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资料汇编
沈阳市xxxxx液化气站
2022年03月
沈阳市xxxxx液化气站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资料汇编
编制人:
审核人:
签发人:
日 期:2022年03月18日
前 言
2016年国务院安委办先后印发了《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安委办〔2016〕3号)、《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提出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是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重要举措。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完善安全生产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推进辽宁省安全生产风险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辽宁省人民政府印发了《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风险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意见》(辽政发〔2016〕69号)。
为认真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决策部署,有效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风险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意见》(辽政发〔2016〕69号)等有关文件要求,结合辽宁省实际,辽宁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印发了《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方案》(辽安委〔2017〕47号),辽宁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编制了《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指南》、《城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指南》(辽安委办〔2017〕99号),规定了辽宁省企业和城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基本要求。 2021年6月1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进行了第三次修正。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
产法》第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第二十一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要组织建立并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督促、检查本站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第四十一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按照安全风险分级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中共辽宁省委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辽委发〔2017〕38号)、《辽宁省安全生产条例》(2020修订)等也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提出了有关要求。
2021年12月30日市城乡建设局关于印发《沈阳市开展城市燃气行业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快推进沈阳市城市燃气行业双重预防机制构建,指导燃气经营企业控风险、除隐患、遏事故,严防风险演变、隐患升级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辽宁省、沈阳市关于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有关要求,真正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我单位按照《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指南》,开展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工作成果进行汇总,编制完成本资料汇编。
目 录
1. 主要建设依据 .................................................................................................... 1 2. 术语和定义......................................................................................................... 3 2.1安全风险 ...................................................................................................... 3 2.2危险源 .......................................................................................................... 3 2.3危险源辨识 .................................................................................................. 3 2.4危险源辨识单元 .......................................................................................... 3 2.5触发事件 ...................................................................................................... 3 2.6安全风险评估 .............................................................................................. 3 2.7固有风险 ...................................................................................................... 3 2.8残余风险 ...................................................................................................... 3 2.9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4 2.10事故隐患 .................................................................................................... 4 2.11三种时态 .................................................................................................... 4 2.12三种状态 .................................................................................................... 4 2.13隐患排查治理 ............................................................................................ 4 2.14重大事故隐患 ............................................................................................ 5 3. 基本要求 ............................................................................................................. 6 3.1工作目标 ...................................................................................................... 6 3.2工作职责 ...................................................................................................... 7 3.3工作组织 ...................................................................................................... 8 3.4制度化管理 .................................................................................................. 8
4. 工作流程和内容 .............................................................................................. 10 4.1基本流程和内容 ........................................................................................ 10 4.2策划与准备 ................................................................................................ 10 4.3危险源辨识 ................................................................................................ 11 4.4安全风险评估 ............................................................................................ 13 4.5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15 4.6风险分级管控 ............................................................................................ 17 4.7风险告知 .................................................................................................... 20 4.8隐患排查治理 ............................................................................................ 20 5. 文件管理 ........................................................................................................... 28 5.1安全风险分析管控体系文件管理 ........................................................... 28 5.2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文件管理 ................................................................... 29 6. 持续改进 ........................................................................................................... 29 6.1评审 ............................................................................................................ 29 6.2更新 ............................................................................................................ 29 6.3沟通 ............................................................................................................ 30 附录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建设基本流程 ..................... 31 附录2:燃气经营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 32 附录3:构建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方案 ................. 38 附录4:风险矩阵分析法(LS) ......................................................................... 41 附录5: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 ........................................................... 43 附录6: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清单 ..................................................................... 45 附录7:安全风险图 ............................................................................................. 56
附录8:安全风险公告栏 ..................................................................................... 58 附录9: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 ............................................................................. 65 附录10:安全检查表 ........................................................................................... 69 附录11: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 76
1. 主要建设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21年6月1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2)《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安委办〔2016〕3号) (3)《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
(4)《辽宁省安全生产条例》(2017 年 1 月 10 日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根据2020年3月30日辽宁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辽宁省出版管理规定〉等27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
(5)《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风险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意见》(辽政发〔2016〕69号)
(6)《中共辽宁省委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辽委发〔2017〕38号)
(7)《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方案》(辽安委〔2017〕47号)
第 1 页
(8)《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指南》(辽安委办〔2017〕99号)
(9)《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通则》(DB21/T3275-2020)
(10)《沈阳市开展城市燃气行业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11)《液化石油气供应工程设计规范》(GB 51142-2015) (12)其他有关文件、标准、规范
第 2 页
2. 术语和定义
2.1安全风险
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健康损失或财产损失的严重性的组合。 2.2危险源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2.3危险源辨识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2.4危险源辨识单元
为危险源识别和安全风险评估确定的区域、部位、设备设施以及在区域、部位、设备设施实施的作业活动,或者以上两者的组合。 2.5触发事件
危险升级为事故所需的时间或者条件。 2.6安全风险评估
以实现系统安全为目的,运用系统安全工程原理和方法,对系统中存在的已辨识的风险类别进行分析,判断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从而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7固有风险
在实施降低风险措施前存在的安全风险。 2.8残余风险
在实施降低风险措施后仍然存在的安全风险。
第 3 页
2.9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根据安全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理控制资源、管理控制能力及管理控制措施复杂和难易程度等因素确定不同管理控制层级的安全管理方式。 2.10事故隐患
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场所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 2.11三种时态
