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点摘抄

论点摘抄

2022-05-10 来源:世旅网


研修动态

阳春三月,春意盎然的季节。我们在生机勃勃的季节中再一次重逢!彼此心中荡漾着重逢后的喜悦,胸中燃烧的还有研修

的激情!

论点摘抄课堂教学

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在教学中,既没有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没有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据学科特点,结合学生实际,以灵活多样的形式整合三维,促学生优化发展。

课堂教学

每个人的态度与价值观的选择,是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通过模仿、尝试和实践体验而逐渐习得的。在选择中学习,在参与中发展自我,在体验中认识社会生活,是每个学习主体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进行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活动,最重要的是教育者用自己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去影响学习的主体,是教育者通过自己身体力行的示范活动,来证实言教的真实性与可行性,并积极创造有利于学习主体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的

机会让他们在这种尝试的实践中形成个性化的态度与价值认知,形成个人的态度与价值观。

作业精选

生命交融的课堂

语文课的三维目标如何整合?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如何统一?

这是语文教学不争的难题,在执教《一夜的工作》后,我深深的感悟到“充满激情的语文课堂,就是一种生命的课堂”。 一、利用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走近课文

周恩来是中国的一大伟人,是中华人民的骄傲,但对于21世纪的少年来说,他们却是陌生的,对周总理的感性认识很浅显。很难在情感上产生与作者那样的共鸣,学习时体会也就会不深刻。如何拉近总理与学生的距离,让他们感受和领会总理的伟大人格呢?课前,我布置学生通过问父母长辈、上网、查阅有关周总理的书籍、资料等,充分地让学

生通过资料去感受,丰富学生的课前感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爱好课外读物,多读课外书的好习惯,为探究性学习打下了基础。于是就有了“我知道总理从小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知道人们十里长街送总理”“我知道总理死后将骨灰撒向大海仍然要和人民在一起……“

二、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方法,通过读来理解感悟文章

《一夜的工作》一文紧紧围绕“劳苦”和“简朴”这两个层次展开的。教学时,我紧紧抓住“劳苦”和“简朴””这个文章的文眼来进行,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轻分析,重感悟,让学生自主阅读。有整篇读,有一部分一部分地读,有关键语句的反复读;读的形式多样:有自读、范读、领读、齐读、师生合作读、同桌互读、小组轮读等,使学生在熟读中不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悟表达方式、获得情感的体验。

如:“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 ⑴齐读句子

⑵怎样理解审阅?总理是怎样审阅的? ⑶你体会到什么? ⑷师导读:

预设: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们的总理坐在不大的写字台前,打开了他今晚要审阅的文件,只见他——(生接读)

师:夜很深了,只是时钟“嘀嗒嘀嗒”走动的声音,总理坐在办公桌前,继续审阅文件,只见他——(第二组接读)

师:夜更深了,人们都进入了甜美的梦乡,而我们的总理依然坐在办公桌前。只见他——(第三组接读)

师:东方发白,夜色烂珊,总理坐在办公桌前审阅最后一份文件,只见他——(第四组接读)

三、深入挖掘教材,不拘泥于课文表面内容

一位哲人曾这样说过:“两个苹果互相交换还是两个苹果,两种思想互相交流却能激发新的思想。”合作交流作为新的教学方式的主流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学《一夜的工作》,我让学生进行了多次想象、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感悟。如总理会思索些什么呢?你觉得总理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写下一句你最想对总理说的话。学生们的独到见解、精彩回答,其间迸发出来的思维火花,令我感慨万千。

在语文课堂这个大舞台上,学生可以真正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无拘无束地塑造并张扬自己的个性,可以在神思飞扬中真正展现自我,释放本真,实话实说。师生双方都能在上课的快乐中发掘创新的潜能,舒展个体生命的灵性,让语文课堂溢满生命的激情,让学生在课上倾情展示与尽情交流,绽放绚丽的个性之花!

