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湖南教育近代化

论湖南教育近代化

2021-05-10 来源:世旅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8年7月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VO1.7 No.4 第7卷第4期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of Hunan Normal Unive ̄ity Ju1..2008 论湖南教育近代化 莫志斌,伍春辉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摘要:作为后来者,湖南教育近代化的演进无法遵循教育内在的发展逻辑与连续性,而是表现为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 的同步性。除了在整个国家教育近代化进程中的被动性、非计划性、局部性、新旧杂陈性和不平衡性等特点之外,由于特殊的地 缘位置,以及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湖南教育近代化进程体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特征。 关键词:湖南;教育;近代化 中国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08)04.0005.06 中国教育近代化是在欧美列强刺激与示范的双 省区间传统教育资源、经济发展水平及空间区位的 重影响下的传统教育近代化转型过程,也就是与几 差异,决定了近代中国各个区域教育近代化的多样 千年来自给自足的封建农业经济基础和专制政体相 性特征。作为后来者,湖南教育近代化的演进自然是 适应的传统教育,逐步向与近代大工业生产和资本 无法遵循教育内在的发展逻辑与连续性,而表现为 主义发展相适应的近代新式教育转化演变的历史过 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同步性。 程[ 。与先行国家相比,中国是近代化的后来者或后 一发者;与中国沿海地区乃至邻近的湖北相比,湖南又 、近代湖南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面 是后来者或后发者。除了在整个国家教育近代化过 貌,影响湖南教育近代化进程 程中的被动性、非计划性、局部性、新旧杂陈和不平 1.推进近代化的政治领导层的缺乏和变革社 衡性等特点之外,湖南教育近代化进程还体现出鲜 会的政治环境发育不良。是近代湖南教育处于迟发 明的地域特征。 境地的重要因素 一定区域的教育发展水平既与中央政府政治控 大一统的官僚集权体制下,地方的自主性相当 制力、推动力的强弱有关,又取决于当地政府的政策 有限。近代以后中国国势衰微,中央政府的社会整合 干预与教育决策,并直接受制于该地域地缘条件、发 力开始下降,以湘军、淮军集团为代表的地方势力的 展机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与地域文化传 兴起,又进一步强化了使地方势力脱离于中央政府 统,因此近代中国各个省区的教育近代化呈现出明 的离心力。一些区域开始形成以强势封疆大吏(或军 显的地域差异。譬如直隶(河北)临近北京,具有得天 阀集团)为核心,具有较高整合性和内聚力的地方政 独厚的条件和与中枢密切的地缘及人脉关系,传统 治集团,譬如张之洞之于湖北,袁世凯之于直隶(河 教育时代,科举考试中官学数额便高居其他各省之 北),还有民国以后阎锡山之于山西,李宗仁、白崇禧 上,在新教育转型过程中也能得到中央政府的特别 之于广西。强势地方集团势力的兴起,为具有一定近 倾斜。地处东南沿海的江苏由于开放较早,加之受先 代化视野的领导者在特定区域、特定领域的近代化 行近代化的上海辐射,教育近代化转型的步伐便较 尝试提供了可能。 湖南早了二三十年。即使同处内地的湖北因武汉较 湖南并不缺人才。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每一 早对外开放,教育近代化转型也走在湖南的前面。各 个重要阶段都不乏具有敏锐的感悟力、洞察力,并能 收稿日期:2008—03—15 作者简介:莫志斌(1951一),男,湖南益阳人,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顺应时代潮流的湖湘精英。