在系统寿命周期内的过去时态、现在时态和将来时态。过去时态主要是评估以往残余风险的影响程度,并确定这种影响程度是否属于可接受的范围;现在时态是主要是评估现有的风险控制措施是否可以使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围;将来时态主要是指准备计划实施的生产活动可能带来的风险程度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 2.12三种状态
常规活动下的正常状态、非常规活动下的异常状态和紧急状态。常规活动下的正常状态即正常生产活动;非常规活动下的异常状态,即设备、系统故障或参数发生偏离的情况;紧急状态,即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重大危险,如设备被迫停运、火灾爆炸事故。 2.13隐患排查治理
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岗位员工以及其他相关人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企业管理制度,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方
第 4 页
法,对照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有效落实情况,对本站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消除或控制的工作过程。 2.14重大事故隐患
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消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消除的隐患。
第 5 页
3. 基本要求
3.1工作目标
(1)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对安全风险全面管控,对事故隐患治理实行闭环管理。
(2)根据本站实际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构建主要负责人组织、各部门实施、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安全风险自辨、自评、自控和隐患自查、自改、自报的工作格局,落实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和运行的主体责任。
(3)落实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保证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和运行所必须的投入;按照《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规定标准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保障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和运行专项资金落实。
(4)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贯穿于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及废弃处置的整个生命周期。
(5)逐步形成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成果:
——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等相关工作制度;
——建立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绘制安全风险图; ——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 ——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 ——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帐;
——存在重大风险的制定重大风险专项管控方案;
第 6 页
——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建设。 (6)双重预防机制是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双重预防机制的有效运行不断夯实安全生产标准化基础,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规范运行,促进双重预防机制有效实施,实现双重预防机制和现有安全管理体系的融合和一体化。
(7)贯彻落实国务院、辽宁省、沈阳市关于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有关要求,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有效避免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别是避免重、特大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损失和影响。 3.2工作职责
(1)主要负责人职责
——贯彻执行上级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有关要求;
——明确各部门、岗位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职责; ——确保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双重预防机制所需要的资源; ——研究和批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方案;
——调度、督促及检查考核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情况; ——督促落实重大安全风险和重大事故隐患上报; ——及时处理涉及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重大问题 (2)各部门及管理人员职责
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相关要求,负责职责范围内的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第 7 页
(3)各岗位从业人员职责
通过学习,具备参与岗位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管控以及隐患排查治理的能力,履行岗位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职责。 3.3工作组织
成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各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参加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3.4制度化管理
(1)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及时转化为本站的规章制度并实施。
(2)建立并完善双重预防相关工作制度并由主要负责人审核签发,工作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 ——危险源辨识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及使用制度; ——信息档案管理制度; ——奖惩制度。
(3)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和运行工作资料归档,归档资料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明确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责任部门的文件;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方案; ——教育培训计划及记录;
第 8 页
——安全风险辨识和分级管控清单; ——隐患排查治理过程资料;
——存在重大风险的制定重大风险专项管控方案; ——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安全风险图; ——内部审核报告。
第 9 页
4. 工作流程和内容
4.1基本流程和内容
(1)以风险为主线构建系统化、规范化及常态化的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基本流程包括规范具体工作流程和方法、培训人员、实施、评估与持续改进,根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建设基本流程》(见附录1)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2)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建设基本内容包括: ——策划和准备;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 ——安全风险管控; ——安全风险公告警示; ——隐患排查治理; 4.2策划与准备 4.2.1明确责任部门
以正式文件明确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责任部门。 4.2.2实施全员培训
制定风险分级以及管控培训计划,并纳入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组织 全体员工进行安全培训,使其掌握风险类别、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风险评价结果、风险管控措施,并保留培训记录。 4.2.3信息收集
精心组织、策划,收集、处理风险辨识评估相关资源与信息,确保风险辨识评估全面、充分。
第 10 页
在开展风险辨识与评估前,做好前期的信息收集与准备,包括行业规范和标准,相关工艺、设施的安全分析报告,详细的工艺、装置、设备说明书和工艺流程图,设备试运行方案、操作运行规程、维修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工艺物料的理化性质说明书及相关行业事故资料。 4.2.4编写体系文件
工作前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制度(见附录2)、实施方案(见附录3)和其他制度文件,从机制层面予以保障,确保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人员、资金到位,形成长效机制。 4.3危险源辨识
采用适合本站的危险源辨识方法,对风险点内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并重点考虑气、液态等不同状态和不同压力、温度、风向等环境带来的影响。危险源的辨识范围覆盖所有的工程建设、场站管理、管网及设施、客户管理等环节的场所、部位、设备、设施及作业活动。 4.3.1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1)对于作业活动,采用作业危害分析法(JIM)进行危险源辨识。采用作业危害分析法辨识危险源。
(2)对于设备设施、区域、场所,采用安全检查表(SCL)法进行危险源辨识。按照设备功能或结构划分为若干检查项目,针对每一检查项目,列岀检查标准,对照检查标准逐项检查并确定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和后果设备或设施等。 4.3.2危险源辨识状态和时态
(1)在辨识过程中考虑以下三种状态:
第 11 页
1)正常(例如:在正常的运行或操作过程存在的危险危害); 2)异常(例如:设备故障、燃气泄漏);
3)紧急(例如:发生火灾、爆炸、坍塌等破坏性事故)。 (2)在辨识过程中,要考虑以下三种时态:
1)过去(例如:某个危险源“过去”发生过伤害事故); 2)现在(例如:某个危险因素“现在”就危害看人身安全和健康,如高温、噪声);
3)将来(例如:某个危险源存在“将来”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可能)。 4.3.3危险源辨识范围
(1)危险源的辨识范围覆盖所有的场所、部位、设备、设施及作业活动,包括但不仅限于风险点覆盖的范围。对风险点覆盖范围内的危险源应重点关注。
(2)危险源辨识应充分考虑以下四种因素: 1)人的因素; 2)物的因素; 3)作业环境因素; 4)管理因素。
(3)为确保辨识过程中不发生遗漏,应对每个风险点列出所有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
(4)危险源辨识范围主要包括:
1)规划、设计、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2)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
第 12 页
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7)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 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9)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等;
10)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对存在的其它管理类危险源进行单独辨识;
11)近三年内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对存在的不符合安全标准、规程及规范的现象再次确认。 4.4安全风险评估
(1)对辨识出的各项安全风险评估。依据GB/T27921采取定性、定量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2)风险评估的准则
1)制定风险评价准则时结合经营特点,并充分考虑以下要求: ①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 ②本站的安全管理、技术标准; ③本站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 ④相关方的诉求等。
2)结合自身可接受风险实际,制定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风险值的取值标准和评价级别,充分辨识现有的管控措施进行风
第 13 页
险评价,按从严从高的原则判定评价级别。
(3)安全评估采用风险矩阵分析法(LS)(见附录4)和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见附录5)等方法对确定固有风险和残余风险等级。
(4)根据安全评估的方法得出的安全风险等级对应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安全风险分析和可接受水平、色标对应关系见表4-5。
表4-5安全风险分级对照表
风险评估结果对应等级 风险等级 可接受水平 色标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风险矩阵法 危险性分值 重大风险 较大风险 一般风险 低风险 不可接受 不可接受 可接受 可接受 红色 橙色 黄色 蓝色 >320 160-320 70-160 <70 危险程度 极其危险 高度危险 显著危险 可能危险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5)固有风险评估涉及以下情况之一者,判定为重大风险: 1)发生过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
2)辨识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3)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10人及以上的;
4)经风险评价确定为最高等级的。
第 14 页
4.5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4.5.1重大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原则
(1)风险控制措施考虑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经济合理性、经营运行情况及可靠的技术保证和服务。选择风险控制顺序如下: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等。
(2)对确定的重大风险(一级),在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时,应做到: 1)需通过工程技术措施才能控制的风险,采用“目标一方案”方式,制定控制该类风险的目标并为实现目标制定方案。
2)属于经常性或周期性工作中的不可接受风险,需要制定、修订新的文件(程序或作业文件),在文件中规定该风险的控制方法,通过持续改进实施风险控制。
3)对于单一措施无法控制的风险,可能需要同时采取以上两种方式。 4)凡通过工程技术措施或其他措施能控制的二级及以下的风险,应在符合成本、安全有效性原则的情况下,制定控制措施。 4.5.2控制措施
(1)工程控制措施主要包括:
1)消除或减弱危害——消除是通过对装置、设备设施、工艺等的设计来消除危险源;
2)封闭一对产生或导致危害的设施或场所进行密闭; 3)隔离一通过隔离带、栅栏、警戒绳等将人与危险区域隔开; 3)移开或改变方向一一如改动可燃气体的放散口。
第 15 页
(2)管理控制措施主要包括:
1)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作业程序、安全许可、安全操作规程等; 2)减少暴露时间、加密巡查或监护; 3)监测监控等系统;
4)配置检漏声光警报系统和警示信号; 5)设立安全标识; 6)风险责任共担。
(3)培训教育措施主要包括:
1)对设备设施的维护标准、操作规程等进行培训; 2)对设备巡检、管线巡查、用户安检等业务进行培训。 (4)个体防护措施主要包括:
1)当工程控制措施不能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2)当处置异常或紧急情况时,佩戴防护用品。 (5)应急控制措施主要包括:
1)紧急情况分析、应急方案、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应急物资的准备;
2)通过应急演练、培训等措施,确认和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3)应急处置措施等。
第 16 页
4.6风险分级管控
4.6.1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以下原则
(1)分类、分级、分层、分专业,逐一明确各级的管控重点、管控责任和管控措施;
(2)固有安全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重大安全风险由主要负责人组织进行专项管控;
(3)安全风险控制资源投入如安全专项资金、升级改造、监测监控等应根据安全风险等级确定优先等级;
(4)按照消除、限制和减少、隔离、个体防护、安全警示、应急处置的顺序控制和降低风险。 4.6.2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落实
