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丰台路中学初二语文学案
第七单元 《邹忌讽齐王纳谏》学案
学习目标:
1、能读准以下字音:昳、朝、窥、蔽、谤、间、期。
2、能解释以下词语:修、形貌昳丽、朝服、窥、谓……曰、孰与、及、旦日、孰视之、弗如远甚、美我、私、诚知、地方、宫妇左右、四境之内、蔽、善、面刺、过、上书、谏、谤讥、市朝、闻寡人之耳者、门庭若市、时时、间进、期年、虽、朝于齐、战胜于朝廷。
3、能把全文翻译成现代汉语,能概括本文故事情节,能用现代汉语讲述这个故事。
4、了解了解《战国策》的有关知识。
5、理读课文,总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现象。反复诵读,体会邹忌进谏的技巧。认识除蔽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学习重点:反复朗读直至背诵全文;能把全文翻译成现代汉语,能理解本文主旨。
学习难点:体会邹忌进谏的技巧。认识除蔽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学习方法:朗诵,体会,讨论。
学习过程:
1
预习
(一)文学常识题。
1、《邹忌讽齐王纳》选自 《战国策·齐策》 。题目是编者加的。《战国策》简称 《国策》 。属 国别 体史书,全书分西周、东周等 十二 策。主要记录了 战国 时期谋臣策士们的言行。不仅有史料价值,而且有文学价值。 汉 代 刘向 在原《国策》《短书》《长书》《事语》乖书基础上整理改编而成。也称 《短长书》 。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纳谏 昳丽 朝服衣冠 窥镜 孰与 入朝 王之蔽 谤讥 进进而间进 ......... 期年 .
(三)熟读课文,并借助注注释和工具书,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并把这几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
修: 长,指身高 有: 同“又” 形:形体 貌: 容貌 昳丽: 光艳美丽
句译: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
2、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2
朝服:早晨穿戴 窥: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看。这里只是看、照的意思 谓……曰:对……说
孰与: 表比较,两者相比,哪个更甚。 何: 怎么 及: 比得上
句译:(有一天)早晨穿戴好衣帽,照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谁美?”他的妻子说:“您美得很,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3、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不自信: 不相信自己 复: 又
句译: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说:“我和徐公比,谁美?”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4、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
旦日: 第二天 若: 如
句译:第二天,(有一位)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和他坐着谈话,问客人说:“我和徐公谁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啊。”
5、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
3
孰: 同“熟”,仔细 弗如远甚: 远远地不如
句译: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看他,自己认为不如(他美);又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地不如(他)。
6、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美: 认为美 私: 偏爱 畏: 畏惧、害怕
句译:晚上睡觉时想这件事,(醒悟)说:“我的妻认为我美,是因为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怕我啊;客人说我美,是想有求于我啊。”
第一、二课时
学习重点:订正预习学案。了解《战国策》,准确顺畅地朗读课文,争取把第一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学习难点:“美我”中“美”的解释;翻译中省略部分的添加。
学习过程:
一、 订正预习学案。
二、 作业:
4
(一)背诵第1段。
(二)熟读课文,并借助注注释和工具书,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并把这几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朝: 朝廷 诚: 的确
句译:于是(邹忌)到朝廷上去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不如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想要有求于我,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2、“……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地方: 土地纵横 宫妇左右: 宫里的姬妾及身边侍从 莫: 没有
四境之内: 全国范围内(的人) 蔽: (受)蒙蔽,这里指因受蒙蔽而不能兼听
句译:现在齐国土地纵横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宫里的嫔妃和左右侍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臣子没有不惧怕大王的;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不想有求于大王的。由此看来,大王受的蒙蔽很严重啦!”
