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经典名著导读
《资本论》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一部宏编巨制。全书共分四卷。前三卷是理论部分,研究资本的运动,即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总过程、总形态,构成了一个以资本和剩余价值为核心的理论体系。第四卷《剩余价值理论》是历史的批判部分。
《资本论》第一卷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中心问题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共分7篇25章。第一篇马克思重点研究商品与货币。首先揭示出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二者的关系形成了商品的内部矛盾。他通过分析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揭示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此外,还详尽地阐述了价值的实质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马克思通过分析商品的二因素,劳动二重性,价值形式和商品的拜物教性质,论述了自己完整的劳动价值论。进而又研究了商品转化为货币的过程,说明了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必然产生货币,商品的内部矛盾必然发展为商品和货币的对立,于是彻底解决了为古典学派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他研究了货币发展的具体阶段和形式,对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作了全面和系统的论述。第二篇到第六篇研究资本怎样生产剩余价值,阐明剩余价值的源泉、实质、目的和方法,揭露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这是马克思全部经济理论中最根本的问题。第七篇研究资本的积累过程及其后果,马克思以革命的辩证法最后论述了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提出了“剥夺者被剥夺”的著名结论,科学论述了资本主义制度为共产主义制度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资本论》第二卷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中心问题是剩余价值的流通和实现的过程。共分3篇21章。第一篇研究资本的形态变化及其循环。马克思有序地分析了资本在循环中依次采取的三种形态,然后综述资本循环的三个公式,并阐明产生资本循环是这三个循环的统一。第二篇研究资本的周转,着重分析资本在流通中的构成,把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并说明它们在不同的时间里,依照不同的方法完成形态的循环。马克思还阐明了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并以国家资本的更新来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的物质基础。第三篇研究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流通,主要探讨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运动规律和实现的基本条件,说明社会总资本在流通中的形态变化和物质变化。
《资本论》第三卷研究资本的总运动、总形态,中心问题是剩余价值的分配过程和它所采取的各种具体形式。共7篇52章,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篇到第三篇探讨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问题。其中心问题是利润,它是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中最一般的形式。第四篇到第六篇探讨剩余价值怎样分割为商业利润、利息和地租。最后一篇通过探讨各种收入和它们的源泉,总结性地进一步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对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三位一体”的公式给予彻底的批判,粉碎了这种掩盖资本主义剥削的谬论。
《资本论》第四卷,即《剩余价值理论》,历史地批判考察马克思以前有关剩余价值的学说。它实际上是把前三卷对资本主义制度所作的理论研究的成果,用学说史的形式来加以说明。分为三册,第一册考察李嘉图以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主要批判重农学派和亚当·斯密的学说。第二册以批判李嘉图尤其是他的地租理论为内容。第三册主要考察李嘉图学派的瓦解。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著作,它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开始对人类的历史形成了巨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迄今为止仍然在持续着。《资本论》引起了政治经济学史上的划时代的革命。整部《资本论》以劳动价值论为核心,以资本主义制度向共产主义制度过渡的历史必然性作为科学的和革命的结论。这部划时代的巨著,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和科学相结合的伟大典范。这部著作,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的实质。同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一切非无产阶级的经济学说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彻底完成了政治经济学的革命,创建了人类历史上真正科学的政治经济学。在马克思之后,恩格斯和列宁等无产阶级理论家进一步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状况,把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不断地推进到新的高度。迄今为止,马克思的《资本论》仍然是我们进行经济学研究的基础性著作。
《帝国主义论》
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全称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于1916年4月出版。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新的特征,即生产的集中和资本的集中。当时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与第二国际的理论家们都不能从整体上把握这些新特征,不了解它们是整个制度的一部分,而是将它们割裂开来分析,这样势必对已经到来的资本主义新阶段——帝国主义阶段熟视无睹。为了对这种糊涂认识及时加以澄清纠正,以免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产生有害影响,列宁连续写下了《第二国际的破产》、《论欧洲联邦口号》等文章,对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进行初步概括,批判了考茨基刚刚出笼的“超帝国主义论”。1916年初,列宁又在苏黎世州立图书馆阅读了大量资料,记了15本有关帝国主义的笔记,随后写成了《帝国主义论》。在《帝国主义论》中,列宁总结了《资本论》出版后资本主义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情况,全面地、透彻地分析了帝国主义的矛盾、特征与本质,揭示了帝国主义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规律。
首先,列宁全面揭示了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列宁从剖析帝国主义的现实表现出发,深刻揭示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是垄断资本主义,揭示了金融资本的形成历史及其主要内容。
此外,列宁还通过分析资本输出、国际垄断同盟以及殖民制度等现象,深刻揭示了帝国主义就是战争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精辟地概括了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其次,列宁深刻地阐明了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列宁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中揭示出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从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中总结出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从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中指出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最后,列宁彻底地批判了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论”,指出考茨基把帝国主义的政治同它的经济基础割裂开来,把政治上的垄断制同经济上的垄断割裂开来,这不仅是形而上学的,而且是唯心主义的。与此同时,在帝国主义的根源问题上,列宁驳斥了考茨基关于帝国主义是工业资本的产物,是工业与农业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等谬论,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垄断是帝国主义最深刻的根源。
