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碳氮共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碳氮共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023-08-12 来源:世旅网
栏目主持李华翔 m m I热处理 ■■●■■■■■●■■■●■■■■■●●●■- 碳氮共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大连亚明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辽宁116041) 付继业皮志勇 于淑珍 【摘要】 本文对碳氮共渗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应用,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将工件在炉内共渗对 碳势和氮势设定,从而降低渗碳温度,增强工件表面对活性碳、氮原子的物理和化学吸附作用,提高碳原子 扩散系数和扩散速度,在短时间内提高工件的渗碳速度,减轻了工件的畸变。改善渗层的碳浓度梯度,使渗 层碳浓度变得平缓,淬火后获得良好的硬度梯度和金相组织,提高产品的内在质量和使用寿命。 汽车零部件如加速踏板支架的杠杆销子及举升门的 铰链轴,可通过碳氮共渗来提高其耐磨性、强度及疲劳 极限,以充分发挥材料的潜在性能。传统的气体渗碳技 术只是单纯的渗碳,该技术的不足是零件在渗碳期温度 高,渗速低,畸变大,且始终处于高碳势状态,表面极 杠杆销子碳氮共渗工艺曲线如图2所示。 易堆积大量的活性碳原子,影响渗碳和渗层浓度梯度分 布,虽经扩散阶段扩散,但工件难以获得良好的渗碳速 度和渗层浓度梯度分布。 直线滚花 图1加速杠杆销子 本文通过实践、研究和分析碳氮原子在渗层内传递 和扩散规律,开发了一种高温碳氮共渗新技术。该技术 的关键是将零件在渗碳内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得到很薄的 碳氮共渗层,工件经淬火后能够获得良好的金相组织。 渗层中分布着碳氮的化合物,提高了工件的内在质量, 进而提高了工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90O 750 880±l0 4排气 强渗\水淬 0 髫500 250 arin 40 min;\ f O.7% O.5% 1.1 0.5% 碳势 氮势 1.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加速踏板支架及杠杆总成的加速杠杆销子 时间/min 800~ 160~ 160℃ 乙醇和尿素 l60℃ 1 8O℃ 饱和溶液 O O l6O~l8O ’煤油(滴/min (见图1),材料牌号Y12,符合GB5216规定。每个工 件质量0.005kg,每炉4000件。产品技术要求:有效硬 化层深度0.076—0.25mm,表面硬度664~766H ̄,心 图2杠杆销子碳氮共渗工艺曲线 部硬度30—35HRC,金相组织符合QC/T 262--1999金 相渗层碳标准。设备为RQ2_35_一9D滴注式气体渗碳 炉。渗碳剂为乙醇和煤油,用乙醇和尿素制成饱和溶 2.试验结果 表l为传统气体渗碳工艺试验结果。表2为碳氮共 渗工艺试验结果。图3为碳氮共渗工艺碳氮化合物、马 氏体及残留奥氏体金相组织。 通过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传统气体渗碳工艺碳化物 液,重量配比为20:1,其中乙醇为稀释剂,渗碳时滴量 为160~180滴/min。煤油为富化气,渗碳时滴量为 160~180滴/min;渗碳温度(880±10)℃。 级别比较高,而碳氮共渗工艺碳化物级别比较低。在金 参磊 工热加工 塾 丛 箜堕呈 ! 堡笠! 塑■ - WWW.meta1working 7950 com 0糯 表1 传统气体渗碳工艺试验结果 金相组织(级) 试验 有效硬化层 表面硬度 心部硬度 碳化物 马氏体 残留 炉次 深度/mm HRC HRC K M 奥氏体 l 0.2 59 34 2 4 4 2 0.2 60 36 3 4 4 3 O.2 59 35 4 4 4 4 O.2 60 33 3 4 4 表2碳氮共渗工艺试验结果 金相组织(级) 试验 有效硬化层 表面硬度 心部硬度 碳化物 马氏体 残留 炉次 深度/film HRC HRC K M 奥氏体 l 0.2 62 40 I 3 3 2 O.2 63 39 2 3 3 3 0.2 63 40 2 2 2  14 0.2 63 40 2 3 3 (b) 图3 相显微镜下观察,可见传统气体渗碳工艺碳化物呈不规 则的大块状,渗碳层淬火组织为条状或较粗大马氏体, 残留奥氏体较多,碳氮共渗工艺碳氮化物呈规则性弥散 分布,渗层淬火组织为细针状马氏体加少量残留奥氏体, 囵呈 ! 