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巴蜀文字与东巴文关系初探

巴蜀文字与东巴文关系初探

2021-08-14 来源:世旅网
第32卷第1期 2014年2月 龙岩学院学报 标准语 方言 ・文字 巴蜀文字与东巴文关系初探 刘杨翎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241) 摘要:东巴文和巴蜀文字的关系学界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比较发现,两种文字造字手段,符 号体态各有特点,差别较大。因此两种文字没有关系。 关键词:东巴文;巴蜀文字;表意文字;文字关系 中图分类号:H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629(2014)01—0044—04 一、巴蜀文字与东巴文关系研究概况 语’而有较大的发展。东巴文有二十个字与‘巴 对于巴蜀文字与东巴文的关系,学界已经 有过关注,但是各家看法不一。 徐中舒先生在《论巴蜀文化》一书中,写到 “它(么些象形文字)和巴文也应有一定的亲属 关系”…∞,“据巴文和么些文中象动物形体的文 蜀图语’相同,不能说全是偶然的巧合,而可能 有承袭关系”[31㈣。魏学峰、李复华两位先生都 赞同徐中舒的观点和研究思路,从形近字或同 形字的角度得出两种文字有亲属关系的结论。 冯广宏先生在《巴蜀文字的期待(七)》中, 提 了与徐中舒先生的观点相反的意见,“纳 字言,它们应具有一定的亲属关系。么些文可 能就是在巴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I }47,“如以 西象形文字比较原始,文字画的味道很浓,符 号化程度较低,显然不如巴蜀文字进步。除了 两者之问的象形文可以对比以外,其余则基本 上没有可比之处。看来这两种文字并不在一个 体系之内”。 l 4】 冯广宏先生是近年来对巴蜀 六书条例衡量巴文和么些文,则么些文又较巴 文为进步”。[ 1徐中舒先生主要从文字形体的 角度来判断两种文字的关系,根据两种文字中 的部分形体相同或相近的字来判断两种文字具 有亲属关系 徐中舒先生的这种比较两种文字 的思路和研究方法都是非常宝贵的,这一观点 文字颇有研究的一位学者,在该文中,他不仅 认为巴蜀文字与纳西象形文不具有亲属关系, 而且还提出巴蜀文字更先进的说法,与徐中舒 先生的观点截然相反。 也为有些学者所认同。魏学峰先生在《古蜀地 存在过拼音文字质疑——兼论巴蜀文字的性 质》一文中,提到“从后来的纳西族东巴文字身 上,我们也能看到古巴蜀文字的一些影子”】2l . 以上两种观点都是依凭相同的文字材料得 出的。然而结论大相径庭。对于两种观点,我们 不能轻易地肯定或否定,巴蜀文字的来源、族 属我们还不清楚,甚至是处于空白的状态。在 这一状态下.仅凭文字形体的相同或相近就判 也就是承认东巴文与巴蜀文字有一定的亲属关 系。李复华、王家祜两位先生的《关于“巴蜀图 语”的几点看法》一文,提到“它很接近‘巴蜀图 收稿日期:2013一l2—23 作者简介:刘杨翎,女,山东临沂人,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比较文字学。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重点基金项目“世界记忆遗产”东巴文字研究体系数字化国际共享平台建设研究(12AZDI19),教育 部重大项目“中华民族早期文字资料库与《中华民族早期文字同: ̄-y-典》”(11JJD74001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字与 南方民族古文字关系研究”(1OBYY049),上海市重点学科华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B403)资助。 44 巴蜀文字与东巴文字关系初探 定就得到两种文字的关系,未免有些武断。我 们认为。对这两种文字关系的判定还应该进行 更加严密的文字学上的论证。 二、巴蜀文字与东巴文文字制度的对比 “六书”条例广泛适用于各种表意文字的分 析。巴蜀文字和东巴文都属于表意文字的范 畴,造字法类型及其特征有很大相同之处,可 以利用“六书”理论共同对二者进行分析。由于 二者在文字发展史上所处的阶段有别,在部分 造字法类型和各个造字法上又有差异。由于巴 蜀文字目前还不能释读,我们对两种文字制度 的比较仅限于象形、指事、会意三种造字法。 根据一些学者的统计,巴蜀文字单字目前 有300个左右.都还不能作出确定的释读。这给 文字制度的判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我们根据 文字的一般规律和巴蜀文字的特点,结合各家 的观点,认为巴蜀文字已经有了象形字、会意 字、指事字,可能也产生了形声字。其中,象形 字是其主要的造字方式.会意字是以象形字为 基础的,组合两个象形字作为构字部件形成一 个新的文字。指事字的数量还比较少。形声字 是根据一部分经常重复出现的符号作出的初步 判断。巴蜀文字一部分象形程度比较高,一部 分符号化程度比较强,应该是一种逐步脱离图 画文字阶段的表意文字。 