《帝国主义论》一书具有划时代意义,它使人们对资本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理论的全面创立,是《资本论》在新时代的真正续篇。
《建国方略》
《建国方略》是孙中山的主要著作,包括《心理建设》、《物质建设》和《社会建设》,分别写成于1917~1919年,共约23万字。
《心理建设》即《孙文学说》集中反映了孙中山的哲学思想。孙中山认为,民国以来革命事业屡遭挫折的重要原因,是革命党人对于革命宗旨和革命方略或信仰不笃,或奉行为力,其根源则是“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思想认识错误;只有破除这种“心理之大敌”,才能使自己的学说和主义为国人理解和奉行,取得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在该书中孙中山以饮食、用钱、作文等十事为例,指出“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即“知易行难”的错谬,阐述其“知之惟艰,行之非艰”,即“知难行易”观的哲学思想,认为这是“宇宙之真理”,因为不知亦能行,能知更能行,人类不正由于有先知者先觉者创造发明于先,又有后知后觉者仿效推广和不知不觉者竭力乐于后,故能成就多少丰功伟绩。他号召国人破除“知易行难”的迷信,在革命理论指导下,知而行之,建设一个“世界最文明进步之中华民国”。
《物质建设》即《实业计划》是《建国方略》中的主要部分。孙中山早年即抱着“振兴中华”、“必使我国人人皆享福乐而后快”的崇高愿望投身革命。1917~1918年,一战行将结束,孙中山预计交战国双方因停战而必将有大量资金、机器和熟练劳工过剩,如能吸引其投向中国,将是发展中国实业的“绝无仅有之机会”,于是“从事研究国际
共同发展中国实业,而成此六种计划”,即《实业计划》。这六种计划是:第一计划为建筑北方六港于直隶湾(即渤海湾)及由港至西北极端之铁路系统;开浚运河,移民蒙古、新疆,开发山西煤铁矿源等。第二计划以建筑东方大港(即杭州湾之乍浦)为中心,整治长江航道,建设内河商埠,创建大型土敏土(即水泥)厂。第三计划以建设南方大港(即广州)为主,改良广州水路系统,建设沿海商埠方略》及渔港,创立造船厂,以及建设由广州达于云、贵、川各省的西南铁路系统。第四计划为修筑除西南以外的五大铁路系统,即中央、东南、东北、西北和高原铁路系统。第五计划为发展国民生活所需之粮食、衣服、居室、印刷等工业。第六计划为开发矿冶业。
《社会建设》即《民权初步》(原名《会议通则》),共有结社、动议、修正案、动议顺序、权宜及秩序5卷,计20章158条,系统解释行使初步民权即集会手续及方法,并提供若干具体操作范例。孙中山在序言中指出,民权主义的目标是使国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即使中国成为民有、民治、民享的“纯粹之民国”,故民权发达与否,关系着民国前途之安危。于是他参酌西国议学之书数种,著为《民权初步》,“以教国民行民权之第一步也”。
孙中山写作《建国方略》的1918~1919年,正值他领导的护法运动受挫,退居上海,痛感“革命主义未行,革命目的未达”,更“未睹建设事业之进行”。他苦闷而不颓唐,于是潜心著述,总结过去,规划未来,希望自己的学说重新唤起和武装革命党人和国民的心性,知而践行,建设一个民主的现代化的新中国。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建国方略》并没有成为现实,但它体现的孙中山的爱国情怀和诸多有理论价值的思想,仍然是我们今天的宝贵精神财富。
《论十大关系》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在讲话中,毛泽东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好十大方面的关系。
1.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毛泽东根据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借鉴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正确处理重、轻、农的关系问题。第一,毛泽东明确指出:“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因为重工业是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是现代生产力的基本物质条件。只有重工业发展,才能为农业和轻工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最先进的设备。第二,毛泽东在强调重工业是重点的同时着重讲了重工业对农业、轻工业发展的依赖关系。他认为,重工业发展依赖农业、轻工业提供生活必需品,特别是粮食;重工业依赖于农业和轻工业提供资金,也依赖农业、轻工
业提供市场。第三,毛泽东提出了加快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即用多发展一些农业和轻工业的办法,来加快重工业的发展。
2.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毛泽东提出:“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新的工业大部分应当摆在内地,使工业布局逐步平衡并且利于备战,这是毫无疑义的。”调整工业布局,大力发展内地工业,也不能因此忽视沿海工业的发展。“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好好地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老底子,可以使我们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如果采取消极态度,就会妨碍内地工业的迅速发展。”
3.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关于两者的关系,毛泽东提出用多搞经济建设的办法来加强国防建设的方针。毛泽东首先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提出,“国防不可不有”。加强国防建设,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安全稳定环境的必然要求。怎样加强国防建设呢?“可靠的办法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础,只有经济建设搞好了,才能为国防建设和军队提供先进的物质技术装备和资金。离开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4.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毛泽东在这里论述的是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实质问题是论证生产和分配的关系。国民收入中的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关系,是涉及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毛泽东指出,对这些关系都要处理好,“为此,就不能只顾一头,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
在正确处理三者关系上,毛泽东确定了一个基本政策,就是三者利益兼顾,国家的税收、集体的积累、个人的生活这三方面要处理好,要有一个合适的比例。
5.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两者关系实际上是一个权利关系,即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关系,这涉及到经济管理体制和政治管理体制的问题。在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毛泽东提出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方针,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
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
6.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在处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上,我们的政策是: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要反对大汉族主义,又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诚心诚意地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巩固各民族的团结,共同努力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在该节的论述中,毛泽东进一步阐述了我们党的民族政策,提出了正确处理各民族关系的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
7.党和非党的关系
两者的关系即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我们有意识地留下民主党派,让他们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对他们采取又团结又斗争的方针。一切善意地向我们提意见的民主人士,我们都要团结。”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如此”。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坚持这一方针。
8.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在正确处理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上,毛泽东的想法是:肯定成绩,认清现状,执行政策,即肯定解放初期的镇反是必须的;目前还有反革命分子,但已经大为减少;今后社会上镇压反革命,要少捉少杀。毛泽东处理革命和反革命关系的立足点是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他说,“反革命可不可以转变? 在我国的条件下,他们中间的大多数将来会有不同程度的转变。由于我们采取了正确的政策,现在就有不少反革命被改造成不反革命了,有些人还做了一些有益的事。”
9.是非关系