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制定工作方案,分别落实领导层、管理层、员工层的风险管控职责和管控清单,确保风险分级管控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安全风险管控层级确定参照表4-6确定;安全风险管控责任部门依据触发事件的业务归属确定,并将上述过程确定的结果填入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清单。
表4-6 安全风险管控层级确定表
固有风险/残余风险 重大风险 较大风险 一般风险 低风险 重大风险 主要负责人 — — — 较大风险 分管负责人 分管负责人 — — 一般风险 部门级 部门级 部门级 — 低风险 — — 岗位级 岗位级 4.6.3建立风险管控清单
第 17 页
建立安全风险管控清单,清单的主要项目包括责任部门、作业班组、场所部位、生产设施、能量源或能量载体、事故类型、固有风险等级、残余风险等级、工艺技术条件、管理措施、应急处置措施等,见《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清单》(见附录6) 4.6.4动态安全风险监控
本站高度关注运营情况和危险源变化后的风险状况,动态评估、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
(1)残余风险评估结果为重大风险和较大风险时,应明确不可容许的危险内容及可能触发事故的因素,采取针对性安全措施,并制定应急措施;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作业时,应暂停作业。对于重大风险和较大风险的危险源,具备条件的企业,应立即制定安全管控措施,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及完成时间,落实资金,将风险降低到一般风险及以下;不具备条件的,应制定计划,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2)残余风险评估结果为一般时,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进行评估,检查并确认控制程序和措施已经落实,需要时可增加控制措施。
(3)残余风险评估结果为低时,维持现有管控措施,对执行情况进行审核。
(4)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宜升级管控 1)存在隐患的场所、部位、作业; 2)涉及到变更和检修维修作业; 3)交叉作业或多专业。 4.6.5重大风险管控
第 18 页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作为重大风险进行管控: (1)固有风险为重大风险;
(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和各行业领域确定的其他重点管控对象。 重大风险应由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专项管控方案。重大风险专项管控措施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重大风险的描述。
(2)建立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其得到执行。
(3)建立健全安全监测监控体系并保证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4)明确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责任人或者责任机构,并定期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5)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设置明显的告知牌及警示标志。
(6)以岗位安全风险及防控措施、应急处置方法为重点,强化员工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
(7)制定重大安全风险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及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物资,并保障其完好和方便使用。
(8)制定重大安全风险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并进行事故应急预案演练。
4.6.6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形成的成果
(1)按照危险源辨识单元编制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清单并依据管控
第 19 页
专业和层级汇总成册。
(2)绘制安全风险分布图和安全风险比较图,见《安全风险图》(附录7)。
4.6.7建立安全风险信息管理系统
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安全风险信息管理系统,形成电子化的安全风险分布图。安全风险信息管理系统可以与隐患排查治理等相关信息管理系统相融合。
4.6.8安全风险全过程管控
在生产经营活动组织实施之前,根据相关的基础资料,辨识和分析建设项目、生产经营活动潜在的风险,查找规划设计中的缺陷和不足,及早采取改进和预防措施,实现安全风险全过程管控。 4.7风险告知
结合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将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等内容通过不同的方式告知相关单位、人员、用户。
风险告知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1)重大安全风险公告栏,见附录8。 (2)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见附录9。
(3)根据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将设备设施、作业活动及工艺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采取的措施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技术交底等方式告知各岗位人员及相关方,使其掌握规避风险的措施并落实到位。 4.8隐患排查治理
第 20 页
将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清单作为隐患排查的基础和依据,排查风险管控过程中出现的缺失、漏洞和实效环节。 4.8.1隐患排查治理应实行闭环管理和台账管理
(1)闭环管理包括隐患排查计划、排查、治理、验收及评估、核销工作。
(2)隐患排查治理台账主要包括隐患排查计划表、隐患整改通知单、隐患治理方案、隐患复查验收单及隐患登记表。 4.8.2隐患分级
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4.8.3隐患分类
(1)基础管理类隐患
基础管理类隐患包括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 1)资质证照;
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配置; 3)安全生产责任制; 4)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5)安全教育培训; 6)安全生产管理档案; 7)特殊作业工作证许可制度; 8)安全应急管理;
9)档案基础及特殊设备管理;
第 21 页
10)承建商、外来人员安全管理。 (2)作业服务现场类隐患
作业服务现场类隐患包括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 1)液化石油气燃气场站; 2)从业人员操作己为; 3)特种作业; 4)消防及应急设施; 5)供配电设施; 6)职业危害防护设施; 7)特种设备操作及管理; 8)作业现场及客户管理其他方面。 4.8.4编制排查清单
(1)基本要求
依据确定的各类风险的全部控制措施和基础安全管理要求,编制包含全部应该排查的项目清单。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包括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和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2)隐患排查清单
以各类风险点为基本单元,依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中各风险点的控制措施和标准、规程要求,编制该排查单元的排查清单:
1)与风险点对应的设备、管道设施、安全管理制度等项目名称; 2)排查内容,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中的控制措施; 3)排查标准,各类管控措施和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的具体要求;
第 22 页
4)排查方法,由各组织级别根据排查类型和排查周期确定。 4.8.5隐患排查
(1)排查类型
排查类型主要包括综合性隐患排查、专业性隐患排查、季节性隐患排查、日常隐患排查、节假日隐患排查、事故类比隐患排查、专家诊断性检查和企业各级负责人履职检查等。
1)综合性排查以安全责任制、各项专业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为重点,共同参与的全面检查;
2)专业性排查主要是指对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储运、消防和工程等系统分别进行的专业检查;
3)季节性排查是指根据各季节特点开展的专项隐患检查,主要包括: ①春季以防雷、防静电、防解冻泄漏、防解冻坍塌为重点; ②夏季以防雷暴、防设备容器高温超压、防台风、防洪、防暑降温为重点;
③秋季以防雷暴、防火、防静电、防凝保温为重点;
④冬季以防火、防爆、防雪、防冻防凝、防滑、防静电为重点。 4)日常排查是指班组、岗位员工的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以及基层单位领导和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安全等专业技术人员的日常性检查。日常隐患排查应突岀对关键装置、关键部位、关键环节、重大危险源的检查和巡查。
5)节假日排查主要是指在重大活动和节假日前,对装置生产是否存在异常状况和隐患、备用设备状态、备品备件、生产及应急物资储备、
第 23 页
保运力量安排、企业保卫、应急工作等进行的检查。
6)事故类比隐患排查是对企业内和同类企业发生事故后的举一反三的安全检查。
(2)排查要求
要做到全面覆盖、责任到人,定期排查与日常排查相结合,专业排查与综合排查相结合,一般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隐患排查的结果与安全目标责任考核挂钩。
(3)组织级别
根据组织架构确定不同的排查组织级别和频次。 (4)排查周期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企业生产工艺特点,确定综合、专业、专项、季节、 日常等隐患排查类型的周期。排查周期应满足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规定。
1)班组(岗位)对场站等关键装置、环节、要害部位等每班至少检查一次。
2)公司结合岗位责任制,至少每月组织对场站等关键装置、环节、要害部位等进行一次检查,和日常检查发现的隐患一起进行汇总。
3)公司根据季节性特征及本站的生产实际,每季度开展一次有针对性的季节性隐患排查;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必须进行一次隐患排查。
4)综合性隐患排查和专业隐患排查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基层单位至少每季度组织一次,两者可结合进行。
5)当获知同类企业发生伤亡及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时,应举一反
第 24 页
三,及时进行事故类比隐患专项排查。
6)对于不经常发生变化的气站设备、设施区域,可依据实际变化情况确定排查周期, 如果发生变化,应及时进行隐患排查。
(5)确定排查项目
实施隐患排查前,根据排查类型、人员数量、时间安排和季节特点,在排查项目清单中选择并确定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排查项目,作为此次隐患排查的内容。隐患排查分为作业服务现场类隐患排查或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两类隐患排查可同时进行。
(6)排查结果记录
公司级、班组(岗位)级对照确定的排查项目清单进行隐患排查并记录,填写《安全检查表》(参见附录10)。作业服务现场类隐患保留现场隐患图片及隐患描述记录。 4.8.6隐患治理
(1)隐患治理建议
按照隐患排查治理要求,各相关层级的部门和单位对照隐患排查清单进行隐患排查,填写隐患排查记录。
根据排查出的隐患类别,提出治理建议,一般包含:
1)针对排查出的每项隐患,明确治理责任单位和主要责任人: 2)经排查评估后,提出初步整改或处置建议:
3)依据隐患治理难以程度或严重程度,确定隐患治理期限。 (2)隐患治理要求
1)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分类实施。主要包括岗位纠正、班组治
第 25 页
理、部门治理、公司治理等。
2)隐患治理做到方法科学、资金到位、治理及时、责任到人、限期完成。能立即整改的隐患应 立即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隐患,治理前研究制定防范措施,落实监控责任。
3)对于社会举报和反馈的燃气系统隐患和事故,处置人员应及时向站长上报。站长接到隐患报告后,按照职责分工立即组织核实并予以查处。
(3)隐患治理流程
事故隐患治理流程包括:通报隐患信息、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实施隐患治理、治理情况反馈、验收等环节。
隐患排除结束后,将隐患名称、存在位置、不符合状况、隐患等级、治理期限及治理措施要求等信息向从业人员进行通报。隐患排查组织部门应制发隐患整改通知书,对隐患整改责任单位、措施建议、完成期限等提出要求。隐患存在单位在实施隐患治理前应当对隐患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可靠的治理措施。隐患整改通知制发部门应当对隐患整改效果组织验收。
(4)一般隐患治理
对于一般事故隐患,根据隐患治理的分级,由站长或者有关人员负责组织整改,整改情况安排专人进行确认。
(5)重大隐患治理 1)重大隐患评估、治理 2)隐患上报
第 26 页
经判定或评估属于重大事故隐患的,应当及时组织评估,并编制事故隐患报告书。评估报告书应当包括是事故隐患的类别、影响范围和风险程度以及对事故隐患的监控措施、治理方式、治理期限的建议等内容。
根据评估报告书制定重大隐患事故隐患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①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③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④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⑤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⑥防止整改期间发生事故的安全措施
发现重大隐患应及时上报。自发现重大隐患之日起10日内,将重大隐患评估报告书和重大隐患治理方案书面报站长。
本站当自发现重大隐患之日起15日内,将重大隐患评估报告书和重大隐患治理方案报苏家屯区城市建设局,以及其他相关部门。
(6)隐患治理验收
隐患治理完成后,根据隐患级别组织相关人员对治理情况进行验收,实现闭环管理。
重大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组织对治理情况进行复查评估。对政府督办的重大隐患,按有关规定执行。
(7)隐患排查治理效果
通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在以下方面有所改进:
第 27 页
1)风险控制措施全面持续有效; 2)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和提升; 3)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进一步完善; 4)各级排查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 5)员工隐患排查水平进一步提高;
6)对隐患频率较高风险重新进行评价、分级,并制定完善控制措施; 7)生产安全事故明显减少; 8)职业健康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4.8.7隐患排查治理形成的结果
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策划、实施以及持续改进过程中,完整保存体现隐患排查全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
(1)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2)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3)隐患排查项目清单等内容的文件成果
并填写《问题隐患排查清单》、《隐患和问题清单》、《问题隐患整改工作清单》和《问题隐患复查验收清单》(见附录11)。
重大事故隐患排查、评估记录,隐患整改复查验收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
5. 文件管理
5.1安全风险分析管控体系文件管理
完整保存体现风险分级管控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包括风险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风险点排査台账、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第 28 页
表,以及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等内容的文件化成果。涉及重大风险时,其辨识、评价过程记录,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和改进记录等,单独建档管理。
5.2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文件管理
在隐患排査治理体系策划、实施及持续改进过程中,完整保存体现隐患排査全过 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包括如下内容:
(1)隐患排査治理制度; (2)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3)隐患排査项目清单等内容的文件成果。
重大事故隐患排査、评估记录,隐患整改复査验收记录等,单独建档管理。
6. 持续改进
6.1评审
适时和定期对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审包括体系改进的可能性和对体系进行修改的需求。评审每年不少于一次,当发生更新时及时组织评审。应保持评审记录。 6.2更新
主动根据以下情况对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影响,及时更新隐患排查治理的范围、隐患等级和类别、隐患信息等内容,主要包括:
(1)法律法规及标准规程变化或更新; (2)政府规范性文件提出新要求;
第 29 页
