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会
1932年9月成立于上海。性质:是“左联”领导下的一个群众性诗歌团体。发起人:穆木天、蒲风、杨骚、任钧(卢森堡)等。上海总会有机关刊物《新诗歌》旬刊。内容:提出要“捉住现实、歌唱新世界的意识”。形式:提出“要使我们的诗歌成为大众歌调”。 主张:①反映大众、时代的社会现实; ②反映无产阶级的认识。这是一个与革命同一步调,以大众化为目标的现实主义诗歌团体。
京派
30年代以北京为中心的小说流派,沈从文是“京派第一人”,还有周作人、废名、芦焚、林徽因、萧乾、朱光潜等。所以称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当时在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作品较多地在京津刊物上发表。林徽因、朱光潜组织的2个京派文学沙龙,把北大、清华、燕京几个大学的作者松散地组合起来,具有“学院派”的眼光。几代的京派文人活跃于《现代评论》、《水星》、《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文艺杂志》这些报刊上。主张:关注人生,但是与政治斗争保持距离,也反对文学的商业化、世俗化。多数是现实主义手法,也发展了抒情小说和讽刺小说,使小说散文化、诗化。 小说特点:①创作题材是乡村中国; ②追求人文理想,人的尊严,和谐生命的境界③为现代小说提供了比较成熟的抒情体、讽刺体样式。
海派
中国现代消费文化环境的形成,集中表现在30Y的上海。代表作家:张资平、叶灵凤等。 特点:①是新文学的世俗化、商业化。小说注重可读性,迎合大众口味,是一种“轻文学”; ②过渡性地描写都市。展示半殖民地大都市上海的生活百态:夜总会、赌场、酒
--精品
精品--
吧、投机家、交际花等,着重病态生活的描写; ③首次提出“都市男女”这一海派常写常新的主题,造成一种“新式的肉欲小说”; ④重视小说形式的创新。
新感觉派
30年代在上海都市读者群中风靡一时的小说流派,以《现代》杂志为主要刊物,是第二代海派。代表作家为穆时英,被称为“海派大将”,还有刘呐欧、施蛰存、叶灵凤等。新感觉派小说是中国最完整的一支现代派小说。源于20C20Y日本的新感觉派。内容:多表现半殖地大都市上海的生活百态,着重是病态生活的描写,以快速的节奏和多变的画面表现现代都市的光怪陆离的生活,刻意追求主观感觉印象。特点:第一次用现代人的眼光来打量上海,即在世俗化、商业化的都市中,极力捕捉新的感觉意象,挖掘心理、潜意识、瞬间体验和感觉,把主观感觉投射到写对象中去,对人物的意识、潜意识进行精神分析。影响:开拓了文学表现的内容,在形式技巧上翻新花样。但有一部分存在颓废悲观倾向。
现代诗派
30年代,是由后期新月派与20Y末的象征诗派演变而来的,同时还受到欧洲现代派影响。代表诗人:戴望舒、施蛰存、何其芳、卞之琳、废名、林庚、路易士、李白凤、金克木等。 戴望舒1929年创作的《我的记忆》成为现代诗派的起点。1932。5《现代》杂志创刊,成了刊载现代派诗歌并使之独立与成熟的重要园地,“现代派诗”也因《现代》杂志而得名。戴望舒、卞之琳、梁宗岱、冯至主编的《新诗》月刊出版,扩大了现代派诗的影响,在1936、1937年间达到了创作的极盛期。《现代》编者概括现代诗派特点: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现代的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形”。现代派诗以象征主义为主,兼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意象派的特点。诗作表现了幻灭中的追寻,对现实的理性批判意识,孤独寂寞的心态,追求语言的自然质朴、形式的自由舒展,以新
--精品
精品--
异的手法提升了诗歌的表现力。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1938年3月27日在武汉成立,简称文协,发起人包括各方面代表97人,选出周恩来,孙科,陈立夫为名誉理事,理事45人,中:郭沫若,茅盾,冯乃超,夏衍,胡风,田汉,老舍,丁玲,巴金,郑振铎,朱自清,郁达夫,朱光潜,张道藩等,由老舍主持文协日常工作,在全国各地设数十个分会,出版会刊《抗战文艺》,自1938年5月4日创刊,至1946年5月终刊,出版了71期,是贯通抗战时期的唯一刊物,文协的成立标志着30年代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自由主义文学,及国民党民族主义文学几种文学运动的汇流,组成了文学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现代史文学史上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包括国共两党作家在内的大联合,文协成立时提出“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对推动作家与现实、群众的联系起了积极作用。
“孤岛”文学
从地域而言,是指上海租界,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环境,在日本侵略势力四面包围中,坚持抗日文学活动;就时间而言,是指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留在上海租界这一“孤岛”上的作家,仍坚持创作,并利用各种艺术形式配合抗日救亡活动,史称“孤岛文学”。其中戏剧运动最活跃,包括“上海戏剧界救亡协会”组织的“上海剧艺社”在内的各种剧团,最多达120个,除了配合抗日剧目也上演翻译剧历史剧,优秀剧作有于伶《夜上海》《长夜行》等反映沦陷区及上海人民生活和斗争的剧本,李健吾《草莽》,以及他改编的一些外国剧作,阿英《碧血花》等南明史剧,歌颂爱国注意和民族气节,产生很大社会影响。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结束了孤岛。
