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理论分析及培养途径研究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理论分析及培养途径研究

2021-05-03 来源:世旅网
国吨力毅 DOI编码:10.39696.issn.1007—0079.2014.12.010 2014年第12期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理论分析及培养途径研究 张娇林 摘要:大学生就业能力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话题。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入手,划分了就业能力的类型和构成,认为市场经济 中的就业能力具有相对性和变化性,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需要从变革高等教育方式、促进产学研一体化、以实践教育带动职业教育及职 业生涯规划、以校园文化促进非职业技能提高等四方面途径入手。 关键词:就业能力;实践教育;培养途径 作者简介:张娇林(198卜),女,江苏盐城人,天津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及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讲师。(天津 300222)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生工作研究分会2012年高校学生工作课题(项目编号:LX2012Y21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2—0020—03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 面用人单位求 得工作、保持工作(维持职业位置与晋升的能力)和变换工作的 能力。它是包括适应职业的专业能力、职场人际关系能力、职业 素养及谋职能力等的有机结合。从职业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角 度,广义就业能力能更好地反映大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和职业 发展后劲,解释其职业变迁的可能性。因此,下文所谈讨的是广 义而非狭义的就业能力。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本构成 贤若渴而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发 生就业困难,甚至出现了毕业即失业的现象。这些现象反映了在 劳动力市场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结构性供求失衡,即 从宏观上来说是供求总体矛盾较为突出,从微观上讲是人才培 养与实际需要脱节,不能做到人尽其才c 十八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做好以高校毕业生 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大学生处于学业教育阶段与工作实 践阶段的交汇点,如果学业教育与就业能力培养脱节,显然不利 于大学生顺利走人职业生涯。只有未雨绸缪,在大学生入学伊 始即以职业规划为导向,加强就业实践培训,才能帮助其顺利 国内外学者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本构成给出了不同的 选择。英国教育和就业部(DFEE)认为可转化技能是就业的核 心,包括关键技能、职业技能和岗位技能三个组成部分。【8 瑞士 学者戈德斯密德认为正确的就业动机与优秀的个人素质、良好 的人际关系、丰富的科学知识、有效的工作方法以及敏锐广阔的 视野等5个方面是成功就业要素。[9 Peter T Knight和Mant Z Yorke 认为就业能力由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自我效能感及元认知能 从学习阶段过渡到工作阶段,降低其与社会磨合的成本,缩短 其融人社会工作、扮演新角色的时间。 一、就业能力的概念分析 要分析如何提高就业能力,就必须首先弄清什么是就业能 力。就业能力,英文译为employability skills,在国外,Hillage和 Pollard认为就业能力是指个人具备的获得岗位,维持就业和重 新就业,并在工作岗位上取得优异绩效的各种素质。口 加拿大会 议委员会(CBC)将就业能力定义为个体为实现自己在劳动力市 场的抱负和潜能而应具备的品质和能力。l2’国际劳工组织(ILO) 力组成。我国学者汪怿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分为基础技 能、个体管理技能和团队工作技能等三部Yo_1伽邹齐清、乔向东 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查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由动手能力、创新 能力、表达能力和专业知识构成。【1 邱文芳认为基础实践能力、 知识拓展能力、创新能力和应聘能力构成大学生就业能力。ll 结合以上学者的论述并根据就业能力的概念以及大学生就 业能力的特点,不难推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首 对就业能力表述为“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 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3 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 会(DFEE)对就业能力的定义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在劳 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4 在国内,就业能力又被一些学者按照英文译为可雇佣性。 现代劳动关系辞典对就业能力的表述为“要求就业的人自身的 素质与社会劳动力需求适应的程度”。『5 郑晓明认为大学生就业 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 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 先,可以将就业能力划分为专业和非专业技能。专业技能指完成 工作的基本技能和特殊技能。这是作为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 没有这一素质就不可能开展工作。对于专业技能而言,笔者赞成 “可转化技能是就业的核心”的表述方法,因为大学生拥有的 知识虽然是优势,但只有转化为工作技能才能为用人单位创造 财富,为就业单位提供可雇佣性,而这方面的教育正是我国的高 等教育所欠缺的。