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中国奢侈消费问题

浅谈中国奢侈消费问题

2022-07-10 来源:世旅网


中国真的富裕了吗?

——关于中国“未富先奢”消费现象的思考

在前不久的北京国际车展上,790万元的兰博基尼,仅在汽车展上亮相了一天,就被人现场买走,只待车展结束后便可由新主人威风地开上北京的街头。和每届的国际车展一样,还没有迎来公众参观日的2010北京车展,从天价豪车区已是捷报频传,一个个神秘低调的超级富翁们,在车展现场玩起了抢购游戏,保时捷、劳斯莱斯、兰博基尼等各大奢华品牌两天内被订走数台。中国富豪扎堆抢购豪车的现象让许多外国厂商震惊,中国竟然拥有如此巨大的市场和够买力。

中国社会在近十年来已经刮起了一阵奢侈消费的旋风,世界奢侈品协会2012年1月公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奢侈品市场年消费总额已达126亿美元(不包括私人飞机、游艇与豪华车),占据全球份额的28%,中国已成为全球占有率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家。在全球经济危机还未完全消退,欧美国家购买力不断下降的今天,中国消费市场的火爆喷井让无数外国知名奢侈品厂商将中国市场视为其在世界经济普遍疲软时期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据调查显示,中国人在世界经融危机期间买走了三成的世界名包,在法国的LV专卖店甚至还出现了中国消费者排起长龙抢购的“壮观”场景。

毫无疑问,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让中国的经济发展有了巨大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中国也开始涌现出了许多的百万富翁,人民变得富裕了,买些奢侈品本无可厚非,毕竟奢侈品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品味与气质。但让人忧虑和纠结的是,透过疯狂的奢侈品消费显示出的畸形社会心理。我们追逐奢侈品的消费人群太过庞大。原本该

是少数富人关注的高档消费品,如今却是都市人皆知乃至崇拜的“大众情人”。“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泣”的拜金宣言,一脸自得炫着名牌包、跑车的“郭美美”们频频被热炒, 当下中国,人们对于金钱的崇拜不言而喻,“一切朝钱看“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人民币成为了大多数人信仰的替代品,金钱成为了衡量一切的标准。人们对于人生价值的衡量尺规早已不是传统道德中的理想、信念、美德与高尚,这些名词在实实在在的利益面前都是虚无、可笑的。金钱早已成为社会对于一个人地位、价值甚至人品的象征,而奢侈品则是金钱的象征,这就不难理解奢侈消费如此受欢迎的原因了。

奢侈品消费全球增长率第一,销售量第一,说明咱们的手里有钱了,不仅能够满足于温饱,而且还敢于花钱买享受。但另一则新闻却让我们自豪不起来,有媒体报道说,2011年我国将贫困标准上调到人均纯收入1500元,明年贫困人口将上亿。

一年1500元,而且还是提高之后的标准,这在物价飞涨的今天,恐怕仅仅够活命。在一个年奢侈品消费高达65亿美元的国家,竟然还有上亿人一年连1500元人民币的收入都达不到,这不能不让人吃惊现在的贫富差距已经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改革开放的基本命题是“先富帮后富”,最终走向“共同富裕”。而现在一部分人已经先富起来,这是不争的事实。胡润富豪榜曾经披露,中国前800位富豪拥有的总财富已经超过3万多亿元。只要这些“先富起来”的人伸一下援手,恐怕那一亿人脱贫并不是太大的难事。就算每年那65亿美元的奢侈品钱省下来给穷人,换成人民币的话每人也能平均430元,也不至于让中国的贫困线标准比印度的标准还低。

现在中国并没有真正的富裕,却出现了“未富先奢”现象。私人飞机、豪华别墅、高档奢侈用品,我们的富翁不但应有尽有,而且还“只买贵的,不买对的”,整个儿一群“人傻钱多”的大爷在肆无忌惮的炫耀着自己的财富。但在这样的繁华掩映之下,却还有

众多的贫困阶层,还有数以亿计的人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著名的“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国家是不是富裕不能看富人有多富,而要看穷人有多穷。在我们的奢侈品消费屡创新高的同时,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让“先富帮后富”不再停留在口头上,而另一方面中国的富豪们也应该自觉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总之,当前我国整体经济实力还很弱,公众普遍收入还不高,奢侈消费只是少部分人的选择。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奢侈品也会逐渐地走进寻常百姓生活。其实它本身绝不是洪水猛兽,也不可能直接导致社会贫富差距加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都需要理性,这不仅是对消费者的个体要求,更是对全社会的期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