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遍计所执性
在人世间,有很多纷争的起因就是从计较“你多我少”、执著“你有我无”中引发了不少无谓的烦恼。
举世闻名的福特公司,有天为一位领班在其退休前夕举行送别会,当这位当了十九年领班的人起来致词时,大家才发现到,领班的脸和公司经理的脸怎么那么像,不禁纳闷在心。
领班首先感谢大家这十几年来对他的支持、照顾,接著又说:‘从懂事到现在,小时候抱怨零用钱太少,计较衣服不够新款,长大有了工作后,计较薪水太低,假期太少,我的一生就在这样不断的计较与抱怨中过了一大半。而我的弟弟,从不跟我争执,只是埋头做他自己的计划,并细心检查计划是否周详,计划实现后在检讨缺失,怎样才能更完美,从不把心思放在“得与失”上,更不会和人计较,就这样他所作的计划一个又一个地实现,他也从小职员成公司的经理。同在一家公司,由於我的心态和他不同,所以至今仍是一个领班。或许各位已经发现了,那位和我长得很像的经理也在此,他就是我弟弟,我没什么礼物给各位,只有把自己亲身经历的心路向大家报告。
今后我还有一大段美好的人生,我也要好好地计划一下如何来过这个不计较、不执著的人生„„’全场此时响起一片掌声„„。
看到别人开著名贵轿车很拉风地在路上行驶,而看看自己只有骑著噗噗作响的摩托车的份儿,心里觉得不是滋味,不如人。但回头看一看,还有人骑者脚踏车,或步行,甚至还有人满头大汗地推著一辆板车上山坡,看看自己此上虽不足,比下还有绰绰有馀。如果我们对世间上的一切,都能抱持知足的心理,不羡慕、不比较,幸福自然会常伴左右。
星云大师说:“一个有力量的人,他的价值观是建立在对自己的肯定之上。没有信心的人,才从外在的环境找寻自己的价值;当外境不如意时,起了比较、计较的心,痛苦也随之而至。幸福的人,不从计较、比较上去贪求别人给予,而是肯定知足的奉献人羣! 在唯识学上,把分别计较,常起执著的心态称为遍计所执。 二、识的三性、三无性说
凡是有为法皆是因缘所生的假法,无一法能够常住而实有。而我们从古至今,仍迷於这些因缘所生的假法,执著心外有实法,相信“海可枯,石可烂,此情永不变”的誓言是真的,追求富华富贵以为拥有它即可享幸福人生。
由於对人起实我,对境起实法的妄见,而永沉於生死苦海中,无法出离。慈悲伟大的佛陀,为了要济度众生的虚妄执著,特地讲说三性、三无性的中道,俾使众生得以契悟——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
三性,就是三种自性:遍计所执性、圆成实性。 三无性,是相无自性、生无自性、胜义无自性。
人对宇宙万有总相的认识是无止境的,人们只能从总体上去把握属於被意识到的事物和外部各个方面的完整规律,从中悟出在於现象后面被意识遮蔽著的本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唯识学从意识再现的事物入手,观察其本质与现象之间互为体用因果的关系,去实证体认真理、认识客观存在的途经。
识的运动和变化就在这个限度内去展开其“万法以用显体”的规律和方法。因此,作为显现意识的本质及其作用的识的三性层次,本身必须具备著有自性与无自性的形式。《成唯识论》卷九说: 即依此前所说三性,立彼后说三处无性,谓即相、生、胜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皆无自性,非性全无。说密意言显非了义。谓后二性,显体非无,而有愚夫於彼增益,妄执实有我法自性,此即名为遍计所执。为除此执,故佛世尊於有及无总说无性。(《大正藏》卷三十,四十八上)
佛学把人的思想惟划分为两上系统:一是可以借助概念的逻辑形式进行有意识的思惟;一是只能通过非概念的思想方式进行的无意识思惟。
前谓:“了义”后谓“不了义”。把有意识之了义和无意识之不了义两个系统的思惟,一起来把握即谓“无性”。此时,人的思想俱备著超意识的自主性、主观性等的限制而获得大自在,故说“佛世尊於有及无总说无性”。
唯识学认为,在思惟的领域内,无性是依有性而存在的,离开了意识的各种作用,人就无法进行思惟,也不存在无意识之思惟系统了,故说“佛密意说一切法皆无自性,非性全无”。但由於人们仅习惯於在主体(实我)与客体(实法)互相作用下引起的有意识思惟活动,故佛学特开创依有意识而存在无意识的教法,而这只在不可思议的、非言说的思想实践活动中才能够实现,故说“密意说,非了义”。此中“相、生、胜义无性”,指的是,依识的遍计所执性而存在的观念的本质,谓“相无性”;依识的依他起性而存在的思惟规律的本质,谓“生无性”;依识的圆成实性而存在的知识的本质,谓“胜义无性”。
