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幼儿园课程规划

幼儿园课程规划

2024-05-29 来源:世旅网


幼儿园课程规划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

青山区民族幼儿园课程规划

一、课程培养目标:

我园的课程目标与内容基本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基础,以“给孩子一个快乐童”为教育理念,通过幼儿园课程实施,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认知能力、技能等各方面发展,使幼儿成为健康活泼、好奇探究、文明乐群、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儿童。

课程的具体培养目标是:

1、初步了解并遵守共同生活所必需的规则,体验并认识人与人相互关爱与协作的快乐。

2、初步形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态度和习惯,独立自信的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责任感。

3、主动活动,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行动的安全性。

4、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有认识和探索的兴趣。

5、初步接触多元文化,能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萌发审美情趣。 6、积极地尝试运用语言以及其他非语言方式表达和表现生活,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二、课程类型、组织形式:

通过多途径听取专家、教师、家长、社区热心人士对课程开发的建议,构建幼儿生活中需学会和能应用的课程内容,建立三个主要板块:

1、基础课程:围绕五大领域:语言、科学、艺术、社会、健康设立的基础课程,如:分享阅读、情境数学、区域游戏、艺术美术、艺术音乐、社会教育、健康教育、体育课程等。

2、特色课程:蒙古情美术特色课

3、选择课程:如早期双语阅读、小小主持人、小小歌唱家、小小画家、足球训练营等幼儿自主选择的课程。

我园运用集体、分组、个别化教学、社会实践、亲子活动等组织形式开展各项课程。

三、各年龄段学习目标与内容: (一)学习目标:

本园的学年目标与内容基本以《课程指南》为基础,并组织教师结合本园的教育发展需要、幼儿活动需求和原有特色,进行了扩展、加宽,以及进一步具体化。

小班幼儿学年目标

1、有独立做事的愿望,学习正确洗手、穿脱衣服、自己用餐、喝水。 2、能接受成人的建议和指示,知道遵守集体生活中的基本常规,体验与教师、同伴共处的快乐。

3、乐意用双语主动招呼熟悉的人,学习使用礼貌用语,在成人的启发下能帮助别人。

3、爱护玩具和物品,学习收拾与整理。

4、了解身体主要部位的简单功能,知道避开日常生活中的危险。 6、对体育活动感兴趣,尝试用各种材料和器械活动身体,学习一些基本运动方法。

7、喜欢观察周围环境中不用的物品,尝试对其进行分类、对应、排序等,发现其差异。

8、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意思,喜欢翻阅图书。

9、喜欢做音乐游戏,能感受游戏中节奏、旋律的显着变化,并随之变换动作。

10、愿意倾听欣赏简单的英语儿歌、歌曲等。

11、尝试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运用画、折、搭、剪、贴等方法自由地表现熟悉物体的粗略特征,并作简单想象,体验乐趣,对本民族特色的美术作品刚兴趣。 中班幼儿学习目标

1、初步习得刷牙、使用调羹、手帕、纸巾、便纸等生活能力,对自己能做的事表现出自信。

2、有初步的同情心和责任意识,能关注熟悉的人和弱小的同伴,完成力所能及的事。

3、愿意帮助集体做事,有爱劳动的习惯。

4、能对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人产生认同感、亲切感,能觉察并尊重他人的情绪和需要。

5、能理解日常规则和尊重公共生活的基本常规,有初步辨别是非的能力,能留意和了解周围生活中各种常见符号的意思。

6、有了解自己身边的各种新鲜事物的兴趣,乐于主动收集和交流新的信息。

7、喜欢阅读,初步理解书中表达的内容,学习欣赏各种中外儿童的艺术作品初步留意周围符号的意思。

8、愿意尝试使用各种材料、工具和方法,进行拼装、拆卸、制作、绘画,有初步的想象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愿意用创意美术的形式展现蒙古风情。

9、结合日常生活,学习并识别数字,了解数的含义,初步理解数量、重量、颜色、质地、距离、方位和时间的等概念,学习比较、测量等的方

法。

10、了解家乡的一些典型景观,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节日和习俗,感受节日的快乐。

11、爱父母、爱老师、爱长辈,了解他们的职业与自己的关系,懂得要尊重他们的劳动。

12、乐意亲近自然,能用简单的观察方法,感知自然环境变化与人类和动植物的关系。

13、积极参加各类运动活动,精神充沛,动作轻松、自然协调。能自主选择各种材料和器械进行活动,能玩出多种花样。

14、在运动中能遵守游戏规则,有一定的规则意识,对相关的信号能作出相应的反应。

15、学习结伴、轮流、请求、商量等方式与人交往。能注意倾听他人的说话,并积极表达自己的主张。

16、游戏中乐意用动作、歌声、语言、绘画等手段表现所能理解的事物和喜欢的角色。

17、愿意与同伴分工、合作完成任务,初步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18、对用英语交流有兴趣,并乐意学习英语,了解简单的西方文化。 大班幼儿学习目标

1、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排泄、盥洗、整理物品等生活习惯,独立自信的做力所能及的事。

