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柏拉图与《理想国》

柏拉图与《理想国》

2022-10-04 来源:世旅网


柏拉图及其《理想国》

摘要: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一部经典的哲学巨著,同时也是哲学著作中最有争议的作品之一,因此,要想很好的理解这部著作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柏拉图;理想国;哲学家.

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是古希腊城邦时代的政治哲学家。柏拉图生活的年代,正值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遭到失败,民主制出现危机,整个希腊城邦制度也走向衰落的时期。战争带来社会风气的败坏、社会的分裂和政治危机,这种社会环境对柏拉图的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柏拉图是第一个有系统的政治学著作传世的思想家。他一生著作颇多,并比较完整的流传下来,其中大部分作品都与政治有关,集中阐述政治哲学的主要有三部,即《理想国》《政治篇》《法律篇》。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理想国》,在这里我们主要阐述其《理想国》著作中的主要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家的理念和正义的国家

理念论是柏拉图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础,在柏拉图那里,“理念”被赋予特定的内涵。“理念是现实世界的原型、范式、本原,是唯一真实的存在”。[1]被人们感觉到的经验事物和现象世界则是不真实的,不属于存在的范畴。在将这种哲学运用到政治领域时,柏拉图认为,为了掌握关于国家的真知识是,就必须达到对国家理念的认识,就是说,政治哲学是对国家理念的 认识和把握,因此,柏拉图《理想国》一书的主题就是:什么是理想的国家?在这部著作中,他首先从探讨个人的正义开始,继而转向对城邦正义的探讨,从而论证了

合乎正义的城邦的原则,描绘了城邦的基本结构和城邦生活。在柏拉图那里,所谓合乎正义的城邦的就是实现或体现了至高的善的城邦,就是城邦的理念。柏拉图在书中阐述了一个理想城邦,包括其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生活方式等。这个理想城邦不存在与现实当中,而是现实城邦所应趋赴的目标,理念与现实世界的区分和对立,暗示了城邦理念与现实中的城邦之间的完全不同的或者是尖锐的对立。他通过描绘这个原型和论证他的真正意义,阐述了一整套政治价值体系。

柏拉图政治学说中理想国家与现实国家的对立,开创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乌托邦主义的传统。在柏拉图看来,所谓正义的城邦级理想国贯穿着整体主义精神。他追求城邦的和谐、统一和强盛,为此,要求个人完全消融于社会整体当中,无条件的为城邦服务,为城邦献身。这又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整体主义思想传统的源头。柏拉图认为,“国家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他认为,国家起源的历史描述与国家基础的逻辑推演是结合在一起的。他的理想国贯彻了严格的社会分工原则。国家应该有“统治”“保卫”和“生产”三种职能,所以相应的国家也应该分为三个等级,即统治者、辅助者和生产者等级。他认为只要这三个等级各司其责,各守其序,各尽其责,分工互助,国家就实现了正义”。[2]他还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这种等级划分的合理性,用以说服人们相信等级分工的合理性。

二、哲学家治国思想

哲学家执政时柏拉图理想国的核心内容。根据柏拉图设计的社会政治建构,哲学家被置于等级结构的顶端,垄断城邦全部政治权力,其他各等级完全被排斥在城邦权力体系之外。这是理想国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由哲学家治国是柏拉图提出的挽救城邦危机的根本措施,他之所以给哲学家如此特殊的地位,是由他对现实政治的看法决定的。他指出,“现实城邦政制可分为四种类型,即荣誉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儹主政体”。他认为这四种政体都是坏的,且一个比一个坏。他对着四种政体的批评集中在社会的分裂和混乱,

统治者的无知无能和人的品行的堕落。他特别指出,人的品性是政治的基础,而人的品性的堕落是政治败坏的根源。要改造现实的不良政治,必须从改造人的品性入手,柏拉图相信,只有哲学家才能承担这个使命”。[2]这样所谓的哲学家执政就被柏拉图理解为超高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与绝对的最高权力的结合。他把这种哲学家视为城邦的拯救者,他相信,如果没有哲学家治理,城邦与个人决无希望可言。

至于哲学家如何改造城邦呢?柏拉图是这样认为的,首先建立和维护社会分工制度。哲学家要极力防止不同等级的人相互混杂,因为等级间的混杂被他视为国家堕落和灭亡的根本原因。为了实现国家的统一和强盛、国家内部的团结、和谐,以及培育出公民优良的道德品质,理想国在哲学家和军人内部废除了私有财产和家庭。为实现城邦的和谐统一还有一项措施是对公民的教育,他相信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才能培养处合格的军人和哲学家。也只有依赖哲学家的教化手段,才能重新塑造人性,培养出优秀的公民,从而建立一个理想的国家。所以在《理想国》一书中以大量的篇幅详尽的讨论教育的问题。他把教育称为“唯一重大的问题”认为城邦首先是一个教育机构。

在理想国一书中,法律明显的被置于次要位置。“因为柏拉图设想统治者哲学家具有超人的指挥和真实的知识,又具有不会偏私和不会腐蚀的品性”。[3]所以在他们治理的城邦里,法律只能是蹩脚的工具。在柏拉图看来,让哲学家的指挥受制于僵硬的法律形式和教条,就等于让真知识服从于意见,让大智慧屈从与习俗和偏见。法律是因为一般人固有的缺陷而设立的,而哲学家没有这些缺陷,所以哲学家的统治完全是人治,其手段主要是教育。理想国的教育体现了文化专制主义精神,柏拉图要求哲学家制定出教育规划,审定教育内容,控制一切教育手段,使之服务于城邦的政治目的。

三、政体思想

在《理想国》一书中,柏拉图把他所设计的由哲学家执政的国家称为“贤人政治”也就是所谓的“贵族政治”。“贤人政治”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存在的都是不当政体,他把它们区分为四种政体,即荣誉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儹主政体。他认为这四种政体一种比一种更坏,其中他对平民政体和儹主政体的批评最为激烈。他认为,极端的平等带来极端的奴役,平民政体必然导致演变成儹主政体。在这种政体下,平等自由发展到极端,人们便不能忍受任何约束,连法律都不会放在心上,他对平民政体的描述虽然不免夸张,但无疑反映了雅典型的城邦民主在走向衰落。

柏拉图的《理想国》富于想象力,在那样一个道德沦丧、政治混乱的时代,作为那个时代最杰出的思想家,柏拉图以自己的方式对这种混乱局面做出思想上的反应,他坚决主张实施高尚的绝对的道德,反对现实中的政府,主张由哲学家治理国家。从某种意义上说,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是关于国家和个人如何实现至善德性和幸福的学说体系,而正义就是这种学说体系的最高原则。由此可见柏拉图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足以引导我们前行。

参考文献:

[1]西方政治思想史[M].徐大同.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

[2] [古希腊]柏拉图著.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论柏拉图“理想国“的政治哲学[J].候典琴.济南大学学报.2014.(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