唯识学就通过识的三自性的作用和三无性的本质,来表达“无我”即“空”的思想,并以此去揭示人的思惟活动的奥秘。言意识作用下之思惟者“说有”,言无意识作用下之思惟者“谈空”,空有皆不离识乃唯识理论思惟的一大特色。舍离遍计所执性之妄执、存依他起性之缘生,而证圆成实性之真性,从而悟入“诸法无自性”的理体以契合“中道实相”的妙理,这就是唯识学提出三性三无性说的目的所在。
三、遍计所执的定义
遍计的执性,梵语Parikalpita-svabh?va。唯识三自性之一。又被译为遍计所执相、分别性、妄相自性、妄计自性、虚妄分别相、虚妄分别名字相等。
《解深密经》卷二<一切法相品>中云:
云何诸法遍计所执相,谓一切法名假安立自性差别, 乃至唯令随起言说。(《大正藏》卷十六,六九三上) 上段经文藏语的意译如下:“所谓诸法的遍计所执相,由於仅是随言说而起,若言诸法自性或差别,只不过是安立在名(namam)和假名(Samketa)表示上。换言之,各种现象的生起,是依因缘而生起,暂时假有无实休可得。吾辈凡夫对此幻象执著其为实有而起分别心。这就是遍计所执相。《解深密经》又云:
若诸菩萨能於诸法依他起相上,如实了知遍计所搪相即能如实了知一切无相之法。(《大正藏》卷十六,六九三中)
遍计所执性,遍计,就是周遍计度之意,是在意识上作种种推求的心理活动。指一般凡夫迷惑之妄心。所执性,指在迷心之前所妄现之我相、法相;心执著外界的现象为实有,此当情现相(对著情境而起执著、著迷之相)即叫遍计所执性。其实万法因缘生,何来真实之我、法?所谓,我、法,只是在迷惑心之前才有,并非真
有。如在暗夜见麻绳,误以为蛇,蛇乃妄有,理上则无,是心外法,是故必须排除。“杯弓蛇影”的事人皆尽知,把弓箭之影误认为蛇,生起心病,这也就是遍计所执。又凡夫妄执万象,认为实物皆实有,而遍计一切法,是明显的自以为是,如俗云:“一朝被蛇咬,三年畏井绳”;如夜入空屋,妄执有鬼,基於妄执,无中生有,像空中华,在相上是虚幻不实在。这便是周遍计度,妄情所现在实我实法相,称之为遍计所执性。
《唯识三十颂》云:由彼彼遍计,遍计种种物,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大正藏》卷三十一,六十一)
“遍”有种种的意思,如意识,有思惟、考察的种种行相如是周遍的生起计执,名为遍计。如眼识见各式各样的物相,耳识听各式各样的声音„„身识接触各式各样的体相,都全有遍计的作用。因遍缘一切境界,这个遍计心的品类众多,不一,所以说为“彼彼”。“种种物”指的是普遍被计较执著的境界。指的就是被我们妄执实有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这个遍计所执的自性本无自体,但当虚妄分别心,妄执这个无体之物时,当下也会有一些境界现前。如我们看戏时,明知剧中人物和情节是虚构不实,也常情不自禁地进入情况,随著剧情的“悲欢离合”而情绪起伏不定。尤其是看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境遇时,不自觉地会为共坎坷的命运,病弱的身体一掬同情之泪。其实哪一个是真实的呢,待戏
终人散,什么王公将相、美女、英雄一切都不存在。而当我们为剧中人流泪、伤心、生气时的心境就是一种遍计所执性。
《成唯识论》卷八说:周遍计度,故说遍计,品类众多,说为彼彼。谓能虚妄分别,即由彼彼虚妄分别,遍计种种所遍计物。谓妄执蕴处界等,若我若法自性差别。此所妄执自性差别,总名遍计所执自性。(《大正藏》卷三十一,四十五下)
人的主观精神活动是在意识的作用下进行的,它使人能够在思想上预先构拟出活动成果的全貌,或者在想象中创造出来事物的样式和它们独具的尺度等等。这就是所谓的“周遍计度”。它反映出意识的改造能力,包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由於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存在著思想的主观意向以及随之形成的客观内容两方面因素的制约,使那些已经被意识到或者终将被意识到的种种现象,首先作为经验的感性的直观映象展现在人们的面前。然而这类映象本身,可能存在著歪曲地表达了事物内部本质联系的属性,因此它直接反映到人的头里所形成的东西,就不可能准确地显示出事物的真相,故说“谓能虚妄分别,即由彼彼虚妄分别,遍计种种所遍计物。”唯识学把这种虚妄分别的主观映象称为“似外境”,它是与现实的“心外境”有一定差别的。这种差别不但来自主观自身的认识差异性,而且来自主观在反映客体时,客体自身的讯息差异性。这就如《成唯识论》所说的“妄执蕴处界等,若我若法自性差别”,它归结於识的遍计所执性的作用。