从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有利于变革的良好社会政治环境。而仅从政权机构 魏源,到洋务自强运动最初的推进者曾国藩、左宗 自身而言,也无法形成应有的权威,制定出有利于经 棠、刘坤一,还有在维新运动中走在时代前沿的谭嗣 济、政治、军事、思想文化教育各个领域长期发展的 同、唐才常、熊希龄、皮锡瑞,以及20世纪初的黄兴、 政策。 宋教仁、陈天华等一代资产阶级革命家,可谓英才辈 推进近代化的政治领导层的缺乏和变革社会的 出,得尽风流。以至梁启超曾感慨,“湖南天下之中, 政治环境的发育不良,构成了影响近代湖南教育处 而人才渊薮也”,“中国变法可用广财,湖南人才”。特 于迟发境地的重要因素。湖南与邻省湖北教育近代 别是湘军的崛起,使一部分湖南人得以走出湖南,走 化的比较或许更直观地证明了这一点。湖南与湖北 向世界,较早地沐浴于欧风西雨之中,成为倡风气之 同处内地,经济发展水平、传统教育基础亦大致相 先的杰出代表。这本应是近代湖南走出低谷,迅速赶 上近代化大潮的一个历史机遇,但遗憾的是在湖南 本土,既没有出现这种能大力推进近代化进程的强 势领导者,也没能形成有利于变革的社会政治环境, 从而构成了近代湖南史上的奇特现象:湘籍精英要 有所成就,就必须走出省境、国境,魏源如此,曾国 藩、左宗棠如此,此后的谭嗣同、唐才常,乃至黄兴、 宋教仁、蔡锷等也是如此。“楚材晋用”,墙里开花,香 在墙外,在湖南本土则是另一番景象。戊戌时期曾一 度出现过陈宝箴、江标、徐仁铸、黄遵宪等一批开明 官僚群体主政湖南的局面,但也只是昙花一现,陈宝 箴抚湘未及三年即被革职,继任者较为开明的有赵 尔巽(1903年1月~1904年4月在任)、端方(1904 年12月~1905年在任),但他们在位时间太短,而且 他们的胆识和魄力远较邻省的张之洞为逊,所能调 动的资源也不太充裕。久任的如俞廉--(1898年10 月~1902年12月)、岑春萱(1906年9月 ̄1909年 12月)等都碌碌无所作为。民国以后,湖南处于南北 军阀的交替统治之下,始终没有形成以本省籍军阀 为核心,以本省军队为后盾,以本土官僚、士绅等地 方政治精英群体主导省政权机构的相对稳定的军阀 政治模式(如东北、山西、广西)。即便是本省的谭延 闽、赵恒惕、程潜,也缺乏深邃、广阔的近代化眼光, 或者说,对于权力、实力、资源的过分迷恋决定了他 们的短视,因而也就不可能起到对湖南社会的整合、 领导作用,并成为推动湖南社会近代化转型的主导 型力量。 推进近代化的强势政治领导层的缺乏与有利于 变革的社会政治环境的缺失互为因果。戊戌时期湖 南一度曾形成开明官僚与地方开明士绅耦合的政治 集群,成为“最富生机的省份”,然而维新运动的过早 夭折,一方面熄灭了地方行政官员的变革热情,另一 方面也滞缓了地方士坤的觉悟,使得戊戌时期的湖 南社会转型的良好态势,即使到了民国以后也没有 能够延续下去。整个民国前期,湖南既没有形成社会 发展所需要的社会稳定局面,更没有能营造出一个 6 当,两湖教育近代化启动时间相隔也就三五年,前者 始于甲午战后,后者开端于光绪十九年(1893)湖北 自强学堂之设,但湖北因为张之洞便呈现出不同的 风貌。张之洞在湖北先后任学政、总督达20年之久, 其中大部分心血倾注于兴学育才,因而湖北教育近 代化大体上与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历史进程同步,多 个领域还居全国领先地位。湖南与湖北旧有教育基 础相当,但经历这一时期以后,无论在教育规模上, 还是在整个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影响力方面,湖南均 远远落后于湖北。 2.滞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近代湖南 教育的发展程度 近代化的教育离不开近代化经济基础。只有近 代大工业生产才需要高层次劳动力,才需要与复杂 的社会分工相适应的教育结构,才能对科学技术、教 育发展提出新要求;也只有物质生产达到一定的水 平,才能为规模日益扩大、质量日益提高的教育提供 物质基础。江浙一带教育近代化之所以极具发展后 劲,与其相对较高的经济近代化程度密切相关。相较 而言,作为典型后发外生型近代化区域湖南,经济因 素并不是教育近代化的决定性推动因素,但却是决 定性的制约因素。