堡笙! 塑塾丝 堡 箜堂 参磊 工热加工 WWW.metaIWOrkingI950.Com ’ ’’ 而且传统气体渗碳工艺与碳氮共渗工艺要达到相同的渗 层深度,前者比后者多用20rain,温度比后者高40%。 3.传统气体渗碳工艺及碳氮共渗工艺机理分析 无论采用何种渗碳方式,所用渗碳剂经高温裂解后 渗碳组分均应为CO或cH4,产生活性碳原子[C]。其 反应为: 2c0一[C]+CO2 2c0—2[c]+0。 CO+H2 [c]+H20 CH4一[C]+2H2 当富化气为煤油C H: + 、C H: 时,其反应为: c H2 +2 (n+1)H2+n[c] C H2 NH2+n[C] 其中的活性碳原子[c]吸附在工件表面,并沿相 界面往工件内扩散,形成一定碳浓度梯度的渗层。 工件渗碳的初期,在渗层形成之前,工件表面对活 性碳原子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此时渗碳速度主要取决 于表面反应和碳原子的扩散速度,碳原子由渗碳介质进 入工件比较容易且渗速较快。随着渗碳时间的延长,影 响渗碳速度的因素发生变化,即渗层深度的增加主要受 碳在钢中扩散速度的控制。此时,在工件表层逐渐形成 的渗碳层,变成了阻碍碳原子由渗碳介质继续向工件内 扩散的障碍。这是因为碳原子在碳化物中的扩散系数要 远小于在奥氏体中的扩散系数。因此要提高渗碳速度, 应设法提高碳原子在工件表面的吸附能力和在内部的扩 散速度,在碳化物中形成有利于碳原子进一步扩散的 通道。 传统的气体渗碳工艺,渗碳阶段时间较长,气氛中 活性碳原子浓度较高,吸附在工件表面,并随着渗碳时 间的延长,越靠近工件表面碳浓度越高,出现积碳现 象,不仅影响渗碳速度,还导致渗层深度内碳浓度分布 不均匀,只能延长渗碳扩散时间或提高渗碳温度。其结 果是,工件淬火后时常出现碳化物和马氏体级别超差, 获得的碳浓度梯度不理想,影响工件的使用性能。介质 碳势越高,渗层碳浓度梯度越陡,工件淬火后获得的硬 度梯度越不平缓。针对这一不足,碳氮共渗能有效解决 本工艺采用尿素充当活性氮原子[N]的来源。其尿素 分解反应为: (下转第3O页) (上接第28页) [NH2]:CO-*CO+2[N]+2H 尿素分解产生的活性氮原子可以促使碳原子向工件 表面的渗入和扩散,以及缩短渗碳时间,而乙醇的作用 不足以形成碳势,起到稀释炉内气氛和低温排气的作 用,同时减少[c]、[N]原子复合,维持较多的活性 碳原子数,且保持炉内碳势和氮势,并充当活性[C]、 图2 18Cr2Ni4WA 图3 18CrNiMo7-6 图4 4OCt 3.注意事项 (1)所有晶粒度试样均需在热处理前进行预先磨 制,以减少热处理后的表面去除余量。热处理和侵蚀 时,应让制备好的表面充分暴露在气氛和腐蚀剂中,避 免接触到工装和容器壁。 (2)热处理后的待检测表面,只需轻微磨抛,刚刚 去除氧化皮后既可进行腐蚀检查。 (3)检查工件的实际晶粒度时,可参照与上述热处 理状态相近的推荐腐蚀方法进行晶粒度显示。MW (20100502) ■龃呈 ! 堡笪!旦塑塑丝 墼 簦堂 WWW.metalworking1 950.corn 参磊 工热加工 [N]原子载体气。乙醇分解反应为: c2H50H一[c]+CO+3H2 4.碳氮共渗时的操作要点 排气阶段由于工件装炉必将引起炉温降低,同时带 人大量空气,排气开始阶段因温度低,易形成碳黑,所 以煤油停滴,只滴人乙醇尿素饱和溶液。当炉温达到共 渗温度后,仍需继续排气保温30—40rain。 新的渗碳炉、新的工夹具或久未使用的渗碳炉在启 用前必须先进行自身渗碳,即使正常生产情况下,停炉 再升温时,也应进行炉膛预渗。这一点至关重要,否则 易形成黑色组织及表面腐蚀,导致整炉工件报废。 另外,因乙醇尿素饱和溶液的滴入经常堵塞滴孔, 管道要经常用铁棍导通。 5.缺陷及防止措施 在淬火后的共渗组织中,有时出现的黑色组织经分 析主要是托氏体及少量的贝氏体,合金氧化物和碳氮化 合物造成黑色组织形成因素很多,主要有内氧化晶界氧 化和共渗层表面淬透性降低等。这种黑色组织对工件性 能影响很大。黑色组织的深度通常在0.02~0.03mm, 严重时可达0.2~0.3ram。它的出现显著降低表面硬度 和疲劳强度,严重影响使用寿命。 6.结语 (1)应用该技术已生产300炉次,产品质量稳定可 靠,且安全简便。 (2)此技术对得到薄层的碳氮共渗最为有利,具有 渗速快,畸变小,工艺稳定性高,可控性强,生产效率 高,安全等特点。 (3)能够获得平缓的渗层碳氮浓度梯度、硬度梯 度的渗层组织,有利于提高工件的内在质量和使用寿 命。 (4)此技术对于企业节能降耗,更具推广价值。 MW (201006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