常言“心有千千结”,就是因为这颗凡夫心,时常会为外境所转,会执著计度各种现象,所以《摄大第六论》中说有二种遍计,四种遍计,十种遍计;《显扬圣教论》说有六种遍计;《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三说有五种遍计等,今将遍计的种类列举於下一节。 四、遍计所执的种类
《成唯识论》卷八云:识品虽二,而有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遍计不同。(《大正藏》卷三十一,四十六上) 1、二种遍计:
就是《摄大乘论》所说的自性计与差别计。如该论说:“遍计所执亦有二种:一者,自性遍计所执故,二者,差别遍计所执故,由此故名遍计所执”(《大正藏》卷三十一,一三九下)。《摄论讲记》解释说:“一、自性遍计所执,就是遍计诸法的一一自性,如色声等。二、差别遍计所执,就是遍计色声诸法的差别不同的义用,像色声等的无常义、苦义、空义等。自性遍计,执诸法的自相;差别遍计,执诸法的共相。由遍计诸法的自性及差别,所以有两种遍计所执自性”。《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三同样说有二种遍计执性。如该论说:“云何遍计中自性?谓有二种:一、无差别;二、有差别。无差别者,谓遍计一切法所有名;有差别者,谓遍计名,此名为受,此名为想,此名为行,此名为识。如是等类无量无数差别法中各各别名。复次,遍计所执自性执,当知略有二种:一、加行执;
二、名施设执。加行执当知复有五种:(一)贪爱加行故;(二)瞋恚加行故;(三)合会加行故;(四)别离加行故;(五)舍随与加行故。名施设执当知复有二种:(一)非文字所作;(二)文字所作。非文字所作者,谓执此为何物?云何此物?此物是何?此物云何?文字所作者,谓执此为此物,此物如是,或色乃至或识,或有为或无为,或常或无常,或善或不善或无记,如是等”。(《大正藏》卷三十,七O三——七O四)《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四又说二种:“又於依他起自性中,当知有二种遍计所执自性执:一者,随觉;二者,串习气随眠”。 2、三种遍计者
有说一我、二法、三用的三种;有说一自性、二随念、三计度分别的三种。《对法论》第二说:“自性分别者,谓於现在所受诸行自相行分别;随念分别者,谓於昔曾受诸行追念行分别;计度分别者,谓於去来今不现见事思构行分别”。有关我、法、用的三种遍计,在《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三说:“或依境中体用差别,开体令用分之为三,谓我、法、用体用相随。” 3、四种遍计者
就是一、计自性;二、主差别;三、计所取;四、计能取。《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三说这四遍计的差别:“谓计三科诸法自性,名1、计自性;谓计色等一切诸法有见无见、无漏、漏等一切差别种
种道理,名2、计差别;谓计色等一切诸法,是彼各各三界、三性、漏、无漏等心心所取,名3、计所取;谓计色等能取色等及计心心所取诸法,名4、计能取”。《摄论》说四遍计,除了自性计、差别计的两种,更加有觉计、无觉计的二种。无性后二计说:“善名言者,谓自意趣在语前,行领解具足,故名有觉;与此相违说外无觉”(《大正藏》卷三十,四O四中),世亲摄论释后二计说:“善名言者,谓解名言,不善名言者,谓牛羊等。虽有分别,然於文字不能解了”。 4、五种遍计者
《摄论、所知相品》云:“如是遍计复有五种:一、依名遍计义自性,谓如是名有如是义:二、依义遍计名自性,谓如是义有如是名;三、依名遍计名自性,谓遍计度未了义名;四、依义遍计义自性,谓遍计度未了名义;五、依二遍计二自性,谓遍计度此名此义如是体性”。(《大正藏》卷三十一,一三九下) 印顺导师的《摄论讲记》解释说:
一、依名遍计义自性,听到某一不知意义的名字,就去推度那名下所诠的义是什么,以为如是名有如是义,这叫依名遍计义自性。二、依义遍计名自性,现见某一义相,不知它的名字,就去推想那义的能诠名是直么,以为如是义有如是名,这叫信义遍计名自性。三、依名遍计名自性,依已经了解所诠义的名,遍计度未了义的名,
如听见一译名,譬如说阿赖耶,根本不知它的意义,现在用我国习知的名字去译它,说阿赖耶就是藏,依藏名去计度阿赖耶名,这样的遍计,叫依名遍计名自性。
四、依义遍计义自性,依已知名称的义,遍计度未了名的义。如初见电灯,不知它是什么东西,见它能放光,知放光是灯名的所诠义,因此,以灯义去推度这电灯,这叫依义遍计义自性。
