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自闭症研究-语言交往训练的个案报道

自闭症研究-语言交往训练的个案报道

2024-07-15 来源:世旅网


语言交往训练的个案报道

一、个案基本情况:

于×,男,1997年10月出生于吉林,2002年4月经北京第六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诊断为孤独症,于10月开始对其进行语言个别训练,接受训练前的基本情况如下:

(一)语言现状:1、语言表达:当不满意时,会出现大哭或尖叫,偶尔出现笑,但不会笑出声。不会发音,也不会模仿声音,无自言自语,也不会应答。2、语言理解:对简单动作指令能理解,(如:坐下、起来、不能动等)但执行时需要在半提示下完成。对叫自己的名字有反应,会偶尔看一眼。3、语言交往:目光对视短暂,常低头听大人讲话,当有需求时,会用手拉、拽大人的手,但不能指向所需求目标,使大人常无法明白。

(二)其它方面:1、行为情绪:情绪不稳定,常常哭闹,自我保护意识强,但无自伤和攻击他人现象。依赖母亲,睡眠少,几乎没有午觉。2、运动能力:能走、跳、跑、上下楼梯,穿珠子,但运动中表现很不协调。不喜欢运动,惰性强,耐力缺乏,运动项目很难按指定数量完成。尚不会拍球、传球。3、生活自理:入厕大、小便需大人提示协助下完成,而且常常尿裤子。会穿、脱便鞋,吃饭穿衣尚在大人的帮助下进行,晚上需和母亲同床入睡。4、感知觉方面:触觉过敏,不喜欢听大的声音,怕黑,喜欢吃辣的食品。5、综合智能:四岁半时,综合能力评价为18个月。

二、测试与分析:

(一)测试:

该儿童接受训练前,我们请家长进行了儿童发展评估表的测试,包括粗大运动、精细动作、感知、认知、语言、交往、自理这七个能区分别为23个月、21个月、20个月、20个月、23个月、18个月和17个月。

(二)分析:

1、该儿童语言表达水平低下,主要表现在无语言发音,无应答能力,尚无法用动作表达需求。能听懂大人的简单一步动作指令。

2、功能正常。发音器官功能的动作不协调。咀嚼功能差,吃食品时,不会侧送食物,常常是整吞食物。面部神经经常处于紧张状态。模仿口部、舌部动作困难,不会深呼吸,存在着明显的发音功能活动障碍。

3、该生自身相比,运动能力较好些,在满足需求下,情绪较稳定。

4、其表达性语言、语言理解和运用均明显滞后,且已经历了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为此进行以语言为主的强化训练势在必行。

三、训练方案:

经与家长协商,针对该生的现状,制定了语言交往能力综合训练,方案如下:

(一)训练策略

1、以个别语言训练为训练重点。

2、以认知训练为渗透辅助训练。

3、以大运动训练为切入点的基础训练。

(二)训练方式

1、专业教师指导训练与家长主要训练相结合。

2、大运动训练与专时语言训练相结合。

3、家庭训练与机构训练相结合。

4、语言训练与认知教学相结合。

5、情景训练与随机训练相结合。

6、互动游戏与模仿教学相结合。整个训练中注意社会性强化与消费性强化相结合。

(三)训练时间

1、教师进行的语言交往训练,每两天1小时。

2、大运动训练,每天3小时。

3、精细和感知训练,每天合计共一小时。

4、参加群体游戏,每天30分钟。

四、训练步骤:

第一阶段:表达性语言训练前期。(这个阶段要使儿童在互动游戏中建立模仿,增进情感及沟通,服从指令,建立互动模式)口部动作模仿:从被动辅助其动作到能依从指示模仿。动作有:张大口,闭上口、打哇哇,伸收舌,弹响舌,舔唇,咬唇,拨唇等。

1、气吸训练:每天坚持做一定数量的跑步,上下楼梯,仰卧起坐,增强肺部呼吸能力,模仿深呼吸、被动抓痒笑、辅助压挤腹部使出喉嗓声、吹哨子等。

2、交往动作模仿:听指令拍拍手表示高兴、摆摆手表示再见、拱拱手表示感谢、伸出手表示要东西、拉拉手表示友好等。3、模仿发声:仿哭声,抓痒令发出大笑声,张大嘴巴发声“啊......”即使是无意义的叫也要给其强化。

第二阶段:训练发单音(叠音)时期。这个阶段要注意建立目光注视及对视,使学生学会模仿训练员的口型发音,此时不需刻意纠正儿童发音的正确性,以防止挫伤儿童的自信心及学习兴趣。

1、要充分利用儿童喜欢的玩具转化为对训练者面部的注视,提高目光对视时间,使儿童较好的模仿口型发音。

2、使儿童知道听叫其名字时会产生反应如回头、抬眼等,学习应答“哎”!