(3)组织机构及安全管理机制发生变化;
(4)生产工艺发生变化、设备设施增减、使用原辅材料变化等; (5)企业自身提出更高要求;
(6)事故事件、紧急情况或应急预案演练结果反馈的需求; (7)其它情形出现应当进行评审。 6.3沟通
建立不同职能和层级间的内部沟通和用于与相关方的外部沟通机制,及时有效传递风险和隐患信息,梳理内外部风险管控信心,提高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效果和效率。重大风险信息更新后应公示或公布,并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第 30 页
附录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建设基本流程
第 31 页
附录2:燃气经营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1范围
为了有效开展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风险防控等工作,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职责,控制、削减、规避生产过程各类生产安全风险,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规定了危害因素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分级,及风险分级防控管理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本办法适用于本站针对常规与非常规的生产作业活动,以及生产管理活动的风险防控工作。 2职责
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办公室,指挥领导和具体推进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
1)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明确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工作重点和要求,定期听取工作汇报,指导、监督体系建设推进。
2)工作办公室 任办公室主任。 职责:
起草制定体系建设基本框架和推进方案,提出工作思路和方法;组
第 32 页
织体系建设中的危险源识与风险评估等具体工作;整理、梳理体系建设相关制度、记录文件等支撑材料,规范体系运行;与外部服务机构联系确认体系运行信息平台的内容和要求并负责信息平台的运行和管理。 3管理内容
3.1风险防控管理对象
凡对风险防控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生产管理和生产作业活动,均纳入风险防控管理范围。 3.2风险防控工作流程
1)收集资料;
2)明确具体的生产作业或生产管理活动; 3)开展危害因素辨识; 4)进行风险分析、评价与分级; 5)制定风险防控措施; 6)按照职责落实风险防控措施。 3.3危害因素辨识 3.3.1成立评价小组
本站成立由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组成的评价小组,所有评价人员需经过专门培训并有能力、资格组织各级员工开展危害识别,并负责进行风险评价工作。评价小组指导各部门开展危害识别。 3.3.2危害因素识别的范围
(1)辨识的范围包括:
液化气站日常装、卸车操作、充装气瓶操作、维修维护、巡査测漏
第 33 页
等。
(2)识别及评价对象: 1)按作业流程的各阶段; 2)按部门和班组; 3)按设备、设施。 3.3.3危害因素的辨识
遵循相关要求,对于每项作业活动,在进行危害识前要收集作业活动的相关信息。
3.3.4危害因素辨识方法选择
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和安全检查表法(SCL)相结合的方法,把一项作业活动分解成几个步骤,识别整个作业活动及每一步骤中的危险源并将其汇总。把各环节加以剖析,列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可对某种工作系统、某种装置(如消危险防设施及特种设备等)制定详细的安全检查表。 3.3.5危害因素识记录
站长组织各班组对运行过程中已经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识别、调查,进行确认,制定削减措施,汇总后填写公司的《危害因素清单》,汇总时应注意合并同类项。 3.4危害因素的评价
站长组织相关人员包括员工代表,对所识别的不可容忍的风险以及重大风险进行评审,并编制重大风险因素清单。将《重大危险因素清单》
第 34 页
发放到有关部门。采用作业条件风险评价法(LEC法)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确定各危险源点风险值。按照LEC法将风险分级为“低”“一般”、“较大”、“重大”四个级别。 3.5危害因素的分级管控
(1)四级一般危害因素由班组加以控制,由安全员来检查; (2)三级较重危害因素由站长组织制定和实施预防和削减措施来加以控制,由安全员检查措施实施效果;
(3)二级严重及一级特别严重危害因素由站长组织纳入目标进行管理,制定方案、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加以控制;
(4)各部门负责将下发的《危害因素清单》和《重大危害因素清单》向员工交底,使员工了解本岗位的危害因素以及削减措施和应急措施;
(5)站长定期组织对站内各项活动中的危害因素控制和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6危害因素的更新
3.6.1安全管理体系正常运行时,危害因素的识别、评价每年进行一次,时间间隔不得超过12个月。
3.6.2遇有下列情况,及时更新危害因素的信息: (1)有关的法律、法规与标准提出新的要求时; (2)采用了新技术和新材料时;
(3)生产经营活动性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时; (4)危害因素的识别有遗漏时; (5)相关方或管理评审有要求时。
第 35 页
3.6.3发生3.5.2任一情况时,安全员组织相关人员依据上述过程,在15日内对发生变化的危害因素进行识别、评价,经站长审批后发放到相关部进行文件、记录变更。
3.6.4危害因素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有效性评审 安全员每年年初组织对危害因素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的方法、要求是否适宜进行评审,同时评审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实施的有效性;对方法的适宜性和过程实施的有效性识别改进的需求:改进或改变危害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方法应遵照文件管理和记录管理的要求进行过程实施效果需完善时,相应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结果应记录到相关的记录表中,对原记录更新。
3.6.5安全员及时协调并上报有关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和对风险控制的策划相关信息和资料。
第 36 页
4相关文件
沈阳市xxxxx液化气站文件沈苏八一液发【2022】01号
关于成立双重预防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各部门:
为了加强组织和领导,确保本站安全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有效实施,现成立本站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工作组,负责督导双重预防体系工作的实施。
领导小组组织成员: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站长办公室,组长 为“双控”体系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双控”体系建设工作,副组长白金实具体负责“双控”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开展、协调、监督、考核、总结工作。
2022年03月18日
第 37 页
附录3:构建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方案
(1)总体思路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明确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岗位人员安全责任,通过全方位、全过程排查可能导致事故的安全风险,依照行业规范、标准、规定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分级,并对安全风险实施有效管控,努力把安全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之前,实现安全精益管理、科学预防,切实提升安全生产管理预控能力。
(2)工作目标
1)建立安全风险清单和数据库; 2)制定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3)设置重大安全风险公告栏; 4)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 5)绘制企业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 6)绘制企业作业安全风险比较图; 7)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8)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9)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帐或数据库; 10)制定重大隐患治理实施方案;
11)建立安全风险与隐患排查信息管理系统。 (3)组织机构
公司成立双重预防机制工作领导小组:
第 38 页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下设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办公室, 任办公室主任。 (4)责任分工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办公室负责对本站双重预防机制工作进行统一组织、协调和指导,明确各单位双重预防机制的工作任务、时间、步骤,指导开展双重预防的排查、评估、分级、管控或治理等具体工作。
(5)工作任务
1)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①建立工作机构
建立双重预防机制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②开展相关培训
组织全体员工进行培训,学习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所需的相关知识,掌握LEC法(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提高识和管控风险的能力,确保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建立风险清单采用LEC方法(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确定安全风险等级D值,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级,分别采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④建立风险管控体系,设置风险公告警示栏
建立风险管控体系,实行风险分级管控。明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原
第 39 页
则和责任主体,分别落实各层的风险管控职责和风险管控清单,明确安全风险管理措施。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设置重大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同时,以岗位安全风险及防控措施、应急处置方法为重点,强化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
2)完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①完善运行制度
完善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隐患排查治理的职责范围和工作任务;完善符合实际的隐患排查治理清单,明确和细化隐患排查的事项、内容和频次;完善资金投入和使用制度;完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员工发现、报告事故隐患;完善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评估、核销全过程的信息档案管理制度。
②强化闭环管理
隐患排查治理的关键是要形成闭环的运行机制,从而保证各类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治理。建立健全事故隐患闭环管理制度,对现有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流程进行持续改进,实现隐患排查、登记、评估、治理、报告、销账等持续改进的闭环管理,制定并实施严格的隐患治理方案,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
第 40 页
附录4:风险矩阵分析法(LS)
风险矩阵分析法(简称LS),R=L×S,其中R是风险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事件后果的结合,L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S是事故后果严重性;R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风险大。
附表4-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判定准则
等级 5 4 标准 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 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发生过任何监测,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害发生或预期情况下发生 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或未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作过监测,或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 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有效执行,或过去偶尔发生事故或事件。 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 3 2 1 附表4-2 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定准则
等级 5 4 3 2 1
法律、法规 及其他要求 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 潜在违反法规和标准 不符合上级公司或行业的安全方针、制度、规定等 不符合企业的安全操作程序、规定 完全符合 人员 死亡 直接经济损失 100万元以上 停工 部分装置(>2 套)或设备 2套装置停工、或设备停工 1 套装置停工或设备 受影响不大,几乎不停工 没有停工 企业形象 重大国际影响 行业内、省内影响 地区影响 公司及周边范围 形象没有受损 丧失劳动能50万元力 以上 截肢、骨折、1万元以听力丧失、上 慢性病 轻微受伤、1万元以间歇不舒服 下 无伤亡 无损失 第 41 页
附表4-3 安全风险等级判定准则(R)及控制措施
风险值 20-25 15-16 9-12 4-8 1-3 风险等级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E/5级 极其危险 高度危险 显著危险 轻度危险 稍有危险 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 实施期限 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立刻 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 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立即或近期整改 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 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2 年内治理 强培训及沟通 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但有条件、有经费时需定期检查 治理 无需采用控制措施 需保存记录 附表4-4 风险矩阵表
5 后 4 果 3 等 2 级 1
轻度危险 轻度危险 轻度危险 稍有危险 稍有危险 1 显著危险 轻度危险 轻度危险 轻度危险 稍有危险 2 高度危险 显著危险 显著危险 轻度危险 轻度危险 3 极其危险 高度危险 显著危险 轻度危险 轻度危险 4 极其危险 极其危险 高度危险 显著危险 轻度危险 5 第 42 页
附录5: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评价法(简称LEC)。L(likelihood,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exposur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consequence,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danger,危险性)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即:D=L×E×C。D值越大说明该作业活动危险性大、风险大。
附表5-1 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定准则
分值 10 6 完全可以预料。 相当可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事件或偏差 可能,但不经常;或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或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也未作过任何监测;或未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害在预期情况下发生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作过监测;或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事件或偏差;或在异常情况下发生过类似事故、事件或偏差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能定期进行监测 极不可能;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实际不可能 事故、事件或偏差发生的可能性 3 1 0.5 0.2 0.1 附表5-2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判定准则