五、依二遍计二自性,就是以已了义的名,及已了名的义,推求未了知的名义,或因名而推想到义,或因义而推想到名,遍计度此名此义,如是体性,这叫依二遍二自性。 5、六种遍计者
《显扬圣教论》卷十六云:“由有六种遍计差别故,遍计所执自性亦有六种。何等名为六种遍计?一、自性遍计,谓遍计色等实有自相;二、差别遍计,谓遍计色等决定实有有色无色,有见无见等诸差别相;三、觉悟遍计,谓善名言者所有遍计(如成年人能用言语表达所认识的,叫做善名言的觉悟遍计);四、随眠遍计,谓不善名言者所有遍计(如婴儿的咿呀,及牛羊等不能以言语傅达它的意境,叫不善名言的随眠遍计);五、加行遍计,此复五种(就是前说的贪爱加行等的五种);六、名遍计,此复二种:(一)文字所起;(二)非文字所起者。非文字所起者,如有计执此为何物?云何此物?此物是何?此物云何?文字所起者,中有计执此为此物,
此物如是,或色乃至识,或有为或无为,或常或无常,或善或不善或无记,如是等”(《大正藏》卷三十一,五五八上) 6、七种遍计者
就是七种分别,如前曾经说过的有相分别、无相分别、任运分别、寻求分别、伺察分别、染污分别、不染污分别。 7、八种遍计者
《显扬圣教论》卷十六云:“八种分别能生三事:一、分别戏论所依缘事;二见我慢事;三、贪瞋痴事。八种分别者:一、自性分别,谓於色等想事,分别色等所有自性;二、差别分别,谓即於色等想事起诸分别,此有色此无色,此有见此无见,此有对此无对, 如是等无量差别,以自性分别为依处故,分别种种差别之义;三、总执分别,谓即於色等想事所立我及有情、命者、生者等假想施设所引分别,由於积聚多法总执为因分别转故;又於舍、军、林等及於饮食、衣、乘等想事,所立舍等假想施设所引寻思;四、我分别,谓若事有漏有取,长时数习我执所众,由数习邪执自见处事为缘所起虚妄分别;五、我所分别,谓若事有漏有取,长时数习我所执所聚,由数习邪执自见处事为缘所起虚妄分别;六、爱分别,谓缘净妙可意事境分别;七、不爱分别,谓缘不净妙不可意事境分别;八、爱不爱俱相违分别,谓缘净不净可意不可意俱离事境分别。如是略
说有二种,谓分别自体及分别所依所缘事”。(《大正藏》卷三十一,五五八中下) 8、九种遍计者
就是指的九结:一、爱结;二、恚结;三、慢结;四、无明结;五、疑结;六、见结;七、取结;八、悭结;九、嫉结。结是烦恼的别名,以此九种皆能系结众生於生死中不得出离,所以名结。至於九结的意义,在解说诸烦恼时已有提及,不再多说。 佛法將種種煩惱歸類為九種,稱為「九結」,分別是 愛、恚、慢、痴、疑、見、取、嫉、慳。 解開這九結,人生即能安詳自在無罣礙。
人的本性清淨無染、智慧明朗;但是一般人受到周圍人事物影響,養成種 種煩惱習氣,遮蔽了本性智慧。 煩惱習氣就是「心結」,是人生諸苦的根源。 九結之一──愛結 滿心懊悔因「貪愛」
第一種心結是「貪愛」。貪愛的意思是:不該貪而貪,不該愛而愛。如果不能守好心念,不該貪的硬要去貪,不該愛的強要去愛,往往會造成悲慘的下場,很多家庭悲劇正是起因於貪愛。
媒體曾報導一位已婚婦人因外遇而惹來喪母禍端──
這位婦人本身有很好的職業,先生的事業也發展得很好,從臺灣擴展到大陸,所以先生必須經常往來於臺灣和大陸之間。
有一段時間,她的先生住在大陸的時日比在臺灣還多,她在某個因緣下認識了一位年輕人,對方知道她有許多財產,便百般體貼地追求她,她動了愛欲之心,沒有堅守婦道,和年輕人交往親密。
有一天,婦人的母親到女兒家小住,發現女兒和這位年輕人過從甚密,便責備女兒不該背叛丈夫,而且她也看出年輕人其實是看中女兒的財產,力勸女兒要看清他的為人,趕緊和他分手。
婦人聽了母親一番勸告,也覺得自己錯了,先生為事業奔波忙碌,自己應該多體諒他,不該做出對不起他的行為,所以就與年輕人疏遠了。 年輕人知道是她母親從中勸阻後,很不甘心,威脅她說:「如果你要了斷這分情,我會不擇手段殺你的母親、殺你的丈夫!」她感到非常惶恐,雖然和他保持距離,但不敢貿然斷絕彼此的關係。 一段時日之後,她的母親再來小住。某天下午,婦人出外辦事,留母親一 個人在家裡,等她辦完事回來,到處找不到母親,只看到母親的拖鞋及年輕人的鑰匙圈掉在地上。
過了一會兒,年輕人來了,婦人稍不注意,母親的拖鞋和年輕人的鑰匙圈就不見了,她心中起疑,悄悄將一個小型錄音機放在垃圾桶裡,
想從年輕人話語中找出一些蛛絲馬跡。年輕人一時衝動,脫口而出:他已將她母親勒死了!她著急地問屍體在哪裡呢?年輕人故意帶她到外面繞了一圈,又帶她去旅社。她趁年輕人不注意時,打電話給哥哥,請哥哥到她家,從垃圾桶拿出那卷錄音帶去報案。
後來,警方找到母親屍體,她看到母親非常痛苦的遺容,感到十分內疚與哀痛,因為這禍端是由自己惹出來的。發生這麼悲慘的事件,以後她要如何面對自己?如何面對家人呢?