正确处理是非问题,毛泽东提出了两条原则;第一,是非一定要搞清楚;第二,对犯错误的同志,“一要看,二要帮”。毛泽东认为,对待犯错误的同志的正确态度,是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允许他们继续革命。这是团结全党的方针,我们必须坚持。
10.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这一节中,毛泽东论述了我们在向外国学习时应采取的正确态度和方针。在对待中国和外国关系上我们态度和方针是:一切国家,一切民族的长处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加分析地一概排斥或一概照搬,这二者“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都对我们的事业不利”。
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包含了丰富的思想,不仅当时成为中共八大的指导方针,而且成为邓小平理论的直接理论来源。该著作对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仍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国富论》
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 主要研究促进或妨碍国民财富发展的原因,论证资本主义制度比封建制度更能促进财富的生产。它的中心思想是基于人性论和自利心的自由放任思想,也就是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强烈反对重商主义政策。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全书上下两卷,共分5篇32章。在“序论及全书设计”里,斯密开宗明义地指出,所谓国民财富,就是指供给国民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
第一篇“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中,首先说明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国民财富,进而分析了分工的原因和交换,认为人们天生有互通有无的倾向,由于交换必须借助货币这个媒介才能顺利进行,因此跟着阐述了货币的起源和机能,由此又引出了价格和价值问题,考察了衡量价值尺度和价格的构成和变动。随后研究了工资、利润和地租的性质及其变动规律。
第二篇“论资财的性质及其蓄积和用途”,研究了资本的性质、构成、积累和用途。在这里最先明确地说明资本的构成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论述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区别,资本的各种形态即借贷资本、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之间的区别。这两篇包括了斯密所建立的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第三篇“论不同国家中财富的不同发展阶段”考察了罗马帝国崩溃之后中世纪欧洲农业的衰落和城市的兴起,分析了商业城市的发展怎样促进农村的繁荣。从历史发展中得出经济要发展,国民财富要增长,全靠有一个自由的社会制度的结论。
第四篇“论政治经济学体系”,即评论各种经济学说,主要批判重商主义政策,也评论了重农学派的一些观点,在批判中进一步论述了经济自由主义的重要意义。
第五篇“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论述了政府的职能及国家财政收支对增进国民财富的影响,比较详细地论述了
国家财政的各项开支及其来源,提出了赋税的四项原则。
《国富论》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许多方面的经济理论,但时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来说,最重要的贡献还在于他所论述的劳动价值论和三个阶级三种收入的学说以及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同时,《国富论》表现出斯密研究经济方法的二重性:一方面试图探索资产阶级社会经济的内部联系;另一方面又只描述资产介级社会经济的表面现象。这对后来经济学说的发展产生了两中不同的影响,他理论中的科学的东西,尤其是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来源的理论,为李嘉图所继承和发展,并在马克思手中得到了革命的改造。相反,斯密理论中那些庸俗的成分,则为以后的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的发展打开了大门。但不可否认的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汇集和大大发展了在他以前一个多世纪以来经济思想的优秀成果,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方法、范围和内容作了全新的带有创造性的阐述,使政治经济学这门“最古老而又最新颖的艺术”第一次成为真正独立的科学。正是因为这样,《国富论》才成为一部继往开来的划时代的伟大著作。
在我国,斯密的《国富论》也是有影响的。早在19世纪末,我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就把它译成中文,于1902年以《原富》的书名出版,并在中译本中加进了数万字的按语,结合中国的实际发挥了自己的见解。1931年,我国著名经济学家王亚南、郭大力重译此书,以《国富论》为名出版,1965年又重新修订了译本,按原著全称译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出版。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全书的基本思想,是古典学派的基于利己心的经济自由思想。全书共分32章,结构比较分散,各章之间没有严密的逻辑联系,使这部书类似一本论文集。全书大体包括三个部分。第一章到第七章涉及政治经济学原理本身的内容,其中前两章完整地论述了李嘉图的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第七章则把前六章的理论应用到国际贸易领域。第二部分从第八章到第十九章,基本上是运用前述各章的理论讨论政府各种税收对于国民产品的生产、商品价格以及对于各阶级收入的影响。第三部分即其余各章,则是根据前七章的理论评论斯密、萨伊、马尔萨斯等人的观点,并对自己的观点作进一步阐述。《原理》一书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价值理论、分配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和赋税理论。
李嘉图在本书一开头说,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费劳动量决定的,批评了斯密把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与该商品能换得(或支配)的劳动混淆起来的错误。进而区分了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直接劳动与间接劳动,修正了价值规律,认为工资的增减变化不会影响价值量,只是引起利润的反方向变化。同时提出了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两个概念,并分析了二者的变化关系。
分配问题在李嘉图的理论体系中占有特殊地位。他把分配问题当作政治经济学的主要问题来看待。李嘉图之所以强调分配问题,并不是要证明分配可以置于生产之上,而在于他本能地把分配形式看成是一定社会中的生产要素得以确定的最确切表现。他首先对工资问题作了阐述,认为决定劳动价值(工资)的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的数量不是绝对固定和恒常不变的,它在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是有变化的,在不同国家差别就更大了。他还区分了实际工资和名义工资,提出相对工资的范畴,并看到了尽管名义工资甚至实际工资有所增加的情况下,相对工资仍然可能下降。其次,在利润问题上,李嘉图论述了利润平均化的倾向,指出利润平均化是资本运动的必然结果。他还十分敏锐地揭示了工资和利润对立的事实,客观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为当时工人运动提供了理论根据。最后,在地租问题上,李嘉图肯定了级差地租的存在,还分析了级差地租的第二形态。
在国际贸易理论中,李嘉图着重阐述了两个问题:第一,他力图证明对外贸易的扩大虽然能使本国一定量的商品所能换得的外国商品的数量增加,从而使本国得以享受的商品总量增加,但却不会直接增加一国的价值总额。第二,提出了有名的比较成本说的国际价值理论。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仅可以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而且可以生产只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即具有比较有利的条件,用相对说来比较少的成本就能生产出的商品。
在赋税理论中,李嘉图分析了赋税由收入或资本负担的不同情况,并分别论述了地租税、利润税、工资税的不同效果。此外,李嘉图还对货币和资本、再生产和经济危机作了论述。
李嘉图在《原理》中所运用的研究方法还是比较严密和科学的。他基本上克服了亚当·斯密在方法上具有两重性所造成的矛盾,坚持价值决定于生产中所耗费的劳动时间。马克思后来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总结商品分析的历史时,对李嘉图在价值理论上的贡献作了肯定的评价。他说“作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李嘉图把交换价值决定于劳动时间这一规定作了最透彻的表述和发挥”。他在一系列理论问题的探索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最终创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材料。但由于资产阶级世界观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制约,李嘉图未能消除古典经济学家的理论缺陷。在再生产问题上,几乎毫无批判地接受了斯密关于价值分解为三种收入的教条,在经济危机问题上,不加分析地接受了“萨伊定律”,否认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尽管如此,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仍不失为经济学史上一本名著。