落实三维目标,促进学生成长

——以两个片断看三维目标的落实

新课程实施以来,老师们对于“三维目标”已经耳熟能详。众所周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呢?就如专家所说: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这个专题的学习,使我想起了05年的秋天教学六年级《荔枝》一课的两个片断,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片段一:

师:孩子们,读文之后,你认为这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呢? 生:我认为这是一位慈爱的母亲。 师:你来写到黑板上。

学生走上讲台,自豪地写上“慈爱”一词。 师:你为什么会这么想呢?

生:因为母亲特别喜欢吃荔枝,但是她却舍不得吃,都给了儿子和孙子吃。 师:母亲喜欢吃荔枝,(问其他同学)是这样吗? 众生:是啊! 师:你来说……

生:“母亲扑哧一声笑了,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母亲竟像孩子一样高兴。”我从这段看出来的母亲特别喜欢吃荔枝。

师:你的眼睛敏锐。那么,同学们,你们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受呢? 众生:是!

师:那好,你再读读这一段,找出带给你这样感受的词语,好吗? 学生读书、勾画。

师:读过之后,谁来说说是哪些词呢?

生1:我从“抚摸”这个词看出来的,抚摸就是轻轻地摸,所以可以看出母亲很喜欢吃荔枝。 师:你说的很对!但是还不深透,想一想“抚摸”着荔枝……

生2:老师,平时在生活中都是说“抚摸”人,而且都是自己喜欢的人,我想用抚摸更能看出母亲喜欢吃荔枝! 师:你懂得结合实际理解词语,真了不起!孩子们,母亲就是这样喜欢,(学生接:也不舍得吃啊!) 接下来,师生继续交流。 片段二:

师:是啊!睹物思人,荔枝依旧年年红,而作者却再也见不到自己的母亲了。这又是怎样的一种揪心裂肺的思念啊!同学们,假如你是作者,你未写出的话会是什么呢?请写在 “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这句话的后面。 学生写话。 交流:

生1:“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看到这些玲珑剔透的荔枝,我仿佛看到母亲正在荔枝丛中微笑,她笑的那么灿烂……” 生2:“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我们家里也依旧保留着一年一度的传统节目——吃荔枝。为了我的儿子,更多的,则是为了怀念我的母亲。”

生3:“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看见荔枝,就想起母亲。那时,您总是把大的留给儿子,那时,我是多么幸福啊!可是,您却永远地走了,给儿子留下的只是无尽的怀念……”

生4:“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看啊,母亲那慈祥的目光,母亲那无私的爱时时在我心头!”

生5:“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我仿佛看到母亲给我削苹果,看到母亲慈爱地端着一盘沙果,看到母亲正给那不懂事的小孙孙剥荔枝吃……

生6:“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母亲,您用自己无私的爱,支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

在片断一中,学生学会了评介语言领会作者感情的方法,将语言训练与精神熏陶融合在一起。片断二中,教师适时的为学生提供一个写作的情境,既可以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进一步理解,又使他们和作者的情感契合,从而受到心灵的震撼。 在上述两个片断中,将语文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较好的结合起来,而不是分步进行。 我觉得三维目标犹如人的骨骼、血液、肌肉一样密不可分,不能分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方法的习得,知识的掌握、能力的获得。只有实现三维的相融共进,学生才能获得和谐全面的发展!

情感体验是一个过程

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应着眼于学生的年龄

特点,有效地结合文章内容,引导学生体验,鼓励他们的良好表现,避免空洞地说教。

在教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自己去吧>一课时,我首先利用学生们感兴趣的小动物的故事导入(这样的导入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利于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然后出示课题,自由读课文(这个过程是给学生充足的自由学习空间),跟老师有感情的朗读(这里是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有效的训练,我们班的学生在一开始就接受这样的朗读训练,所

