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众媒时代城市台融合转型路径
2023-04-08
来源:世旅网
第8卷第1期 2017年01月 新闻研究导-1=1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V0I_8 NO.1 January 2017 浅析众媒时代城市台融合转型路径 邹建松 (绍兴广播电视总台,浙江绍兴摘312000) 要:所谓“众媒时代”,就是一个大众真正参与的媒体时代。在众媒时代,媒体就是“你”,媒体就是“我”,我 们每个人都是媒体,信 6-在众媒时代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进行立体交互式传播。作为传统媒体,以前一家独大的好日 子已经一去不复返,城市电视台正面临空前严峻的生存考验。传统媒体人应转变观念、扬长避短、奋起直追,积极拥抱 智能互联网时代,以努力实现传统媒体的二次创业。 关键词:众媒时代;城市台;融合转型 中图分类号:G22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7)01—0295—02 当前,互联网正以人们始料未及的速度改造各行各业,传 媒业首当其冲。广告经营业绩持续下滑、收视份额日益缩小, 人才外流、资金紧张,传统媒体尤其是城市台的生存空间受到 了前所未有的挤压。面对新媒体、自媒体咄咄逼人的态势,作 为传统媒体的城市台既无技术优势又无人才优势,相反受制 于体制机制和资金制约,行业已经是风声鹤唳。 “狼”真的来了!怎么办?笔者以为只有融合转型、变中 求存。 树立用户意识,增强节目黏性 作为传统媒体的城市电视台,曾经无可争议是整个地区 的信息集散中心,经由记者采集的新闻或是资讯经过精心制 作包装,由点及面,送到家家户户的电视屏幕,人们从电视上 看到的信息都是一样的,受众处于被动接收地位。但这个时代 已经一去不复返,在众媒时代,以前电视人眼里的观众如今已 不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是可以左右媒体生态、决定媒体兴 衰的关键。中国传媒大学胡正荣教授曾说过一句让人印象深 刻的话:“在众媒时代,人们已由单纯的信息接收者变为互动 者和信息生产的参与者,媒体不能再把受众叫成‘听众’或 是‘观众’了,‘用户’才是他们最恰当的称呼。”这也是众 媒时代最鲜明的一个生态特征,这种称谓上的改变,背后隐藏 一、的却是内容生产各要素的重置更新,在节目研发、生产的过程 中,必须树立用户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用户的参与热情,增 强节目的黏性。 (一)提升公信力 相较于新媒体,电视媒体的优势在于专业化的团队和政 府资源带来的权威性。说到底,电视的公信力也来源于此。近 几年,互联网媒体的兴起让传媒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 媒体在信息采集速度、广度以及报道尺度等方面都落后于新 媒体,甚至话语权都有一定程度的流失。人们通过一些官方网 站、微博、微信等渠道同样可以得到权威的信息,对于电视的 依赖自然降低。在这样的状态下,电视媒体必须捍卫自己的话 语权,着力提高自己的公信力。因为公信力是传播力的基础, 是有效传播的推动力,意义非同小可。这就要求电视媒体在面 对突发性新闻时能够快速反应,以最快的速度播发全面、权威 的信息。在一些大众关注的新闻事件上能及时进行跟踪报道, 当面对一些传言或者谣言时,能迅速向大众传达真实信息,及 时平息谣言。总体上讲,就是该发声的时候永远不要缺位、不 要推诿、不要旁观。 (二)学会讲故事 要让我们的节目会讲故事,因为没有一个人不喜欢听故 事,引人人胜、绘声绘色的故事情节或是段子总能让人产生共 鸣和回味。好的新闻报道,通过故事铺陈叙述、场景鲜活展示、 情节精妙设置,吸引力自然而生。所谓“内容为王”,其实一 定程度上就是“故事为王”。新闻节目也好,谈话节目、综艺 节目也好,都是这个道理。这几年荧屏上比较热的节目,如凤 凰台的《鲁豫有约》、江苏台的《非诚勿扰》,以及浙江台的《中 国好声音》《钱塘老娘舅》,还有绍兴台的《夯b郎当听我讲》 等,这些节目之所以受人欢迎,其编导所挖掘的“故事性”起 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有学者说过,故事艺术是世界上的主导文化力量。故事讲 得好,才会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理性思考,也才会“常回家看 看”。因而,在受众收视习惯、节目生成形态、电视表达方式发 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城市台更需提高讲好故事尤其是讲好本 土故事的能力和水平。 (三)凸显地域特色 地域特色是地方台的独有优势,中央台、省台卫视对此都 只能“干瞪眼”。一个城市独有的语言、风俗、文化等元素可 以为城市台带来无穷的节目创意源泉,并且因为这些特有的 元素,节目将和老百姓贴得更近,更有亲和力,更能产生黏性。 在这方面,绍兴台无疑是做得比较好的。绍兴台目前有五档方 言电视节目,新闻类的有《师爷说新闻》、新闻评论类的有《真 话难听》、生活服务类的有《师母来哉》、地方戏曲类的有《莲 花剧场》、故事类的有《夯卜郎听我讲》,在绍兴台自办节目中 几乎占据半壁江山。其中,《师爷说新闻》《真话难听》《师 母来哉》是收视率最高的,基本都在5点以上,剩下的《莲花剧 场》和《夯b郎听我讲》也一直保持在2点以上。需要说明的 是,《师爷说新闻》和《莲花剧场》都已经是办了十多年的老 节目了,但是它们依然有巨大的收视号召力,这或许正是绍兴 独有的地域特色赋予节目的魅力。 二、树立服务意识。注重用户互动 新的媒介生态下,许多学者强调要有用户思维、产品思 维,即新闻的发布不是终点,而是起点。要掌握新媒体特征,实 现人际传播、圈子传播、互动传播、观点化传播及娱乐性传播。 还要设计流程实现新闻产品与用户的浏览、访问、响应、对话 直至创造。要让记者、编辑向产品经理过渡。这无疑是颠覆 性的变革,媒体人已经不再是高高在上、闭门造车的“无冕之 王”了,他们要成为集采编、推广、售卖、售后为一体的复合型 人才。而这恰恰是媒体未来的生存模式,除了内容和渠道外, 线下服务和活动也成了主阵地。 未来的媒体,用户才是真正的资源。电视台赢利也不再 依靠传统的广告收入,而更多要通过为用户提供一系列的服 务来提高用户黏性以获利。在这方面,湖北长江垄上传媒(集 团)有限公司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线上线下一体化运 作,开发传媒与农业融合的多种新业态。“线上”通过播出的 作者简介:邹建松(1973一),中文本科,编辑,主要研究方向:电视编导。 295 经营管理 节目内容,打造节目品牌链;“线下”通过农资(农药、化肥、种 子)销售、绿色农产品销售、农村信息化服务、农村保险等多项 业务,打造传媒农业产业链。2013年,线上广告收入6500万元, 线下产业链收入4.2亿。这里为用户服务产生的黏性获利明显 超过了线上的广告收入,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紧紧抓住了目 标用户群。与此相似的是,绍兴广电总台的《四季农家乐》栏 目也在进行类似尝试。同样是对农节目,通过播出线上节目, 带动线下的农产品销售,只是目前还停留在商品售卖阶段,没 有和长江垄上传媒一样形成产业链,但是方向是值得肯定的。 三、加强技术升级,丰富信息渠道 在传统媒体眼里,技术一直是保障内容生产正常进行的 后勤部门,往往隐身在节目的幕后。但在新媒体时代,技术已 经变得和内容生产同等重要,甚至就是内容生产本身,两者互 相依存。技术不仅要作为内容生产之翼,更要带动传统媒体向 新媒体转化。因为新媒体与生俱来的优势就是技术,以及构建 在技术之上的信息渠道,传统媒体要与之竞争,加强自身的技 术升级势在必行。 世界闻名的英国广播公司(BBC)规定,所有新媒体产品 和项目的开发,一定要有一名内容负责人和一名技术负责人 共同审批授权,他们认为两者的配合至关重要,并为此推出了 系列的管理细则来促进内容和技术的融合,促进两个团队 负责人努力实现共同的目标。 所以,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引进新的技术设备 需要大量资金,城市台不比中央台和省台,没有充足的资金, 要想全方位立马升级,或是推倒重来都不现实,只能一步一步 来。笔者认为,首先要把已有的技术设备功能充分利用起来, 不能因为怕麻烦、图方便或是怕出故障而弃之不用。技术升级 一簌溪究毳 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台阶式上升过程,用好、用熟、用足 现有的技术装备,就能为以后的技术升级、设备引进打下坚实 的基础。其次,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要保证重点、局部改造、 渐次提升。譬如绍兴台投资2000万元正在建设的全媒体高清 演播厅,将为今后的节目制作提供高质量现代化的硬件支持。 另外,为了加强电视新闻的视觉冲击力,绍兴台还购买了两台 无人航拍机,在平时的新闻生产中尽量多地采用空中拍摄来 提高画面的丰富性。 中国传媒大学高晓虹教授指出,未来电视台可能消亡,但 电视不会。新的传媒生态格局下,电视台已不可能一家独大。 电视台只可能是包括自媒体、新媒体、“两微一端”在内的众 媒体之中的一个。