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线长定理与三角形的内心
1. 切线长的概念
经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这一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 说明:“切线”和“切线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切线”是直线,不可度量,是无限长的;而“切线长”是切线上一条线段的长,即圆外一点与切点之间的距离,可以度量,是有一定长度的。 2. 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符号语言:∵PA、PB分别切⊙O于A、B,∴PA = PB,∠1=∠2。
说明:(1)从圆外任意一点都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过圆上一点只能引圆的一条切线。 (2)“切线长定理”为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弧相等,垂直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3. 三角形的内心
与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内心,是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角平分线的交点。
说明:⑴三角形的内心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⑵三角形的内心,是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角平分线的交点;⑶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边的距离相等且都等于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 4. 切线长定理的基本图形研究
如图,P是⊙O外一点,PA、PB是⊙O的两条切线,直线OP交⊙O于D、E,交弦AB于C,则:
.
精选doc
⑴由切线长定理得:PA=PB
⑵由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得:PC⊥AB,AC=BC ⑶由垂径定理得:AD=BD;AD=BD ⑷由切线性质定理得:OA⊥AP,OB⊥BP ⑸∠1=∠2=∠3=∠4,∠5=∠6=∠7=∠8
⑹由AD、BD分别平分∠PAB和∠PBA得点D为△ABP的内心。
例题 如图,Rt△ABC的内切圆⊙O与两直角边AB、BC分别相切于点D、E,过劣弧⌒(不包括端点D、E)上任一点P作⊙O的切线MN与AB、BC分别交于点M、N,若DE⊙O的半径为r,则Rt△MBN的周长为( )
A. r
B.
3r C. 2r 2AD.
5r 2DMPOC
解析:在切线性质定理中,常见的辅助线是连接经过切点的半径,结合切线长定理可知
BNEMDMP,NPNE,再根据三角形周长的定义及等量代换即可求解。
O是RtABC的内切圆,∴OD⊥AB,OE⊥BC。又解:连接OD、OE,
MD,MP都是O的切线,且D、P是切点,∴MD=MP,同理可得NPNE。 CRtMBNMBBNNMMBBNNPPMMBMDBNNE=BD+BE=2r。选C。
答案:C
.
精选doc
点拨:涉及到圆的切线性质定理或判定定理时,最常见的辅助线添法是连接经过切点的半径,而且半径与切线垂直。对直角三角形来说,内切圆的半径r角边,c是斜边)。
利用切线长定理进行推理证明
“切线长定理”为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弧相等,垂直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必须掌握并能灵活应用它进行相关的计算和证明。
满分训练 已知⊙O中,AC为直径,MA、MB分别切⊙O于点A、B。 (Ⅰ)如图①,若∠BAC=25°,求∠AMB的大小;
(Ⅱ)如图②,过点B作BDAC于点E,交⊙O于点D,若BD=MA,求∠AMB的大小。
abc(a、b是直2图① 图②
解析:(1)由切线与经过切点的半径垂直,∠BAC=25°,易算∠MAB,再由切线长定理,可得MA=MB,则∠MBA=∠MAB得解。(2)连接BA、BD,可得平行四边形BMAD是菱形,由ABAD,可得BA=AD=BD,可得⊿BAD为等边三角形,从而可得∠AMB=60°。
答案:解:(Ⅰ)∵MA切⊙O于点A,有MAC90。又∠BAC=25°, ∴MABMACBAC65。∵MA、MB分别切⊙O于点A、B。
∴MA=MB,有MABMBA,∴AMB180(MABMBA)50。 (Ⅱ)如图,连接AD、AB。
∵MAAC,又BDAC,∴BD∥MA。又BD=MA。 ∴四边形MADB是平行四边形。
∵MA=MB,∴四边形MADB是菱形,有AD=BD。又AC为直径,BDAC,得
ABAD,有AB=AD。∴ABD是等边三角形,有D60。∴在菱形MADB中,∠AMB=D60。
点拨:利用切线长定理时,恰当的添加辅助线,构造特殊的图形,有利于问题的快速解决。
.
精选doc
(答题时间:30分钟)
1. 一个钢管放在V形架内(如图),O为钢管的圆心。如果钢管的半径为25 cm,∠MPN=60,则OP=( )
A. 50 cm
B. 253cm
C. 503cm
3D. 503cm
2. 如图,O是△ABC的内心,过点O作EF∥AB,与AC、BC分别交于点E、F,则( )
A. EF>AE+BF C. EF=AE+BF
B. EF<AE+BF D. EF≤AE+BF
O于A、B两点,CD切O于点E,
2AD与CD相交于D,BC与CD相交于C,连接OD、OC,对于下列结论:①ODDECD;
1②ADBCCD;③ODOC;④S梯形ABCDCDOA ;⑤DOC90。其中正
23. 如图,AB为半圆O的半径,AD、BC分别切确的结论有( )
A. ①②⑤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4. (武汉中考)如图,⊙A与⊙B外切于点D,PC、PD、PE分别是圆的切线,C、D、E是切点,若∠CED=x°,∠ECD=y°,⊙B的半径为R,则DE的长度是( )
A.
90xR90 B.
90yR90 C.
180xR180 D.
180yR180.
精选doc
5. 如图,PA、PB是⊙O的切线,A、B为切点,AC是⊙O的直径,若∠P=46°,则∠BAC= 。
6. 如图,⊙O的外切梯形ABCD中,若AD//BC,那么DOC的度数为 。
7. 如图,⊙O是四边形ABCD的内切圆, E、F、G、H是切点,点P是优弧EFH上异于E、H的点。若∠A=50°,则∠EPH= 。
DHAEGPOFCB 图68.(恩施州中考)如图所示,一半径为1的圆内切于一个圆心角为60°的扇形,则扇形的
周长为 。
9. 如图,AB是⊙O的直径,AM、BN分别与⊙O相切于点A、B,CD交AM、BN于点D、C,DO平分∠ADC。
(1)求证:CD是⊙O的切线;
(2)若AD=4,BC=9,求⊙O的半径R。
.
