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筛选文章关键信息,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观点。 2.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加深对“善良”的认识。 3.培养议论文的文体意识,学习理性的思维方式。
4.启发学生对善良的思考,学会用一颗向善的心看待纷繁复杂的生活。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思路,筛选文章关键信息。
2.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加深对“善良”的认识,学会用一颗向善的心看待纷繁复杂的生活。 教学难点
逐步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观点,抓住其中的逻辑思路。 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一、导入(新闻事件导入)
南京彭宇案,是20GG年末发生于中国江苏南京市的一起引起极大争议的民事诉讼案。20GG年11月20日,南京老太太徐寿兰在公交车站摔倒,彭宇自称上前搀扶、联系其家人并送其至医院诊治,属见义勇为,并非肇事者。随后,老太太咬定彭宇将其撞倒并向其索赔。双方对簿公堂。南京鼓楼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彭宇给付老太太损失的40%,二审和解结案。此案在社会中引起强烈反响,
优质参考文档
优质参考文档
此后类似彭宇案的各种版本在各地出现,引起民众对跌倒老人是否可以搀扶的激烈讨论。
20GG年6月16日中午,在西安街头,20岁的河南小伙张衡见一位老人倒在地上,便好心去扶起来。谁知道老人一把抱住他,说是他倒车时撞上的。事发现场很多人证明张衡是冤枉的,却没人愿意出具书面证据。
20GG年8月8日晚上,贵州省都匀市民彭女士驾车路过夜市摊,因堵车而停车时扶起了一位摔倒在路边的老太,结果老太刚缓过气来,一下子冲上去抱住彭女士轿车的后视镜,坚称是彭女士撞的她。幸而,最终通过媒体的帮助,寻找到了证明彭女士无辜的目击证人。
20GG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10月21日零时32分,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离世。 二、思考
听了以上的新闻事件,大家有什么看法?如果是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做?现代社会我们还要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吗? 三、解题
1.阅读课文,请说说文章的文体。
明确:这是一篇随笔。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突出特点是不拘一格,随意而谈,只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即可纵横恣肆、挥洒自如。采用第一人称,一般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语言朴实无华。 2.回顾旧知:
⑴议论文三要素是什么?
优质参考文档
优质参考文档
论点,论据,论证
⑵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有哪些?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⑶常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
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四、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和意义
王蒙:当代作家。河北南皮人,生于北平。上中学时参加中共领导的城市地下工作。
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0年从事青年团的区委会工作。 1953年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
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由此被错划为右派。 1958年后在京郊劳动改造。 1962年调北京师范学院任教。
1963年起赴新疆生活、工作了10多年。 1978年调北京市作协工作。
后任《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员、文化部长、国际笔会中心中国分会副会长等职。
这时期著有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暗杀—3322》、《季节三部曲》(《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中篇小说《布礼》、《蝴蝶》、《杂色》、《相见时难》、《名医梁有志传奇》、《在伊犁》系列小说,小说集《冬雨》、《坚硬的稀粥》、《加拿大的月亮》,诗集《旋转的秋千》,作品集《王蒙小说报告文学选》、《王蒙中篇小说集》、《王蒙选集》、《王蒙集》,散文集《轻松与感伤》、《一笑集》,文艺论集《当你拿起笔……》、《文学的
优质参考文档
优质参考文档
诱惑》、《风格散记》、《王蒙谈创作》、《王蒙、王干对话录》,专著《红楼启示录》,自选集《琴弦与手指》以及10卷本《王蒙文》等。
其中有多篇小说和报告文学获奖。作品被译成英、俄、日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王蒙的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他也由初期的热情、纯真趋于后来的清醒、冷峻,而且乐观向上、激情充沛,井在创作中进行不倦的探索和创新,成为新时期文坛上创作最为丰硕、也最有活力的作家之一。