如果说专业技能是就业的前提,那么非专业 技能则是在专业技能相似或难以区分时用人单位权衡取舍的关 键因素。在某些情况下,专业技能优秀的人由于非专业技能的欠 缺亦可能丢失工作机会。 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6 谢志远认为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 关的综合能力,是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个性、心理承受能力 等在内的能力群。【 笔者认为构成就业能力的非专业技能包括三个方面:一 是个人基本素质,包括价值观取向、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团队 综合上述学者的研究,笔者认为狭义的就业能力指的是能 够实现就业的能力。而广义的就业能力更侧重于职业生涯的可 持续性以及对自身潜能和发展机遇进行持续挖掘的能力,即获 20 意识、协调能力、心理适应能力等;二是思辨能力,包括判断能 力、应变能力、灵活运用知识能力和对新知识的学习能力等;三 总第307期 是求职能力,包括人际关系维系和拓展能力,职业信息收集和处 理能力,自我定位与职场需求分析能力,独立决策与自我营销能 力等。这三方面非专业技能虽然不能代替专业技能,但是却可 以使有限的专业技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提升。可以说非专 业技能更能够反映一个人的生活态度、思维和行事方法,对于提 升或促进专业能力亦起推动作用。 三、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能力相对不足是一个全球高等教育面对的问 题,对我国来说,在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和高校就业能力培 养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1.高校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 各高校普遍开设了职业规划课程、就业指导课程和就业团 体辅导课程等,学生在择业方面的问题日益被关注。通过求职 技能的培训,相当多学生在求职中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但从用人 单位的反馈看,大学生就业能力依然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 第一,专业转化能力不足。大学生的专业能力需要转化为适 合职业的工作能力才能为用人单位发挥价值,据统计 ,我国大 学生从专业知识到工作技能的转化比率较低,适应专业岗位的 时间偏长;一些企业反映,应届大学生干本专业的工作,实际知 识应用率不足40%,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转化不 出来,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我国大学生一般适应周期 为1~1.5年才能独立完成工作,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到岗适应期 是在2~3个月。 第二,职场人际能力和职业精神欠缺。大学生要进入职业 角色,必然要经历从学生到员工的转变,即要与用人单位形成雇 佣关系。但是,目前相当多的毕业生存在人际适应能力差,挫折 忍耐力较低的问题,此外,在敬业、团队协调等职业精神上缺乏 主动意识。还有一些学生对于新环境、新团队、新领导还不能 适应。而适应力不足往往造成谋职和工作的挫折。一些大学生 由于人际关系不协调或不能顺利融入新团队而频繁变换工作。 可以说,对新集体和新事业的认同感与敬业精神不够是一些学 生不能顺利融人集体和职业角色的原因。 第三,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用人单位的评价差距较大。相 当多的大学生对自身的评价高于用人单位的评价,这说明很多 大学生对用人单位需要的综合能力没有充分的认识,不能清醒 有效、有的放矢地弥补、修正差距,从而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产生 了不利影响。例如,对张家口地区6所大学毕业生进行的统计调 查 显示,作者确定的7个就业能力分项指标中,企业除对“应 聘能力”打分略高于学生自评外,对其余6项能力的打分均低于 学生自评,且部分差距很大。 2.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就业市场 需求。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和技术的更新加快,产品的换 代周期随之提速,知识的时效性正在快速缩短,人才市场需求 变化更快。在200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中,工种比5年前减少了近3000个,同时新增上百新职业。与此 同时,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还不能充分体现对市场 变化的灵活性和前瞻性。例如,一些专业往往在入学之初是热 门,而在学生毕业时则变成了冷门。 第二,现有的产学研机制不能满足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广 泛接触和深入了解。我国多数高校采用毕业实习结合就业辅 人才培养改革 导课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就业能力。而在平时,高校学生接 触用人单位并进行实习的机会很少,大多数单位的科研项目 也基本不需要专科和本科生参与。这不仅造成大学生专业实 习和专业实践机会少,也使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素质缺乏深 入了解,而仅凭借笔试、面试或学校评价来决定其是否录用, 这不仅制约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也增加了劳资双方的 磨合成本。 第三,大学生就业培养能力的培养标准和模式不统一,仍 处于探索阶段。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界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 养标准尚未统一,既没有形成科学的测度方法,也没有成熟、规 范的培养模式。所以更需要加强在这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环节研 究,以形成科学、有效的培养模式。 以上分析表明,大学毕业生处于学业教育阶段与工作实践 阶段的交汇点,如果将学业教育与工作实践脱节,那么大学生在 走人社会后将有非常艰难的适应期,正如同西方的一句谚语所 说:一艘没有方向的船,所有的风都是逆风。