湖南近代化经济起步大抵与教育 近代化转型同步,始于甲午战争以后,近代化经济形 态的出现,直接推动了湖南传统教育的转型,尤其是 实业教育领域。譬如近代湖南工矿业的发展带动了 工矿学堂的勃兴,而熊希龄早年为振兴湖南瓷业,从 日本聘请教习创设湖南瓷业学堂,造就了一大批专 业化人才,使得醴陵的瓷器业与江西景德镇有并驾 齐驱之势,成为经济与教育发展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的生动事例。整体而言,近代湖南经济发展的不充 分,制约了近代湖南教育的发展程度。1902年,湖南 新式企业总投资额为274.9万元,仅与其时江苏南 通实业家张謇一人的资本拥有量基本相当。此后虽 有发展,但直到20世纪20年代末,湖南经济依然以 传统农业为主,新式工业、交通、通讯、矿业等虽然已 出现,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仍只占有很少的比例,新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经济依然处于萌芽和新生阶段,相对于传统经济形 3.从文化层面而言。湖湘文化精华为教育近代 态并未有质的飞跃,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诸省。滞后 化提供了丰厚的精神资源,其中负面因素又成了束 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使得湖南新教育既缺乏足够 缚教育近代化的精神枷锁与沉重负累 的发展动力,又没有有力的财力支持。新教育较之传 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既体现在教育内容、制度 又体现在教育价值取向等层面上,可以说无处不 统教育对教学条件、经费保障有更高的要求,教育规 上,模的扩大和教育程度的提高更需要政府雄厚的财力 在。湖南开放较晚,从第一轮西学东渐潮流算起,湖 支持。江苏自1928年始开征普及教育亩捐,各县教 南与东南部省区相比,引进西方文化的时间要晚近 育经费达900余万元至1 200万元,而湖南当年省 200年。鸦片战争以后,当沿海一带风气渐开之时, 级教育经费预算仅为114万元[2]。从现存资料难以 湖南士大夫都还在醇浓的理学氛围之中勤勉耕耘, 对湖南各县教育经费支出总额作出计算,仅以人口 与经济发展水平居中的湘阴县情况为例,湘阴20年 代初教育经费大致在1.5万元左右,到20年代末, 也始终在2万元左右,照此估计,全省各县教育经费 总共也就在100至150万元左右(《各县教育经费数 目表》,湖南《大公报》,1918.04.03),远远落后于江 苏的水平。近代湖南各种教育计划大多难以落实,各 级当局诸多有关教育的优惠政策大多是口惠而实不 至,纸上谈兵,根本原因便是在民穷财尽的情况下,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经济发展的滞后,使得湖南新教 育规模偏小,数量偏少,发展重心偏低,高等教育发 展滞后。湖南直到20年代末,大学总数仅为7所,而 经济发展相对发达的江苏同时期仅私立大学和高等 专门学校就达到了19所,其中包括著名的东吴大 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大学等。 近代湖南社会经济发展与相对发达省份的差 距,还体现在城市化进程的缓慢上。城市化本身既是 近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这一过程中社会政治、经 济、文化教育由中世纪向近代化转变的最富生机和 活力的外在综合体现,新式城市可以为新式教育的 生长提供必需的教育资源与良好的教育环境。从近 代中国城市化进程来看,全国50万人口以上的10 个大城市绝大部分位于沿海地带,19个中等城市中 有16个分布于这一地区[ ,因而东南沿海城市始终 处于中国教育近代化前列。而湖南除省城长沙20年 代末达到了30万人以上,湘潭、邵阳、衡阳、常德、岳 阳城区人口始终在10万人左右。至30年代初全省 城市人口总数l 514460人,占人口总数的5.34%[ 。 近代湖南城市化进程的相对迟缓,既制约了新教育 推进的速度,又使得近代湖南教育的发展呈现出明 显的不平衡状态。当时湖南教育各个领域的知名学 校,几乎全部集中在省城长沙。在财力、人力、经验皆 十分困窘的情况下,湖南教育的发展路径只能是优 先发展部分地区,然后层层递进,逐步推广。湖南城 乡之间、地区之间教育发展呈现出严重的地域不 平衡性。 