东巴文字研究得比较深入,其文字制度我 们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依据王元鹿先生的考 察,纳西东巴文字的造字方法,大体上可以分 为象形、指事、会意、义借和形声五类。_5 _s其中 形声字的数量已有相当一部分.也表现出了一定 程度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却不同于巴蜀文字。 从象形手段来看,“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是两种文字共同的特点,能够在两种文字中找 到一部分形近或形同的象形字,如 ,◇、@,八、 , 兰、 遴(每组的前一个字为巴蜀文个点字.后一个字为东巴文)。很难说因为这部分同 形字的存在,两种文字之间就存在借鉴关系。 各民族文字的发生,往往在社会发展的某一特 定的历史阶段上,且由于相同的造字心理,使象 形字的造字手段十分相似,于是容易出现若干同 形或形近字。东巴文字以东巴图画为主要的源 泉.很可能巴蜀文字也是以图画为源泉之一。 两种文字的象形手段也有比较重要的差 异。东巴文字中用分化手段造成的“变异本形” 的象形字较多,所使用的分化手段也较多,王 元鹿先生归纳为“析字”、“省减”、“变形”、“方 位”四种,[516 析字”,如东巴文的“北”作 , “南”作“ ”,这二字是剖析“水”所得。“省 减”,如“日蚀”作∈ ,从日有缺,“月蚀”作 ,从月有缺。“变形”,如“旋风”作 ,为东巴文“风”之旋转形变,“水尾”作 ,延长东巴文“水”的尾巴。“方位”,如 “夜’’作 ,从月倒置,“卧’’作7 ,从人 卧。在巴蜀文字中,我们目前还未见到同一个 形体有如此丰富的变体。 纳西东巴文较多地使用“析字”、“省减”、 “变形”、“方位”等多种手段来分化象形字.这 是与巴蜀文字象形造字手段的重要区别.也正 体现了东巴文的比较原始的状态和自源文字的 个性,因此,很难说东巴文借鉴了巴蜀文字的 造字方式。 从指事造字法来看,东巴文中纯由抽象符 号构成的指事字和由象形符号添加抽象符号的 指事字都具备,后者加符指事字数量尤多。在 巴蜀文字中,由于释读不够,我们现在还不能 肯定指事字的数量的多少,纯符号指示字更难 以确定,但是在东巴文中常见的纯符号指事字 未见于巴蜀文字。在巴蜀文字中可以见到一部 分点、线参与到象形文字中,如马 下面的四  邑是抽象 量下面的峨也常 45 巴蜀文字与东巴文字关系初探 见于多处文字中,也可能是抽象符号。因此,加 符指事字在巴蜀文字指事字中可能也是比较多 的。 从文字的符号化的程度来看。东巴文字中 的每一个字几乎都特别注意“画成其物”,用] 笔式的写法来记录语言中的词,如 “老 值得注意的是,纳西东巴文在计数时有时 还用多个象形字叠加而不用指事字。如“三个 虎”,工笔描绘,使得文字显示出一种立体感。 这一特点影响到东巴文中借用的藏文的写法. 兄弟”可作蓄jlI黄,“四个兄弟”可作 {:3},在巴 在借用藏文时,东巴文采取了繁饰的笔法,以 蜀文字中未见到这种表示方法。可能有的计数 方式是增加线条, 如 、蛰,槲、 、.群,垒、量.这几处文字中 现的线条 数量不同,其他构件相似,很有可能是一种计 数方法。 从指事字的比较来看,东巴文和巴蜀文字 加符指事字在指事字中的比重较大,都有较原 始的一面,而两种文字在指事造字手段上又有 较大的区别,在纯符号指事字和计数方式上很 难发现共同点,因此,两种文字可能是没有借 鉴关系的。 从会意造字手段来看,东巴文和巴蜀文字 往往是合两个图画的形象以记词见义的,会意 字中多表意抽象的词的字。这也往往是表词字 初始阶段中会意字的普遍特点。两种文字的会 意字发展水平近似。 综上所述,从象形、指事、会意三种造字手 段来看,东巴文和巴蜀文字的发展水平相近, 都是还是带有原始个性的表意文字,而象形和 指事造字法又有较大的差异,各有特点,中间 难以发现承袭的痕迹。同时。东巴文还有以色 别义和以方位别义的手段,这在巴蜀文字中都 是未见到的。因此,我们认为,巴蜀文字和东巴 文之问很可能是没有承袭关系的。 三、巴蜀文字与东巴文符号体态的对比 文字符号体态是文字的形式方面,从文字 符号体态也能看出两种文字之问的关系。文字 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只要不影响记录语言的精 确性,总是F}1繁至简发展的,这点在巴蜀文字 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46 保持东巴文字的象形特点。 巴蜀文字中有一部分文字具有类似东巴文 的象形特点,如与东巴文的“虎”字形体相近的 。但巴蜀文字在发展后期。文字符号化 明显加强,出现了为数不少的符号性强的文 字,如譬、 、 ,从文字形体我们难以观 察出其所象之物。显然,巴蜀文字本身有明显 的发展阶段,在早期和晚期在符号体态上经历 了一个较大的变化。 东巴文和巴蜀文字都经历了一个“画成其 物”的象形意味浓厚的文字发展阶段,而巴蜀文 字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符号化程度明显提 高 这种差别的存在更难以说明巴蜀文字和东 巴文具有同源关系。如果东巴文字在一开始就 受到了巴蜀文字的影响,那么文字符号体态应 该也会有所借鉴,符号化程度也应该有所相似。 