可見一念貪愛,足以造成終生悔憾啊!人往往會貪戀外境而做出不該做的事,是「境」引誘人的「心」嗎?其實是人沒管好自己的心,使自己陷於重重煩惱。像這位婦人,原本有個美好的家庭,只因一念心沒守好,竟然造成這麼遺憾的事。
所以,大家平時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的心,安守本分,對外境不起貪念,如此才能擁有平安自在的人生。 九結之二──恚結 心念無明生「瞋恚」
「瞋恚」就是發脾氣,這是由於面對外境時,心不冷靜,產生無明(註1 )的念頭,以致表現出不理智的行為。
有一則故事是,一對夫妻開了一家糕餅店,因為生活忙碌又欠缺涵養,兩人經常稍遇不順就發脾氣,每天過著吵架、打架的忙亂日子。
左右鄰居被吵得沒辦法過一天安寧的生活,請鄉長想想辦法。鄉長說:「 我也知道這件事必須設法解決,但這對夫妻實在很沒修養,愈去勸他們,他們吵得愈厲害,真讓人傷腦筋!」
有一天,鄉長外出散步,遠遠就看到那家糕餅店前圍著一群人,他心裡明白又有事情發生了。他來到店門口,穿越人群走進店裡,看到這對夫妻吵得很厲害,先生很激動地對太太說:「你如果再這麼不聽話,什麼事都要反對,我就要拿刀殺了你!」太太也大聲地說:「你殺啊!反正我也不想活了。」
鄉長上前將兩人拉開說:「外面圍了那麼多人在看你們吵架,你們難道不覺得慚愧嗎?」
這對夫妻往外看,果然有很多人,但是他們不僅不聽鄉長勸解,反而罵得更大聲,動作愈來愈激烈。鄉長突然靈機一動,故意不理他們,往外大聲叫說:「來啊!大家快來啊!這裡有這麼多糕餅,大家儘量拿去享用吧!」兩人聽了,急忙問鄉長為何如此?鄉長說:「反正你們一個想殺人,一個想要死,被殺的人死了,殺了人要被抓去關,留著這些糕餅也沒有用,不如給大家享享口福吧!」
兩人聽了,靜默無言。鄉長就說:「夫妻倆不要動不動就吵架,家和萬事興啊!有緣才能結成夫妻,應該相互尊重,以感恩心來化解對立。你們為了這個家而忙碌,聽到大家要搬糕餅,感到心疼,表示你們對努力得來的成果很看重,既然如此,就不要輕易毀掉這一切!」
夫妻倆冷靜下來,覺得鄉長的話很有道理,答應以後願意好好相處,不再吵架打架了。
為了維繫家庭,「工作」是家中每個人的本分,只要認清自己的責任,安守本分,即使終日忙碌,心仍然會很平靜。如果覺得──要不是為了你們 ,我何必那麼辛苦!或認為自已付出的比別人多,則情緒就不平衡了,心 中的無明念頭會不斷產生,動不動就對家人發脾氣,使家庭氣氛緊張不安 。
心不冷靜,就容易產生無明的念頭,所以學佛就是要學習讓心念時刻保持冷靜,不要讓無明遮住了智慧,如此才不會與人起衝突,使彼此身心都不得安寧。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用心,隨時注意自己的心境是否安詳清明。 九結之三──慢結 「驕慢」終將嘗苦果
人有時候會因為所擁有的比別人多一些,就自認高人一等。比如地位較高或生活富裕的人,常自以為了不起;或有人長得漂亮些就很驕傲。可是人生無常,眼前引以為傲之物,隨時可能毀壞、失去。 有一次我在慈濟醫院的加護病房,看到一張病床四周圍了很多人哭哭啼啼,我走上前問發生了什麼事?醫師說:「這位太太發生車禍剛送過來,情況不太樂觀,她的先生和兒子都在這場車禍中往生了。」
我牽起這位婦人的手,那是一雙細白柔滑的手;又看看她的臉,雖然已面目全非,仍可看出皮膚很細白,可見她原本應該長得很美。但是,一場車禍竟然使她變成這種形貌。
她的父親傷心地說:「我女兒去年才結婚,今天是結婚紀念日,也是她兒子滿月的日子。他們一家人開車出去玩,沒想到竟然發生車禍。」 大家想想,人生多麼無常,真是難以預料啊!所以凡事有什麼好自恃傲人的呢?我們待人處事不只不能驕傲,還要注重禮節,言語行動時時恭謹合宜,才能成就品格。 佛經裡有一段故事──
有位年輕人走在荒山野外,看到一個人正在鞭打一堆白骨,他覺得很奇怪,上前問道:「你為何鞭打這堆白骨呢?」
那人回答說:「這堆白骨是我前生的遺骨,在世時不知修心、非常驕傲,不尊重父母也不尊師重道,對所有人都很驕慢,造了許多惡事,死後墮入地獄,嘗盡各種苦頭,好不容易才重獲人身,因此很痛恨自己前生所作所為,特地跑來鞭打這堆白骨。」
年輕人再往前走,忽然看到一片光芒,再仔細看,原來有位很莊嚴的天人在一堆白骨前恭敬禮拜。他又上前問說:「您為何要向這堆白骨恭敬禮拜呢?」
天人面露微笑說:「這堆白骨是我前生的遺骨,在世時謙遜有愛心、尊重師長、孝順父母,修了許多善業,死後往生天堂,因此我很感恩,每天都來禮拜這堆白骨。」