在时文科举之途中奔忙,因而影响近代湖南人心理、 观念和价值、行为的文化积淀,主要是传统儒家文化 范畴内的湖湘文化。作为一种历经千百年发展的区 域性文化,湖湘文化兼多元于一体,纳百川于一身, 既凝结了古代优秀文化之精华,又浓缩了封建时代 遗落的种种历史尘迹。一方面,自强不息、兼容众长、 求变求新、经世致用这些促进近代化进程的正面特 征,使湖南涌现出了一大批得风气之先的杰出人才, 直接推动了整个国家近代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湖湘 文化中强烈的道统意识和“夷夏之辨”的种族观念, 以及排斥洋务、虚骄自大、阻挠维新等负面特征,又 直接阻碍着湖南早期近代化的进程,使得湖南社会 的近代转型不仅起步迟缓,而且发展速度滞后。从一 定意义上说,湖湘文化的精华既足以成为湖南近代 化异常丰厚的精神资源,其负面因素又成了束缚近 代化进程的精神枷锁与沉重负累。 具体到教育领域,湖湘文化对于湖南教育近代 化的影响也是双重的。一方面,作为经世儒学代表的 湖湘文化一度让湖南人才辈出、声誉鹊起,湖湘经世 致用学风不仅推动了湖南传统教育的兴盛,培养了 大批经世致用的人才,也使得近代湖南人最先对传 统教育进行批判反思并积极投身于新教育探索,在 整个国家的教育近代化过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 响。湖湘文化重教兴学的民风传统,孕育了投身教 育、磨血育人的近代湖南教育家群体,在政争不息、 战祸频仍的近代湖南,谱写出了一曲曲壮丽篇章。另 一方面,湖湘文化中虚骄自大、急功近利、重理卫道 和保守陈腐的气息,又使得湖南的教育近代化进程 始终面临着强大的回归阻力,离异之路步履艰难, 注定了湖南教育近代化过程是一条痛苦而漫长的 旅路。 二、湖南教育近代化特征分析 近代湖南是中国的一个缩影。除了在整个国家 教育近代化进程中的被动性、非计划性、局部性、新 旧杂陈和不平衡性等特点之外,由于特殊的地缘位 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置,以及特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湖南教育近 效慢:的事业,主政者任期长短对教育发展影响至深, 代化进程体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特征。 尤其在制度不全、人治盛行、人亡政息的旧时代里更 1.起步较晚,速度较快,但过程中起伏不定。波 是如此。主政者的频繁更迭,加之对于教育的重视与 折较多 认知程度的差异,使得湖南教育发展外部环境、氛围 有学者将中国不同区域近代化分为三种类型: 时好时坏、时冷时热,民国前期谭延闽三度督湘,每 以上海和江浙为代表,较早受外部世界冲击,早期近 次上台都能让湖南教育界看到希望;而汤芗铭、张敬 代化程度较高的沿海型;起步稍晚,以华中两湖地区 尧带给湖南教育界的便全是灾难。政局的频繁更迭 为代表的中部型;还有封闭性较强,受外界影响相对 与主政者走马灯似的更换,使得各级当局对各级各 较小,近代化起步最晚、程度最低的以四川、青海为 类学校管理、布局、规划由于缺乏延续性而造成不良 典型的内地型[5]。从地缘来看,两湖地区属典型的中 部地区,在整个国家近代化进程中大抵可归入第二 梯队,但两湖地区仍存在显著差异。在教育领域,相 较而言湖北近代化无论从起步、速度与质量上,都胜 湖南一筹,湖南则更多体现出内地型特征。 从整个国家而言,沿海省份传统教育转型始于 19世纪60年代,而湖南迟至甲午战后才有新教育 萌芽,戊戌期问以时务学堂为代表的新式学堂一度 使湖南教育界风生水起,湖南成为“最富生机的省 份”,却因政变的发生受挫停顿。20世纪初新政时期 新教育重新起步,并成为整个湖南新政“最富积极意 义而有极大社会影响”(陈旭麓先生语)的重要内容, 虽缺乏无形的教育理念引导和有形的先进经验示 范,湖南新教育还是在这一时期进入第一轮加速期, “向之风气迟开者,近之进化亦较速特”。但与当时教 育最为发达的直隶相比,差距十分明显,从光绪二十 八年到宣统三年的10年间(1902~1911),湖南有新 式小学堂2 085所,在校学生73 577人,其时湘省学 童不下250万[ ,新式小学堂入学率也就在2.5%左 右;而当时兴学成绩斐然的直隶省至1908年新式小 学堂学生就已达18万余人[7】,各类学堂及教育处所 ll 201所[引。