因此,学校有义务 在大学生入学伊始,即以未来职业规划为导向,帮助他们建立 起明确的人生发展方向和目标规划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专 业和就业实践培训,使他们在“干中学,学中干”,尽可能缩短他 们融入社会工作、扮演新角色的时间。 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途径 1.形成科学的就业能力培养模式,改善大学生就业培养环境 在现阶段条件下,在既定的市场需求环境下,我们需要明确 大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就业能力并确定相应的标准,在此基础上 确定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对此,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类型 的就业部门建立动态的能力需求及人才需求信息库,同时,作 为建立科学培养模式的基础,还需要确立相应的指标和评测手 段,并对相关参数进行确认、调查和统计。 改善大学生就业培养环境,既需要高校教育部门在教育制 度、方式上主观上的努力,也需要企事业单位乃至全社会共同营 造良好客观环境。需要在制度、高校、个人等三个层次作出努力。 微观上需要师生之间进行密切配合,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而 在中观上则需要企业、高校进行配合,探索和改善我国校企合 作模式,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在宏 观上需要政府、社会进行努力,从人才培养模式和经济运行方 式上进行转变,逐步改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环境,杜绝人才 浪费现象。 2.积极转变经济运行方式,并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变革教 育体制 笔者认为,教育作为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目前我国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还不强,以转口贸易为特征的低 附加值加工业仍在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很多企业对于高端人 才的需求并不强烈,另—方面,我国高校的大幅度扩招并没有及 时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针对企业需要设置专业和培养人才。很 多大学的专业教育与企业的发展联系不紧密。这些都在客观上 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结构性的过剩。目前我国正在大力转变经 济运行方式,加强科技创新产业和环保产业的发展后劲,例如 迅速推出创业板,加快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步伐,鼓励对中小企 业进行投资、贷款和产业升级,加大对科技产业的扶植力度和 环保产业的政策倾斜等。与此相适应,大学教育必须以创新型 人才和实践型人才为着眼点,鼓励并支持学生自主学习,例如 21 叶I 吨力毅 实行弹性学习制度,鼓励边干边学的学习方式,加大教师考评 力度,真正实行严格的学分制等。 3.加强教学环节改革,推动弹性和自主学分 现阶段亟需调整的制度包括学分制度,我们需要积极推动 现有的强制学分向弹性和自主学分即真正意义的学分制转变。 在经济学理论中,“边干边学”是提升劳动力素质、提高全要素 生产率的重要因素。这就是说,一名大学生从学习书本知识向 掌握就业能力转变,再到解决职业生涯面对的实际问题,是提 高个体生产效率基本途径。这应该是一个在工作实践中发现问 题,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弹性学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把 学习变为致用的手段,而不是作为目的。而强制学分制中学生往 往以取得学历为目的,作为获取更好工作的敲门砖。这就很容易 使学生和高校忽视对就业能力的培养,也就容易造就高分低能 的学生。实践证明,大学生从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能在工作中实 际应用到的是极少的一部分。其掌握的思维方式、方法、自学 钻研能力;对待工作的态度;遭遇挫折后的反思、修复和重整能 力;应变能力,创造与抓住机遇的应变能力,则是更为重要的工 作能力。 4.通过对高校实践环节学风的调查研究,探讨建立相关的制 度体系 学风建设要依据学校的特色找准定位,寻找突破口,以发 挥带动全局的作用。可以结合学生最迫切关心的问题(如提高 就业综合竞争力),制定科学、有效的措施,利用多种渠道(如 校园文化、专业实践、企事业单位实习、素质拓展等)开展实践 环节的学风建设,营造百家争鸣、各种模式间互相竞争和探索 的学风氛围。 这些制度体系,包括内容结构、评价体系、激励机制与考察 制度,必须从学分、考核方式、学生评定等方面进行改革,这就 需要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增强高校的自主.胜,通过机 制变革和创新工作方法渐进加以改变,最终形成实践环节的教 育工作体系和日常机制。 5.以行业需求为依托,加强校企联系,使产学研真正结合 较之欧美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我国高等教育的校企联系 还不十分紧密,很多研究成果或不切合企业实际,或被束之高 阁,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应该说加强校企联系与产学研一体化 是我国高等教育面对的重大课题。企业在学校设立实验室,由 教师带队,招收学生作为初级研究人员在国外高校十分常见,不 仅可以为企业带来效益,也可以及时发现人才,而对于学生来说 更是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践机会。在这方面需要我国企业和高 校共同努力,通过建校合作、企业个性化订单式培养、实习基地 培养、校企项目课程化培养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实践 和学习平台。 从总体上看,我国产学研互相促进的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 起来,微观上互动、互促的良l生循环还没有形成,这需要高教主 管部门、高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努力,创造更加公平和谐的选材制 度,为大学生提供充分锻炼和展示才华的机会,做到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 6.以实践教育为基础,带动职业教育和职业规划的开展 许多大学生之所以难就业,是因为学习目标和职业目标不 明确,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实践教育可以通过多样的社会实践和 企业实训弥补大学生知识学习多、实践机会少的缺陷。