《经济学原理》
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以均衡价格为核心,分为消费论、生产论、交换论和分配论四大部分。除第一版和第八版两著者序言外,全书共分上下两卷16篇55章,另外还有13种附录。
在第一版序言中,马歇尔着重阐述了本书的一个特点,即“注意对连续原理的各种运用”,即把许多相关的经济范畴看成只是程度上的差别,又可互相决定,并对经济学著作中如何使用数学符号和图表作了说明。在第八版序言中,阐述了本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研究方法,主要颂扬了边际增量分析的普遍重要性,论述了局部均衡方法的正确和必要,还论述了纯数学在经济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与明显局限。
导言篇进一步全面论述了以上问题。指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及人类欲望关系的一门应用科学,其目的在于解救贫困和增进福利。在谈到经济学实质时,他强调了用货币间接衡量人类情感和动机的重要思想,同时也提到这种衡量的局限条件。继而他认为人类从事经济活动基于两种动机:追求“满足”以促进人类的某种经济行为;避免“牺牲”则制约人类的某种经济行为。他用这两种心理因素来解释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此外,还论述了经济研究的目的在于获取经济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篇主要对若干基本概念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后面的理论阐发提供分析基础。主要涉及的概念有:财富、生产、消费、劳动、必需品、收入、资本等。
第三篇“论欲望及其满足”,进行了需求与消费的研究。马歇尔的需求研究以欲望为出发点,认为需求是欲望的满足,而人的欲望是由效用来满足的。他提出了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等概念,并提出需求一般规律:需要的数量随着价格的下跌而增大,并随着价格的上涨而减少。进一步又论述了需求弹性和消费者剩余等问题。
第四篇马歇尔阐述了他的供给理论,也即生产理论。他主要研究生产要素的供给及其变动的规律。他把生产要素分为土地、劳动、资本和组织四类,并分别论述了它们的供给变动规律。之后得出供给的一般规律:价格高则供给多,价格低则供给少。同时也谈到了供给弹性。第五篇,着重论述他的价值理论——均衡价格论。马歇尔认为市场价格决定于供需双方的力量均衡。决定需求一方的力量是某一商品的边际效用,决定供给一方的力量是生产某一商品的边际生产费用。供求均衡形成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并且这种均衡是稳定的。他进而引进了时间因素,区分了暂时、短期、长期三种情况,认为时间长短不同,需求和供给方面对决定均衡价格的影响是不同的。最后马歇尔还研究了垄断理论。
最后一篇讲的是分配理论,以四大生产要素为主体,阐述了它们的价格决定问题,这样就把分配问题转为生产要素各自的均衡价格问题。他将工资看作是劳动的均衡价格,利息是利用资本的均衡价格,利润是企业家组织能力的均衡价格,地租是利用土地的均衡价格。马歇尔经济学说体系的最大特点是折衷主义。他不仅承袭了19世纪上半叶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生产论”、“效用论”、“供求论”、“生产费用论”、“节欲论”和“三位一体公式”等庸俗经济理论,而且吸收了19世纪末出现的“边际效用”等新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这些理论同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
值论是背道而驰的,我们应对其进行分析和批判。但同时,书中的某些合理因素,特别是某些分析方法对我们也是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
《经济学原理》一书在西方流行了近半个世纪,是一本权威性的教科书。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以及关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分析,至今仍然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微观经济分析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即使是发动了一场经济学革命的凯恩斯理论,也仍然接受了它的不少东西。而在第二次大战后流行的萨缪尔逊的《经济学》教科书,则干脆将马歇尔该书的基本内容综合进自己的理论体系。此外,自60年代末以来流行在英美等国的现代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的基本观点,都是师承马歇尔的经济理论的。可见该书对现代西方经济学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经济学和公共目标》
加尔布雷斯的《经济学和公共目标》全书共分5篇,31章。第一篇“大森林”为全书引言,指出经济体系的目标如何被新古典学派理论模式所歪曲,认为经济体系分为计划系统和市场系统,新古典派把计划系统的目的偷换成“公共目标”,加剧了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第二篇具体分析市场系统的特点及其所处困境。第三篇对计划系统的特征进行了多方面剖析,由此,考察了当代垄断资本的各种表现及发展趋势。第四篇对第二、第三两篇进行总结,比较分析了计划系统和市场系统的矛盾冲突,提示了两者的不平衡发展状况,为市场系统的处境鸣不平,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面临的问题进行归结。第五篇“改革通论”集中讨论了如何解决资本主义社会面临的问题,阐述作者的改革方案,探索了实现“公共目标”的途径。
1.“大森林”
本篇分五章。在第一章,作者开宗明义地指出:最好的经济体系是对人们所最需要的商品和劳务作最大限度地供应的体系,也就是说,经济体系的公共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的需要。经济体系是由一系列组织所构成的连续的统一体。其中,有些组织规模之大足以控制个人和政府的活动。这种控制适应的是组织自身的发展目标,不是公共目标。正统经济学教导人们相信,组织的目标就是公众的目标,说服人们改变个人的信念,使之顺从组织目标的实现。在第二、第三两章,作者分析批判了新古典学派的理论模式。在最后一章,作者概述了他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基本看法。他认为,现代资本主义大公司的存在,不仅可以决定价格,控制生产,而且会使经济社会本身的性质发生变化。此外,随着企业组织扩大,组织的权力逐步从资本所有者转移到公司的专家组合中,从而使组织目标有了改变。接着他把现代美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划分成市场系统和计划系统两部分,并分别进行了分析。
2.“市场系统”
作者对市场系统特征的分析,是从讨论小型企业存在的原因开始的。他认为,众多的小型企业的存在和发展,是由于某些业务在地区上分散,且无法实行标准化所造成的。在第七章,作者以市场系统与艺术的关系说明小型企业存在的必要性,指出小型企业受歧视和受排挤的地位,进而解释了市场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自我剥削。他认为,在大型企业中,人们按照规章工作,作息时间有明确规定,工作有定额。而小型企业中,企业家不能像大公司把较高的工资成本通过价格转嫁给公众,他在工作时间上没有什么章程限制,只有用更长的时间或更加刻苦、更加智巧的方式来工作,才能抵消大公司所占优势。这样,就降低了所花费的有效劳力的单位报酬,使小企业企业家报酬低于整个经济体系的一般水平,即“自我剥削”。
3.“计划系统”
作者首先给组织下定义说,“组织是用几个人或许多人的比较专业化的努力或知识,来代替独个人的这种努力或知识的一项措施”。经济体系中的这个部分的企业为数不多,但规模非常大,这是最突出的一个特征。新古典派没有揭示这个特征。作者断言,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权力会由资本所有者转移到专家组合手中。一旦专家组合掌握权力,就会使公司目标发生变化,利润最大化不再是公司的主要目标,专家组合会使用权力来满足自身利益和目标。
作者指出,专家组合行使权力有两个目标。一是保护性目标,就是求取公司的生存,保证有一个基本稳定的收益水平,以防止股东和债权人把专家组合成员排挤出去。二是积极性目标,指公司的发展。发展是大企业组成的计划系统的主要目标,因为公司越发展,越有助于专家组合成员取得晋升和成名的各种机会。接着他具体分析了专家组合行使权力的几种方式:规定价格、控制成本、说服消费者、技术革新、影响政府政策及跨国联营。
4.“两个系统”
第四篇作者在前两篇基础上,对前两篇进行总结,归纳了计划系统和市场系统的差异,进而指出,计划系统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会受到衰退或萧条和通货膨胀的影响,这种不稳定因素产生于计划系统,却会流向自我纠正的市场系统,给后者造成更大的损害。他以通货膨胀为例,论证了现代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是如何产生并影响经济体系的。他认为,检验经济思想的标准,是看它能否解答当代社会所焦虑的问题。根据这一标准,作者列举了十大社会问题,并对这些问题逐一分析。认为新古典派的理论无法解答这些问题,只有他自己在本书中阐明的观点,与人们所焦虑的一切相投合,是对社会弊端的诊断。因为这些弊端已构成经济体系的一部分,所以,改革不是从法律和政府开始的,而发端于对经济的正确分析。
5.“改革通论”
