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检验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检验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2022-01-15 来源:世旅网


检验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一、布局合理,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清洁区包括办公室、休息室、储藏室、培养基室和试剂室;半污染区为卫生通道、更衣室、缓冲间;污染区包括标本收集、存放、处理室、检测室。

二、工作人员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戴口罩、手套。工作前、工作后,为每位病人操作前、后,或检验同类标本后再检验另一类标本前,均须用非手触开关流动水洗手或卫生手消毒,若手上有伤口,应戴手套接触标本。

三、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

四、清洁区和污染区无明显界限,按污染区处理。清洁区若无污染,应每天开窗通风换气数次,湿式清洁台面、地面1次;污染区每天开始工作前及结束工作后,台面、地面应用含有效氯500 mg/L的消毒液各擦拭1次,有污染物时用含有效氯1000-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再拖擦。半污染区环境消毒同污染区。所用清洁消毒器材不得与污染区或半污染区公用。空气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过滤器每3-6个月检查清洗一次,每月应用酒精棉球至少擦拭一次紫外线灯管,每半年监测一次强度,负氧离子发生器应每月定期清除尘埃)消毒。

五、微生物实验室配备生物安全柜,其安置的的位置符合要求;对源于病人的原始痰液等进行涂片或接种平板等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如污染区内明显产生传染性气溶胶的操作(搅拌、研磨、离心等);特别是可通过呼吸道传播有含有高度传染性微生物(炭疽杆菌、分歧杆菌、球孢子菌、组织胞浆菌、军团菌、流动性感冒病毒等)的操作;要求

严格无菌的操作如倾倒培养基、菌种转种和细胞转瓶等,应在100级洁净间或100级生物柜内进行,注意及时更换滤器,定时检测滤效。

六、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分类处理(焚烧、入污水池、消毒或灭菌)。

1、器械消毒除已知无传染性器材外,凡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临床检验标本的器材均视为具有传染性,应进行消毒处理。可用2%碱性或中性戊二醛溶液 浸泡2h后,洁净水冲洗、沥干,也可干热或蒸汽灭菌。

2、采集标本的玻片、吸管、玻瓶要做到一人一份一用一消毒,污染的吸管、试管、滴管、离心管、玻片、玻棒、玻瓶平皿等,应立即浸入含有效氯1000 mg/L的消毒液浸泡4h,再清洗干净、烘干。

3、一次性使用的塑料制品如一次性注射器、薄膜手套等用后放医疗垃圾袋内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重复使用的耐热、不耐热的塑料等器材,用压力蒸汽灭菌,或用1000 mg/L有效氯的溶液浸泡30min-60min,再洗净,晾干;一般血清学反应使用过的塑料板或肝炎检验的反应板用2%戊二酸溶液或2000 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2h-4h后,洗净再用。

4、贵重仪器如显微镜、分光光度计、离心机、天秤、酶标检测仪、细胞计数器械、积压液系列化分析仪、气相色谱仪、冰箱、培养箱等局部轻度污染,可用2%戊二醛溶液擦拭,污染严重时,特别是有可能受肝炎病毒或分歧杆菌污染时,宜戴上手套用2%戊二醛溶液擦拭消毒,作用30min-60min。

5、废弃标本及其容器的消毒处理:

①采集检验标本或接触装有检验标本的容器,特别是装有肝炎和结核病标本者,应戴手。

②夹取标本的工具,如钳、镊、接种环、吸管等用后均应消毒清洁,进行微生物检验时,应重新灭菌。

③废弃标本如尿、胸水、腹水、脑脊液、唾液、胃液、肠液、关节腔液等每100ml加 漂白粉5g,搅匀后作用2h-4h倒入厕所,痰、脓、血、粪及其它固体标本,焚烧或加2倍量漂白粉溶液,搅拌后作用2h-4h;若为肝炎或结核病者则作用时间应延长至6h后倒入厕所;

④盛标本的容器,若为一次性使用应焚毁;对可再次使用的玻璃、塑料或搪瓷容器,可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溶液浸泡2h-6h,消毒液每日更换,消毒后用水洗净或流动水刷洗,沥干;用于微生物培养采样者,用压力蒸汽灭菌后备用。

七、报告单应消毒后发放或电脑打印单独发放。

八、菌种、毒种专人管理,有详细记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