以唱读现象基本没有),接着齐读第一自然段,同桌互读(同桌互读是为了让学生互相学习彼此的优点,指出彼此的缺点,是同学互评的评价方式在课堂上的应用),当学生基本读熟之后,引导学生谈谈:自己读了这段课文之后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什么的都有。有的说“我知道了小鸭学会了游泳”;有的说“我知道了小鸭原来不会游泳,它就认真练习终于学会了游泳”有的说“我知道了小鸭没有妈妈的帮助也学会了游泳,小鸭真聪明”等,无论学生怎样回答,只要是自己经过阅读思考得到结论,我都给与适当的鼓励,不会挫伤他们思考与表达的积极性。(在这里教师没有带领学生去分析课文,而是给学生自己学习的机会,相信孩子们是天生的学习者,这同时也训练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长此下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一定会得到良好的发展)然后用同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读第二自然段课文,自己思考、自己总结,得到自己的收获,在全班同学面前交流。最后我问他们,你们觉得小鸭、小鹰可爱吗?你向他们学习什么?学生们各抒己见,老师引导他们总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接着我就号召全班同学自我检讨:有什么事情是自己能做但是没有做的?你们能像小鸭、小鹰一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吗?回家后请每个同学和父母约定好,从今天起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个月后请你们的父母给老师写一封表扬信,夸夸你们的表现,学生们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整节课学生都是在自由发言、自己总结、相互交流的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在阅读中理解课文和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获得知识的同时每个人都获得了独特的情感体验,课上所有的结论都是他们自己学习、自

己总结得出来的,所以也最容易被他们接受和掌握,没有了老师空洞的说教,学生的积极性被空前的调动起来,大家你争我抢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对培养他们做一个有着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情感的人是非常有意义的。

大自然中有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

教材内容为我们提供了多种选择的空间,决定教学的因素更多的来自

于学生的实际,任何的设计在其所长时,也必为其所短,教师只有充分考虑各方的因素进行加工整合,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用教材、用教案,才能真正符合新课程的需要,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在教授《植物的叶》一课教学中,我利用植物叶的若干标本和图片,通过让学生观察讨论得出:大自然中不存在两张完全相同的叶子。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举手表示怀疑。

生A:同样的一棵树上应该会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生B:这么大一个大自然,肯定有不少叶子是完全相同的。

生C:我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不信,我可以去找来。 ……

学生对教师的结论充满了怀疑。此时,教师并没有反驳,而是顺水推舟说:“看来还得继续研究,你们利用课余时间去找找看,下节课继续研究。

第二节课,学生们果真带来了许多植物的叶子。在经过观察后,确

实发现班上所有的叶子没有完全相同。

在这一教学实践中,为了要得出“大自然中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如此简单的结论,花如此大的时间和精力,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来处理过程与结论的关系以及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我是从以下三方面考虑的:

1、“事实胜于雄辩”,在第一堂课中,如果教师直接进行反驳,告诉学生结论,学生显然是不信服的,同时也把学生的后续探究活动给扼杀了,学生的思维也得不到拓展。

2、学生去搜集树叶,比较树叶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观察探究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说是十分有趣的,主动进行的。

3、在第二节课中学生通过搜集到的大量树叶的比较,自己得出了“大自然中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的结论,这比教师直接讲授效果更好。虽说为了要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花了比较大的时间和精力,但这种教学方法是十分可取的,它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比较、概括等多种能力,培养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标中所倡导的“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主体”、“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等教学理念。

用自己的课例或者案例说明教学中如何实现三维

目标的统一?

三维目标也就是指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以往的教学改革不同,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是新的课程改革的一项非

常鲜明的特征,就像余教授讲到的那样,三维目标的统一可以说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鲜明的体现。可见它的重要。 那么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如何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呢?

我认为首先一点就是我们的教师要在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认识到三维统一的重要性.其次要真正地吃透教材,熟悉文本,每一册书,每一节课,每一单元我们到底要教给我们的孩子什么知识,教到什么程度。因为知识和技能是一个基础,是一个出发点,没有对知识技能的精准的把握,就谈不上其他的两维目标。再次,三维目标的统一有时也有侧重,不可能“三分天下”,有时可能还非常模糊,不同的课型应该有不同的侧重。

在进行五年级的一节数学《小数除法》复习课的教学时,我这样分析,复习课是对知识的再次的梳理,从而在学生大脑中形成线索,以及知识树的建构的过程,如何让孩子们充满激情地上好复习课,不因为所谓的“重复”而失去兴趣是我首先要考虑的重点,因此,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显得更重要一些,我设计了分组合作,比赛答疑的形式来组织这样一节课,先梳理知识结构,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的重点难点,然后通过比较综合性的题目来检验教学的效果,最后用更综合性的题目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具体方法是首先确定了比赛的规则,确定了小组,规定每次以小组成绩记入分数进行评比,题目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还可以通过小组形式给别的小组出难题,然后小组集体或指定某个人来回答,最后通过比赛的成绩的多少,评出优胜小组。通过这样的形式,课堂是充满激情的,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以及团队意识都得到了