本篇是全书的重点,是作者用来阐述自己的社会改革方案的。他认为,“对现代经济社会的改革,应当是直接从经济病态的诊断中来”,脱离实际的改革会演变成荒谬的结果。首先,他批评了新自由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的改革策略,认为他们的政策并不能解决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他提出自己的改革方案,认为,改革首先必须争取三个“解放”:(1)信念解放,即首先要使公众从已有的信念中解放出来,为他们自己的目标而反对专家组合和计划系统的目标。必须否定“计划系统的目标就是全体公众的目标,计划系统所做的一切都与幸福和善意分不开的信念”。(2)妇女解放。改革必须使妇女与男子享有同等权力,使妇女从单纯的消费管理中解放出来,会引起一系列深远的社会效应,使经济体系趋于平衡。(3)政府解放。作者认为,政府既是改革中起作用的机构,同时又是改革的主要对象,改革的任务之一,就是使政府脱离计划系统的控制,使政府辨明和追求公共利益,不致成为计划系统意念的表达者。一旦具备了“公共识力”和政府解放,就有必要和可能从七个方面开展改革:使经济体系内的权力趋于均等;使计划系统内部收入均等化;实行“新社会主义”;使计划系统目标与公共目标趋于一致;控制政府开支,以保证适应公共目标;消除计划系统内一贯存在的通货收缩和通货膨胀倾向;使行业间保持协作,以保证各部门的生产协调地发展。
作者在本书中系统阐述了他的“二元体系论”,提出了以“信念解放”为起点的一整套社会改革方案,从而把以往制度经济学对大公司权力结构的局部分析,推进到对社会经济结构的全面分析。
《现代经济学导论》
琼·罗宾逊与约翰·伊特韦尔合写的《现代经济学导论》被认为是按照新剑桥学派理论观点阐述经济问题的一本入门书。全书除前言外共分三篇:经济学说、分析、现代问题。
1.经济学说
第一篇环绕财富、价格、货币、社会正义和有效需求等问题,扼要论述了从18世纪到现在为止的经济学说。作者强调指出,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会引起经济学说的发展,任何一种经济学说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都是为当时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服务的。“重商主义者是海外贸易商的拥护者;重农主义者维护地主的利益;亚当·斯密和李嘉图则相信资本家(他们赚取利润,为的是进行再投资,扩大生产)。马克思把他们的论点倒过来为工人辩护。现在马歇尔站出来充当食利者的战士……”接着,作者对各种经济学说作了历史的考察。
2.分析
第二篇是对第一篇分析要点的说明和阐释,主要是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也是全书的重点,共分十一章。
第一章,作者提出一个农业生产模型。采用斯拉法《用商品生产商品》一书的论证方法,并得出结论:“在一切情形下,较高的利润率意味着净产品价值中的较高利润份额和在劳动成本意义上的工资的较低份额,因为在既定货币工资下,一个较高的利润率导致较高的货币价格。一般地说,过去成本低,实际工资率也低,虽然它不一定是按同一比例表现它。”作者接着指出经济增长中收入分配变动趋势:利润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工资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却越来越小。所以,经济增长不利于工资收入者而有利于利润收入者,工资在国民收入中相对比例的下降是必然的。第二章到第十章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作者认为,资本是不可测度的量值,因而资本边际生产率的概念是没有意义的。分配理论不能以边际生产力理论为基础,而要以价值理论为基础。分配理论与价值是不可分离的,没有对价值理论的探讨,就不可能解决分配问题。分配不是取决于边际生产力。接着,作者提出一个工业生产模型,分析说明了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指出,利润是由资本家的消费和投资的决策所决定的,而不是相反,即不是资本家赚得的利润决定他们的消费和投资。这就是卡莱茨基提出的:在资本积累的动态过程中,“工人花费他们所得到的东西,资本家得到他们所花费的东西”。接着作者又分析了技术变革的影响。第六章分析了商品价格及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涉及了微观经济学的大部分内容。第七章研究了利润率并提出其经济增长模型。第八、九、十章分别论述了金融、经济增长及国际收支等问题。最后一章是关于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的理论问题。本章中的马克思的再生产图式和社会主义计划有密切关系。计划经济的一切目标中最紧迫的是积累和提高生产率。
3.现代问题
第三篇分析了当前世界范围内的一些经济问题。本篇首先探讨了资本主义的就业问题。认为,工人失业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的滞胀。通货膨胀使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激化。虽然资本主义国家目前仍然不断创造经济奇迹,但从长远观点来看,经济状况在开始好转以前肯定还要恶化下去。其次探讨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贸易、农业和计划问题及第三世界国家的就业、资金和技术等问题。指出,社会主义必须改革传统只重工业发展不重消费的制度,取消政府对企业的一些限制,使企业领导人关心生产,鼓励首创精神;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使职工关心生产、关心企业。同时,作者也对第三世界国家面临的问题表示了关注。
本书论述了18世纪以来的经济学说,并对各经济学流派作了较为中肯的分析与评述,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观点及模型,论述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最后,又对现实国家面临的重要经济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作为一本优秀的经济学入门教科书,对当代大学生,特别是经济系的大学生来说,确有阅读之必要。
《经济学》
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全书共分6编43章。
第一编“基本经济概念和国民收入”,主要介绍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国民收入理论,论述为分析现代经济生活的根本事实和制度所必需的基本工具,为以后各编、章的论述提供方法论的基础和背景资料。
第二编“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其波动”是对凯恩斯的《通论》的阐述和发挥。主要围绕着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关于经济稳定和增长的理论,分析繁荣与萧条的原因,包括储蓄和投资的过程如何相互发生作用来决定价格、收入和就业水平,国家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如何控制和协调经济活动的稳步增长等。他还提出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即通过宏观需求的调控来实现既无通货膨胀,又无失业的经济稳定发展的政策主张。
第三编“国民产品的组成和价格决定”,主要介绍了现代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包括均衡价格论,供需在农业上的应用、需求和效用论,竞争条件下的供给、对成本和长期供给的分析,最大利润的均衡,垄断以及不完全竞争和反托拉斯政策等。
第四编“收入分配: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围绕收入的分配理论问题,依据古典经济学的边际生产力论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价格决定生产要素的供给学说,阐述要素的价格决定和报酬分配。重点是生产论和边际产品,地租和其他资源的定价,工资、利息和资本,利润和动力等。
第五编“国际贸易和财政”,主要阐述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政策,运用宏观和微观经济理论分析现实的国际经济问题,寻找解决的途径。内容包括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贸易和相对有利条件论,保护关税,限额和自由贸易,目前的国际经济问题等。
第六编“当前经济问题”在本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主要论述了低收入的国家的成长分析和发展,生活质量,消除污染和城市祸害,种族和性别歧视,在过分拥挤的世界上的能源不足和资源枯竭,减少贫穷和经济上的不平等,治疗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等当代最基本的经济问题。探讨了经济增长的趋势,提出了福利经济的一系列重要问题,评论了各派经济理论,比较考察了各种可供选择的经济制度。
《经济学》是一部概括性的著作,它是西方经济学界在各个主要领域或若干重大命题方面的研究成果的综合反映。从某种意义上讲,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一书是自凯恩斯的《通论》一书出版以来,经济学史上“当前世界最畅销的”、“影响最大”的著作。它广泛涉及了西方经济学的所有领域,除西方经济理论’为核心之外,还包括财政学、会计学、经济统计、货币银行学、劳动经济学、经济计量学、经济思想史、发展经济学、比较经济制度、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等多门相关学科。可以说,《经济学》是一本了解西方经济理论动向和研究进展的必读之书。该书的另一个特点是适应了垄断资产阶级新的要求,从理论上、方法上和政策主张上分别对凯恩斯经济学加以补充和修正,将凯恩斯经济学
与新古典经济学综合为一体,完成了新古典派的综合,将传统的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与现代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联系起来,并吸收了反凯恩斯主义学派,如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的一些思想政策,被称为是“新古典综合派”。
《各国经济增长》
库兹涅茨的《各国经济增长》集中反映了他在尽可能多的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国民收入和总产值的统计资料的基础上, 进行的各国现代经济增长特征和原因的比较研究。全书共分七章。第一、二章分别探讨现代经济的高增长特征及其主要原因;第三、四两章和第五、六两章,各从截面材料和长期趋势分析两个方面,分别探讨现代经济增长过程中,生产的产值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变化特征;最后,第七章对全书结论作概要,又对现代经济总体的高增长率和生产结构的高改变率间的相互联系作讨论。全书分析了49个统计表格,对现代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数量特征作了多方面的研究,总结了一个有丰富内容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型。库兹涅茨经济增长学说的主要论点和内容有:
1 十分重视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把它看作是高比率的总量增长和高比率的结构变化的源泉。但是在他看来,科学技术进步只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它必须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市场需求、制度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因素相结合,才构成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
2 现代经济增长的特点是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平均每人产值的迅速增长相结合。在平均每人产值的增长中,由资源投入量的增加所带来的产值增加部分越来越小,资源投入质量上的改善在经济增长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3 随着经济的增长,A部门(农业、林业、渔业、猎业)在经济中的比重趋于下降,工业部门(矿业、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电力、煤气、供水)在经济中的比重趋于上升,S部门(贸易、银行、不动产、各种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总的来说趋于上升,但不太稳定。据库兹涅茨分析,产业结构的这种变化趋势是由科学技术以及随经济增长而来的消费结构、外贸结构、收入分配的变化所引起的。
4 随着经济的增长,劳动的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趋于上升,财产的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趋于下降。同时,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也趋于下降,收入分配出现了平均化现象。据库兹涅茨解释:收入平均化的趋势是由各部门间生产率差别的缩小、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以及各项立法和制度方面的变革所造成的。
5 随着经济的增长,产品使用结构出现下述变化趋势;政府的消费支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趋于上升,国民总资本形成,即全国的储蓄量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趋于上升,个人的消费支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趋于下
降。在他看来,科学技术的变化,都市化、价值观念的变化是影响消费结构变化的因素。
6 库兹涅茨认为,不发达国家经济落后的原因在于它们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制度方面的因素。不发达国家的大量人口被束缚在生产力低下的、按传统方式经营的农业部门,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制造业在经济中的过小比重使发达国家不能充分得到规模经济的好处。另外,独裁统治、政治上的不稳定和缺乏应有的制度变革也是影响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库兹涅茨在西方经济学家界有着重要的影响,他在经济周期、国民收入核算和经济增长等研究领域里具有一定的学术成就。但是,作为一个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库兹涅茨不可避免地带有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他对经济增长的研究并未揭示资本主义发展的实质和动力,他为资本主义所作的辩护是我们应该予以揭露与批判的。
《投入产出经济学》
《投入产出经济学》由里昂惕夫在1947年至1965年期间先后发表的多篇论文汇集而成。在这些论文里,里昂惕夫用通俗易懂的非技术语言,向公众阐述自己建立的投入产出方法,并通过若干实例,说明了这种研究方法是怎样用于解决具体经济问题的。本书出版后,受到了政府和企业界的重视,有力地推动了投入产出方法的普及和应用。
从内容上看,全书11篇论文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在技术上介绍了投入产出方法,由浅入深地解释了投入产出法的基本思路和构造投入产出模型的主要程序。里昂惕夫指出,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都可以被描述为一个由许多性质不同的但又相互发生联系的生产和消费所构成的体系。从经济学上说,投入产出法是依据西方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理论,研究各部门的活动在数量上的相互联系;从数学上说,投入产出法是使用一套方程组来描述经济体系内部复杂的结构关系。里昂惕夫把一个部门为制造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如土地、劳动、资本统称为“投入”,而将它制造出来的产品称为“产出”。任何一个部门的生产需要依靠其他生产部门的产品作为它的投入物,同时该部门生产的总产品又可分解为不同生产部门所需要的投入物和最终消费需求。所以,抽象地看,各不同经济部门之间的联系就是各种产品在它们之间循环流转所形成的投入一产出关系。里昂惕夫还列举了一个三部门投入产出表的简单例子,并把它扩展成几个产业的多部门投入产出表。
第二部分是投入产出方法的应用实例。《国内生产和对外贸易:美国贸易地位的再审查》、《要素比例和美国贸易的结构》、《裁军的经济影响》、《削减军备对各部门各地区的经济影响》等论文有力证明了投入产出方法在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方面的实用价值。特别是在国际贸易问题上,里昂惕夫依据美国经济1947年的投入产出表进行分析,提出“美国参与国际分工是以劳动集约度高而不是以资本集约度高的生产专门化为基础的。换句话说,这个国家进行对外
贸易是为了节约它的资本并解决其劳动力过剩问题,而不是相反”,这与在逻辑上似乎十分严密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比较成本理论大相径庭,在经济学史上成为有名的“里昂惕夫悖论”。这大大促进了当代西方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和国际贸易等方面的理论发展。
第三部分的三篇论文,从政策建议的角度,说明了投入产出方法的作用。它指出,投入产出方法可以改进预测工作,提高预测的成功率,并且是联系经济理论和实际的桥梁,可以更好地反映工资、利润、税收与物价之间的连锁关系。此外,对经济结构进行比较分析也有重大意义。
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经济预测和制定计划。它既可用于预测和计划以私营业为主的分散决策的市场经济,也可用于预测和计划以公有制为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前,全世界已有近百个国家相继编制了不同年份的投入产出表。联合国于1968年推荐将投入产出表作为西方国民核算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曾于1975年开始编制了1973年的包括61种产品的实物型投入产出表。
投入产出方法注重数学分析,里昂惕夫认为数学分析“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这种说法无疑是错误的。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研究数学关系的重要性。计划工作必须高度重视经济活动的数量变动,经济计划必须要有数量的准确性。在这方面,投入产出分析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最优货币数量和其他论文》
弗里德曼的《最优货币数量和其他论文》一书的主要内容:
1.新货币数量论
作者在本书《货币数量论——一个重新表述》一文中提出了不同于传统货币数量论的新理论。他认为,货币是财富或资产的一种形式,持有货币是人们持有财富的一种方式。他把财富分成五种形式:货币、公债、股权资产、非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人们将自己的全部财富分成以上述财富形式各持有一定比例,并使财富配置效用极大化。其货币需求函数可表述为:
M/P;f(y/P,w;r/d,re,(1/p)·(dp/dt);M)
其中,rd是债券的收益率,re代表股票的收益率,(1/p)·(dp/dt)代表预期的价格变动率。价格变动率是实际
财产收益率的一个重要成分。w表示非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比率。y表示人们持各种形式财富的“持久收入”。M表示其他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因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M实质上取决于该货币量所能支配的实物资产,所以可以把M除以p,表示人们对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而总收入y除以p则表示实际收入。弗里德曼认为,货币供给的变动大多来自自主性因素,即使在极端不稳定的情况下,货币需求函数也极其稳定。货币需求的变动是由持久收入变动决定的。长期里,货币需求量的增长率快于持久收入的增长率。
弗里德曼区分了名义货币数量和实际货币数量。他认为,人们重视的不是他们所持有的名义货币数量,而是他们所持有的实际货币数量。一国名义货币供给量是由其中央银行决定的,可以经常变化。而实际货币数量则不能随意改变,它是由全体消费者、生产者和货币持有者共同决定的。名义货币数量的变化,短期内可以影响产量,但长期内,只能影响价格。关于通货膨胀,他认为纯粹是一种货币现象。政府发行货币过多,使货币供给量增长率超过产出的增长率,是造成通货膨胀的最终原因。其他非货币因素,如工资上涨、成本推进、财政赤字等,如果它们并没有使政府多印钞票,也不会引起通货膨胀。