年輕人心想:「我死後也將成為一堆白骨,此生若不調整好心念,像先前那人一樣驕慢無禮,將來下場會變成怎樣呢?這位天人的前生謙遜慈悲,值得我用心學習啊!」他心中暗自警惕著。 ***
這則故事值得我們好好地思考:所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好好照顧心念,待人接物謹慎謙虛,日日做好事、結好緣,才能為自己的未來鋪一條「福慧」的道路。 九結之四──痴結 掃除「愚痴」悟妙法
有一句話是:「智慧者,學而得菩提;愚痴者,學而成生死」。意思是心中如果煩惱重重,心結不打開,學什麼都無法體解真理,只能一直在生死苦惱中流轉;若努力打開心結,使心定靜,智慧就容易開啟,學任何事都能體會妙法。
以前在印度有一間古寺,寺裡住了一百多位修行者。鄰近村落裡有一位善女人,她信仰佛法,喜歡布施,發願每天要供養一位有德的師父,於是向古寺的住持懇求,每天請一位修行者到她家裡接受供養。
這位住持隨順眾生的願,每天指定一位修行者去接受供養,但是應供之後
必須為這位善女人說法。
有位修行者雖然年紀很大,但學佛未久,對佛法所知甚少,他聽同修者應供回來後都說這位善女人很有智慧、對佛法很有研究,他內心非常惶恐,害怕有一天輪到他去應供時,不知要為這位善女人說什麼法?
這一天終於來臨了,住持的派遣不能違抗,他只好硬著頭皮去接受供養。他心情十分沈重,低著頭緩緩地走向善女人的家。
善女人看時間差不多了,心想不知今天來的是哪位德高望重的師父?很虔誠地期待著。這時,遠遠看到一位老師父走過來,他的眼睛一直垂視著、不東張西望,走起路來是那麼的莊嚴。善女人生起恭敬、歡喜之心,跪在門口迎接老師父,請他到裡面入座。老師父很惶恐,一句話都說不出來,默默地就座。
獻供完畢後,善女人坐在地上,等待老師父開示。因為她抱著非常尊敬的心,所以一直不敢抬頭看老師父的臉,老師父看她這麼恭敬,心裡愈是惶恐不安,不禁嘆了一口氣,很小聲地說:「愚痴無智,實在苦惱。」這位善女人聽了很震撼!心想:這位老師父確實有德有智慧,簡單一句話就能闡釋人生之苦的根本原因。
「眾生不明真理、造作種種惡業,在六道(註2)中反覆承受生、老、病、死之苦,的確既悲哀又苦惱„„」善女人專心地思考著。老師父看到她如入禪定的模樣,自覺慚愧,躡著腳悄悄地跑回去了。 善女人體悟真理,證得初果(註3),她滿懷感恩,想好好地供養老師父,但她還是不敢抬頭看老師父,頭低低地離開座位,到裡面拿出一件寶衣,但是座位上已不見任何人影。她很驚訝,莫非老師父有神足通,不然怎麼會一下子就不見了?她趕快拿著寶衣來到古寺,求見老師父。
老師父偷跑回來時已滿身大汗,一進入寮房就將門關起來,很怕看到人,因為內心充滿愧疚。住持請老師父出來見善女人時,他心裡不安極了,不過當善女人說出自己因虔誠聞法而得到清涼法喜,他也努力定下心來,用心細思「愚痴無智,實在苦惱」,過了一會兒,心境突然豁然開朗,也證 得初果。 ***
這故事是要告訴我們:只要用心掃除煩惱,保持心境定靜,原本即存在心中的本性智慧就容易顯現。這位善女人因為非常虔誠恭敬,心境定靜清明 ,所以聽了老師父一句無奈的自嘆語:「愚痴無知,實在苦惱」,本性智 慧就能顯現出來。
如果是執著煩惱的人,儘管再好的法在他面前,每天聽、每天看,所學的東西都只是成為「所知障(註4)」,「所知障」愈多就愈煩惱,
沈淪生 死輪迴不得解脫,這就是「愚痴者,學而成生死」。 因此,學佛要先掃除煩惱,不要將複雜的人事是非放在心裡;以很單純的 心來學習佛法,才能真正體會奧妙真理。 九結之五──疑結
化解「疑念」生道心 心中有疑,待人處事就會亂了方寸。佛經中說:「疑見造一切罪。」心中疑慮點滴累積,容易造成一切罪業。 我曾聽過兩件家庭悲劇,一件是太太懷疑先生有外遇,十分氣憤,服毒自殺。她被送到醫院時,情況已很不樂觀;雖然緊急救治,但是完全恢復的 機會很渺茫。只因一念疑心,她傷害了自己,也折磨了一家人,造成難以 挽回的悲劇。
另一件個案是先生懷疑太太有外遇,積疑日久,有一天兩人發生口角,先 生發瘋似地拿刀子往太太身上猛刺,刀刀皆中要害,送到醫院時已回天乏 術。子女們圍在媽媽身邊一直哭叫,但是媽媽再也不會醒來了。那時先生 已冷靜下來,知道自己錯了,當聽到醫生宣告急救無效,立即跑到病床前 看他太太,但子女對他表現出極端的反感,因為親眼目睹爸爸殘殺媽媽, 他們的心已碎了。 原本一個很好的家庭,只因一念疑心,造成家破人亡的慘劇,可見疑結的 確會造成無窮的罪業啊!
