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十三个,背诵三首古诗。
2.学会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意思,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3.理解诗的意思,了解秋天的特点,体会诗人热爱秋天、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学会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意思,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教学难点:
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秋天、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山行》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交流:同学们,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引导思考,后交流。)(教师)因为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奇妙、美丽的大自然。但是秋天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首描写秋天的古诗《山行》。
板题:山行杜牧
2.教师播放诗歌录音,学生看课文听录音,注意“石径、斜、霜叶、坐爱”等词语的音形。
二、自主合作,读诗明意 1.简介作者: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人。有《樊川文集》。与XXX齐名,称“XXX”。XXX的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XXX为“XXX”,称XXX为“XXX”。
2.自由朗读,读到琅琅上口为止。 3.请学生朗读,互相评价。
4.四人小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释及词语手册,合作互助,逐字逐句理解诗文。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或写下来。
5.小组汇报交流。 点拨:
1)山行:在山上行走(谁在山上行走) 2)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3)寒山:深秋时节的山林(寒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实指秋天的山)
4)斜:在这首诗中应读xié,意思仍当倾斜解释,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5)XXX:生:生出,存在。(指有白云缭绕的地方,也说明那地方比较高。)
6)坐:因为。爱:真爱,留恋的意思。
7)霜叶:经霜打过的枫叶。枫林晚:傍晚时候的枫树林。 8)红于:比……更红。 6.理解诗意:
1)学生根据理解讲解诗句内容。 2)教师点拨: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
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剔除下面文章的格式错误,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然后再小幅度的改写每段话。
XXX有人家”,描写了诗人山行时看到的远处风景。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的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句意是:因为真爱夕阳照射下的枫林晚景,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霜叶”是指秋天的枫叶,“红于”是“比……红”的意思,这里是说霜叶的美是二月的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三、品味想象,欣赏意境
1.了解整首诗的意思,现在知道诗人想写什么了吗?那再来用心读读好吗?
2.评价。你觉得诗中哪些词语写得特别好?读读,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3.想象漫游:此时,你也随着XXX来到了山脚下,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呢?你产生了什么感想呢?
4.生带着理解朗读全诗。
5.作业布置:根据诗意,画一幅秋色图吧!
板书设计: XXX
山行白云、人家热爱自然 枫林
点明原因,揭示中心
第二课时
赠刘景文》
一、复导入
1.生背诵古诗《山行》。(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研究了XXX的诗,他用美妙的语言赞美了秋天。今天我们要来研究另一首描写秋天美丽景色的古诗——《赠刘景文》(出示诗人、题目。)知道这首诗是谁送给谁的吗?研究生字:赠、XXX。
2.介绍诗人及写诗的背景:
XXX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别人又叫他XXX。一天,他和朋友们聚会,其中一个叫XXX的与他很谈得来。XXX喝
着酒,非常高兴,就写了这首诗送给XXX,所以题目就叫《赠刘景文》。(学生接读,提醒注意后鼻音。)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流利。
2.同桌相互听一听,看看他读得对吗? 3.反馈:
1)指名读:
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
评价:听了他的朗读,你有什么评价?
2)引出生字教学:
会读:赠XXX
会写:赠刘盖菊残君橙
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
3)学生说说识记生字的方法——读生字卡片。
3.朗读这首诗。
谁能大声地再来读读?——大家再自信地读给自己听听——齐读。)
三、细读品味
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读诗光读还不行,还要边读边想,看看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2.反馈: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教学。)
1)荷尽:
①出示两幅图片:
为了帮助大家读得更好,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美景,老师给你看这两幅图。
第三课时《夜书所见》
一、复检查
1.复前两首诗的背诵和重要诗句的意思。
二、揭示新课
1.齐读《夜书所见》。
2.释题:“夜书所见”是指在夜晚读书所看到的景象。
三、读诗句,理解诗意
1.自由阅读诗句,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用笔画出来,并用自己的方式解决。
2.四人小组合作朗读诗句,使诗句流畅通顺。
3.自由阅读古诗,边读边思考:读懂了哪些词?还有哪些词不理解?
