的重点在于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全面的看问题,要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这也是教学的难点。
五、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在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很多事情。两只罐子被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许多年过去了,两只罐子的命运如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陶罐和铁罐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1、引导学生读文,要求读准确。
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查字典等。
2、指名读,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流利。
“陶罐”“铁罐”为了听起来舒服,读时也可以稍加儿化。 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3、学生自由读文,想一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课前一分钟:一生上前讲述一则寓言故事。问生,听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你听得很仔细,这短短的一分钟,就让我们大家有这么大的收获,既听到了好听的故事,又明白了一个道理)
一、回顾课文内容。
1、上节课我们也初步学习了一则寓言故事,题目叫《陶罐和铁罐》,谁愿意把这则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给大家复述一下?(指生复述课文内容)
二、朗读体会,讨论交流,想象感悟。
1、听了他的复述,文中的两个主人公——陶罐和铁罐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生:陶罐谦虚、大度 铁罐骄傲、傲慢(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板书:骄傲,谦虚)(有一对反义词:骄傲,谦虚)
2、下面大家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文中哪些语句能体现陶罐谦虚,铁罐骄傲呢?把这些词句勾画出来,比较一下,并在边上写一写体会。(生自读自悟)
3、下面大家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看看同伴的想法和你一样吗?(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看法。)
4、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撑点,即文中语言文字的品位与理解。
★学习1——9自然段了解陶罐与铁罐的性格特点。
汇报交流:
第一段:
(1)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2)、哪一位同学来说一说“奚落”的意思。
奚落: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还有哪些词语与他意思相近(讽刺、挖苦、嘲笑、讥讽)
(3)、这里说谁常常奚落谁?(铁罐常常奚落陶罐)也就是说铁罐常常用尖刻的话数说陶罐的短处。
(4)、请同学们思考:
▲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5) 、生回答老师的问题读二段。
(6) 、出示对话,体会各自态度。
①“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陶罐一开口就是“你敢碰我吗?”它的意思就是陶罐敢不敢碰它,不敢。它根本就没有把陶罐放在眼里,它称呼陶罐“陶罐子”直呼其名,说明它有没有礼貌?没有。而且铁罐跟陶罐说话的态度什么样?傲慢。傲慢的意思是轻视看不起。你能不能把铁罐当时的傲慢心理和态度读出来吗?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理,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不敢,铁罐兄弟”。陶罐有没有生气?没有。它不但没有生气,一声兄弟让我们感受到陶罐怎么样?有礼貌,很谦虚。谁能谦虚的读一读陶罐的回答。
②看到陶罐这个态度,铁罐又是怎样说的呢?
生读四段: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更加轻蔑的神气。(理解懦弱,轻蔑)
陶罐是如何回答的?本职工作是什么?而不是相互碰撞,比谁硬,比谁美,争辩,再说……省略号省略什么?(生发挥想象说)为什么没说完?省略了呢?
③被铁罐打断了怎样打断(愤怒)。生读第六段。(理解相提并论:意思是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看待或评说)他认为陶罐的最终结局是变成碎片,而自己会永远长存。
面对铁罐这样无情的嘲讽,陶罐什么态度?和睦相处,不想吵架。这也是刚才陶罐说在本职工作反面,自己不比铁罐差,再说之后的话省略的原因,因为陶罐不想和铁罐吵架,希望和睦相处,共同来完成任务。
④面对陶罐的一再忍让,铁罐却是步步紧逼,他说: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
看到铁罐这样傲慢无礼,陶罐不再理他。
⑤刚才铁罐说陶罐是懦弱的东西,你们说此时杨老师会不会也这样说陶
罐?(它易碎,怎么不懦弱?铁罐一而再再而三的奚落、嘲讽陶罐,它还和颜悦色,一脸微笑,怎么不懦弱?)生反驳,师:是呀,这的确不是懦弱, 这分明就是陶罐兄弟的谦让,大度的美德的体现。
▲(7)铁罐为什么这样傲慢、轻蔑、愤怒地奚落陶罐呢?为什么看不起陶罐呢?
因为他觉得陶罐易碎(板),而自己坚硬(板),陶罐不能和自己相提并论,铁罐仗着自己的长处去奚落陶罐的短处。(板)
(8)、指导朗读1——9自然段。
①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下面我们就来分角色把1——9自然段中铁罐和陶罐的对话读一读。
②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出铁罐的傲慢、骄傲自大,读出陶罐的谦虚,大度。
③分角色练习朗读:同桌一生读铁罐说的话,一生读陶罐说的话。
④生生分角色朗读。
★总结1——9段、学习10——17自然段。
铁罐自以为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可是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当年同在国王御橱里的两只罐子一同被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历史在它们的上面堆积了渣滓和尘土,一个世纪连着一个世纪,一百年过去了,又一个一百年过去了,
(1)这么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都变成什么样子了?(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朴素、美观、漆黑锃亮。)(铁罐被氧化锈烂消失的无影无踪。)
(2)、当人们发现陶罐时,人们的态度怎样?为什么呢?(高兴、惊讶、捧起、擦洗干净,小心点……)(它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
(3)当年被铁罐奚落的陶罐,如今却成了很有价值的文物被人们永久的保存下来,(板书:价值)。
(4)人们都把陶罐当宝贝,陶罐也很兴奋,但他并没有骄傲自大。它重见天日之后首先想到的是什么?(生读16段)这体现出陶罐善良,宽厚待人,不计前嫌)正因为此,我们大家在多年前和多年后都是这样喜欢陶罐。
(5)而当年骄傲自大的铁罐却被氧化消失得无影无踪(板书:消失)。
(6)当初认为自己会永远存在下去的铁罐有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没有,因为它只看到自己坚硬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易氧化的短处;同样陶罐也只看到自己易碎的一面,而没有正视自己易保存的一面。)
(7)指导朗读。
三、总结课文,感悟哲理。
1、到这《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故事我们就学完了,我们读寓言,不仅要知道故事的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故事本身感悟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法国著名诗人拉封丹曾经说过:“一则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描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深刻的教
训好比是灵魂。”那《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故事带给我们什么深刻的教训,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2、学生联系课文和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看问题要全面,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别人的长处,还要看到自己的短处,这就是这则寓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3、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你有什么话想对陶罐说?有什么话想对铁罐说?
四、作业。
1、假如你是铁罐,听到陶罐和人们的对话,听到同学们这么说,你会怎么想,发挥想象写一写。
2、很多寓言故事中都蕴含深刻的道理,希望同学们课下读一读《伊索寓言》和《小故事大道理》,相信会有更大的收获。
五、板书设计
6. 陶罐和铁罐
(骄傲)铁罐:坚硬(长处)→消失(短处)
↓奚落↑宽容
(谦虚)陶罐:易碎(短处)→价值(长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