从文字的量的规格化程度来看,东巴文和 巴蜀文字单字形体的长宽比值都不稳定,如巴 蜀文字中黧、 ,显然长宽比值差别很大。 巴蜀文字似乎显示出一种明显的阶段差异,其 中相当一部分文字表现出长宽比值的渐趋稳定 的发展倾向,如 、墼,显示出了一定的规 格化倾向。值得注意的是,在同一节经文中,东 巴文的各个字的大小也很不一致,而在巴蜀文 字中,文字的大小有了一定一致性的表现。巴 蜀文字和东巴文的书写方向也有明显的差异。 在目前所见成行的巴蜀文字中,除了“夔之戈” 是左右方向书写,其余的都为上下方向书写。 东巴文的书写方向则是左右书写。 如果说.东巴文借鉴了巴蜀文字,而在文字 巴蜀文字与东巴文字关系初探 的量的规格化和文字的书写方向上没有表现的 橛准语 方言 文字 此,东巴文与巴蜀文字之问很可能是无关的。 五、结语 话,是很难让人信服的。因此,我们更倾向于认 为两种文字在发展过程中也没有产生相互影响 或单方面的影响。 通过两种文字的文字制度、文字符号体态 和两种文字与汉字关系的分析,我们认为,巴 蜀文字与东巴文之间的差异甚多,相似点还不 足以证明两种文字之间具有亲属关系,两种文 字很可能没有关系,在文字发展过程中也很可 能没有相互影响或发生单方面影响。 由于目前所发现的巴蜀文字材料有限,上 述论断只是初步探讨,对这一结论的检验和两 因此,从文字的符号化的程度和量的规格 化程度来看,东巴文和巴蜀文字的相似点太 少,很难说明两种文字之间存在着亲属关系。 在文字符号体态上,巴蜀文字发展到了一个要 比东巴文符号体态进步的阶段 四、两种文字与汉字关系的对比 在巴蜀文字发现之初 卫聚贤先生就指出, 巴蜀晚期文字是仿中原文字而成的。[612s(四川 船棺葬发掘报告》l 7l 中也提及一部分巴蜀文字 种文字关系的深入讨论还需要等待更多文字材 料的发现。对于这两种文字关系的探讨,将会 符号类似汉字。我们认为,巴蜀文字与汉字之 间有着某种重要的关系,很可能巴蜀文字在发 展过程中受到了汉字的影响。巴蜀文字在晚期 丰富普通文字学和比较文字学的内容,深化我 们对意音文字普遍规律的认识。 参考文献: 的造字方式、文字符号体态和文字书写方式等 方面,都表现出了与汉字类似的特征。 东巴文是不受汉字的影响而独立创制和发 展的。虽然东巴文和古汉字的部分象形文字同 形或形近,但是东巴文字在造字方式方面一直 表现出原始性的特点,与汉字相差甚大.在文 [1】徐中舒.论巴蜀文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 社.1982. [2]魏学峰.古蜀地存在过拼音文字质疑——兼论 巴蜀文字的性质fJJ.四川文物,1989(6). [3]李复华,王家祜.关于“巴蜀图语”的几点看法 ….贵州民族研究,1984(4). [4]冯广宏.巴蜀文字的期待(七)[J].文史杂志, 2005(1). 字符号体态方面呈现不规则的形状,在书写款 式上较为随意。东巴文明显不同于汉字.表现 出了强烈的早期表意文字的个性 因此.我们 [5]王元鹿.汉古文字与纳西东巴文字比较研究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6】卫聚贤.巴蜀文化.说文月刊:第三卷,1941(4). [7]四川省博物馆.四川I船棺葬发掘报告[M].成 都:文物出版社,1960. [8]王元鹿.纳西东巴文字与汉字不同源流说….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1987(1). 认为,“它(东巴文)不仅是离开汉字独立创制 的,也是离开汉字独立发展的”_8 。] 巴蜀文字在发展晚期很可能受到了汉字的 影响,因此在文字发展过程中出现很明显的阶 段性差异。而东巴文在创制和发展中都没有受 到汉字的影响。如果东巴文与巴蜀文字之间有 亲缘关系,那么东巴文中也会或多或少地出现 汉字的影子,但是却在东巴文中没有发现。因 [责任编辑:林清书] A Study on Relation between Bashu Characters and Dongba Characters UU Yang—ling Abstract:Scholars have different views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Bashu characters and Dongba characters.This paper tries to disco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kinds of characters through philological analysis,and the preliminary finding is that there are no relations between these two kinds of characters since they are quite different fronl each other. Key words:Dongba characters;Bashu characters;ideogram;relation between characters 4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