有句話是「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掃除「疑念」才能產生 信心,有信心才能培養道心。
佛在世時,有一天在恆河邊說法,人人很歡喜地來聽法,連飛禽走獸也安 靜下來聆聽。那時,有位老人手中拿著一根枴杖,聽法聽得很入神,而拐 杖下面剛好有一隻蟾蜍,也專注地聽經。 老人的枴杖壓在蟾蜍的背部,牠因為聽得非常專注,沒有感覺到,老人也 沒有察覺,只是專心地聽法,把全身重心放在枴杖上。過了一會兒,蟾蜍 被壓死了,牠的靈魂飄上天,化生為天人。天人反觀自身來處,得知前身 是蟾蜍,因虔誠聞法而得化生為天人的果報,所以他又回來散花莊嚴道場 ,並禮謝這隻虔誠的蟾蜍。 ***
學佛修行,最重要的是培養信心,有信心才能入道,殷勤精進。信和疑是 相互對立的,要產生信心,一定要去除疑念;疑念一生,信心就會減少了 。
總之,時刻去疑生信才能誠懇學習,修正原有的偏差觀念與行為。 註1:無明──愚癡,不明白道理。
註2:六道──天、人、畜牲、餓鬼、地獄、阿修羅(有天之福、無天之
德、多疑易怒)
註3:初果──即是「須陀洹果」,意譯為「入流」──初入聖人之流。
註4:所知障──執著於世俗學識,使本性智慧受到遮障。
人懷愛欲 不見道者 譬如澄水 致手攪之 眾人共臨 無有睹其影者 人以愛欲交錯 心中濁興 故不見道 愛欲垢盡 道可見矣 ──《佛說四十二章經》 瞋恚之害 破諸善法 壞好名聞 今世後世 人不喜見
當知瞋心 甚於猛火 常當防護 無令得入 ──《佛遺教經》
若人能持淨戒 是則能有善法 若無淨戒 諸善功德 皆不得生 是以當知 戒為第一安穩功德住處
9、十种遍计者
就是《摄论》所说的十种分别(《大正藏》卷三十一,一三九下——一四O上)。如该论说:“总摄一切分别略有十种:一、根本分别,谓阿赖耶识(赖耶是一切种子识,以虚妄分别为自性。一方面它本身是虚妄分别,另一方面它又是一切分别的根本,为一切分别生起的依止。所以也可说赖耶是能遍计);二、缘相分别,谓色等识(色等一切法为缘而生颠倒分别,是能分别的所缘相,它本身是虚妄分别为自性,是识的一分;并且依色等相而生起分别,所以名为缘相分别);三、显相分别,谓眼识等并所依识(这是眼识等的六识,并六识所依的染意识。这七转识能显了境相,它是能
分别,又因之而起分别,所以名为显相分别);四、缘相变异分别,谓老等变异,乐受等变异,贪等变异,逼害时节代谢等变异,捺洛迦等诸趣变异,及欲界等诸界变异(这是由缘相分别的变异转动而产生的分别。如老病死等的变异„„因这种种的变异而引起分别,叫做缘相变异分别);
五、显相变异分别,谓即如前所说变异所有变异(这是在识及所依止的显相分别上,因如上所说的种种变异,而起的所有一切的变异,如因根有利钝而识有明昧的变异,这叫显相变异分别。这两者,就是因一切法“现”变异而生的分别。根本分别微细不可知,所以不说根本变异分别);
六、他引分别,谓闻非正法类及闻正法类分别(这是因从他听闻非正法类及闻正法类而引起的分别);
七、不如理分别,谓诸外道闻非正法类分别(外道们听闻那些非正法类,而於其中生起的不称正理的妄分别);
八、如理分别,谓正法中闻正法类分别(正法中的佛弟子,听闻种种如理的正法类,引生正见的分别。这三者,他引分别是总,如理不如理是别,是依分别生起的思想学说的邪而分别,不像前四、五两种是有情俱生的分别);
九、执著分别,谓不如理作意类,萨迦耶见为本,六十二见趣相应分别(是不如理作意类的萨迦耶“身”见为本,而起的六十二见趣