民国以后,共和政体的确立加上国民教 育思潮的推动,湖南教育再一次呈快速发展之势,各 级各类教育尤其是初等小学教育发展出现明显的飞 跃,至20世纪20年代末,作为后发地区的湖南与先 发地区差距逐渐缩小。在初等教育领域,据江苏教育 厅1930年统计,1929年江苏全省公立小学在学儿 童638 672人,私立小学在学儿童48 343人[9],总计 全省入学儿童达14%以上,而同时期湖南有小学13 540所,学生467 835人,按全省学龄儿童300万人 计,学龄儿童入学率也与江苏大致相当[1o -。在中等教 育等个别领域,湖南还在全国居于较为领先的位置。 尽管过程中有过多次快速发展的时期,然而社 会急剧转型期的政局动荡,加上主政湖南者走马灯 似的频繁变换,使得湖南30余年间的教育近代化进 程呈明显的波折反复之势。教育本是一个周期长、见 8 影响。以民初湖南初等小学教育为例,1914年,小学 数增加至6 956所,在校学生增加至266 973人,居 全国第六位[1¨;1915年,小学数减为4 244所,在校 学生人数也降至144 403人,退居全国第12位[1 。 与此形成对比,湖北、山西两省强势人物张之洞、阎 锡山主政时间都相当长,兴学效果自是大不一样。 2.主导力量多元化 中国文化传统及政治结构决定了中国社会改革 不可能是自发的、渐进的、逐步改良的发展,而只可 能是自上而下式的,“历史上的进步,并不是靠普通 社会上的生存竞争,而是由社会上少数人当中的领 导指挥、动员大众的最好方法而产生的”[1 z-,作为上 层建筑领域的教育变革更是如此。教育近代化是一 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强有力的主导力量动 员尽可能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其中,有钱出钱,有力出 力。在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中,由于主导力量的差 异,又使得不同区域教育近代化的推动方式呈现出 不同的特点。具体说来,直隶、湖北、山西、广西等地 区主要得力于地方实力派领导人物的主导;而在经 济比较发达的东南沿海江浙一带,唱主角的则是民 问的开明绅商,民国以后江苏的张謇、黄炎培领衔的 江苏教育会在20世纪前期的近30年问,曾经是引 领全国教育的著名民间社团,在推进江苏新教育进 程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在湖南,则是当局、士 绅、教育家群体多元化联合主导。 地方行政长官成为教育近代化的主导力量必须 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主政者必须是具有强烈进 取意识的强势人物;第二,主政时间相对较长。只有 两者兼备,推进教育近代化所需的相对稳定的政治 局面才有可能出现,当局才具备相应的资源整合与 社会动员能力。相较而言,近代湖南政治上没有出现 如袁世凯、张之洞、阎锡山般大权独揽且长时间主政 的强势领导者,加之湘军之兴与内陆地区强烈的排 外意识(包括对外省籍官员的排斥),构成了近代湖 南本土士绅力量崛起的良性土壤,当局力有未逮,士 绅集团取而代之。近代湖南绅权极盛,他们“高踞于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无不如此。湖湘前辈的政治事功和政治声望,闪 无数的平民以及所谓贱民之上,支配着民间的社会 同,和经济生活”[・ 。曾任湖南布政使的四川人李榕想 耀着湖湘文化在政治领域的辉煌,也激励着无数湖 立治国平天下之志,以在政治上有 让豪绅按田亩捐税,便因曾国荃反对而遭弹劾革职; 湘后辈前赴后继,在直隶总督任上态度强硬的王文韶,任湘抚时也不 所作为为最高追求。在这种对于政治过度热情的文 敢采取强硬政策,“遇有强狠负固者则惮之,人众则 化氛围里,湖湘传统教育自然被打上浓厚的“重政 惮之,挟端求逞者则惮之”[H]。从1895年到1911年 治”的印记,而且这种印记也伴随着传统教育的近代 16年之内,湖南巡抚九易其人,便是湖南绅权过大, 转型过程。 新教育开始之初的时务学堂在学约中开宗明 “外来和尚不好念经”的结果。因而包括陈宝箴在内 的历任湖南行政长官,首先要考虑的便是和本土士 义:“学以宪法官制为归,远法安定经义治事之规,近 绅关系协调的问题。即使到了20世纪30年代,作为 采西人政治学院之意”,要求学生立“欲平治天下,当 舍我其谁”之志。时务学堂天折甚至触动整 本土实力派人物的何键也不敢“得罪于巨室”。