--精品
精品--
九叶诗派
九叶诗派是40年代国统区出现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辛 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郑敏等九人。九叶诗派的特点是:既忠于时代和现实;又忠于艺术创造,较多吸收西方象征诗派、现代诗派的表现艺术和手法。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在他们的诗里得到了较好的结合。
中国新诗派
即九叶诗派,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郑敏,穆旦,陈敬容,杜运燮,袁可嘉等九人,主要刊物有《诗创造》,1948年,从《诗创作》中分离出来,创办《中国新诗》,与北方的穆旦等诗人联合起来,组成中国新诗派,提倡“新诗现代化”,即“新传统的寻求”。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统一,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在艺术上自觉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结合,注重在诗歌中营造新颖奇特的意象和境界,他们承接了中国新诗现代主义传统,为新诗发展做出了贡献。
七月诗派
在艾青影响下,以理论家兼诗人胡风为中心,以《七月》《希望》《诗垦地》《诗创作》《泥土》《呼吸》为基本阵地而形成的青年诗人群。主要代表诗人有鲁藜,绿原,曾卓,芦旬,方然,牛汉等人,以提倡革命现实主义与自由诗体为主要旗帜,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的诗歌创作中产生了巨大影响,其诗作大多收集在胡风主编的《七月诗丛》,1981年编辑出版了《白色花》,收集七月诗派20位诗人的作品。
--精品
精品--
时代鼓手诗人田间
抗战初期应运而生。《给战斗者》使他在诗坛产生影响。他创造的鼓点式诗,表现了闪点似的感情突击,在第一节就唱出其他诗人在最后一节才歌唱出的东西,将铺垫,过渡全部省略,利用诗句分行形成急驰的旋律,一行精短,以诗句连续反复出现渲染雄壮气势,闪电般跳跃式疾驰强烈的节奏与时代气氛合拍,对抗战时期诗歌散文化民间化倾向是一个新的创造与推动,形式上自由,有鼓点式节奏。
七月派小说
胡风主持《七月》《希望》杂志,在抗战时期国统区进步文艺界很有影响,团结了路翎,丘东平,主张在现实主义旗帜下反映活的一代人的心理状态,作品充满了生活的血肉感,及对人的心灵的直视力量,在某种意义上,比七月派诗歌更能体现胡风的理论主张,多数编入《七月文丛》,由胡风亲自撰写序文,故称“七月派小说”,代表作者是路翎《财主底儿女们》。
主观战斗精神说
胡风认为现实是主观体验过的现实,为作家耳闻目睹,称为“感受世界”,另在作者心中还有一个“理应如此”的世界,即“观念世界”,现实主义创作过程就是这两个世界相生相克的过程,作家扩张观念世界中与感受到的现实世界相适应的因素,而克服不相符。创作主体需在客观对象的活的表现中熔铸自己同感肯定或反感否定,而客观对象会以其真实性促成修改,这个“相生相克”动态过程的结果是新艺术世界的诞生,而促成这一过程深入进行的动力是作家认识世界的思想力,体验现实的感受力,投身现实的热情。合称“主观战斗精神”。
--精品
精品--
沦陷区文学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结束了上海孤岛文学时代,纳入了沦陷区文学轨道,此前已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沦陷区文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以北平为中心的华北沦陷区文学,统称“沦陷区文学”。1941年上海完全沦陷时,最有影响的《万象》团结一大批在上海的进步作家,发表大量揭示旧社会黑暗腐朽生活的具有爱国主义理想的作品,如师陀的《无望存的馆主》,张爱玲《传奇》,苏青《结婚十年》等。在北平沦陷区最突出的是周作人的闲适小品,他的《药堂语录》等散文集表现了一个民族变节者进退失据的矛盾心灵。
开明派
30年代独具特色的一支散文作家队伍,他们大都是上海立达学园的同事,30年代又聚集在开明书店周围,有丰子恺、夏丏尊、叶圣陶诸先生。\"开明\"同人散文家是积极的人生派,热切的爱国者,讲究品格、气节和操守。他们的作品平淡如水,明白如话,却擅于在平凡中开掘生活的哲理,追求高远的情境,严谨而有韵致。
汉园三诗人
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创作中三位风格独异的诗人: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1936年出版了合集《汉园集》,内收何其芳《燕泥集》、李广田《行云集》、卞之琳《数行集》,因此而得名。他们注重以诗歌传达独特的气质:何其芳主要表现青年人朦胧的理想和淡淡的忧伤;李广田的诗歌,风格质朴,蕴藉深沉;卞之琳善于在不露声色中深含着情感与哲理,对现代诗歌的客观化、非个人化等艺术手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文字奇巧。
--精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