3、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
5
善: 指说得好 乃: 于是,就 群臣吏民: 众多大臣、官吏、百姓
面刺: 当面指责、批评 之过: 的过错 谏: 直言规劝
谤: 公开议论、指责 讥: 批评、指责 市朝: 公共场所
句译:(齐威)王说:“(说得)好。”就下令:“众多大臣、官吏、百姓,能当面指责、批评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书面劝谏我的,受中等奖赏;能在公共场所中议论、指责我(的过错),使我听到的,受下等奖赏。”
4、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
初: 刚刚 门庭若市: 门庭像集市一样 时时: 不时、有时
间: 间或、偶然 期年: 满一年 虽: 即使
句译:命令刚刚发布,众多大臣进规劝的话,门庭像集市一样;几个月后,有时偶然进谏;一年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可进的了。
5、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闻之: 听到这种情况 皆朝于齐: 到齐国来朝见 所谓: 所说的
战胜于朝廷: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句译:燕、赵、韩、魏听到这种情况,都到齐国来朝见,这说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6
第三、四课时
学习重点:订正上次课作业。把第二、三、四段翻译成现代汉语;课文结构分析与内容理解。
学习难点:体会邹忌进谏的技巧。认识除蔽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学习过程:
一、背诵默写第一段。
二、订正上次课作业,把二、三段、四翻译成现代汉语。
三、整体感知,分析课文结构与内容,并完成课后练习一。
(一)概括本文故事情节。在概括的基础上复述本文故事。
(二)阅读理解,简答题。
1.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2.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邹忌进谏的巧妙之处。
邹忌欲言劝谏大事,但却从家庭琐事谈起,亲切委婉,容易让人接受;他运用类比推理,由私臣、畏臣、求臣而被蒙蔽,推知私王、畏王、求王而亦受蒙蔽,将国事、家事巧妙地联系在
7
一起,从而达到讽谏的目的。
3.邹忌在进谏中是如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的?
他运用类比推理,由私臣、畏臣、求臣而被蒙蔽,推知私王、畏王、求王而亦受蒙蔽,得出“王之蔽甚矣”将国事、家事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了
4.邹忌讽谏的结果如何?
齐威王虚心纳谏,齐国不战而胜,燕、赵、韩、魏都纷纷主动前往齐国拜见齐王。
5. 第一段中表现邹忌自我欣赏的心态的语句是朝服衣冠,窥镜 。
6.齐威王下令后,进谏者由“门庭若市”到“时时而渐进”,再到“无可进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齐威王知错就改,所受蒙蔽越来越少。
7.选出对加点的词的解释和感情色彩分析正确的一项 ( B )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A.“刺”,指责,含贬义;“谤”,毁谤讽刺,含贬义;“谏”,下对上的劝告;是中性词。
B. 这四个词都有指责议论的意思,都不是贬义词。
8
C.“刺”、“谤”、“讥”含有讽刺的意思,是贬义;“谏”,劝告,没有贬义。
D. 这四个词在文中都有指指责讽刺,都是贬义词。
8.文中说:“王曰:‘善’”。这里的“善”表明了齐威王的什么态度?
表现齐威王虚心接受意见的态度和勇于改正错误的决心。
9.从文中看,齐威王最终能使齐国“战胜于朝廷”,达到“大治”的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达到“大治”的原因是:首先有邹忌这样的大臣能为国家的命运思考,并巧妙地讽谏君王,指出君王的错误。同时有齐威王虚心纳谏,重赏进谏者,努力改正错误。这样,国家的兴旺就不是难事了。
启示:说话要讲究技巧,看场合、看对象,对于别人给自己提出的意见要虚心接受,努力改正。
(四)、完成课后练习一:
1、 从邹忌与妻、妾、客的三问三答中,怎样体会出三人与邹忌的关系?又怎样体会行文的特点?
答:邹忌妻的回答先把“君”放在前面,后说“美甚”显示出其妻对邹忌的偏爱。其妾只说“徐公何能及君也”只是敷衍应答,显示出“畏”的心情。客的回答用“不若君之美也”则认为徐公也美,只是不若而已,显示有求于人,又不得不赞美的心情。而三问三答的行文又多变化,
9
三句问话内容相同,而语言形式不同,三句答话又体现了明显的差异,反映了人物的不同态度。
2、 “战胜于朝廷”的意思是什么?齐王为什么能“战胜于朝廷”?
答:“战胜于朝廷”是指不需用兵就能使别国敬畏。齐王纳谏除蔽,广泛接受意见,从“门庭若市”到“虽欲言无可进者”说明蔽已尽除,自然国家强盛,兴旺,因而得到别国敬畏。
3、 邹忌为什么能说服齐王?读了课文后在向别人提意见或建议方面对你有何启发?
答:邹忌进谏的方式是委婉设喻,易于被对方接受;邹忌进谏的内容是“受蔽”使威王领悟到“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道理。必是关系到国家兴亡的问题。
四、课堂检测。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诚:的确 (2)王之蔽甚矣 蔽:(受)蒙蔽,指因受蒙蔽而不..能兼听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刺: 当面指责、批评 (4)能谤讥于市朝 谤讥: 议论、指....责
(5)时时而间进 间: 间或、偶然 (6)期年之后 期年: 满一年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0
(1)今齐地方千里 __现在齐国土地纵横千里
(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__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3.齐威王下令后,进谏者由“门庭若市”到“时时而渐进”,再到“无可进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齐威王知错就改,所受蒙蔽越来越少。
4.文中说:“王曰:‘善’”。这里的“善”表明了齐威王的什么态度?