面对失去总是让人痛苦,因而现阶段城市 台普遍的“焦躁”也可以理解。如何让这种“焦躁”变成一 股强大的动力,以积极拥抱众媒时代的到来,加快自身融合转 型,这才是“焦躁”的意义所在。在这一点上,作为传统媒体 的传媒人,我们都应该有信心把这条路走好。 参考文献: [1]腾讯传媒研究院.众媒时代——文字、图像与声音的新世界 秩序[M].中信出版集团,2016:2-64. [2]文玮玮.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的困境与出路[J].新闻 爱好者,2011(20):6—38. (上接第278页)来的电视传播不再以频道和节目为主进行传 播,而是集电视和观众两大主体为一身的传播模式。 (三)移动媒体传播模式研究分析 以手机为例:用手机媒体发送和传播信息,具有一定的便 捷性和时效性,使教育传播信息更加真实、安全、有效、准确, 有针对性地向受教育者传递信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可以 及时反馈信息。 七、新媒体在教育传播模式中的对策 (一)借助新媒体,构建教育平台的新模式 新媒体具有一定的交互性,新媒体信息资源相对丰富,可 以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供广泛的信息交流平台,从而有效 地进行教学内容的反馈和传递。此外,还可以了解学生关注的 热点话题,便于教育工作者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二)借助新媒体,加强交流互动性 生。所谓慕课,就是一种在线课程的开发模式,对于课程范围、 授课形式有着明确合理的规划。将教学内容发布到互联网上, 学生的上课地点不再受到限制,只要运用相关搜索引擎,都可 以及时掌握教学内容。 3 (三)借助新媒体,提高教学资源的统一性 新媒体时代,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通过 建立健全校园网的方式向大学生传递教学知识,增强学生的 参与意识,进而实现教学资源的全面统一。 八、结语 新媒体对教育传播模式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师要充分利 用新媒体资源,优化教学手段,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学 生也要积极参与,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 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标,从而不断完善教育体制。 参考文献: [1]李月.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2): 200-201. 新媒体的应用和发展,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 互动,如借助微博、微课、慕课以及论坛等新媒体交流平台。 第一,微博。微博是博客的收缩形式,对于信息的传递具 有时效性、实用性。在院校的教育传播模式中使用微博,对于 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具有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教师可以就 微博的传播内容与学生进行分享和交流,从而加强师生之间 的情感。 第二,微课。微课的核心内容是由课堂视频组成的,并融 入了教学设计、素材课件、学生反馈等教学资源,微课的教学 内容和资源容量相对较少。基于教育传播模式开展微课,缩短 了教学时间,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也可以突出教学主题,内 容还比较具体、生动,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纳,趣味可以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第三,慕课。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和丰富,推动了慕课的产 [2]孙一阳.浅谈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J].教育现代化,2016(20):202—204. [3]高见.新媒体背景下思政教育传播的效度研究[J].新闻 战线,2015(01):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