4.全班交流。
5.指导理解未解决的词汇,如“篱落”指的是篱笆下面,“促织”指的是蟋蟀。
6.指导朗读,体会诗意。
四、想象情景,诵读诗句
1.让学生朗读诗句,同时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情景。
2.让学生观看挂图,背诵诗句。
3.诵读诗句,读出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五、认字写字
1.重点指导“会写字”,如“送”的结构、所在田字格位置及易错点等。
2.通过卡片识字,加强记忆。
在本单元中,我们研究了三首古诗,其中《山行》是XXX所作的一首秋景诗。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去感受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然而,对于学生来说,有些字词的意思可能会比较难懂,因此我们需要教会他们如何理解这些难懂字词的意思,并通过词义理解来理解全句、全篇的意思。同时,我们也应该教会他们如何研究,培养他们的能力,为后续的教学打下基础。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法来引导学生研究古诗:
首先,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古诗,让他们在自读自悟、相互切磋、合作交流中读准字音,读通古诗,初步感知大意。同时,我们也可以让学生争当小老师给大家正音,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到研究的乐趣。
其次,我们不应该逐行分析诗意,而是应该适时地张贴文中插图,并问“图中画的是什么”。这样可以让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畅所欲言,从而感知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第三,我们应该让学生从听中感悟古诗的韵律,从模仿练读中得到自悟。我们可以借助录音范读,让学生在听中感受古诗的韵律,从而在读中再现意境,体验情趣。
最后,我们可以让学生演绎古诗,让他们通过演绎来领悟古诗的情趣。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诗,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因此个性化研究必须强调个体的亲身实践和真实体验。在教学《赠刘景文》这首古诗时,教师通过让学生联系对题目的理解,想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来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通过读、思考、想象、交流的时间,多数孩子对古诗意境的理解停留在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这个层面。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再想想:诗人为什么要描写傲霜枝呢?一个叫向XXX的女孩儿认为诗人想叫他的朋友做人像菊花一样不怕寒冷,要坚强。她的回答启发了其他的孩子,好几个孩子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像菊花一样勇敢”,有的说“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平时要努力。”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阅读理解更加丰富,也加深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对诗人情感的感悟。
在这堂课中,我认为我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是在教学学生如何理解古诗。我不是让学生仅仅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组合,而是让他们展开想象,想象出画面,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从整体的感受来理解诗句所呈现的意境。例如,在研究XXX的《夜书所见》时,先是写游客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想到小孩在捉蟋蟀,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感所代替。
因此,我更注重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我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读,如教师范读、小组、男女赛读,以游戏形式激发朗读、诵
读等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悟情。在学生充分诵读中,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促进学生对古诗优美语言的感受、积累、内化,师生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
在教学中,我注重把握诗的意境和情感。因此,我通过朗读品味语言,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让他们投身其中,想诗人所想,感诗人所感。在教学第一、二行诗时,我让学生想象秋风落叶,送来阵阵寒冷,江面上也吹来了秋风,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假如你就是这个独自在外地作客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有了这样孤单寂寞的心情就会很容易想起了什么呢?我请班上的外地孩子谈谈:当你们当离开家乡来这里读书,你们想家吗?你想起了谁呀?这时,学生那根思乡的弦被触动了,通过自身的感受,从中理解了“动客情”,体会了诗人的真实情感。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感受到孩子们的语言积累还需加强,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有待提高。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重视这方面的培养。
这节课研究的古诗,都是写出了在秋天的背景下而触生的情感,或赞美秋天的美景,或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感情。在教学时,正是中秋节过后,学生对于过节的气氛、家人团聚的幸福感都有所体验。这样对于课堂的教学,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体会当时诗人的心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