2.自然率假说
弗里德曼把使价格长期稳定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它是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下,由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动调节确定的失业率,即充分就业时的磨擦失业率和自愿失业率之和。他认为,自然失业率(或自然就业率)的高低取决于实际经济社会因素,如技术水平、市场结构、资源数量、风俗习惯等。除非受外界因素干扰,就业量处于自然率水平,既不会产生通货膨胀,也不会产生通货紧缩。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后,资本主义经济会暂时偏离自然率状态,但最终必然自动趋于自然率水平。
新货币数量论和自然率假说构成了弗里德曼经济学说的理论基础。接着他提出了自己的政策建议。
1.反对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
权衡使用或逆经济运动风向而动的财政货币政策是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的主要政策工具。以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主义认为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是无效的,权衡使用的货币政策由于其时间滞后性也难以实现政策目标。因为旨在刺激总需求的扩张性财政政策难以适度把握,一旦扩张力度过大,其后果是严重的通货膨胀,在人们对其未预测到之前,它可能在短期内增加就业,一旦人们调整预期,失业率就会恢复到自然率水平。并且长期使用扩张性财政政策,还会产生政府支出扩大挤出私人支出的“挤出效应”。其次,货币政策可能有助于抵消经济体系内其他因素引起的干扰,但由于从发现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到政策实施产生效果,需要很长时间,往往是待政策出来或实施
时,经济运行早已发生变化,从而政策失去针对性。因此,弗里德曼反对对宏观经济进行所谓的“积极干预”。
2.推崇“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
所谓“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是指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货币供给量以一个固定比率增长的货币政策。其特点是排除了其他货币政策手段,如利率、法定准备金率等,而把控制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手段。弗里德曼主张,货币供给量增长率按平均国民收入增长率来确定,这样可保证最终产品的一般价格水平处于稳定状态。
《产业组织》
施蒂格勒的《产业组织》(1968)一书的主要内容:
1.信息经济学
人们关于市场诸条件的知识不完全,历来被认为是实现竞争的阻碍因素。知识的不完全来自信息的不完全。比如,按传统观点,如果竞争充分实现,一种没有任何差异的商品价格处处相等。但现实中,价格却总是有差异的,这是因为那些付了较高价格的消费者不知道还有更低的价格存在。
作者从追求效用极大的经济人假定出发,分析了获取信息的理性行为。由于现实中存在价格不同的同一商品,经济人会不断搜索信息,力图以最低价格购买商品。这一行为会在其搜索信息所获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停止,即达到均衡。由于不同人对其包括时间在内的搜索成本评价不同,因此,同一商品可以具有不同的价格。所以,信息不完全不是实现竞争的阻碍,而是通过竞争达到的均衡;信息完全的假定和效用极大化假定是矛盾的;实现完全信息是不经济的。这里关键是获得信息不是无成本的。作者指出,信息完全并不是实现竞争的一个必要条件。
2.进入壁垒
进入壁垒,即阻碍了新厂商进入市场的因素,历来被认为是妨碍竞争的又一重要因素。作者定义进入壁垒为“一种生产成本,这种成本是准备进入一个产业的厂商必须承担而已在该产业内的厂商无须承担的”。可见作者定义比较狭窄。通常被认为是进入壁垒的规模经济、建厂所需资本额、产品差异等,在作者看来,或不是壁垒,或虽是壁垒但大大减少了重要性。所以,由纯粹经济力量形成的壁垒是少见的,或影响不大,因此不会成为损害竞争的重要因素。而真正的壁垒多是由政府干预造成的。
3.“斯密一杨定理”
亚当·斯密提出,市场规模限制了劳动分工。1928年,A·杨认为这是经济学最重要的经济学原理之一,因此被称为“斯密一杨定理”。该定理暗含了报酬递增法则,按这一定理,随市场扩大,分工必发展,但随分工发展、专业化的提高,厂商就会成为垄断者,因而市场的扩大会削弱竞争。经济学家似乎面临困境:要么否定这一定理,否定报酬递增,要么承认垄断是不可避免的。
施蒂格勒提出了一种解决这一困境的理论。他把一厂商的生产过程进行细分,并假设报酬递增和报酬递减同时发生作用,从而最终在不违背“斯密一杨定理”的情况下维持竞争的存在。
4.规模经济
对“斯密一杨定理”的研究,使施氏得以排除市场结构由竞争变为垄断的一个威胁——分工的发展。但是,如果随生产的发展,厂商最佳规模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市场结构仍有可能形成垄断。所以,作者进而研究了规模经济问题。作者提出了“生存原则”,首创“生存检验法”,即把某一部门中的厂商按规模大小分成若干等级,计算每一等级厂商在某一时期内市场份额的变动,凡市场份额有所提高的等级便是有效率的规模,反之则反是。用这种方法来识别效率高的规模,暗含了竞争中“适者生存”的原则,所以称之为“生存检验法”。作者用这种方法考察了有关企业,发现能在竞争中壮大起来的规模差别是相当大的,即最佳规模不唯一。在相当大的领域内,规模小的厂商和规模大的厂商都是有效率的。厂商最佳规模与工厂规模、技术复杂性、研究费用支出呈正相关。
5.寡占理论
寡占是现代经济中常见的现象。在寡占合谋情况下,每个厂商最佳战略是把自己的秘密削价限制在对手不能发现的范围内,这样,一方面可以享受价格协议得以维持的好处,另一方面又可通过削价增加市场份额和赢利。施蒂格勒认为,能暴露秘密削价行为的是顾客的流动,某厂商顾客大增说明它可能在削价。秘密削价而不被对手发现的可能性在于即使没有削价也会发生顾客流动,而区分正常流动和削价引起的流动是困难的。因此,一定范围内削价引起的流动可能被认为是正常流动。所有厂商都降价,价格协议就会瓦解。因此,尽管寡占市场经常可见,但由于需求变动及消费者流动,厂商行为仍然可能是竞争性的。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凯恩斯《通论》写作的社会经济背景是30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这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广度、深度以及拖延时间之长,是资本主义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在这种严酷的经济现实面前,过去那种认为借助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自发调节力量,就会保持经常的经济活力和均衡的传统观点终于动摇了。凯恩斯不得不承认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失业,但又认为这些并不是不可治愈的痼疾。于是他在《通论》一书中提出了一套“新理论”和治疗措施。
《通论》分6篇共24章,主要阐述了凯恩斯的就业理论、利息理论、工资理论和货币理论。
凯恩斯所说的就业理论,也就是收入决定理论。他认为就业量决定于需求函数和总供给函数相交之点,该点的总需求为有效需求。在他看来,所以存在非充分就业,就因为有效需求不足。他批评“经典派”关于供给会自己创造自己需求的原理。凯恩斯假定总供给函数为已知,就业量就决定于总需求,而总需求取决于社会的消费倾向和当前的投资量。从先验的人性出发,凯恩斯得出一条所谓的基本心理规律,即一般来说消费支出的增加量低于收入的增加量,即边际消费倾向是小于1的。这样,随着产出和收入的增长,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差额,即储蓄就会不断增大。而资本的边际效率是递减的,因此消费倾向这一心理因素造成的消费需求不足,并没有为投资需求的增加所弥补。有效需求不足使经济体系在低于充分就业的水平上达到均衡。这种状况长期维持下去,经济社会不存在自动趋向充分就业的动力。这时,凯恩斯主张采取措施,刺激投资的增加,必要时,可直接增加政府的支出和公共投资,为此出现的财政赤字并不会引起总需求过多的通货膨胀。这样,总需求和总供给将在更高的就业水平达到平衡。
凯恩斯认为,投资数量是由资本边际效率和利息率决定的。在他看来,利息率的伸缩使得货币的供给与需求趋向一致。首先他将人们持有现金的动机(保持流动性)分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三类。他认为,在一定的货币供应量下,流动性偏好越强,对货币的需求越大,则利息率越高。而高利息率阻碍投资,从而影响就业率。因此,他主张增加货币供应量。但利息率降到一定水平时,又会出现流动性陷阱。因此,他认为在30年代大萧条的情况下,政府的财政政策(直接增加政府开支)比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息率以刺激私人投资)更为有效,更为必要。
对于工资问题,凯恩斯认为如果消费倾向和投资倾向不足以维持充分就业时,降低货币工资率并不能恢复充分就业,反而提高流动性偏好,使利率不能下降。因此,他主张实行一种刚性的货币工资政策,在保持货币工资不变的同时增加货币供应量,用通货膨胀的办法来降低实际工资,提高资本边际效率,从而刺激资本家的投资。
凯恩斯还对货币问题进行了论述,并阐述了一般就业理论在商业循环、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等方面的进一步应用。
凯恩斯《通论》标志着他同古典学派分道扬镳和依据反古典学派思路来建立经济理论体系。开始时以“异端”形象出现,后逐渐被西方经济学界和大学讲坛树为正统地位而被普遍接受,并对二战后西方各国经济政策产生重要和深
远影响。《通论》被称为“革命”,主要原因在于就业理论、利息理论、工资理论和货币理论几方面摒弃传统学说,开创新论,而且在分析方法上开创宏观总量分析,在政策主张方面扭转了自由放任主义、开创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新阶段。但是《通论》力图解决充分就业,而没有顾及公平就业;提出了获得较高收入的方法,而没有分析如何才能公正、合理地分配收入;探索了总量问题,但没有讨论资源分配问题。就其总体而言,凯恩斯学说体系缺乏严谨的价值论和分配论,尤其是70年代中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滞胀现象,使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发生了危机,凯恩斯主义理论和政策遭到了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和供给学派的挑战。尽管如此,凯恩斯仍不失是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三四个经济学家之一。