精选doc
10. 如图,AB是⊙O的直径,AM和BN是它的两条切线,DE切⊙O于点E,交AM于点D,交BN于点C,
(1)求证:OD∥BE;(2)如果OD=6cm,OC=8cm,求CD的长。
11.(雅安中考)如图,AB是⊙O的直径,BC为⊙O的切线,D为⊙O上的一点,CD=CB,延长CD交BA 的延长线于点E。
(1)求证:CD为⊙O的切线;(2)若BD的弦心距OF=1,∠ABD=30°,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π)
.
精选doc
1. A 解析:由切线长定理知:∠OPN==50 cm,故选A。
1∠MPN=30,所以在Rt△OPN中,OP=2ON22. C 解析:如下图,连接OA、OB,则OA、OB分别是∠CAB与∠CBA的平分线,则∠EAO=∠OAB,又EF∥AB,则∠EOA=∠OAB=∠EAO,则EA=EO,同理可求出:FO=FB,则EF=AE+FB;
3. A 解析:如图,连接OE,①中结论可由切线性质及切线长定理可得OE⊥CD,∠1=∠2,∠3=∠4,所以∠2+∠3=90°,可证△OED∽△COD,得ODDECD;根据切线长定理可得AD=DE,BC=CE,所以ADBCCD,③中结论不正确,④中高应该是AB,而不是OA。故选A。
2
4. B 解析:由切线长定理,知:PE=PD=PC,设∠PEC=z°,所以,∠PED=∠PDE=(x+z)°,∠PCE=∠PEC=z°,∠PDC=∠PCD=(y+z)°,∠DPE=(180-2x-2z)°,∠DPC=(180-2y-2z)°,在△PEC中,2z°+(180-2x-2z)°+(180-2y-2z)°=180°,
化简,得:z=(90-x-y)°,在四边形PEBD中,∠EBD=(180°-∠DPE)=180°-(180-2x-2z)°=(2x+2z)°=(2x+180-2x-2y)=(180-2y)°,所以,弧DE的长为:
(1802y)R90yR=,故选B。
901805. 23° 解析:由PA、PB是⊙O是切线,∴PA=PB,又∠P=46°,∴∠PAB=∠PBA=67°,又PA是⊙O是切线,AO为半径,∴OA⊥AP,∴∠OAP=90°,∴∠BAC=∠OAP-∠PAB=90°-67°=23°。
6. 90° 解析:∵若AD//BC ∴∠ADC+∠DCB=180° 又∵DA、DC与⊙O相切,∴∠ODC+∠OCD=
1(∠ADC+∠DCB)= 90°,∴DOC=90°。 21∠HOE=65º。27. 65° 解析:连接OH、OE,因为⊙O是四边形ABCD的内切圆,所以OH⊥AD,
OE⊥AB,而∠A=50º,所以∠HOE=130º,所以∠EPH=
.
精选doc
8. 6+π 解析:如图所示:设⊙O与扇形相切于点A、B,则∠CAO=90°,∠ACB=30°, ∵一半径为1的圆内切于一个圆心角为60°的扇形,∴AO=1,∴CO=2AO=2, ∴BC=2=1=3,∴扇形的弧长为:
=π,∴则扇形的周长为:3+3+π=6+π。
9. 解析:(1)证明:过点O作OE⊥CD于点E。
∵AM且⊙O于点A,∴OA⊥AD。又∵DO平分∠ADC,∴OE=OA。又∵OA是⊙O的半径。
∴CD是⊙O的切线。
(2)解:过点D作DF⊥BC于点F。(如上图)∵AM、BN分别切⊙O于点A、B, ∴AB⊥AD,AB⊥BC,∴四边形ABFD是矩形。∴AD=BF,AB=DF。又∵AD=4,BC=9。
∴FC=9-4=5。又∵AM、BN、DC分别切⊙O于点A、B、E。∴DA=DE,CB=CE,∴DC=AD+BC=4+9=13。在Rt△DFC中,DC2=DF2+FC2。
∴DF=DC2-FC2132-52=12。∴AB=12。∴⊙O的半径R是6。 10. 解析:(1)证明:连接OE,∵AD和DE是⊙O的两条切线,∴∠AOD =∠EOD=
1∠AOE,∵弧AE所对的圆心角是∠AOE,弧AE所对的圆周角是∠ABE,∴∠ABE=21∠AOE,∴∠AOD =∠ABE,∴OD∥BE。2.
精选doc
(2)如下图,∵BC和CE是⊙O的两条切线,∴CE=CB,∴点C是线段BE垂直平分线上的一点,又∵OB=OE,∴点O是线段BE垂直平分线上的一点,∴线段OC是线段BE的垂直平分线,∴OC⊥BE,∵OD∥BE;∴OC⊥OD在Rt△OCD中,OD=6cm,OC=8cm,根据勾股定理,得CD=OD2OC2=10 cm。
11. 解析:(1) 证明:连接OD,∵BC是⊙O的切线,∴∠ABC =90°,∵CD=CB, ∴∠CBD=∠CDB,∵OB=OD,∴∠OBD=∠ODB,∴∠ODC =∠ABC=90°, ∴CD是⊙O的切线。
(2)在Rt△OBF中,∵∠ABD=30°,OF=1,∴∠BOF=60º,OB=2,BF=3, ∵OF⊥BD,∴BD=2BF=2
3=23,∠BOD=2∠BOF=120°,
1202214231=3 ∴S阴=S扇 形 BOD -S△ BOD36023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