经历了十年动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在过分强调斗争的年代,善良的伦理道德淡薄了,缺失了。王蒙在一场场政治运动中劫后余生,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善良,而是更加感到善良的可贵,升华了对善良的认识。 五、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观点
1.运用议论文提炼论点的方法,找出文章的中心观点。 明确:我喜欢善良,不喜欢凶恶。 2.根据议论文基本结构,理清本文思路。 明确:
提出问题(第1—4自然段):针对善良似乎过时,善良往往被看着愚蠢的情况,提出自己的思考。
分析问题(第5—11自然段):阐述自己对善良的理解与认识。通过对比,强调了善良的力量和作用。
表明观点(第12自然段):重申自己喜欢善良,相信国人会变得越来越善良。
2.梳理全文结构 六、重点研读 (一)研读第一部分
优质参考文档
优质参考文档
1.现实中,一般人是怎样看待“善良”的?作者对这些看法持什么态度?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明确:一是“早就过了时”——被利益原则与实力原则取代:为利益可以放弃善良;是否有实力、才干比善良与否重要。作者并不认同这一看法,由“似乎”一词可以看出。
二是被看作“愚蠢”——两个寓言故事作为证明。作者对此提出一连串的疑问,从中体现出作者的反对态度。 2.作者是怎样层层追问的? 明确:层层追问如下:
那些需要帮助、等待帮助的人当中,有多大比例是毒蛇或是恶狼? 为了有限的毒蛇和恶狼,不惜将一切视为恶狼,是一种什么疾病? 我们以对待毒蛇和恶狼的态度对待过的人中,有多少是真正的毒蛇和恶狼? 以对待毒蛇或恶狼的态度对待并非毒蛇恶狼的人,我们成了什么? (这样的层层追问是王蒙语言的一大特点,注意引导学生体会。)
3.小结:这部分针对现实中一般人对“善良”的错误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以一连串的质疑表明自己的态度,引人思考,继而转入下文对“善良”的论述,这种写法叫先破后立。 (二)研读第二部分
1.这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用这一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对比论证。(找出所在段落)
第五段力量对比:善良稚弱——凶恶强大(尽管善良常败,但人们还是喜欢善良,进而阐述了善良的作用)
第八段结果对比:善良得弘扬——凶恶被压缩(从道德、意义上阐述善良的内涵和外延)
优质参考文档
优质参考文档
第十一段心态对比:善良者坦荡——作恶者惶惶(说明善良的人永远不会丧失信心)
对比论证作用:使对立统一关系更集中、更鲜明。使论证更深刻、更吸引,更有说服力。
2.齐读第6自然段,说说第6自然段论述在语言方面有什么特色? 明确:运用排比:第一组排比,层层深入地表现了人们对善良的态度。第二组排比,充分展示善良的功能作用。 3.运用排比手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议论文中运用排比来说理,列举事例,会增加文章气势和说服力。 七、合作探讨,加深理解
我们刚才一起对本文的论证思路和主要的论证方法进行了讨论,然而本文一些句子在理解发面还有一定的难度,将你不懂的句子画出来,大家共同讨论。 1.为什么说“她(善良)属于人,她属于„„她属于更文明更民主更发展更富强的社会”?明确: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因为“善良才有幸福,善良才能和平愉快地彼此相处,善良才能把精力集中在建设性的有意义的事情上,善良才能摆脱没完没了的恶斗与自我消耗,善良才能实现健康的起码是正常的局面,善良才能天下太平”。
善良是代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的,所以它是具有力量的,是光明的,因而能够在每败于凶恶一次的同时,就把自己弘扬了一次,获得另一种意义的胜利。 2.为什么说“善良也是一种智慧,„„一种快乐,一种乐观”?作者是否有进一步的阐述?
明确:第10、11自然段进行了阐述:
优质参考文档
优质参考文档
善良是与成熟、超拔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说它是一种智慧,一种远见,一种自信。善良者能坦然、安心地面对现实,并永远不丧失信心,所以说它是一种精神力量„„一种乐观。
3.为什么“往往是这样,小孩子是善良的,真正参透了人生与世界的强大的人也是善良的,而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最不善良”?
明确:小孩子是由于天真,不谙世事而善良。真正参透了人生与世界的强大的人是出于对社会发展的了解和自觉而善良。而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对社会发展只是一知半解而且自以为是,闹出许多可悲的事来。如“文化大革命”时“阶级斗争扩大化”,故而最不善良。 八、课堂讨论
1.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善良的行为?
2.你的善良有没有获得过别人的感激与称赞?你的善良有没有换回料想不到的恶报与嘲讽?面对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3.你觉得当今社会是否该做一个诚实善良的人? 关于善良谈谈自己的理解。
看见人家墙要倒了,如果不能扶,那么不推也是一种善良
看见别人喝粥自己在吃肉,如果不想让,那么部“吧唧”也是一种善良 自己有钱,如果不想捐助,那么多买一点福彩也是一种善良
看见人家伤心落泪,如果不想安慰,那么不幸灾乐祸,也是一种善良 九、课后延伸
1.向学生推荐阅读王蒙的新著《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 2.完成练习册练习。
优质参考文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