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水利施工中围堰技术的应用探讨

水利施工中围堰技术的应用探讨

2020-06-24 来源:世旅网
水利科技 水利施工中围堰技术的应用探讨 沈建伟 (嘉善县水利局,浙江 嘉兴 314100) 摘要:本文以水利工程作为研究主题,选取水利施工作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水利施工中的围堰技术应用问题。具体论述中,结合我国当前水利工程建设的一般发展情况,对水利施工中的围堰技术进行了简要概述。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当前在水利施工中的围堰技术类型,最后对其应用中的技术要点,以及应用效果进行了综合讨论。 关键词:水利施工;围堰技术;应用;探讨 在基础建设工程中,水利工程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它是对于自然资源本身的一种调整;另一方面,通过水利工程可以提供能量供应。另外, 现代化的水利工程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审美功用,因而可以对接到旅游产业之中。正因为它具有多样的功能与多元的价值属性,所以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对于技术的标准要求与质量控制,也非常严格。下面就结合水利工程施工的基本情况,对主题展开细致分析。 1 概述 现代化的水利工程建设,主要采用系统理论对其进行总体上的“水利工程项目生产制造”。具体应用中,主要是按照“大系统+小系统”的模式,在总项目中使用大系统思维,在分项目中采用小系统思维,进行具体的项目生产制造。以水利施工中的围堰技术为例,它就属于水利工程的分项目之一,因此,在实际的施工环节,要求对它进行总体上的技术分型、技术选择、技术性能指标分析、技术施工质量控制管理等。从实际的施工环节观察其应用,主要包括应用流程设置、应用工艺设计、应用原则预设、应用实践评估、应用质量验收等。以应用流程为例,它包括了施工前的技术选择与各项施工准备、围堰施工、围堰拆除、质量验收等。以应用原则为例,在设计环节就预设了稳定性、合理性、标准性,以及因地制宜和整体性原则。 2 围堰技术类型及应用 在水利施工实践中应用围堰技术,会根据不同的工程项目需求,选择不同的技术,甚至在不同的施工段也会选择不同的技术。这种使用范围的界定,使围堰技术的专业特征得到了显著的强调,因此,可以从围堰技术类型的角度对其进行分类分析。具体如下: 2.1 以土围堰类型为例 从围堰技术应用的普遍程度来讲,土围堰居于首位。从适用范围的界定分析,土围堰技术可以满足水深较浅、流速较小、河岸滩浅、河床渗水性能较差的条件之下;比如,一般界定范围表明以水深<1.5m为宜;而流速则宜控制在0.5m/s左右的范围。因此,从工程项目应用特征观察,它更加适用于小型水利工程。从应用要点方面观察,要求对围堰主要元素的特性分析,如使用的土壤的类型、黏性大小等。在实际的施工技术应用中,也会遇到无黏土的情况,在这种条件限定下,一般会选择与之相类的对应物,通常以砂工作围堰填充为主,这样就要以在填筑物方面应用砂,而在迎水面借助土工膜实现防渗目的。在具体施工环节,通要对填充的土层进行分层处理,如土料填筑时,应该确保不同的层次进行得到标准化碾压处理;结合工作经验,建议按照0.5m的标准厚度,进行分层碾压,以每层碾压一次为准。另外,在上、下游边坡的处理方面,土围堰技术的标准要求,以缓于1:1.5的比例为宜;高度则应该在最高水位之上,注意需要将浪高包括在内,一般以0.5m到0.7m较佳。至于断面层的处理,则以土料选择进行具体情况具体处理的方式即可。 2.2 以木板桩围堰为例 水利施工中的围堰技术应用中,木板桩围堰属于一个较大的分类,主要针对的是需要进行打桩围堰的水利工程项目。一般的使用状况是,先进行单板桩的打压,然后再进行连接,其中的连接方式通常以榫槽结构连接为主,其作用旨在防渗漏。该技术应用的水深范围在1.5m到7m之内;其中水的流速标准应该以不大于2.0m/s为准。