但士 今之世,绅毕竟属在野的精英群体力量,或者以正面的推动 个湖南维新运动过早偃旗息鼓,便与其过于浓重的 力,或者以负面的阻力而不是第一主导力量影响着 政治气息有关。时务学堂之后,“学与政兼”,仍是湖 从晚清到民国, 湖南各项事业的近代化进程。从当局而言,任何事业 南新教育推动者们的主流价值主张,要有所成就,首要的便是得到主流士绅的支持,形成 湖南众多的新式学校成为了各种新思想与新思潮流 士 官绅合力方能减少阻力。因而当局、士绅、教育家群 布的场所和新旧势力激烈交锋的战场。与此同时,体多元化联合的主导力量,成为湖南教育近代化进 子们依然没能舍弃“学而优则仕”的传统理想,民国  程的一大特色。戊戌前后湖南“最富生机的省份”局 之初省城长沙形形色色的各种法政学堂风起云涌,时为全国瞩目,也正是湖南学界“学而优则仕”的  迅速夭折,直接原因也在于官绅合作关系的破裂。在 政治参与观念意识盛行的表现。教育领域则更是如此,清末新政之初兴学之议一起, 在这种对于政治过度热情的文化氛围里,一批 王先谦筹备师范馆,捐俸银设简易学堂,成为新政时 教育界的知名人士,也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搅合到政 期新教育的最先倡导者和实践者,但俞廉三改岳麓 治中来。如明德创办人胡元恢不仅为端方、赵尔巽所 一面的出现便得益于初期良好的官绅合作关系,此后 书院为省城大学堂之议一起,王先谦便以“困难很 倚重,而立宪、革命各派的黄兴、谭延闽也努力争取 多,暂不宜改”为托词敷衍了事。民国以后,以胡元恢 他的支持,而且这种势头一直延续到何键主政的30 为代表的教育家群体(新派士绅)成为左右湖南教育 年代。胡元恢一生淡泊仕途,但始终与湖南官场保持 界的重要力量,在整个湖南教育界的影响力甚至超 着若即若离的关系,在整个湖南教育界的影响力甚 过当时还不甚健全、权威较弱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至超越省府教育行政长官,胡元恢与贝允昕、方克 湖南教育近代化主导力量的多元化,在不同时 刚、曹典球等与上层有着密切关系的名流所把持的 期、不同阶段、不同领域,或互为交织,或各有侧重, 民间社团机构各级教育会,在湖南教育界有着重要 胡元恢更是被湖南教育界奉为泰斗,他的 譬如在近代湖南教育中特色化的中等教育领域,主 的话语权,导力量便以士绅和新式教育家群体为主,而初等教 态度对整个湖南教育界乃至政界都有着举足轻重的 育的普及化和有限的几所大学的开设则主要依靠当 影响,30年代湖南历任教育厅厅长黄士衡、曹典球、 局的力量。 朱经农都得力于胡元恢的保荐。 3.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 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对湖南教育近代化进程 以政治为人生第一要义,是传统湖湘文化的重 的影响利弊并存。一方面,作为上层建筑领域的重要 要特征。近代以后在时局动荡、政治纷争的大背景 方面,教育不可能游离于政治之外。统治当局需要控 下,政治关注和政治参与的舞台、空间被放大,经世 制教育,在官本位盛行的近代湖南,通过参与政治争 致用与政治有了更大程度的关联。近代湖南社会变 取话语权,尽可能地为教育发展谋求有利的外围环 革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精英,无论是进步还是守 境,也不失为新教育推进的可行路径之一。这就不难 旧,都体现出强烈的政治倾向性,大都是相应阶段上 理解,民国前期省城长沙的私立名校,董事会领衔者 的政治家(罗福惠先生语)。无数湖湘精英都以参与 大都是胡元恢、贝允昕等新派士绅,在一个动乱成为 政治甚至献身政治为荣,从提倡学习西方第一人的 常态的社会里,只有借助他们的影响力,新生的教育 魏源,到开创洋务运动先河的曾国藩;从“出使西方 才得以勉强在夹缝中生存。与此同时,在救亡图存的 第一人”的郭嵩焘,到“为变法流血第一人”的谭嗣 时代主题下,参与政治也是胸怀教育救国之志的近 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 代湖湘精英曲线救国的途径。另一方面,单从教育自 [5]王笛.(1644—1911)[M].北京:中华书局,2001. 身的发展视角而言,教育过分搅和政治,过于功利, 湖南省志・教育志(下册)[M].长沙: 则不利于教育的发展。教育作为具有独立功能、独立 [6]湖南教育科学研究所.