分值 10 6 3 连续暴露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频繁程度 分值 2 1 0.5 频繁程度 每月一次暴露 每年几次暴露 非常罕见地暴露
第 43 页
附表5-3 发生事故事件偏差产生的后果严重性(C)判定准则
分值 法律法规 及其他要求 严重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 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 潜在违反法规和标准 不符合上级或行业的安全方针、制度、规定等 人员伤亡 10人以上死亡,或50人以上重伤 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 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伤 直接经济损失 (万元) 5000以上 停工 公司 停产 装置 停工 公司形象 重大国际、国内影响 行业内、省内影响 100 40 1000以上 15 100以上 部分装地区影响 置停工 部分设公司及周边范围 备停工 引人关注,不利于1套设基本的安全卫生要备停工 求 没有 停工 形象没有受损 7 丧失劳动力、截肢、骨10万以上 折、听力丧失、慢性病 2 不符合公司的安轻微受伤、间歇不舒服 1万以上 全操作程序、规定 完全符合 无伤亡 1万以下 1 附表5-4 风险等级判定准则(D)及控制措施
风险值 >320 160~320 70~160 20~70 <20 风险等级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E/5级 极其危险 高度危险 显著危险 轻度危险 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 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 实施期限 立刻 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立即或近期整改 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 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沟通 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但需定期检查 2年内治理 有条件、有经费时治理 / 稍有危险 无需采用控制措施,但需保存记录
第 44 页
附录6: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清单
附表6-1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清单 风险点 作业活动 编类名号 型 称 或检查项 地点/区域 固有风残余风主要 后果 工程控制 1、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2、引导罐车至卸车台位置停车后,作业人员在接卸车台处,将气相、液相接头分别与汽车槽车的气相和液相接作00业接活卸类 头连接卡紧,然后启动压缩机,抽取储罐内气相液化石油气给汽车槽车罐内加压,使槽车罐内压力大于储罐内的压力,利用压差作用,使槽车内的液化石油气经液相管道卸入储罐。 泵房西侧卸车区 较大风一般风火灾、爆炸、物体打击、车辆伤电(静电) 给车轮垫上防滑块;3、检查液化气检验单,检查罐车和接收储罐的液位、压力和温度,检查卸车阀和法兰连接处有无泄漏;4、正确接好静电接地线,用氮气对储罐内部空间的空气置换成氮气坏境,保持微正压后,将卸车气、液相软管分别与罐车的气、液相管接合牢固;5、准备好灭火器材,消火栓随时待用;6、卸车过程中,驾驶员、押运员必须在场配合机泵、储罐操作人员共同做好卸车操作工作,同时应注重罐车的稳固情况和管路有无泄漏等异常现象;7、作业时和软管泄压时,不许发动汽车和鸣电喇叭;8、操作1、日常安全教育培训。2、安全例会。3、强化岗位职工按章操作。4、作业时落实好监护、确认制。 • 管控措施 培训 教育 个体 防护 • 责任应急处置 1、发生火灾时要迅速判断火势的来源,使用附近的灭火器灭火;火势难以控制时,朝与火势趋向相反的方向逃生;万一身上着火,千万不要乱跑,应该就地打滚扑压身上的火苗;如同伴身上着火,可用衣部门 管理措施 险 险 定期开展人员操作技能和岗位规程培训 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物等覆盖灭火,或用水灭火;发生爆炸时要迅速了解爆炸位置和引发液物质,若引发火灾,应先使用附近化的灭火器灭火;在保证安全的前提气下抢救受伤人员;视情况疏散受威站 胁人员并对危险区设置警戒线;火情难以控制时和发生爆炸时拨打119报警。 2、发生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时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保护好现场,并尽快脱离危险区域,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进行包扎止血,如有1 动车 险 险 害、触第 45 页
风险点 作业活动 编类名号 型 称 或检查项 地点/区域 固有风残余风主要 后果 工程控制 时戴好手套,装卸软管时必须关好阀门,而且管口不许对人,以防被液化石油气冻伤;9、碰到雷雨天气,四周有明火、火灾,卸车压力异常,压力差大而无液流或液面不降低,设备、软管发生故障及安全附件失灵时,应立即停止卸车作业;10、罐车卸车后的余压应不低于规定值,且罐内余液量应不少于最大充装量的5%;11、司机必须检查罐车装卸操作箱内阀门已关好,且所有与罐车连接件彻底分离后方可驶离卸车区。12、罐车卸车时,开关阀门,使压缩机进气管连接储罐气相管,出气管连接罐车;抽残时,使压缩机进气管任意连接一储罐气相管,出气管连接另一储罐气相管。13、关闭压缩机前,先关进气阀,再关电源。 管控措施 培训 教育 个体 防护 责任应急处置 骨折,先将骨折位置临时固定,送至医院接受救治。 部门 管理措施 险 险 第 46 页
风险点 作业活动 编类名号 型 称 或检查项 地点/区域 固有风残余风主要 后果 工程控制 1、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2、将待充装瓶堆放到充装台上,并检查是否为本站标识,不是送到库瓶待处理,超期气瓶,外形腐蚀严重,属“八不充”,钢瓶堆放到待检瓶处;3、将待充装瓶放置到台称上,检查钢瓶残液存留火灾、量,放到待充装台旁;4、新瓶第一次充装,应检查是否抽真空,已抽真空,进入待充装处。未抽充装完毕后的气瓶应进行复称,由登记员登记充装后气瓶重量,并签字认可。6、检漏,用肥皂水检查瓶阀口和手轮杆处是否泄漏,如有泄漏,应处理好后,进入下道检查工序。7、启动烃泵前应先检查储罐的压力、液位是否正常,烃泵是否完好。8、依次开启储罐出液阀、烃泵出口阀、充装间回流阀、储罐进液阀,待烃爆炸、触电、物体打击、中毒和窒息 管控措施 培训 教育 个体 防护 • 责任应急处置 1、发生火灾时要迅速判断火势的来源,使用附近的灭火器灭火;火势难以控制时,朝与火势趋向相反的方向逃生;如果身上着火,不要乱跑,应就地打滚扑压身上的火苗;如同伴身上着火,可用衣物等覆盖部门 管理措施 险 险 作业人员将客户自作00业活类 灌带的液化石油气空钢瓶检验合格后,与充气间内的灌装接液化石油气经烃泵加压,由电子灌装秤充入钢瓶。 装 头连接,储罐内液态充装间 较大风一般风1、日常安全教育培训。2、安全例会。3、强化章操作。4、作业时落实好监护、确认制。 定期开展人员操作技能和岗位规程培训 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灭火,或用水灭火;发生爆炸时要迅速了解爆炸位置和引发物质,若引发火灾,应先使用附近的灭火器灭火;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抢救受伤人员;视情况疏散受威胁人员并液化真空,放置在气瓶间待抽真空。5、岗位职工按2 动险 险 气对危险区设置警戒线;火情难以控站 制时和发生爆炸时拨打119报警。 2、发生物体打击时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并尽快脱离危险区域,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进行包扎止血,如有骨折,先将骨折位置临时固定,送至医院救治; • 3、发生触电时切断电源,并将触电伤员脱离危险区域,若触电伤员神志不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第 47 页
风险点 作业活动 编类名号 型 称 或检查项 地点/区域 固有风残余风主要 后果 工程控制 泵满液后再启动烃泵。9、待烃泵运转正常后,逐步关闭回流阀,即可进行分装。10、充装结束前,先开启回流阀,再切断电源。11、启动压缩机前,应先检查压缩机油路、润滑系统、仪表是否正常,油箱液位是否在规定的液位线内。12、关闭压缩机前,先关进气阀,再关电源。 管控措施 培训 教育 个体 防护 责任应急处置 保呼吸通畅,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若呼吸停止,立即采取人工呼吸、心肺复苏。 4、发生中毒窒息事故时,立刻加强通风,发现者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尽快将伤者移至空气清新区域,重者应及时送至医院接受救治。 • 管理措施 部门 险 险 发生火灾时要迅速判断火势的来源,使用附近的灭火器灭火;火势难以控制时,朝与火势趋向相反的残液回收采用正压法,即将残液倒空嘴作00业活类 和钢瓶角阀接通后,残液回压缩机将抽残液罐气相向钢瓶增压,增压后关闭进气阀,翻下,打开相关阀门,以使钢瓶内残液流入残液罐内。 站内 低风低风火灾、爆炸 1、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2、启动压缩机前,应先检查压缩机油路、润滑系统、仪表是否正常,油箱液位是否在规定的液位线内。3、关闭压缩机前,先关进气阀,再关电源。 1、日常安全教育培训。2、安全例会。3、强化岗位职工按章操作。4、作业时落实好监护、确认制。 定期开展人员操作技能和岗位规程培训 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方向逃生;如果身上着火,不要乱跑,应就地打滚扑压身上的火苗;液如同伴身上着火,可用衣物等覆盖化灭火,或用水灭火;发生爆炸时要气迅速了解爆炸位置和引发物质,若站 引发火灾,应先使用附近的灭火器灭火;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抢救受伤人员;视情况疏散受威胁人员并对危险区设置警戒线;火情难以控3 动收 转钢瓶,使钢瓶口向险 险 第 48 页
风险点 作业活动 编类名号 型 称 或检查项 地点/区域 固有风残余风主要 后果 工程控制 管控措施 培训 教育 个体 防护 责任应急处置 制时和发生爆炸时拨打119报警。 部门 管理措施 险 险 1、日常安全1、梯子设置防滑梯脚;2、减少作00业活类 电工作业 巡检、维修电气设备 站内 低风低风触电 4、在关键部位设置安全防护装置。5、独立的配电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接零保护系统;6、保持配电线路的电缆、导线对地绝缘良好;7、接地良好。 教育培训。会。3、强化岗位职工按章操作。4、作业时落实好监护、确认制。 1、日常安全作00业活类 维修作业 巡检、维修机械设备、储罐 站内 机械伤低风低风害、物体打 1、减少交叉作业;2、设置了安全警示标志;3、机械转动部位设置防护装置;4、操作位置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教育培训。定期开2、强化岗位展人员职工按章操操作技作。3、作业能和岗时落实好监位规程护、确认制。培训 4、定期安全第 49 页
佩戴定期开展人员操作技能和岗位规程培训 绝缘• 安全帽、绝缘鞋等劳保用品 佩戴手套、• 发生机械伤害、物体打击时立即向安全帽、防护鞋等劳保用品
发生触电时切断电源,并将触电伤不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呼吸通畅,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若呼吸停止,立即采取人工呼吸、心肺复苏。 液化气站 交叉作业;3、设置安全警示标志;2、安全例手套、员脱离危险区域,若触电伤员神志4 动险 险 周围人员呼救,保护好现场,并尽液快脱离危险区域,遇有创伤性出血化的伤员,进行包扎止血,如有骨折,气先将骨折位置临时固定,送至医院站 接受救治。 5 动险 险 击、高处坠落 风险点 作业活动 编类名号 型 称 或检查项 地点/区域 固有风残余风主要 后果 工程控制 管控措施 培训 教育 个体 防护 责任应急处置 部门 管理措施 检查。 险 险 • 1、发生火灾后迅速判断火势的来源,使用附近灭火器灭火;火势难以控制时,朝与火势趋向相反的方向逃生;如果身上着火,不要乱跑,L P设00备设类 G储罐 (残液罐) 1、液位报警、温度计、可燃气体报警器、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附件。2、LPG是否有泄露。3、静灭火器等消防措施是否齐全、有效。5、有无“禁止烟火”等安全标识。6、围堰是否严密等。 储区 电连接是否规范。4、罐较大风一般风火灾、爆炸、低温冻伤、中息 1、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2、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附件应定期检测合格;3、压力储罐应定期检测合格;4、加强安全检查,保证法兰连接口、管道不能有泄露;5、静电连接规范、可靠;6、罐区应张贴“禁止烟火”等安全标识;7、围堰、围墙应严密,不能有裂缝。8、灭火器、水喷淋装应按要求设置齐全,且保证事故状态下可有效使用。 1、安全教育培训。2、安定期开全例会。3、展人员制定操作规操作技程。4、定期能和岗安全检查;位规程5、做好检维培训 修记录。 • 应该就地打滚扑压身上的火苗;如同伴身上着火,可用衣物等覆盖灭火,或用水灭火;发生爆炸时要迅佩戴劳动保护用品 速了解爆炸位置和引发物质,若引发火灾,应先使用附近的灭火器灭火;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抢救受伤人员;视情况疏散受威胁人员并对危险区设置警戒线;火情难以控制时和发生爆炸时拨打119报警。 2、发生中毒窒息事故时,立刻加强通风,发现者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尽快将伤者移至空气清晰的区 域,重者应及时送至医院接受救治。3、如被泄露的液化石油气冻伤,应立即将遇害人员转移至安全地点。 液化气站 6 施险 险 毒和窒0设烃1、可燃气体报警器、机一低火灾、1、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2、1、日常安全定期开佩戴• 1、发生火灾后迅速判断火势的来液第 50 页
风险点 作业活动 编类名号 型 称 0备泵施压类 缩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附件。2、管道、法兰连接口是否有泄露。3、静电连接器等消防措施是否齐全、有效。5、有无“禁止烟火”等安全标识。6、通风系统是否良好。7、电机、皮带等机械装置是否有防护罩。 或检查项 地点/区域 泵固有风残余风主要 后果 工程控制 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附件应定保证法兰连接口、管道不能有泄机泵房应张贴“禁止烟火”等安害、触电、物全标识;6、设置灭火器等消防器材,且保证事故状态下可有效使用。7、通风系统应良好,设置与体打击 可燃气体报警器联锁的防爆通风机。8、机泵皮带应设置防护罩。 管控措施 培训 教育 个体 防护 责任应急处置 部门 管理措施 险 险 般险 风险 中毒、机械伤爆炸、教育培训。展人员会。3、制定能和岗4、定期安全培训 检查;5、做好设备检维修记录。 手套、源,使用附近灭火器灭火;火势难化安全帽、防护鞋等劳动保护用品 以控制时,朝与火势趋向相反的方气向逃生;如果身上着火,不要乱跑,站 应该就地打滚扑压身上的火苗;如同伴身上着火,可用衣物等覆盖灭火,或用水灭火;发生爆炸时要迅速了解爆炸位置和引发物质,若引发火灾,应先使用附近的灭火器灭火;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抢救受伤人员;视情况疏散受威胁人员并对危险区设置警戒线;火情难以控制时和发生爆炸时拨打119报警。 • 7 设、房 风期检测合格;3、加强安全检查,2、安全例操作技露;4、静电连接规范、可靠;5、操作规程。位规程机 是否规范。4、灭火2、发生中毒窒息事故时,立刻加强通风,发现者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尽快将伤者移至空气清晰的区 域,重者应及时送至医院接受救治。2、发生触电时切断电源,并将触电伤员脱离危险区域,若触电伤员神志不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呼吸通畅,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若呼第 51 页
风险点 作业活动 编类名号 型 称 或检查项 地点/区域 固有风残余风主要 后果 工程控制 管控措施 培训 教育 个体 防护 责任应急处置 吸停止,立即采取人工呼吸、心肺复苏; • 管理措施 部门 险 险 3、发生机械伤害、物体打击时先急停设备,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并尽快脱离危险区域,进行包扎止血,如有骨折,先在骨折位置临时固定,送至医院接受救治。 1、可燃气体报警器、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附件。2、管道、设电0备子0设灌8 施装类 秤 法兰连接口是否有泄露。3、静电连接是否规范。4、灭火器等消防措施是否齐全、有效。5、有无“禁止烟火”等安全标识。6、通风系统是否良好。7、电线电缆 较大风一般风火灾、爆炸、中毒、触电 1、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2、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附件应定期检测合格;3、加强安全检查,1、日常安全保证法兰连接口、管道不能有泄充装间 充装间应张贴“禁止烟火”等安全标识;6、设置灭火器等消防器材,且保证事故状态下可有效使用。7、通风系统应良好,设置与可燃气体报警器联锁的防爆通风老化情况;电气线路连接、穿管、封堵应符合防爆要求。 教育培训。会。3、强化岗位职工按章操作。4、作业时落实好监护、确露;4、静电连接规范、可靠;5、2、安全例定期开展人员操作技能和岗位规程培训 • 1、发生火灾后迅速判断火势的来源,使用附近灭火器灭火;火势难以控制时,朝与火势趋向相反的方向逃生;如果身上着火,不要乱跑,同伴身上着火,可用衣物等覆盖灭液火,或用水灭火;发生爆炸时要迅化速了解爆炸位置和引发物质,若引气发火灾,应先使用附近的灭火器灭站 火;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抢救受伤人员;视情况疏散受威胁人员并对危险区设置警戒线;火情难以控制时和发生爆炸时拨打119报警。 佩戴绝缘安全帽、绝缘鞋等劳动保护用品 • 手套、应该就地打滚扑压身上的火苗;如险 险 机。8、电线电缆应完好,无破损、认制。 2、发生中毒时,立刻加强通风,第 52 页