培养,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激情,课后我个别走访了几个孩子,他们还是喜欢这样的形式的,很显然,老师的这节课的定位还是比较正确的。

三维目标的统一说起来容易,当然做起来也不是就那么简单,但只要我们的每一位教师都不懈的努力,我们教学改革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以上是我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不妥之处,还请各位专家或者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对三维目标的理解

众所周知,三为目标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那么在数学学科如何理解三维目标呢?

用一句简洁的话可以概括为:教学中应使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乐学的态度,运用一定的方法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并能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从而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数学中:三维目标具体体现为: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考? 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它不与三维目标相冲突,而是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对三维目标更好的诠释。课程标准中是这样定义的:

知识与技能

●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数学思考

●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解决问题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与态度

●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他们不是独立的“四个目标”,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也就是说,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发展,那么学习阶段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如何发展?

他要具备一些基础的知识和技能;他要学会思考、学会思考自己学到了什么、有什么用途,从而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他要对客观世界有一种积极的心态(落实到学习中就是学习是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严谨的思考、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那么,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必须要经历一定的过程、运用一定的方法(以前我们轻过程、方法,重结论,好多都是老师“代劳了”,而现在我们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结果的形成过程),而且要回着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来获得知识和技能(以前是靠讲、背、考,而现在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有了兴趣,才会有探究的欲望)。

所以说,数学领域的四种目标是有机结合的整体,每一种目标的实现都对另外的目标起到促进作用。

落实三维目标,诱导学生思维

新课程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

课程目标,这是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也是新课程“以人的发展为本”,推进素质教育的突出体现。任何割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在教《凡卡》一课的结尾时,我引导学生步步深入的展开讨论:凡卡给爷爷的信发出以后,他的命运会出现哪些可能?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紧张的思考,最后得出结论:(1)爷爷收到信后立即接走凡卡。(2)爷爷没收到信,凡卡继续受苦。(3)凡卡未等爷爷来就被老板折磨死了。(4)凡卡受不了老板的折磨,逃走了。(5)凡卡逃回家,过上了好生活。(6)凡卡没跑成,被老板给抓回来,还挨了一顿打。此时我进一步启发学生讨论,爷爷能不能收到凡卡的信?为什么?凡卡能不能跑回去呢?为什么?学生又积极思考,议论纷纷、有的说,要是逃出来也得冻死在路上,因为它没有鞋,又很冷。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大家初步得出了结论,既然爷爷收不到凡卡的信,就不可能接他回家,凡卡又不能逃出去,如果逃出去,流浪在外还是要受罪的。所以凡卡的命运只能是在鞋店受苦受难,直到被折磨死。接着,我又把学生的思维再次引向深入;即使爷爷收到凡卡的信,接他回乡下,还是要过受苦受难的生活。因此,穷人的孩子凡卡,在那冷酷的制度下,他无论到哪里,命运都是悲惨的。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当时沙皇俄国统治下的农奴们、穷人们都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没有自由、没有权利、身受着地主们的剥

削和统治。在凡卡的生活中,没有多少欢乐,他最快乐的记忆是他的童年,那是和爷爷一起度过的。只有爷爷的爱让凡卡感受到了温暖。 接着就让学生们谈自己的感受。有一名学生说:“沙皇的统治实在是太令人感到窒息,多么希望小凡卡能生活在我们的国家中,生活在现在这优越的条件下。对比凡卡我深深感受到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要珍惜现在这美好生活努力学习,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还有的学一名学生说:“我们在这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老师呕心沥血的教我们,让我们吮吸了知识的营养,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长成了一个有知识的青少年,同时还受到老师家长的细心关爱;而凡卡呢,本该和我们一样在教室里沐浴知识,可他却在做苦工,多么可怜啊!他生活在一个俄国沙皇统治的时期,与我们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这节课我注重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培养了学生们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自己的引导下,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学习。把教材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带到学生生活中去。用文本的价值观来转变或构建成孩子的价值观。