表现齐威王虚心接受意见的态度和勇于改正错误的决心。
五、作业:
1、 背诵默写第二、三、四段。
2、 完成课后练习二、三、四、五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检测题
姓名: 班级: 成绩:
一、给加点字注音。
纳谏. 昳.丽 朝.服衣冠 窥.镜 孰.与 入朝. 王之蔽. 谤.讥
11
进进而间.
进
期年 .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修八尺有余 修: 身高 2、形貌昳丽 形: 形体 貌: 容貌 ...
3、形貌昳丽 昳丽: 光艳美丽 4、朝服衣冠 朝服: 早晨穿戴 ....
5、窥镜 窥: 看、照 6、谓其妻曰 谓……曰: 对……说 ...
7、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孰与: 表比较,两者相比,哪个更甚 8、旦日: 第二天 ..
9、忌不自信 不自信: 不相信自己 10、孰视之 孰: 同“熟”,仔细 ....
11、吾妻之美我者 美: 认为美 12、私我也 私: 偏爱 ..
13、于是入朝见威王 入朝: 到朝廷 14、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诚: 的确 ...
15、皆以美于徐公 以: 以为 于: 比 16、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 土地纵横 ....
17、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宫妇左右: 宫里的姬妾及身边侍从 ....
18、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四境之内: 全国范围内(的人) ....
12
19、王之蔽甚矣 蔽: (受)蒙蔽。这里指因受蒙蔽而不能兼听 .
20、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刺: 当面指责、批评 21、上书谏寡人者 谏: 直言规...劝
22、能谤讥于市朝 谤: 公开议论、指责 讥: 批评、指责 市朝: 公共场所 ....
23、门庭若市: 门庭像集市一样 ....
24、时时而间进 时时: 不时、有时 间:间或、偶然 25、期年之后 期年: 满.....一年
26、虽欲言 虽: 即使 27、皆朝于齐 朝于齐: 到齐国来....朝见
28、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所谓: 所说的 ..
三、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
2、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13
(有一天)早晨穿戴好衣帽,照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和城北徐公谁美?”
3、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您美得很,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4、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邹忌不相信自己,就又问他的妾说。
5、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邹忌)仔细看他,自己认为不如(他美);又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地不如(他)。
6、 暮寝而思之。
晚上睡觉时想这件事。
7、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偏爱我。
8、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我确实知道不如徐公美。
14
9、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现在齐国土地纵横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
10、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宫里的姬妾及身边侍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臣子没有不惧怕大王的;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不想有求于大王的。
1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由此看来,大王受的蒙蔽很严啦!
1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众多大臣、官吏、百姓,能当面指责、批评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
13、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书面劝谏我的,受中等奖赏。
1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能在公共场所议论我(的过错),使我听到的,受下等奖赏。
15、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15
令刚刚发布,众多大臣进规劝的话,门庭像集市一样。
16、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几个月后,有时偶然进谏。
17、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一年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可进的了。
18、燕、赵、韩、魏,皆朝于齐。
燕、赵、韩、魏听到这种情况,都到齐国来朝见,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19、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四、文学常识填空。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题目是编者加的。《战国策》简称《国策》。属 国别 体史书,全书分西周、东周等十二策。主要记录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们的言行。汉代 刘向 在原《国策》《短书》《长书》《事语》等书基础上整理改编而成。也称 《短长书》 。
五、阅读理解。
1.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16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2、齐威王下令后,进谏者由“门庭若市”到“时时而渐进”,再到“无可进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齐威王知错就改,所受蒙蔽越来越少。
3、文中说:“王曰:‘善’”。这里的“善”表明了齐威王的什么态度?
表现齐威王虚心接受意见的态度和勇于改正错误的决心。
4、 “战胜于朝廷”的意思是什么?齐王为什么能“战胜于朝廷”?
“战胜于朝廷”是指不需用兵就能使别国敬畏。齐王纳谏除蔽,广泛接受意见,从“门庭若市”到“虽欲言无可进者”说明蔽已尽除,自然国家强盛,兴旺,因而得到别国敬畏。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