风险点 作业活动 编类名号 型 称 或检查项 地点/区域 固有风残余风主要 后果 工程控制 管控措施 培训 教育 个体 防护 责任应急处置 发现者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尽快将伤者移至空气清晰的区域,重者应及时送至医院接受救治。 2、发生触电时切断电源,并将触电伤员脱离危险区域,若触电伤员神志不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呼吸通畅,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若呼吸停止,立即采取人工呼吸、心肺复苏。 部门 管理措施 险 险 1、日常安全教育培训。设备压泄露情况、法兰连力0设接、静电连接、安全管9 施道 标识 类 0站一般险 内 风低风险 LPG泄露、火灾、爆炸 1、加强安全检查;2、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2、安全例会。3、强化岗位职工按章操作。4、作业时落实好监护、确认制。 定期开展人员操作技能和岗位规程培训 佩戴• 安全帽、防护鞋等劳动保护用品 发生火灾后迅速判断火势的来源,制时,朝与火势趋向相反的方向逃生;如果身上着火,不要乱跑,应该就地打滚扑压身上的火苗;如同伴身上着火,可用衣物等覆盖灭火,或用水灭火;发生爆炸时要迅速了解爆炸位置和引发物质,若引发火灾,应先使用附近的灭火器灭火;手套、使用附近灭火器灭火;火势难以控液化气站 第 53 页
风险点 作业活动 编类名号 型 称 或检查项 地点/区域 固有风残余风主要 后果 工程控制 管控措施 培训 教育 个体 防护 责任应急处置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抢救受伤人员;视情况疏散受威胁人员并对危险区设置警戒线;火情难以控制时和发生爆炸时拨打119报警。 部门 管理措施 险 险 1、日常安全教育培训。设万01备向设卸类 臂 站内法兰连接、静电连接 卸车区 低风低风机械伤害、物1、加强安全检查;2、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2、安全例会。3、强化岗位职工按章操作。4、作业时落实好监护、确认制。 定期开展人员操作技能和岗位规程培训 佩戴手套、• 发生机械伤害、物体打击时立即向安全帽、防护鞋等劳保用品 周围人员呼救,保护好现场,并尽液快脱离危险区域,遇有创伤性出血化的伤员,进行包扎止血,如有骨折,气先将骨折位置临时固定,送至医院站 接受救治。 0 施车险 险 体打击 第 54 页
风险点 作业活动 编类名号 型 称 或检查项 地点/区域 固有风残余风主要 后果 工程控制 管控措施 培训 教育 个体 防护 佩戴定期开展人员操作技能和岗位规程培训 手套、• 发生物体打击时立即向周围人员安全帽、防护鞋等劳保用品 责任应急处置 部门 管理措施 1、日常安全教育培训。险 险 设01备设类 空瓶 空搬运空瓶、空瓶存放 瓶低风低风火灾、爆炸、物体 打击 2、安全例1、加强安全检查;2、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3、将空瓶内气体排尽。 会。3、强化岗位职工按章操作。4、作业时落实好监护、确认制。 呼救,保护好现场,并尽快脱离危液险区域,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化进行包扎止血,如有骨折,先将骨气折位置临时固定,送至医院接受救站 治。 1 施库 险 险
第 55 页
附录7:安全风险图
LPG地上储罐区 30m3 10m3 40m3 万向 卸车臂 烃泵间 充装间 压缩机间 空瓶间 液化气瓶棚库 液化气瓶棚库液化气瓶棚库 站 房 门卫室 备 件 库 附图7-1 固有风险分布图
第 56 页
LPG地上储罐区 30m3 10m3 40m3 万向 卸车臂 烃泵间 充装间 压缩机间 空瓶间 液化气瓶棚库 液化气瓶棚库液化气瓶棚库 站 房 门卫室 备 件 库 附图7-2 残余风险分布图
第 57 页
附录8:安全风险公告栏
沈阳市xxxxx液化气站安全风险告知栏 安全风险等级 序号 风险点名称 重大风险 较大风险 一般风险 低风险 风险等级 风险描述 固有残余风险 风险 事故 类型 控制措施 责任人 1. 接卸车 液化石油气是静电非导体,在接卸车作业时极易产生大量的静电荷积聚,如未按要求静电接地连接,或接地装置失效而产生静电,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事故; 接卸车作业过程中,如因法兰连接不规范、接头连接不规范、违章操作等而导致液化石油气泄露,遇点火源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接卸车作业过程中,可能因万向卸车臂、连接管等损坏突然飞出,造成卸车人员物体打击伤害; LPG槽车等机动车辆在行驶中由于碰撞、碾轧、刮擦、翻车、坠车等引起人员伤亡或经济损失。 火灾、爆炸、物体打较大一般击、车风险 风险 辆伤害、触电(静电) 1、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2、引导罐车至卸车台位置停车后,给车轮垫上防滑块;3、检查液化气检验单,检查罐车和接收储罐的液位、压力和温度,检查卸车阀和法兰连接处有无泄漏;4、正确接好静电接地线,用氮气对储罐内部空间的空气置换成氮气坏境,保持微正压后,将卸车气、液相软管分别与罐车的气、液相管接合牢固;5、准备好灭火器材,消火栓随时待用;6、卸车过程中,驾驶员、押运员必须在场崔昌镇 配合机泵、储罐操作人员共同做好卸车操作工作,同时应注重罐车的稳固情况和管路有无泄漏等异常现象;7、作业时和软管泄压时,不许发动汽车和鸣电喇叭;8、操作时戴好手套,装卸软管时必须关好阀门,而且管口不许对人,以防被液化石油气冻伤;9、碰到雷雨天气,四周有明火、火灾,卸车压力异常,压力差大而无液流或液面不降低,设备、软管发生故障及安全附件失灵时,应立即停止卸车作业;10、
第 58 页
罐车卸车后的余压应不低于0.IMPa(0.2 MPa以上),且罐内余液量应不少于最大充装量的5%;11、司机必须检查罐车装卸操作箱内阀门已关好,且所有与罐车连接件彻底分离后方可驶离卸车区。12、罐车卸车时,开关阀门,使压缩机进气管连接储罐气相管,出气管连接罐车;抽残时,使压缩机进气管任意连接一储罐气相管,出气管连接另一储罐气相管。13、关闭压缩机前,先关进气阀,再关电源。 1、日常安全教育培训。2、安全例会。3、强化岗位职工按章操作。4、定期开展人员操作技能和岗位规程培训;5、制定现场处置方案。 充装过程中可能由于阀门损坏,密封填料磨损、老化,管线腐蚀穿孔、连接不规范等,都会造成液化石油气泄露,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达到爆炸极限时遇热源、火灾、静电或明火即会发生燃烧爆炸; 爆炸、充装秤、电气管线等带电设施,人触电、较大一般员接触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物体打风险 风险 管道等损坏发生零部件飞出,可能击、中造成人员物体打击伤害; 毒和窒液化石油气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息 统。液化气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咳嗽、食欲减退、乏力、失眠等;重者失去知觉、小便失禁、呼吸变浅变慢。 第 59 页
2. 灌装 1、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2、将待充装瓶堆放到充装台上,并检查是否为本站标识,不是送到库瓶待处理,超期气瓶,外形腐蚀严重,属“八不充”,钢瓶堆放到待检瓶处;3、将待充装瓶放置到台称上,检查钢瓶残液存留量,重量不超过17kg气瓶,放到待充装台旁;4、新瓶第一次充装,应检查是否抽真空,已抽真空,进入待充装处。未抽真空,放置在气瓶间崔昌镇 待抽真空。5、充装完毕后的气瓶应进行复称,由登记员登记充装后气瓶重量,并签字认可。6、检漏,用肥皂水检查瓶阀口和手轮杆处是否泄漏,如有泄漏,应处理好后,进入下道检查工序。7、启动烃泵前应先检查储罐的压力、液位是否正常,烃泵是否完好。8、依次开启储罐出液阀、烃泵出口阀、充装间回流阀、储罐进液
阀,待烃泵满液后再启动烃泵。9、待烃泵运转正常后,逐步关闭回流阀,即可进行分装。10、充装结束前,先开启回流阀,再切断电源。11、启动压缩机前,应先检查压缩机油路、润滑系统、仪表是否正常,油箱液位是否在规定的液位线内。12、关闭压缩机前,先关进气阀,再关电源。 1、日常安全教育培训。2、安全例会。3、强化岗位职工按章操作。4、定期开展人员操作技能和岗位规程培训;5、制定现场处置方案。 3. 残液回收 残液回收过程中,可能由于阀门连接不规范、倒液作业中有滴漏等而造成液化石油气泄露,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或明火有燃烧爆炸危险。 1、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在设计、安装上存在缺陷,或在运行中缺乏必要的检修维护; 2、没有设置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或安全措施失效; 低风险 低风险 火灾、爆炸 1、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2、启动压缩机前,应先检查压缩机油路、润滑系统、仪表是否正常,油箱液位是否在规定的液位线内。3、关闭压缩机前,先关进气阀,再关电源。 崔昌镇 1、日常安全教育培训。2、安全例会。3、强化岗位职工按章操作。4、定期开展人员操作技能和岗位规程培训;5、制定现场处置方案。 1、梯子设置防滑梯脚;2、减少交叉作业;3、设置安全警示标志;4、在关键部位设置安全防护装置。5、独立的配电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接崔昌镇 零保护系统;6、保持配电线路的电缆、导线对地绝缘良好;7、接地良好。
4. 电工作业 低风险 低风险 触电 第 60 页
5. 6. 3、电气设备运行管理不当,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必要的安全组织措施; 4、专业电工或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操作失误,或违章作业等; 5、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 6、作业场所狭窄、照明光线不良; 7、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机械伤3、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害、物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 低风低风维修作业 体打4、作业前联系确认不到位; 险 险 击、高5、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作处坠落 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 6、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 液化石油气为极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火灾、或明火有燃烧爆炸危险; 爆炸、LPG储罐 液化石油气储罐属于压力容器,可较大一般低温冻(残液罐) 能由于超温、安全附件失效或过载风险 风险 伤、中运行,或金属材料疲劳、蠕变出现毒和窒裂缝等,而发生物理爆炸的危险; 息 液化石油气储罐超过2m,工作人员1、日常安全教育培训。2、安全例会。3、强化岗位职工按章操作。4、定期开展人员操作技能和岗位规程培训;5、制定现场处置方案。 1、减少交叉作业;2、设置了安全警示标志;3、机械转动部位设置防护装置;4、操作位置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崔昌镇 1、日常安全教育培训。2、安全例会。3、强化岗位职工按章操作。4、定期开展人员操作技能和岗位规程培训;5、制定现场处置方案。 1、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2、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附件应定期检测合格;3、压力储罐应定期检测合格;4、加强安全检查,保证法兰连接口、管道不能有泄露;5、静电连接规范、可崔昌镇 靠;6、罐区应张贴“禁止烟火”等安全标识;7、围堰、围墙应严密,不能有裂缝。8、灭火器、水喷淋装应按要求设置齐全,且保证事故状态下可有效使用。 第 61 页
7. 烃泵、压缩机 在进行检维修作业时,可能会由于护栏设计不合理,结构件质量差、强度不够、脱焊、裂纹致使保护失效或操作者大意,造成高处坠落伤亡事故; 液化石油气储罐超过2m,工作人员在进行检维修作业时,可能会由于物件的散落、防护不当等造成低处人员物体打击伤害; LPG为液化气体,如果储罐或管道破损,造成液化石油气泄漏,会对没有安全防护或防护不当的作业人员造成冻伤危害; 液化石油气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液化气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咳嗽、食欲减退、乏力、失眠等;重者失去知觉、小便失禁、呼吸变浅变慢。 烃泵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液化石油气泄露,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达到爆炸极限时遇热源、静电或明火即会发生燃烧爆炸; 一般低风机泵等设备需要用电,人员接触可风险 险 能发生触电事故; 烃泵、压缩机等机械设备损坏、突发故障等导致零部件飞出,可能造1、日常安全教育培训。2、安全例会。3、强化岗位职工按章操作。4、定期开展人员操作技能和岗位规程培训;5、制定现场处置方案。 火灾、爆炸、中毒、机械伤害、触电、物体打击 1、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2、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附件应定期检测合格;3、加强安全检查,保证法兰连接口、管道不能有泄露;4、静电连接规范、可靠;5、机泵房应张贴“禁止烟崔昌镇 火”等安全标识;6、设置灭火器等消防器材,且保证事故状态下可有效使用。7、通风系统应良好,设置与可燃气体报警器联锁的防爆通风机。8、机泵皮带应设置防护罩。 第 62 页
8. 成人员物体打击伤害; 烃泵、压缩机等机械设备,若由于机械设备防护措施不到位或防护措施缺陷、设备故障或机械设备未及时检查修理、人员违章操作等,作业人员容易造成碰伤、夹击、绞伤、割伤等机械伤害。 充装过程中可能由于阀门损坏,密封填料磨损、老化,管线腐蚀穿孔、连接不规范等,都会造成液化石油气泄露,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达到爆炸极限时遇热源、静电或明火即会发生燃烧爆炸; 充装秤、电气管线等带电设施,人火灾、员接触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较大一般爆炸、电子灌装秤 管道等损坏发生零部件飞出,可能风险 风险 中毒、造成人员物体打击伤害; 触电 液化石油气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液化气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咳嗽、食欲减退、乏力、失眠等;重者失去知觉、小便失禁、呼吸变浅变慢。 1、日常安全教育培训。2、安全例会。3、强化岗位职工按章操作。4、定期开展人员操作技能和岗位规程培训;5、制定现场处置方案。 1、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2、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附件应定期检测合格;3、加强安全检查,保证法兰连接口、管道不能有泄露;4、静电连接规范、可靠;5、充装间应张贴“禁止烟火”等安全标识;6、设置灭火器等消防器材,且保证事故状态下可有效使用。7、通风系统应崔昌镇 良好,设置与可燃气体报警器联锁的防爆通风机。8、电线电缆应完好,无破损、老化情况;电气线路连接、穿管、封堵应符合防爆要求。 1、日常安全教育培训。2、安全例会。3、强化岗位职工按章操作。4、定期开展人员操作技能和岗位规程培训;5、制定现场处置方案。 第 63 页
9. 压力管道 法兰未连接紧密、存在泄露,未进行静电跨接,未气液相标识。 一般低风风险 险 LPG泄露、火灾、爆炸 1、加强安全检查;2、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1、日常安全教育培训。2、安全例会。3、强化崔昌镇 岗位职工按章操作。4、定期开展人员操作技能和岗位规程培训;5、制定现场处置方案。 作业人员在接卸车台处,将气相、液相接头分别与汽车槽车的气相和液相接头连接卡紧,然后启动压缩机,抽取储罐内气相液化石油气给10. 万向卸车臂 汽车槽车罐内加压,使槽车罐内压力大于储罐内的压力,利用压差作用,使槽车内的液化石油气经液相管道卸入储罐。 气瓶中可能有残留的液化石油气,有燃烧爆炸的危险;搬运空瓶时,空瓶倾倒对人身造成伤害。 低风险 低风险 1、加强安全检查;2、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机械伤1、日常安全教育培训。2、安全例会。3、强化害、物崔昌镇 岗位职工按章操作。4、定期开展人员操作技能体打击 和岗位规程培训;5、制定现场处置方案。 11. 空瓶 低风险 低风险 火灾、爆炸、物体打击 1、将瓶内残留液化石油气排尽;2加强安全检查;3、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1、日常安全教育培训。2、安全例会。3、强化岗位职工按章操作。4、定期开展人员操作技能和岗位规程培训;5、制定现场处置方案。 安全警示标识 崔昌镇 重要提示: 1、全厂禁止烟火 2、安全重于一切 3、事故报告:119、120
安全防护标识 第 64 页
附录9: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
风险等级/标识 设备设施 区域 一般风险 储罐区 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 火灾、爆炸、物体打击、高处坠落、低温冻伤、中毒和窒息 危害因素 液化石油气为极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或明火有燃烧爆炸危险;液化石油气储罐属于压力容器,可能由于超温、安全附件失效或过载运行,或金属材料疲劳、蠕变出现裂缝等,而发生物理爆炸的危险;液化石油气储罐超过2m,工作人员在进行检维修作业时,可能会由于护栏设计不合理,结构件质量差、强度不够、脱焊、裂纹致使保护失效或操作者大意,造成高处坠落伤亡事故;液化石油气储罐超过2m,工作人员在进行检维修作业时,可能会由于物件的散落、防护不当等造成低处人员物体打击伤害;LPG为液化气体,如果储罐或管道破损,造成液化石油气泄漏,会对没有安全防护或防护不当的作业人员造成冻伤危害;液化石油气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液化气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咳嗽、食欲减退、乏力、失眠等;重者失去知觉、小便失禁、呼吸变浅变慢。 管控措施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日常安全教育培训 ,专题安全教育培训。制定操作规程。完善现场安全管理制度。配备灭火器材。全车间禁烟火。安全例会。定期检查。制定应急预案。配备劳保用品。 应急措施 发生火灾时要迅速判断火势的来源,使用附近的灭火器灭火;火势难以控制时,朝与火势趋向相反的方向逃生;万一身上着火,千万不要乱跑,应该就地打滚扑压身上的火苗;如同伴身上着火,可用衣物等覆盖灭火,或用水灭火;发生爆炸时要迅速了解爆炸位置和引发物质,若引发火灾,应先使用附近的灭火器灭火;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抢救受伤人员;视情况疏散受威胁人员并对危险区设置警戒线;火情难以控制时和发生爆炸时拨打119报警。发生中毒窒息事故时,立刻加强通风,发现者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尽快将伤者脱离危险区域,移至空气清晰的区域,及时送至医院接受救治。发生容器爆炸时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受伤者伤势严重,不要轻易移动伤者;去除伤员身上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注意不要让伤者再受到挤压。 报告 方式 公司应急电话: 责任部门电话: 火警电话:119 急救电话:120 责任部门/责任人 后果 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警示标志 第 65 页
