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财政投入问题研究
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加,教育事业稳健发展。2016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首超3万亿元为31373亿,GDP占比连续5年超过4%,体现了国家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坚定信念,为教育事业发展铸就稳固的物质基础。
首次超过3万亿元,较上年增长7.44%;占GDP比例为4.22%,连续5年保持在4%以上。
除此之外,我还搜集资料了解到了一些更加具体的数据,因为篇幅的原因我没有放到PPT上,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还是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投入总额为38866亿元,)这里的总额包括一些机构的投资,社会资本和居民的投资)
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的经费投入占比最大,其次是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依次为17603亿元、10110亿元和引55亿元;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增幅最大,为15%,金额达到2802亿元。
教育经费占比低于发达国家,仍有上涨空间。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仍处于偏低水平,美国、德国2015年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例达到4.9%,英法等国均高于5.5%,丹麦更是达到了8.6%。与之相比,我国教育投入仍有一定上升空间。
说完了好的方面,这些我们经常会在新闻联播里听到的话,接下来我们要说一些在新闻联播里听不到的话。
我们看回之前的图表,说到一个区域配置不均衡的问题。
教育资本市场的不发达与不完善
这在高等教育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高等教育投资究竟能否获得回报与回报率有多高,事先是难以确定的,这就使得私人金融部门因担心无法得到偿还而不愿为教育融资,这样,那些资金不足的人就会被剥夺受教育的机会。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许多国家的政府都对高等教育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
教育投入在地理区域的分配结构来看,我国的教育投入分布很不平衡。东部地区教育支出要比中西部地区高得多,东部、中部、西部教育投资呈递减的梯级分布,且梯次差距日益增大。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与之相应的财政收入上的重大差异,造成了地区间教育投入的差别很大。
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在高等、中等和初等三级教育上生均投入相差过大,对义务教育重视的不够,对其投入相对不足,教育投入对高等教育比较偏好,投入比重过大,使教育投资内部结构不科学,不合理。
教育具有正外部性。首先,经济理论和实践表明,技术进步是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而教育则是技术进步的基础。其次,教育使公民明辨是非且获得一技之长,这有助于减少犯罪。再则,教育能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这有助于减少行政管理的成本等。 2、避免因收入差距而形成教育机会的不公平。如果教育服务主要由私人部门提供,学费必然被抬高,则收入较低的家庭的子女即使天资聪颖也会被举止门外。而如果主要由政府提供教育服务,就可以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同等的受教育机会,从而保证教育机会的公平,并避免流失优秀的人才资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