《新人口论》
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写于1957年。翻开这本薄薄的而又分量十足的《新人口论》,你会发现其思想与价值和我们的现实贴得这么近。到本世纪中叶为止,人口问题将一直影响着我们社会的发展。人口众多,由此带来人多地少的矛盾,能源短缺和水源不足以及人口压力产生就业难等问题,从而妨碍了生活水平和教育程度的提高,出现住房紧张及青少年犯罪等问题。因此,解决人口问题是关系到能否早日实现现代化不可忽视的问题。
马寅初正确估计了当时人口的发展状况,并以此为立足点和出发点,阐述了“新人口论”的中心论点:控制人口的数量和提高人口的素质。这一点解决了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马寅初用具体数字说明中国人口增长的速度。他说,1953年,国家曾对全国人口进行过一次深入的普查,并且得出中国人口的增长率平均每年为22‰。建国以来,国家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如:就业的人多了,组织家庭比过去容易了;妇女在产前产后都有休假,加上保健事业的发展,婴儿和母亲的死亡率大大下降;内战消灭了,人口大量死亡的现象已不存在了;还有社会环境改变了,许多尼姑、和尚也结了婚。这些条件都是人口增加得快的原因。因此,他认为中国的人口这样增长下去,50年后就是26亿。因此,他主张在实行计划经济的同时,必须实行计划生育。
为了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马寅初当时提出了他的主张:第一步要依靠普遍宣传,要破除宗嗣继承观念,破除“早生贵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封建残余思想。第二步,“待到宣传工作收到一定的效果以后,再行修改婚姻法”,实行晚婚,“大概男子25岁,女子23岁结婚是比较适当的”。第三步,如果“婚姻法修改之后,控制人口的力量还不够大,自应辅之以更严厉有效的行政力量”。在文章中,马寅初提出了“普遍宣传避孕,切忌人工流产”的观点。他认为人工流产是应该坚决反对的。他说既然已经怀孕,“人”已经形成了,“他”就应该有生的权利,把他杀掉,就是犯罪。父母杀子女,这成什么话!同时,人工流产对母亲的健康也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并且他认为,如果赞成人工堕胎,就会把避孕意识冲淡了。马寅初在文章中还特别强调“人口质量”问题。他认为,人口不仅有量的问题,还有质的问题。他把人口的数量和质量联系起来考察,说明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明确
提出要“提高知识水平”,“提高人口质量”。
以上就是马寅初“新人口论”的基本观点,然而这些主张和观点,却被一些人说成是“地地道道的马尔萨斯主义”,是“中国的马尔萨斯”。理由是马寅初把人看成是消费者,没有首先看到人是生产者,是“看口不看手”。按“人手论”的观点,人口越多,劳动力越多,生产越多,积累越多,发展越快,于是人口越多越好。这一观点今天看来已是错误的,但当时却是颇为流行的“权威”观点!其实,马寅初的“新人口论”不仅不同于马尔萨斯的人口论,而且还对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作了相当深刻的批判。他指出:“马尔萨斯的人口论的本意,就在于从理论上维护资本主义及其政府”;马尔萨斯鼓吹用战争、瘟疫和饥饿等手段来消灭现有人口,因而“肯定是反动的”;新中国成立后,生产和人民生活提高的事实,足以有力地驳斥食物按算术级数增长的谬论;提出自然条件“是有一定条件限制的,而科学的发展是无止境的”。马尔萨斯的“理论”前提早已“破了产”。粉碎“四人帮”后,经党中央批准,北京大学党委为马寅初先生彻底平反,“新人口论”也得到了应有的肯定。他提出的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的主张,从积极意义上概括了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根本方向。这不仅在当时是正确的,就是在今天,仍然对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有指导意义。
《社会主义经济论稿》
孙冶方的《社会主义经济论》全文分两部分,共八章。
第一部分生产过程。主要从个别企业角度研究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主要内容是分析直接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中人与人的相互关系,说明如何以最小的社会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满足需要的有用的效果。共分如下六章:
第一章“政治经济学如何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包括对象和方法问题),是全书的导言,论述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指出,要以人民内部矛盾学说为基础来研究生产关系,要联系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研究生产关系。劳动组织问题是生产力问题,更是生产关系问题。要反对“自然经济论”和商品货币经济论。研究方法要坚持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并批判苏联政治经济学强调研究生产关系而实际工作中却更多研究生产力的内在矛盾。
第二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主要论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过程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与资本主义生产目的的区别。他说“作为直接生产目的,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否定。资本主义生产为了利润而间接满足了需要,我们为满足需要也要利润”。指出,生产目的是由所有制决定的,物质生产中的生产关系由于所有制与资本主义不同,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也与资本主义不同。
第三章“产品与商品”。主要论述了其价值论观点。指出,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分析必须从产品开始,要理解社会
主义产品的二重性和劳动的二重性。社会主义产品仍然存在价值,是抽象劳动的凝结,不能因为全民所有制内部不存在商品而否定价值的存在,要反对“自然经济论”。如果不理解社会主义产品和劳动二重性,只从使用价值和具体劳动出发,不从使用价值和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出发分析社会主义经济,就不会明白社会主义经济的分配、流通,就无法有效地进行社会主义再生产,就无法加强经济核算和发展生产力。
第四章“货币和劳动券”。本章是对上一章的补充,认为,马克思说共产主义社会不要价值,是指不要价值形态(即交换价值),而不是价值本身。“时间的节约以及劳动时间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有计划的分配,在共同生产的基础上仍是首要的经济规律”。指出,社会主义货币本质仍是一般等价物,但已不代表市场的交换关系,而是劳动的计量单位,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劳动耗费的大小,始终应是决定价格大小的依据。
第五章“劳动过程、劳动时间和劳动生产率”。本章分析了社会主义的生产过程,仍是使用价值与价值创造的统一,并分析了劳动时间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并指出,优先发展重工业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从另一角度,利润指标更重要。”
第六章“分配原则和分配形式”。主要分析了生活资料即“必要”产品的分配。指出,最合理的按劳分配是承认不平等的平等。巩固按劳分配,就要反对平均主义,发展它,就要扩大按劳分配。除按劳分配外,一定范围内还应有按资金分配。“从经济上说,政治觉悟在生产中应表现为生产效果。政治觉悟高,有时是空的。这是客观情况。”因此,不能搞政治挂帅。
第二部分是流通过程,分两章。
第七章“流通概论”。首先,从流通概念入手,分析了生产和交换、交换和流通、交换和商品交换、流通和商品流通的关系。指出分配和流通在政治经济学上是完全不同的,并分析了在社会主义国家长期存在的“无流通论”观点形成的原因,不了解社会主义产品二重性,混淆了分配与交换的区别。指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内部的物资供应不是分配而是交换、是流通。因此,社会主义制度下也存在流通,不过不是商品流通,而是产品流通。
第八章“固定资金的周转和管理”。作者通过对固定资金(产)特点的分析,指出理解简单再生产要从使用价值和价值两方面,而不能仅从使用价值角度理解。因为自然形态(使用价值)不变,但由于固资资金(产)存在自然损耗和有形损耗,其价值已经大大降低了。并且作者认为,经济管理体制“关键是个企业管理体制问题,是怎样使企业成为真正的独立核算单位,使每个企业一方面是整个有机体中的一个细胞;另方面是一个真正的细胞,独立进行其物质代谢”。另外,作者强调技术进步,指出企业缺乏活力是“制度的毛病,不是企业的毛病”。
从上面的介绍中,可以看出,孙冶方从其独特的产品价值论出发,指出价值规律是任何社会化大生产都不可能取消的客观规律,价值是劳动花费对效用的关系,用最小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红线。在此基础上论证其效果论、企业论、流通论。这些观点,有些今天看来也许已平常,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提出这些独特观点,除具有科学的洞察力外,更需要巨大的科学勇气,更何况孙冶方的许多观点对我们今天的改革仍具有指导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