通过接 2014年第12期 触社会,接触工作帮助大学生认清职业方向,找到前进的方向和 动力,由此带动职业规划的开展以及职业精神的培养。 这里的实践教育内容宽泛,包括科技实践、社会实践和就 业实践三方面的内容。可以以实验室建设、科研项目建设、社团 建设和实践基地建设为重点,在科技实践方面,以校内外各级 组织的科技类创新创业大赛和技能竞赛等形式为依托,为学生 搭建实践平台,构建科技创新环境;在社会实践方面,可以通过 环保、新农村与社区服务等项目构建社会实践体系;在就业实 践方面,可以以专业建设为抓手,建立校内外的实训基地,提高 学生在专业方面的就业竞争力。 7.以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非职业技能和素质的提高 就业能力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联,因为一个人的职 业不仅占据了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而且关系到其自身的生活 质量、志趣、爱好的实现水平以及个人潜能发挥程度等。可以说 一个人的就业能力及其就业状况基本反映一个人在社会中被认 同的劳动力价值并深刻影响到其个人和家庭的生活质量。而非 职业技能和素质是就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内容丰富, 而且很多能力是经过长期耳濡目染,通过学习和积累后逐渐领 悟的,而非听几次课、做几次培训就可以获得。 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能尽可能多地接触人 文知识,以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带动其素质与能力的提升。例 如,敬业精神的由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生活的热爱,对周 围人群热爱以及对自我严格的要求。一个自私、冷酷的环境是 很难产生敬业精神,更不可能出现团队精神的。非职业技能的 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需要大学的环境具有丰厚的 文化底蕴,为学生的创造力与艺术表现力提供合理的表达机会 和渠道,它在本质上体现了一所大学所追求的人文精神和内在 气质。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看到,大学生能否就业成功,对用人单 位和大学生群体来说,是双赢或双输的问题。总体来说,大学生 就业能力存在诸多不足,就业能力的培养体系也不尽完善,教育 部门和高校正逐渐重视并研究对策加以解决。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个以高校为核心,社会多方共同参与 的完整系统工程,只有根据大学生的特点,设置更有效的教育 内容和实践方式,才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提高大学生 就业能力是一个应该由全社会共同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从微观 上讲,一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意味着他在细分行业中取得 竞争优势;从宏观上讲,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意味着教 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意味着国家财政资源和人力资源的节约。 在产业竞争H益全球化的今天,提高我国大学生整体就业能力 则是意味着我国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Hillage,J.&Pollard.E.,E pl。yabi1i y:devel。ping a framework for policy analysis[R].in Research Brief 85,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London:DfEE,1998. 【2】李静.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探析【J】.人力资源管理, 2010,(21:54. 『3郭志文,3]宋俊虹.就业能力研究:回顾与展望fJ】.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86—91. (下转第28页) 呷国吨力数奄 三、规范教学管理制度。保障教学环节实施 教学管理制度既是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依据,同时又对教 2014年第12期 在实习中深入了解企业。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切实培养学生运用 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实践能 学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目前各高校相继制定并健全了普 力,同时在实践过程中理解经济、环境和伦理因素,并了解真实 的工作流程规范和内容。 试点班的项目实训多采用短期集中实训方法,能够在较短 遍适用于不同学科专业及培养对象特点的教学管理制度,而各 个学院(系)也在学校既定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根据人才培 养目标、特点和本身学院学科发展的方向进行细化。服务外包 人才培养的特殊性要求学校、学院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进行改 时间内快速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同时,鼓励有能力和精力的学 生积极参与重要的学科竞赛,例如数学建模竞赛、程序设计大 革与创新。例如,在推行学分制的基础上,减少必修课,增加与 服务外包相关的专业方向选修课,例如,“试点班”学生在完成 普通专业培养方案中指定的必修课程和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 赛(ACM)、服务外包创新应用大赛等,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很好 的实践效果。 五、结语 环节的基础上修读的与服务外包相关的学分一律互认,不受学 校毕业条件中各学分模块要求的限制,只要达到总分180分,均 可按期毕业,并提出因修读该试点班特色课程造成总学分超出 180分的学分无须另外收费的优惠政策。 试点班学生参加原专业课程学习的考核按学校原有规章制 度执行,参加服务外包项目课程和实训项目的考核采取单独组 织、单独评分的方式进行。试点班的考核体系侧重于对计算机 应用能力的考核和评价,在传统考核方式的基础上,引进“知识 软件服务外包试点项目为期四年。