3、从儿童最亲的人物母亲开始,学习发唇音“妈”。

4、满足儿童的动机需求,在拍一拍,亲一亲,抱一抱,打一打等的动作中学习发爆破音“拍、打、抱”。

5、从喜欢吃的食物开始学习,(如“锅巴”发音“巴巴”,“棒棒糖”发音“糖”,仿真玩具老虎发音“虎”等)。

6、采用“轰炸式”方法,对能发出的音,教师进行多次的重复刺激和训练。

7、看图片练习发音,模仿说出单韵母“a...”,说出物品名称如:车、梨、杯等。

8、看仿真玩具,模仿声音,动物叫声,汽车、火车及打枪的响声等。

第三阶段:学习发双音节词语时期。这个阶段让儿童学会模仿两个音节的连续发音,它是标志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可把认知作为渗透教学。

1、利用儿童已会的单音节开始学习叠音如“爸爸、妈妈、杯杯、瓜瓜、包包”等。

2、在会发的音节的基础上学习双音节词语如:“杯子、西瓜、面包”等。

3、利用实物和图片,帮助儿童进行双音节词语的发音学习。可采用先指指“杯子”,拿起“杯子”,说出“杯子”三步骤学说词语。

4、儿童学说双音节词语阶段,不易矫正发音速度及音质,需要增加说出词语的数量,鼓励儿童敢于仿说,但要重视口型模仿发音时的音节数量。

第四阶段:简单问答沟通训练。这个阶段,让儿童能建立简单的问答对话。学习知道

与自己有关的熟人之间的关系,会表达自己的需求。

1、以儿童自己为中心,从问答练起,如你叫什么?你几岁了?

2、从儿童动机训练,拿着他喜欢的食品问:谁吃、谁要、谁玩。

3、从表扬问起,谁棒、谁好、谁做对了。

4、分辨儿童与熟悉人的关系,用提示自答方式。你是爸爸?妈妈?是老师?是爷爷?是奶奶?等。训练中注意统一问话指示,儿童熟悉的人统一发指示:“叫我”如(老师、姥姥、妈妈、阿姨等)。还可利用电话,学习简单的对话。当父亲来电话时,请儿童对话“爸爸好,我想你了”等。

第五阶段:认读仿说句子的训练,在这个阶段,使儿童在掌握一定文字的基础上,利用图片和文字,学习认读句子,说儿歌,进一步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1、认读简单句子。如“太阳出来了”“小明在跑步”

2、读儿歌。如“大苹果”,“小白兔”等。

3、唱简单歌曲。如“我有一个好妈妈”,“两只老虎”,“小手拍拍”等。

4、表达需求。如“我要吃好东西,我要出去玩”等。

5、读句子依从指令做事。如“请把杯子给我,请坐在椅子上”。

五、训练效果:

经过8个月的训练后,一个无语言表达能力的孤独症儿童有了显著的变化。

1、无言语到会背儿歌十几首,并能指读儿歌和唱简单歌曲。

2、具有了基本沟通交往能力,会应答,会表示简单需求。

3、对自己有了简单的认识,知道姓名、年龄,与家人的关系。

4、认识水平进步明显,会认读单韵母,声母20多个,能认读词语卡片150多个,会辨认7种颜色,会认读点数数字1-10个,能背数字1-100。

5、学习情绪从不稳定到稳定,能坚持学习2个小时。

6、从情感上由什么都不怕到知道陌生人,并喜欢与熟人进行逗、笑的情感沟通。

7、能和他人做模仿和互动游戏,在做拍手游戏时,会主动拍手、做动作。

六、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对无语言表达能力的孤独症儿童训练,是一个长期又艰巨的过程。老师与家长首先注意建立亲情,友情。即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后,我们的训练才能奏效。

2、开展语言训练,教师要起主导作用,家长要起主要作用。专业教师指导并给家长做示范,使家长也能在老师不在的情况下连续训练,持之以恒,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每个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训练阶段及内容要因人而异,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及时修改方案。

(二)建议:

1、对孤独症儿童的训练,家长一定要亲自参与,尽可能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按计划开展训练。

2、训练内容要做到一切从儿童实际能力出发,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3、采取定时、定地点、定专人开展训练。有助于初期语言训练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4、充分调动儿童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助于儿童更好、更快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5、训练中要综合运用教学方法,并注意行为强化的原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