相应的分别,是小乘所对治的对象。以我见为主体,引起六十二种各别的意见,所以叫见趣。六十二见,以五蕴三世来分别:如说色是我,我有色,色属我,我在色中;第一句是我见,后三句是我所见。色蕴有四句,受想行识四蕴也各有四句,总成二十句。再约三世相乘,过去二十句,现在二十句,未来二十句,成六十句;加上根本的身异命异“常见”、身一命一“断见”的二种,合成六十二见);十、散动分别(这是大乘菩萨不共所对治的十种分别。散是散乱,动是流动;因这散动分别为障碍,使无分别智不得现前,使我们不见诸法的真实性。《般若经》中说的无分别智,就是对治这散动分别的)谓诸菩萨十种分别:一、无相散动;二、有相散动;三、增益散动;四、损减散动;五、一性散动;六、异性散动;七、自性散动;八、差别散动;九、如名取义散动;十、如义取名散动。为对治此十种散动,一切般若波罗蜜多中说无分别智。如是所治能治,应知具摄般若波罗蜜多义。”
除上所说的各类遍计,其他还有十一、十二,乃至无量的遍计。总说一句,随著依他起性有多少,遍计执也就有多少。《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四说:
“问:遍计所执自性有几种?答:随於依他自性中施设建立自性差别所有分量,即如其量,遍计所执自性亦尔。是故当知遍计执自性无量差别”。 五、过度计较的后果
由於遍计所执认妄为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不必要的争执、误会、不愉快就会产生。
星云大师说:“人生如何才能获得幸福?要以责人之心责已,以爱已之心爱人;不比较,不计较,不怨天、不尤人、不侵犯、不推诿、不贪求、不瞋怒、不自卑、不懊丧、不邪见、不妄心,如此,必能为大众所爱戴,社会所接纳。” 六、诸法自性空
“识”的遍计所执性的作用发生在思维过程本身的一个阶段之中,它是产生人的思想目的的基础,也是人获得聪明才智的主观的内在原因。人的聪明才智不是恁空而来的,所谓“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必然首先在人的思想目的的性活动中表现出来。不难设想,一个人如果没有思想,或者他所从事的是一种没有目的性的活动,那么我们就不能称这个人俱备聪明才智。《成唯识论》卷八说:“计度分别能遍计故,执我法者,必是慧故”(《大正藏》卷三十一,四十五下)
这是说凡是有执“我”执“法”的功能作用者,恒与“慧”相俱。遍计是对外境的一种计度分别。在八种遍计中提到:第六种爱分别,谓缘净妙可意事境分别,和第七种,不爱分别。举例而言,人对自我之爱也有两种,一种是自尊自信,一种是自私的爱。好的自我爱是自尊和自信。自尊的人对自己有很高的评价,在遇到失败
灾难时,不会灰心丧志。自信的人充满勇气,敢冒别人所不敢冒的艰险。坏的自我爱是自私和自满。自私的人以我为中心,从来没想到别人;自满的人洋洋自得,结果会自我放纵到今人厌恶的程度。 目前患“自私病”的青少年最多。治疗的处方很简单。中式处方是“先人而后已”;西式处方是“think of first”(先想到别人)。这两味良药,其实是一样的。
识的遍计所执性的作用是以感性的经验的对象为出发点,它在人的情感和行为上是存在的。但它在真理的范围内是没有继续存在的价值,故曰:“情有理无”。因此,唯识学对它不是采取否定而是舍离的态度,故曰“遮虚妄执”。
“遍计所执”是心识活动的一种,我们知道,“识”是善恶的根,“心”为苦乐的根本,所以一切有情众生,唯以自心造善恶业,感苦乐果,现实生命所受的一切,都得由自己负责,绝对不是任何外在的力量所能给予我们的。若能体悟“三界诸法,唯是一心所造”,就不会斤斤计较外在的困挠、折磨;也不会执著於目前的窘境而感到不平。因缘法是依他而起,自性是空。 ① 《谛观全集》论释十,演培法师著。 ② 慈航法师全集第四编,《成唯识论讲话》。 ③ 《唯识史观及其哲学》,法舫法师著。
④ <略论三性,三无性>,《法音》一九八九年六月号。 ⑤ 《唯识学研究》,深浦正文著。 ⑥ 《唯识三十颂要讲》,太田久纪著。 ⑦ 《唯识要义》,杨白衣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