在这四年中,学校多次 邀请兄弟院校和合作企业专家研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聘请服 务外包企业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实 施、实训指导、专业课程教学、教学管理部署等。经过不断的探 索和实践,我校的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 显著成效。试点班大部分学生在完成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既定 教学课程和实践实训环节后都顺利地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和 毕业实习,其良好的适应能力、熟练的技术技能以及探索创新 精神得到了企业的好评,学生就业质量明显提升。今后学院将以 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试点改革的经验为指导,进一步探索校 企联合培养计算机类人才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模式 中的教学管理机制,实现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 干意见(教高[200915号)[EB/OL].http://chinasourcing.mo ̄om.gov.cn/ c/2009—1 1-23/44613.shtm1. 管理与在线学习平台”,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管理和监控,采集学 生实践行为,从多个维度开展学生能力考核、评价和跟踪,为教 学改进提供更准确反馈,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推进教学改革。 四、创新实践教学方式,切实提高学生实践应用技能 软件服务工程专业是对实践能力要求非常高的专业,它不 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更加强调学生需要满足服务 经济需要,具有为客户创造价值并提供良好服务的技术实践能 力和服务素养。因此软件服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 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需要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要 有利于培养学生深入掌握专业技术,增强应用实践能力,而且 要培养学生从事该专业工作所必需的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培 养学生沟通、学习、创新和管理能力,培养学生服务意识和国际 视野。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尽可能地反复安排对专业素质 的训练。 [2]关于在江苏、浙江两省开展地方高校计算机学院培养服务外包 人才试点工作的通知f教高厅匾2010134号)[EB/OL].http://chinasourcing. oofrcorn.gov.cn/c/2010-11-04/80029.shtm[. [3]省教育厅省商务厅关于公布江苏省地方高校计算机学院培养 服务外包人才试点高校名单的通知(苏教高[201 1116号)[EB/OL].http:// www.ec.js.edu.cn/art/201 1/5/17/arI一4628—58597.htm1. 为了达到切实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目标,试点班的实 践教学课程的实施借鉴了各种国际先进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 除了传统本科实践教学环节中的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之外,实现 了与企业在不同层次的合作,让学生在实训中感知并体验企业, 【4】罗利华,吕芸,李红.南京市软件外包服务业人才需求及定制化 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0,04). (责任编辑:刘辉) (上接第22页) 【4]郑秀英,等.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fJ].北京教育,2009,(4):13—15. [10]Mantz Yorke&Peter T Knight.Embedding employability into the curriculum[R].York:Higher Education Academy,2004:4—5. [11】汪怿.就业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方面[Jl_教育发 展研究,2005,(4):3l_34. 【5】苑茜,周冰,沈士仓,等.现代劳动关系辞典[M】.北京:中国劳 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216. [6]郑晓明 就业能力”论[J】_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5):91— 92. [12]邹奇清,乔向东.关于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职业能力要求的 调查与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7):34_35. 【13]邱文芳.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与培养对策[J].漳州师范学 [7]谢志远.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 究,2005,(1):90—92. 院学报,2009,(1):172—174. [14】朱晓鹂.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培养f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9,(1):66—68. 【8]郑秀英,等.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fJ].北京教育,2009,(4):13—15. 【91M・L・戈德斯密德.展望新世纪高等教育:理论与职业生涯的中 介[JJ.高等教育研究,1999,(6):97—99. 28 【15]夏建军,等.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张家 口地区为例l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11—116. (责任编辑:刘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