在实际使用中,当水深<4m时,以单层木板桩为宜,特殊情况下,可以采用侧面堆土法加以解决,因为通常会发生单层渗水过多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在堆土后,还应该从防冲刷的角度,进行一些抛石处理。当水深>4m,且在最大范围之内时,一般以双层木板 桩围堰施工为宜,两层之间的空间,通常采用填土法处理;这样既可以加固围堰效果,也能够避免水的流速影响,在物理特性方面,压缩了流水的断面,其比较优势相对较大。从材料属性与技术应用经验分析,在使用双层木板桩时,应该按照实际的水深,将其空间设定在它的0.5倍到1倍之间,其中的检验标准以大于等于2m为准。如果施工中出现围堰高度超出常规的情况,则需要对其可能发生的变形情况进行参数分析,并采用拉紧螺栓进行处理,提高整体使用性能,满足设计原则要求。填土料时也应该对其进行元素分析,并实施夯实处理,进而满足防渗防漏水的作用。 2.3 以钢板桩围堰为例 水利施工中的围堰技术应用,会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与所遇到的地理条件,而选择相应的材料,通常工程情况越复杂,其采用的材料硬度越大。比如,当水深>7m之后,水的流速大、河床硬度高,从而要求水利工程的实际围堰技术也会较高。针对这种情况,一般会选择钢板桩进行围堰处理。从钢板桩围堰技术的复杂方面看,它包括了不同的结构形式与围堰类型,在围堰中,会采用矩形、多边形、圆形等围堰方案;而在结构形式中,则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工字型、直型,或者槽型等;而且,在技术应用中,也会采用单层或双层围堰。比如,以深基坑的处理为例,它往往会采用圆形围堰类型。比如,遇到水面较宽、流速较大、岩层稳定性差的情况,则会采用双层围堰方式,并在中间空间进行黏土填料处理。若遇到夹层灌水的特殊情况,也会借助水下砼技术进行功能性防御,达到防渗目标。就施工经验而言,槽型钢板桩的使用频率较高,常规化的施工也要求在最高水位以上增加0.5m的高度。至于围堰对象与围堰钢板桩内侧之间的距离,通常要求以不小于1m为宜。 除以上所举的三个常见的水利施工中围堰技术之外,还有套箱围堰施工技术、配装式围堰施工技术等。结合日常工作经验,对一般应用的探讨与效果评估可知,水利施工中围堰技术的应用,重点在于工程项目与围堰技术之间的匹配性;同时,在同一项目中对于不同技术类型的联合应用,能够确保水利施工的便利性,并提高技术应用效果。如木板桩与钢板桩,在双层使用条件下,就可以在中间空间运用土围堰中的技术,这样更有利于就地取材、因地制宜。需要注意的是,水利施工中围堰技术的应用,在实际处理中会遇到各种不可预料的情况,针对特殊情况,需要在应用方案设计之中,进行应急措施的设计,这样就能够确保技术使用的有效性,以及针对技术使用风险的可控性。 3 结语 总之,水利工程之利,乃在利国利民之本。从当前我国水利工程向规模化、大型化的发展趋势观察,增加对水利工程施工的系统性研究,可以达到优化施工方案的目的;而针对其中的施工技术进行专业化分析,可以起到增强技术质量控制的目标。尤其是现阶段,水利施工技术的专业化分工作业,极大的促进了围堰技术应用的便利性。因而,在整体上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在更高的层面,也激发了研究者对它进一步的技术整合问题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宁.水利工程中混泥土建筑物施工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19(1). [2]吕良军.浅析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控制[J].价值工程,2019(36): 106-107. [3]韩雨,张如军,田雨浩,等.苏阿皮蒂水利枢纽项目砂石系统快速建设施工管理[J].水力发电,2020(1):86-88. [4]郑重阳.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研究[J].价值工程, 2019(35):147-149. 《华东科技》 2020·4 34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