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2005,(3):30—34. 作用的社会事业,具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地位、作用以 [7]吴洪成.清末新式小学教育改革述论[J].河北大学学报, 及运行规律。教育要想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就不 能一味搅和到政治中去,过度热衷政治。否则,就会 [8]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下册)[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9]江苏教育厅编审室.江苏教育概览[R].江苏教育厅编, l932. 把教育办成四不像,使教育处于停滞或危机状态。 参考文献: [1]田正平.中国教育近代化研究丛书[M].广州:广东教育出 版社,1996. [2]湖南经济调查所.湖南之财政[R].湖南经济调查所编,民 国二十三年. [1O]湖南教育科学研究所.湖南省志・教育志(上册)[M].长 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11]杨国础.十年来湖南的学校教育(1912-1922)[R].湖南大 公报十祺纪念册,29.30. [3]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4]张朋园.湖南现代化的早期进展(1860—1916)[M].长沙:岳 麓书社,2001. [12][日]新渡户稻造.武士道[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3]张仲礼冲国绅士[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14]郭嵩焘部嵩焘日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0n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in Hunan M0 Zhi—bin.WU Chun—hui (College ofHistory and Culture,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81,China) Abstract:As latecomers,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in Hunan was unable to follow the inherent logic and conti— nu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but has showed the synchronization of its social,political,economic and cultural circumstances,in addiiton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tire country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of eduction,which include passive,non-planned,localized,and the imbalnce betaween the old and new mixed,because of its geographical position,as well as speciic polifitcal,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the process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in Hunan reflects a distinct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Key words:Hunan;education;modemization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