风险等级/标识 设备设施 区域 一般风险 充装间 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 火灾、爆炸、触电、物体打击、中毒和窒 危害因素 充装过程中可能由于阀门损坏,密封填料磨损、老化,管线腐蚀穿孔、连接不规范等,都会造成液化石油气泄露,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达到爆炸极限时遇热源、静电或明火即会发生燃烧爆炸;充装秤、电气管线等带电设施,人员接触可能发生触电事故;管道等损坏发生零部件飞出,可能造成人员物体打击伤害;液化石油气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液化气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咳嗽、食欲减退、乏力、失眠等;重者失去知觉、小便失禁、呼吸变浅变慢。 管控措施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日常安全教育培训 ,专题安全教育培训。制定操作规程。完善现场安全管理制度。配备灭火器材。全车间禁烟火。安全例会。定期检查。制定应急预案。配备劳保用品。 应急措施 发生火灾时要迅速判断火势的来源,使用附近的灭火器灭火;火势难以控制时,朝与火势趋向相反的方向逃生;万一身上着火,千万不要乱跑,应该就地打滚扑压身上的火苗;如同伴身上着火,可用衣物等覆盖灭火,或用水灭火;发生爆炸时要迅速了解爆炸位置和引发物质,若引发火灾,应先使用附近的灭火器灭火;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抢救受伤人员;视情况疏散受威胁人员并对危险区设置警戒线;火情难以控制时和发生爆炸时拨打119报警。发生物体打击时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保护好现场,并尽快脱离危险区域,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进行包扎止血,如有骨折,先将骨折位置临时固定,送至医院接受救治;发生触电时切断电源,并将触电伤员脱离危险区域,若触电伤员神志不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呼吸通畅,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若呼吸停止,立即采取人工呼吸、心肺复苏。发生中毒窒息事故时,立刻加强通风,发现者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尽快将伤者脱离危险区域,移至空气清晰的区域,及时送至医院接受救治。 报告 方式 公司应急电话: 责任部门电话: 火警电话:119 急救电话:120 责任部门/责任人 后果 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警示标志 第 66 页
风险等级/标识 设备设施 区域 烃泵间、压缩机间 低风险 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 火灾、爆炸、机械伤害、触电、物体打击 危害因素 烃泵、压缩机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液化石油气泄露,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达到爆炸极限时遇热源、静电或明火即会发生燃烧爆炸;机泵等设备需要用电,人员接触可能发生触电事故;烃泵、压缩机等机械设备损坏、突发故障等导致零部件飞出,可能造成人员物体打击伤害;烃泵、压缩机等机械设备,若由于机械设备防护措施不到位或防护措施缺陷、设备故障或机械设备未及时检查修理、人员违章操作等,作业人员容易造成碰伤、夹击、绞伤、割伤等机械伤害。 管控措施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日常安全教育培训 ,专题安全教育培训。制定操作规程。完善现场安全管理制度。配备灭火器材。全车间禁烟火。安全例会。定期检查。制定应急预案。配备劳保用品。 应急措施 发生火灾时要迅速判断火势的来源,使用附近的灭火器灭火;火势难以控制时,朝与火势趋向相反的方向逃生;万一身上着火,千万不要乱跑,应该就地打滚扑压身上的火苗;如同伴身上着火,可用衣物等覆盖灭火,或用水灭火;发生爆炸时要迅速了解爆炸位置和引发物质,若引发火灾,应先使用附近的灭火器灭火;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抢救受伤人员;视情况疏散受威胁人员并对危险区设置警戒线;火情难以控制时和发生爆炸时拨打119报警。发生物体打击、机械伤害事故时,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保护好现场,并尽快脱离危险区域,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进行包扎止血,如有骨折,先将骨折位置临时固定,送至医院接受救治。发生触电时,切断电源,并将触电伤员脱离危险区域,若触电伤员神志不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呼吸通畅,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若呼吸停止,立即采取人工呼吸、心肺复苏。 报告 方式 公司应急电话: 责任部门电话: 火警电话:119 急救电话:120 责任部门/责任人 后果 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警示标志
第 67 页
风险等级/标识 设备设施 区域 低风险 空瓶间 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 火灾、爆炸、物体打击 危害因素 责任部门/责任人 后果 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警示标志 气瓶中可能有残留的液化石油气,有燃烧爆炸的危险;搬运空瓶时,空瓶倾倒对人身造成伤害。 管控措施 将瓶内残留液化石油气排尽;加强安全检查;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日常安全教育培训;安全例会;强化岗位职工按章操作;定期开展人员操作技能和岗位规程培训;制定现场处置方案。 应急措施 发生火灾时要迅速判断火势的来源,使用附近的灭火器灭火;火势难以控制时,朝与火势趋向相反的方向逃生;万一身上着火,千万不要乱跑,应该就地打滚扑压身上的火苗;如同伴身上着火,可用衣物等覆盖灭火,或用水灭火;发生爆炸时要迅速了解爆炸位置和引发物质,若引发火灾,应先使用附近的灭火器灭火;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抢救受伤人员;视情况疏散受威胁人员并对危险区设置警戒线;火情难以控制时和发生爆炸时拨打119报警。发生物体打击、机械伤害事故时,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保护好现场,并尽快脱离危险区域,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进行包扎止血,如有骨折,先将骨折位置临时固定,送至医院接受救治。 报告 方式 公司应急电话: 责任部门电话: 火警电话:119 急救电话:120 第 68 页
附录10:安全检查表
附表10-1 液化石油气站企业安全检查表
检查时间: 检查人员: 受检单位: 检查地点: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甲、乙类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1. 建筑面积不大于300m的独立甲、乙类单层厂房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员工宿舍严禁设置在厂房内。 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是否设置泄压设施。 散发较空气重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是否采用不发火花的地面。 液化石油气储罐组或储罐区的四周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0m的不生产单元 燃性实体防护墙。 甲、乙类液体储罐区6. 是否与装卸区、辅助生产区及办公区分开布置。 在生产或使用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的生产设施及储运设施的区7. 域内,泄漏气体中可燃气体浓度可能达到报警设定值时,应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 选用的防爆电气设备的级别和组别,是否8. 不低于该爆炸性气体环境内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级别和组别。 9. 凡容易发生事故的地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
2 检查依据 检查结果 备注 GB50016-2014第3.2.2条 2. GB50016-2014第3.3.5条 GB50016-2014第3.6.2条 3. 4. GB50016-2014第3.6.6条 5. GB50016-2014第4.1.3条 GB50016-2014第4.1.4条 GB/T50493-2019 第3.0.1条 GB 50058-2014 第2.5.2条 第 69 页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方,是否按《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的要求设置安全标志。 对于带轮、传动带、齿轮、齿条齿轮和传动轴等运动的传动部件产生的危险,应采用固定式防护装置。 地上储罐应设置钢梯平台,并宜符合下列规定:1.卧式储罐组宜设置联合钢梯平合。当组内储罐大于4台时,宜设置2个斜梯。2.球形储罐组宜设置联合钢梯平台。 液化石油气储存站、储配站和灌装站应具检查依据 则第6.8.1条 检查结果 备注 10. GB/T 8196-2018 第6.4.2条 11. GB 51142-2015 第5.3.3条 12. 有泵、机联合运行功能,液化石油气缩机不宜少于2台。 液化石油气压缩机生产单元 进、出口管段阀门及附件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进、出口管段应设置阀门;2.GB 51142-2015 第5.3.5条 13. 进口管段应设置过滤器;3.出口管段应设置止回阀和安全阀;4.进、出口管段之间应设置旁通管及旁通阀。 液态液化石油气泵进、出口管段阀门及附件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泵进、出GB 51142-2015 第5.3.6条 14. 口管段应设置切断阀和放气阀;2.泵进口管段应设置过滤器;3.泵出口管段应设置止冋阀,并应设置液GB 51142-2015 第5.3.10条 第 70 页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相安全冋流阀。 汽车槽车装卸台柱的装卸接头应采用与汽检查依据 检查结果 备注 15. 车槽车配套的快装接头,接头与装卸管之间应设置阀门。 在生产加工、储运过程中,设备、管道、操作工具及人体等,GB 51142-2015 第5.3.14条 16. 有可能产生和积聚静电而造成静电危害时,应采取静电接地措施。 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和站内液化石油气储罐、其他容器、设备、SH/T3097-2017 第4.1.1条 17. 管道配置的阀门及附件的公称压力(等级)应高于输送系统的设计压力。 生产单元 液化石油气储罐、其他容器、设备和管道GB 51142-2015 第9.1.3条 18. 不得采用铸铁阀门及附件,严寒和寒冷地区应采用钢质阀门及附件。 站内液化石油气管道与管道之间宜采用焊接连接,管道与储罐、其他容器、设备及阀GB 51142-2015 第9.1.4条 19. 门可采用法兰或螺纹连接。当每对法兰或螺纹接头间电阻值大于0.03Ω时,应采用金属导体跨接。 液化石油气储罐接管安全阀件应符合下列GB 51142-2015 第9.2.1条 20. 规定:1.应设置安全阀和检修用的放散管;2.液相进口管应GB 51142-2015 第9.3.5条 第 71 页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设置止回阀;3.储罐液相出口管和气相管应设置紧急切断阀;4.储罐所有管道接口应设置两道手动阀门;排污口两道阀间应采用短管连接,并应采収防冻措施。 液化石油气气液分离器、缓冲罐和气化器检查依据 检查结果 备注 21. 应设置弹簧封闭式安全阀。安全阀应设置放散管。 钢质液化石油气管道GB 51142-2015 第9.3.9条 22. 和液化石油气储罐应进行外防腐。 负责气瓶的充装、储GB 51142-2015 第9.4.1条 23. 生产单元 运、管理和气瓶前办理气瓶使用登记证。 向气体使用者提供气瓶,并对气瓶的安全负责,在所充装的气瓶上粘贴符合国家安全技术规范及国家标准规定的警示标签。 充装站有一定的气体GB27550-2011第3.1条 24. GB27550-2011第3.2条 25. 储存能力和足够数量的自有产权气瓶。 液化石油气储存站、储配站、灌装站、气化站和混气站内的绿化应符合下列规定:1.生产区内严禁种植易造成液化石油气积存的植物;2.生产区四周和局部地区可种植不易造成液化石油气积存的植物;3.生产区围墙2m以外可种植乔木,辅助区可种GB27550-2011第4.3条 26. 辅助单元 GB 51142-2015 第10.2.3条 第 72 页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植各类植物。 液化石油气储存站、储配站、灌装站、气化站和混气站在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应按一次考虑,消防用水量应按储罐区一次最大消防用水量确定。 储罐总容积大于50m或单罐容积大于20m33检查依据 检查结果 备注 27. GB 51142-2015 第11.1.1条 的液化石油气储罐、28. 储罐区和设置在储罐室内的小型储罐应设置固定喷水冷却装置。 液化石油气储存站、储配站、灌装站、气化站和混气站的消防给水29. 系统应包括:消防水辅助单元 池、消防水泵房、消防给水管网、地上式消火栓和储罐固定喷水冷却装置。 储罐固定喷水冷却装30. 置出口的供水压力不应小于0.2MPa。 干粉灭火器,储罐区每台储罐8kg2具;汽车槽车装卸口8kg231. 具;充装间、泵房每50m设置8kg1具,且每个房间不应少于8kg2具,变配电室8kg2具。 液化石油气储罐、泵、压缩机、计量装置及32. 低支架和架空敷设的管道应采取静电接地。 2GB 51142-2015 第11.1.2条 GB 51142-2015 第11.1.2条 GB 51142-2015 第11.1.9条 GB 51142-2015 第11.3.1条 GB 51142-2015 第12.2.4条 第 73 页
序号 检查项目 33. 检查内容 液化石油气储罐应设置就地显示的液位计,压力表。 液化石油气供应站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和视频监视系统。 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爆炸危险场所应设置可燃气体泄漏报警控制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可燃气体探测器和报警控制器的选用和安装,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 检查依据 GB 51142-2015 第12.3.1条 检查结果 备注 34. GB 51142-2015 第12.3.4条 35. 50493和《城镇燃气报警控制系统技术规程》CJJ/T 146的有辅助单元 关规定; 2 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宜与控制系统联锁; 3可燃气体报警控制系统的指示报警设备应设在值班室或仪表间等有值班人员的场所。 在同一灭火器配置场所,宜选用相同类型和操作方法的灭火GB 51142-2015 第12.3.5条 36. 器。当同一灭火器配置场所存在不同火灾种类时,应选用通用型灭火器。 灭火器应设置在位置GB50140-2005第4.1.2条 37. 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且不得影响安全GB50140-2005第5.1.1条 第 74 页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疏散。 灭火器的摆放应稳固,其铭牌应朝外。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灭火箱内或挂钩、检查依据 检查结果 备注 38. 托架上,其顶部离地面高度不应大于1.50m;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08m。灭火箱不得上锁。 辅助单元 灭火器不宜设置在潮湿或强腐蚀性地点。当必须设置时,应有GB50140-2005第5.1.3条 39. 相应的保护措施。灭火器设置在室外时,应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灭火器不得设置在超出其使用温度范围的地点。 GB50140-2005第5.1.4条 40. GB50140-2005第5.1.5条 第 75 页
附录11: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附表11-1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专业性排查 序号 基础管理项目 责任部门 排查内容或标准 岗位 每周/1次 1 2 安全经营3 管理机构及人员 4 站办公室 站办公室 按规定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含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按要求设立安全管理部门,部门成员及时更新,安全管理部应制定和执行工作制度和例会制度等。 建立健全涵盖全员、全岗位的安全经营责任制,并制定量化考核标准,定期进行考核。 6 安全经营责任制 站办公室 建立各级领导的安全履职记录,定期对各级领导的安全履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 √ √ √ 资质 证照 站办公室 站办公室 按规定取得合法的营业执照、消防验收(备案)文件,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等资质证照。 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含职业卫生管理机构)。 部门 每月/1次 本站 每季度/1次 √ √ √ √ 综合性排查 部门联合 每季度/1次 本站全体 每季度/1次 √ √ √ √ 备注 5 站办公室 √ √ 7 站办公室 对安全经营责任制进行更新、修订和不断完善;组织对安全经营责任制进行培训。 第 76 页