给他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而不是三种类型。三个维度指的是同一事物的三个方面(侧面),如同一个立方体都有长、宽、高三个维度—样,课程目标也有三个维度:学生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都要运用—定的方法,不管是好方法还是不好的方法;都要经历一个过程,不管是主动探究还是消极接受。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总会伴随一定的情感和态度,不管是积极的情感还是消极的情感,不管是敷衍的态度还是认真的态度;总会有一定的价值取向,不管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所以说,三维的课程目标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而不是独立的三个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不能

完成了—维目标再落实另一维目标,它们是联系在—起的,就像拿一个立方体,不可能只拿起“高”而不拿起“长和宽”—样。所以说:1.三维目标的核心是人的发展;2.三维目标是交融互进的;3.三维目标不是均等存在的。

这几天看了余文森教授的文本和视频讲座,这段话让我联想到了在《小学数学教师》上看到一篇文章《替蝉脱壳》。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说“如果教师忽略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注重的只是把知识的结论准确的传授给学生,那同替蝉脱壳没有区别(笔者小的时候,因为不忍心看到一个蝉在蛹中挣扎,帮蝉儿脱壳。可是后来,蝉儿却因身体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最后死去。)”和余教授的讲座有异曲同工之妙,让我回忆起自己执教的一次经历。

那时,我们四年级正在学习小数的知识,开始有几天自己感冒了,嗓子哑的厉害,因此讲解得比较少,我们多采用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注重学生的主动性,有的时候还让学生替教师讲解一些问题,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好。但是,过了几天,感冒好了,嗓子也没有问题了,上课的时候自己先着急,怕学生的活动耽误时间,所以少了学生的活动,多了老师的讲解。我自认为讲解的很清楚,可是作业的正确率却只有25%。这下,我困惑了:这究竟是为什么?我讲解的很清楚了,学生为什么没有掌握呢?是我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我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反思,意识到自己的教学方法出现了问题,只注重结论的灌输,知识技能强加给学生,看似学生会了,实际上他只是被强制得到结果,没有探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过程、方法,更谈不上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了。一节课只有我的讲解,然后就是练习,缺乏学生自己思考的时间,三维目标严重剥离。

于是,在接下来的小数与复名数的教学中我改变了教学方法,让他们独立尝试,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很明显,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的发言非常精彩。很多小组都把换算的过程介绍的很详细,正确率也很高。我没有过多的讲解,只是在引导、启发学生们讲解,并且称赞我的学生,从心底感觉到他们真的很聪明!教师的评价也是发自内心的。我发现在后来的作业反馈中,正确率达到80%以上。虽然这节课花费时间比较多,但是学生经历了知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在自己的探究中掌握了方法,并在结论的展示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这些时间的付出是值得的。

我在想,课改中自己也是在积极探索,可是却难免走老路,这种现象非常值得反思。课堂是学生的,当你喧宾夺主的站在那里用心讲解的时候,殊不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正在被你扼杀,所以,我认为课堂上要留给学生想的时间,人人的思维都能得到训练;课堂上要留给学生说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信,让知识重现;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在合作中体验成功,找到不足,完善自我;在课堂上留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新的问题,不断的进行思维的碰撞。 给蝉儿一个机会, 让他自己脱壳;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少点设计,多点空间,让三维目标在课堂上完美展现。

五彩池

北师大版第五册《五彩池》这篇课文讲了“我”到四川松潘旅游时,

在藏龙山上看到五彩池的情景。课文生动地描写了五彩池美丽的景色,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表达了“我”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教学本课时,要指导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五彩池的成因,感受五彩池的神奇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如何把三维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呢?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了让学生轻松地走近文本,在讲课的前两天,我布置要求学生去收集五彩池的风光图片,查阅五彩池的有关文字资料。下面我重点谈一下第二课时我是如何设计的。本节课,我共设计了四个环节:

一、谈话导入,引入本课的学习。 二、合作探究,深入学文。

1、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注意听,看他读的怎么样,并且边听边 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这样既检查了同学们的读文情况,又再次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自读课文,边读边想,通过读文,你读懂了什么,用笔画出有关词句,不懂的地方,用问号做上标记,(这一开放性的问题,能极大调动学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学生阅读时的自我感受,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学,质疑的好习惯)。

2、小组合作学习,把自己读懂地方告诉给组内的同学,不懂的地方,互相解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深入到各个小组倾听指导(这样设计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而且集思广益,能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

3、集体交流,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在集体交流时,学生可能会从五彩池很美丽,五彩池很神奇等问题谈起,这时,我抓住“五彩池的神奇”让学生展开交流。当学生回答出“读懂了五彩池神奇”之后,老师随机追问:你从哪看出来的?引导学生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谈:第二自然段中五当彩池数量,颜色深浅和形状的“奇异”,第三自然段中五彩池池水颜色各异的神奇,第四自然段五彩池成因的奇异等,只有让学生理解了这些五彩池的奇异之处,才能真正感受到“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从而体会出作者对神奇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

为了让学生从以上几方面来感悟理解五彩池的神奇美丽,我主要采用了“抓重点词句,结合搜集到的资料理,想象,观看多媒体直观感悟,感情朗读”等方法。

比如,在理解五彩池“数量奇异”时我引导学生抓注重点词语”“漫山遍野”“无数”“巨幅”等来理解五彩池的数量多,体会到五彩神奇,抓住“一亩”“一丈”“菜碟”“小拇指等”方法来理解池子的大小深浅,抓住“各种不同”“有象葫芦的,有象月牙的,有象的,有象莲化的”等词句理解五彩池形状的奇异。结合书上的语句谈时,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谈,五彩池还可能有什么形状的?(这样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就更进一步地体会到五彩池的形状各异,神奇美丽)此外,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电脑出示“五彩池”景色,既能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又能从视觉上让学生形象地感悟到五彩池的神奇美丽。在充分交流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感情朗读,通过读体会出作者初见五彩池时的喜悦之情。

当学生汇报到从颜色各异来体会神奇时,一方面引导学生抓住“咖啡色、柠檬黄、天蓝色、敢蓝色”等色彩的词来体会,本环节,当学生找出这些词语时,教师幻灯片出示这些词语,引导学生说出这种形式的表颜色的其他词语,并鼓励它们以后写在小本子上,之后,让学生跟椐书中描述和自己的想象画出池水的颜色,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另一方面抓住“来自同一条溪流,舀起来,什么颜色都没有了”这句话来体会。在学生理解这句话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这样对比理解更能突出五彩池水颜色的神奇。最后指导感情朗读。

当学生汇报到五彩池的成因时,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比较困难,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读第四自然段并让学生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有关石笋的知识,对于这一段出现的“有的……有的……”句式,除了让学生体会到石笋的形态各异外,还引导学生用这种句式说话。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师用三棱镜片演示阳光折射的作用,这样,学生可以较为直观地理解五彩池成因,然后师生共同归纳出五彩池的成因,从而体会出五彩池成因的神奇,最后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读出作者了解池水颜色的原成因时的喜悦之情。 4、质疑:“你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对于同学们存在的不懂问题,引导大家集体交流,形成共同研讨的氛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配乐读文,回归整体

指名配乐读文,其他同学边听边体会想象五彩池美丽神奇的景色。

四、拓展作业

学作小导游,向父母介绍五彩池。家长进行评价,然后把评价结果带到学校。

教学反思:一节课下来,我觉得孩子们学得主动、轻松,而且了解到了五彩池的成因,感受到了五彩池的神奇美丽,激发起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课堂上之所以会出现这样好的教学效果,是因为在教学时注意了三为目标的有机结合,在教学前我指导孩子们搜集有关五彩池的资料,拉进了孩子和文本之间的距离,课中我引导孩子通过抓重点词句想象、理解、朗读感悟等方法体会五彩池的神奇美丽,课后又布置孩子们学做小导游,进一步锻炼了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可以说,孩子们做到了乐学、会学、学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