专业性排查 序号 基础管理项目 责任部门 排查内容或标准 岗位 每周/1次 按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经营管理制度应当涵盖本站的安全会议、安全投入、教育培训和劳动防护用品、安全设施和设备管理、职业病防治管理、危险作业管理、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事故报告、应急救援以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内容。 应定期对安全经营责任制及规章制度进行评审,及时更新和完善,确保有效和适用。 制定管理制度编制、发布、修订等制度,制度编制、发布、修订等过程规范,制度(文件)试行、现行有效,制度(文件)发布后宣贯、执行、检查到位;记录(台账、档案)的数量、格式、内容明确,填写规范等。 应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规范,制定涵盖本站经营全过程、全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 应定期对安全操作规程进行评审、修订,及时更新和完善,确保有效和适用。 安全操作规程应人手一册,并组织进行培训,确保各岗位职工熟练掌握其内容。 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应按规定进行取证、复审,取证后按年度进行培训教育,培训资料齐全。 制定年度安全培训计划,按计划完成各类安全教育培训,培训资料齐全。 √ 部门 每月/1次 本站 每季度/1次 √ 综合性排查 部门联合 每季度/1次 本站全体 每季度/1次 √ 备注 8 安全管理制度 站办公室 9 站办公室 √ 10 安全管理制度 站办公室 √ √ 11 12 13 14 15 安全操作规程 站办公室 站办公室 站办公室 站办公室 站办公室 √ √ √ √ √ √ √ √ √ √ 安全培训教育 第 77 页
专业性排查 序号 基础管理项目 责任部门 排查内容或标准 岗位 每周/1次 日常教育、“三级”教育、“四新”教育、转岗、重新上岗、新上岗等安全培训教育,培训教育达到规定学时,培训内容符合要求,培训资料齐全。 本站应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管理会议,研究、协调和解决安全经营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部署安全经营工作任务。安全管理会议应有签字、书面记录等。 按国家相关规定提取安全投入资金,保证必要的安全投入等。 安全投入使用范围或使用金额符合要求等。 按规定为职工购买工伤保险等。 对相关方有关安全资质和能力进行审查,确认相关方具备合格资质。 按规定签订安全协议,或在劳动、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管理职责等。 按规定对相关方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监督管理等。 各单位应建立和完善安全经营档案,档案内容应包括安全机构、安全人员、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检查表、重大危险源监 控管理、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经费使用、安全设施、劳动防护用品、隐患排查治理、事故调查处理等内容。 部门 每月/1次 本站 每季度/1次 综合性排查 部门联合 每季度/1次 本站全体 每季度/1次 备注 16 站办公室 √ √ 17 安全生产会议 站办公室 √ √ 18 19 20 21 22 23 相关方管理 安全 投入 站办公室 站办公室 站办公室 √ √ √ √ √ √ √ √ √ √ √ 站办公室 站办公室 站办公室 √ 24 档案管理 24 站办公室 √ √ 站办公室 √ √ 第 78 页
专业性排查 序号 基础管理项目 责任部门 排查内容或标准 岗位 每周/1次 安全经营档案应由专人管理,定期进行收集、整理、分类和归档。归档资料应规范、完整、系统,符合档案管理规定。 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辨识评估准确。 按规定进行申报、登记、建档、备案等。 按规定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控,监控预警系统工作正常。 按规定招标采购、配备、按期发放所需的个体防护装备。 按规定对个体防护用品和装备实施登记建账、周期检定等有效管理。 按规定设置或指定应急管理机构,配备应急管理人员,按规定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 按规定制定各类应急预案,对预案进行有效管理(论证、评审、修订、备案和持续改进等) 按规定进行应急演练,并对应急演练进行评估和总结、对预案进行评审等。 按规定配备应急装备、物资,建立应急物资、设施台账,按规定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维护、保养和管理等。 按规定及时报告各类事故,并保护事故现场及有关证据等。 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分析等。 部门 每月/1次 本站 每季度/1次 综合性排查 部门联合 每季度/1次 本站全体 每季度/1次 备注 25 站办公室 √ √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重大危险源管理 站办公室 站办公室 站办公室 站办公室 站办公室 站办公室 站办公室 站办公室 站办公室 站办公室 站办公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个体防护装备 应急 管理 第 79 页
附表11-2 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
日常隐患排查 隐患排查清单 责任单位 岗位 站级 专项或专业性隐患排查 岗位 每月 站级 每月 节假日隐患排查 季节性隐患排查 综合性隐患排查 岗位 每月 站级 每季度 风险点 编号 类型 名称 风险 等级(残余) 岗位 站级 站级 每季度 站级 每半年 岗位 每月 1、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2、引导罐车至卸车台位置停车后,给车轮垫上防滑块;3、检查液化气检验单,检查罐车和接收储罐的液位、压力和温度,检查卸车阀和法兰连接处有无泄漏;4、正确接好静电接地线,用氮气对储罐内部空间的空气置换成氮气坏境,保持微正压后,将卸车气、液相软管分别与罐车的气、液相管接合牢固;5、准备好灭火器材,消火栓随时待用;6、卸车过程中,驾驶员、押运员必须在场配合机泵、储罐操作人员共同做好卸车操作工作,同时应注重罐车的稳固情况和管路有无泄漏等异常现象;7、作业时和软管泄压时,不许工程发动汽车和鸣电喇叭;8、操作时戴好手套,装卸软管时必须关好阀门,技术 而且管口不许对人,以防被液化石油气冻伤;9、碰到雷雨天气,四周0液化有明火、火灾,卸车压力异常,压力差大而无液流或液面不降低,设0作业活动 接卸车 低风险 气站 备、软管发生故障及安全附件失灵时,应立即停止卸车作业;10、罐1 车卸车后的余压应不低于规定数值,且罐内余液量应不少于最大充装量的5%;11、司机必须检查罐车装卸操作箱内阀门已关好,且所有与罐车连接件彻底分离后方可驶离卸车区。12、汽车罐车卸车时,开关阀门,使压缩机进气管连接储罐气相管,出气管连接罐车;抽残时,使压缩机进气管任意连接一储罐气相管,出气管连接另一储罐气相管。13、关闭压缩机前,先关进气阀,再关电源。 √ √ √ 管理1、日常安全教育培训。2、安全例会。3、强化岗位职工按章操作。4、√ 措施 作业时落实好监护、确认制。 √ √ 第 80 页
风险点 日常隐患排查 隐患排查清单 责任单位 岗位 站级 专项或专业性隐患排查 岗位 每月 站级 每月 节假日隐患排查 季节性隐患排查 综合性隐患排查 岗位 每月 站级 每季度 √ 编号 类型 名称 风险 等级(残余) 岗位 站级 站级 每季度 站级 每半年 岗位 每月 培训定期开展人员操作技能和岗位规程培训 教育 个体佩戴绝缘手套、安全帽、安全绳、绝缘鞋、绝缘工具等劳动保护用品 防护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定期应急演练;应急演练记录和结果;对讲机、应急安全带、警戒线、灭火器、担架、药品等应急物资配备齐全;绝缘工处置 具完好。 1、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2、将待充装瓶堆放到充装台上,并检查是否为本站标识,不是送到库瓶待处理,超期气瓶,外形腐蚀严重,属“八不充”,钢瓶堆放到待检瓶处;3、将待充装瓶放置到台称上,检查钢瓶残液存留量,重量不超过17kg气瓶,放到待充装台旁;4、新瓶第一次充装,应检查是否抽真空,已抽真空,进入待充装处。未抽真空,放置在气瓶间待抽真空。5、充装完毕后的气瓶应进行复称,由登记员登记充装后气瓶重量,并签字认可。6、检漏,用肥皂水检查液化工程瓶阀口和手轮杆处是否泄漏,如有泄漏,应处理好后,进入下道检查气站 技术 工序。7、启动烃泵前应先检查储罐的压力、液位是否正常,烃泵是否完好。8、依次开启储罐出液阀、烃泵出口阀、充装间回流阀、储罐进液阀,待烃泵满液后再启动烃泵。9、待烃泵运转正常后,逐步关闭回流阀,即可进行分装。10、充装结束前,先开启回流阀,再切断电源。11、启动压缩机前,应先检查压缩机油路、润滑系统、仪表是否正常,油箱液位是否在规定的液位线内。12、关闭压缩机前,先关进气阀,再关电源。 √ √ √ √ 00作业活动 2 灌装 一般 风险 √ √ √ 第 81 页
风险点 日常隐患排查 隐患排查清单 责任单位 岗位 站级 专项或专业性隐患排查 岗位 每月 站级 每月 节假日隐患排查 季节性隐患排查 综合性隐患排查 岗位 每月 站级 每季度 编号 类型 名称 风险 等级(残余) 岗位 站级 站级 每季度 站级 每半年 岗位 每月 管理1、日常安全教育培训。2、安全例会。3、强化岗位职工按章操作。4、√ 措施 作业时落实好监护、确认制。 √ √ 培训定期开展人员操作技能和岗位规程培训 教育 √ 个体佩戴绝缘手套、安全帽、安全绳、绝缘鞋、绝缘工具等劳动保护用品 防护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定期应急演练;应急演练记录和结果;对讲机、应急安全带、警戒线、灭火器、担架、药品等应急物资配备齐全;绝缘工处置 具完好。 1、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2、启动压缩机前,应先检查压缩机油路、00作业活动 3 液化低风险 气站 工程润滑系统、仪表是否正常,油箱液位是否在规定的液位线内。3、关闭技术 压缩机前,先关进气阀,再关电源。 √ √ √ √ √ √ √ 残液 回收 管理1、日常安全教育培训。2、安全例会。3、强化岗位职工按章操作。4、√ 措施 作业时落实好监护、确认制。 √ √ 第 82 页
风险点 日常隐患排查 隐患排查清单 责任单位 岗位 站级 专项或专业性隐患排查 岗位 每月 站级 每月 节假日隐患排查 季节性隐患排查 综合性隐患排查 岗位 每月 站级 每季度 √ 编号 类型 名称 风险 等级(残余) 岗位 站级 站级 每季度 站级 每半年 岗位 每月 培训定期开展人员操作技能和岗位规程培训 教育 个体佩戴绝缘手套、安全帽、安全绳、绝缘鞋、绝缘工具等劳动保护用品 防护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定期应急演练;应急演练记录和结果;对讲机、应急安全带、警戒线、灭火器、担架、药品等应急物资配备齐全;绝缘工处置 具完好。 1、梯子设置防滑梯脚;2、减少交叉作业;3、设置了安全警示标志;工程4、在关键部位设置安全防护装置。5、独立的配电系统采用三相五线技术 制接零保护系统;6、保持配电线路的电缆、导线对地绝缘良好;7、接地良好。 电工 作业 √ √ √ √ √ √ √ 00作业活动 4 液化低风险 气站 管理1、日常安全教育培训。2、安全例会。3、强化岗位职工按章操作。4、√ 措施 作业时落实好监护、确认制。 培训定期开展人员操作技能和岗位规程培训 教育 √ √ √ 第 83 页
风险点 日常隐患排查 隐患排查清单 责任单位 岗位 站级 专项或专业性隐患排查 岗位 每月 站级 每月 节假日隐患排查 季节性隐患排查 综合性隐患排查 岗位 每月 站级 每季度 编号 类型 名称 风险 等级(残余) 岗位 站级 站级 每季度 站级 每半年 岗位 每月 个体佩戴绝缘手套、安全帽、安全绳、绝缘鞋、绝缘工具等劳动保护用品 防护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定期应急演练;应急演练记录和结果;对讲机、应急安全带、警戒线、灭火器、担架、药品等应急物资配备齐全;绝缘工处置 具完好。 工程1、减少交叉作业;2、设置了安全警示标志;3、机械转动部位设置防技术 护装置;4、操作位置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 √ √ √ √ √ √ 00作业活动 5 维修 作业 液化低风险 气站 培训定期开展人员操作技能和岗位规程培训 教育 管理1、日常安全教育培训。2、安全例会。3、强化岗位职工按章操作。4、√ 措施 作业时落实好监护、确认制。 √ √ √ 个体佩戴绝缘手套、安全帽、安全绳、绝缘鞋、绝缘工具等劳动保护用品 防护 √ √ √ 第 84 页
风险点 日常隐患排查 隐患排查清单 责任单位 岗位 站级 专项或专业性隐患排查 岗位 每月 站级 每月 节假日隐患排查 季节性隐患排查 综合性隐患排查 岗位 每月 站级 每季度 √ 编号 类型 名称 风险 等级(残余) 岗位 站级 站级 每季度 站级 每半年 岗位 每月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定期应急演练;应急演练记录和结果;对讲机、应急安全带、警戒线、灭火器、担架、药品等应急物资配备齐全;绝缘工处置 具完好。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2、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附件应定期检测合格;3、压力储罐应定期检测合格;4、加强安全检查,保证法兰连接工程口、管道不能有泄露;5、静电连接规范、可靠;6、罐区应张贴“禁技术 止烟火”等安全标识;7、围堰、围墙应严密,不能有裂缝。8、灭火器、水喷淋装应按要求设置齐全,且保证事故状态下可有效使用。 1、日常安全教育培训。2、安全例会。3.制定操作规程。4、定期安全管理检查。5、特种作业人员通过培训考核取得特种作业证书。6、无关人措施 员禁止停留7、执行监护人制度 培训定期开展人员操作技能、岗位规程培训和应急处置培训 教育 个体佩戴手套、安全帽、防护鞋等劳动保护用品 防护 应急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定期应急演练;应急演练记录和结果;对讲机、处置 安全带、警戒线、灭火器、担架、药品等应急物资配备齐全。 √ √ √ LPG储0罐 0设备设施 (残液6 罐) 一般 风险 液化气站 √ √ √ √ √ √ √ √ 第 85 页
风险点 日常隐患排查 隐患排查清单 责任单位 岗位 站级 专项或专业性隐患排查 岗位 每月 站级 每月 节假日隐患排查 季节性隐患排查 综合性隐患排查 岗位 每月 站级 每季度 编号 类型 名称 风险 等级(残余) 岗位 站级 站级 每季度 站级 每半年 岗位 每月 1、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2、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附件应定期检测合格;3、加强安全检查,保证法兰连接口、管道不能有泄露;4、工程静电连接规范、可靠;5、机泵房应张贴“禁止烟火”等安全标识;6、技术 设置灭火器等消防器材,且保证事故状态下可有效使用。7、通风系统应良好,设置与可燃气体报警器联锁的防爆通风机。8、机泵皮带应设置防护罩。 管理1、日常安全教育培训。2、安全例会。3、制定操作规程。4、定期安措施 全检查;5、做好设备检维修记录。 √ √ √ √ √ √ 0烃泵、液化0设备设施 低风险 气站 压缩机 培训7 定期开展人员操作技能和岗位规程培训 教育 √ 个体佩戴手套、安全帽、防护鞋等劳动保护用品 防护 应急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定期应急演练;应急演练记录和结果;对讲机、处置 安全带、警戒线、灭火器、担架、药品等应急物资配备齐全。 √ √ √ √ 第 86 页
风险点 日常隐患排查 隐患排查清单 责任单位 岗位 站级 专项或专业性隐患排查 岗位 每月 站级 每月 节假日隐患排查 季节性隐患排查 综合性隐患排查 岗位 每月 站级 每季度 编号 类型 名称 风险 等级(残余) 岗位 站级 站级 每季度 站级 每半年 岗位 每月 • 1、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2、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附件应定期检测合格;3、加强安全检查,保证法兰连接口、管道不能有泄露;4、工程静电连接规范、可靠;5、充装间应张贴“禁止烟火”等安全标识;6、√ 技术 设置灭火器等消防器材,且保证事故状态下可有效使用。7、通风系统应良好,设置与可燃气体报警器联锁的防爆通风机。8、电线电缆应完好,无破损、老化情况;电气线路连接、穿管、封堵应符合防爆要求。 管理1、日常安全教育培训。2、安全例会。3、持有驾驶员证件。4、定期措施 检查车辆状况5、强化车辆管理 √ √ 0电子灌0设备设施 装秤 8 一般 风险 液化气站 √ √ √ 培训定期开展人员操作技能、岗位规程培训和应急处置措施 教育 √ 个体佩戴手套、安全帽、防护鞋等劳动保护用品 防护 √ √ √ 应急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定期应急演练;应急演练记录和结果;对讲机、处置 安全带、警戒线、灭火器、担架、药品等应急物资配备齐全。 √ 第 87 页
风险点 日常隐患排查 隐患排查清单 责任单位 岗位 站级 专项或专业性隐患排查 岗位 每月 站级 每月 节假日隐患排查 季节性隐患排查 综合性隐患排查 岗位 每月 站级 每季度 编号 类型 名称 风险 等级(残余) 岗位 站级 站级 每季度 站级 每半年 岗位 每月 工程1、加强安全检查;2、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技术 √ √ √ 管理1、日常安全教育培训。2、安全例会。3、制定操作规程。4、定期安措施 全检查;5、做好设备检维修记录。 0压力管0设备设施 道 9 低风险 液化培训气站 教育 定期开展人员操作技能和岗位规程培训 个体佩戴手套、安全帽、防护鞋等劳动保护用品 防护 应急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定期应急演练;应急演练记录和结果;对讲机、处置 安全带、警戒线、灭火器、担架、药品等应急物资配备齐全。 工程1、加强安全检查;2、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技术 低风险 液化气站 管理1、日常安全教育培训。2、安全例会。3、制定操作规程。4、定期安措施 全检查;5、做好设备检维修记录。 √ √ √ √ √ √ √ √ √ √ √ 0万向卸1设备设施 车臂 0 √ √ √ 第 88 页
风险点 日常隐患排查 隐患排查清单 责任单位 岗位 站级 专项或专业性隐患排查 岗位 每月 站级 每月 节假日隐患排查 季节性隐患排查 综合性隐患排查 岗位 每月 站级 每季度 √ 编号 类型 名称 风险 等级(残余) 岗位 站级 站级 每季度 站级 每半年 岗位 每月 培训定期开展人员操作技能和岗位规程培训 教育 个体佩戴手套、安全帽、防护鞋等劳动保护用品 防护 发生机械伤害、物体打击时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保护好现场,并尽应急快脱离危险区域,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进行包扎止血,如有骨折,处置 先将骨折位置临时固定,送至医院接受救治。 √ √ √ √
第 89 页
附表11-3 隐患和问题清单
问题隐患编号: 检查部门(单位) 检查时间 隐患地点 隐患内容: 检查人员 受检部门(单位) 整改要求: 要求完成整改期限 整改部门及责任人(签字)
注1、问题隐患编号与按隐患排查整治台账编号一致
第 90 页
附表11-4 问题隐患整改工作清单
编号: 问题隐患编号 排查时间 排查部门、单位 排查人员 问题隐患地点 问题隐患情况 问题隐患形成原因 问题隐患整改措施 整改期间采取的安全措施 问题隐患整改所需经费 问题隐患整改所需物资 整改完成事件 整改实施部门 实施整改人员 第 91 页
附表11-5 问题隐患复查验收清单
隐患整改通知单 编号 问题隐患地点 隐患整改工作单编号 问题隐患情况 问题隐患整改措施: 整改复查验收责任部门 (单位) 整改复查验收时间 隐患整改验收结果及评估: 整改复查验收责任人 备注 整改前后对标照片附后
第 92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