2、体验人与人相互交往、合作的重要和快乐,尊重他人需要.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规则意识,学习评价自己和同伴。

3、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大胆尝试新奇、有野趣的活动,获得身体活动的经验,动作协调、灵活.具有安全意识和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4、探究、操作、实验,对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感兴趣,积极尝试用简单的认知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了解环境与人们生活的依存关系,具有热爱自然、珍惜资源、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6、了解社区内及城市其他典型的设施、景观,参与民间节日活动,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7、对衣、食、住、行等基本物品的来源和接触到的科技成果感兴趣,接触与运用多种媒体,学习多途径收集和交流信息。

8、知道一些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以及他们的风俗习惯,有初步的多元文化意识,喜欢本民族的特色文化,传承本民族的文化。

9、对双语活动感兴趣,主动参与双语活动,学习简单的英语单词和表演。

10、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实际意义,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数量关系,获得一些时间、空间概念,会进行比较、推理等智力活动.

11、能从多方面感知周围生活中的美,能大胆用唱歌、舞蹈、演奏、绘画、制作、构造、戏剧表演、角色游戏等形式表现自己的感受、体验,想象和创造。

12、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同伴的讲述.会主动用语言与人交往。

13、关心日常生活中需要掌握的简单标志和文字,尝试用图象、文字、符号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意思。 (二)课程内容:

根据学前教育目标和我园的课程目标,从幼儿的经验和当代社会需要两个方面选择课程要素,建立三个主要板块的课程:

1、基础课程:是指面向各类幼儿园和全体幼儿,体现促进幼儿基本发展的课程。它着眼于最基本的经验积累,使每个幼儿积累相应的体验和感受,获得最基本的经验。设置的课程有:分享阅读、情境数学、艺术美术、艺术音乐、区域游戏、健康教育、社会教育、体育活动,包括生活、运动、游戏与学习等四种类型,关注幼儿基本经验的感受与获得,以整合的方式、分学科的形式开展教学工作。通过课程的实施,促进幼儿情感、态度与认知的发展,使幼儿成为健康自信、身心和谐发展的孩子。

2、特色课程:

蒙古情美术创意课程:我们将从幼儿多元化美术活动如何融入园本课程这一新视角进行实践研究,在积累资料,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不同年龄阶段美术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解决教师在开展美术活动中的随意性、盲目性,美术作品表现形式、材料运用的单一性,为教师在开展美术活动上提供具体可操作的参考和借鉴,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园本课程。

特色课程主要通过特色日活动、主题活动背景下幼儿美术活动、区角活动中幼儿美术活动、美术专用室活动、家园合作开展幼儿美术活动等途径来开展。

(1)特色活动日幼儿美术活动:特色活动日的美术活动:每周五的上午为特色活动日。小班、中班以班级为主;大班是以混班的形式开展的,根据幼儿的兴趣及能力特点分成水墨画、版画、废旧制作、书法班。

(2)主题活动背景下幼儿美术活动: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对本学期即将开展的主题活动进行预设,把所将要进行的美术活动融入主题内容中,使教师脉络清晰,操作方便。

(3)区角活动中幼儿美术活动:各班根据本班幼儿的游戏兴趣和能力水平,创设美术活动区角,小步递进,提供幼儿丰富的美术活动材料,供幼儿游戏,创新。

(4)美术专用室活动:我们建立了创意美术活动室、温馨的纸工室及专用的作画室,根据安排表,各室落实固定的指导教师,每天指导幼儿参与活动,活动有记录。

(5)家园合作开展幼儿美术活动:利用家长公开活动日,各班组织开展了亲子绘画、亲子制作等亲子美术活动,想通过这种途径逐渐让家长理解、接受、介入、参与幼儿园美术活动特色创建中来。

(6)通过社会实践拓展的幼儿美术活动:带领幼儿在远足、参观的基础上进行户外写生和创意制作等。

3、选择课程:是指因人而异,体现尊重幼儿园和幼儿个性化的发展的课程。它着眼于幼儿经验的拓展、提升,满足幼儿的兴趣,特殊需要,尊重幼儿园的自主性以及幼儿的选择权,使之形成个性化的风格和特色。为了满足孩子的发展需求,我园设置选择性课程有早期双语阅读、小小主持人、小小画家、小小歌唱家、足球训练营等。主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点,在选择学习内容上具有强调学习兴趣与学习方法、注重自主阅读与表现表达的特点,此类课程融合主题背景渗透在幼儿的每日活动中。

四、课程设置与安排: 1、课程设置:

我园招收全日制3—6岁幼儿,按幼儿年龄设置小班(3—4岁)、中班(4—5岁)、大班(5—6岁)三个年级,并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设置相应的课程。课程的设置以《纲要》为基础和指导,同时结合我园教育特色来满足幼儿活动的需求。为实现我园课程的发展目标,充分体现课程内涵,将课程园本化。

三个年级均开设的课程有基础课程:分享阅读、情境数学、艺术美术、艺术音乐、区域游戏、健康教育、社会教育、体育活动;特色课程:家长义工课程、校外实践课程、家长助教课程;选择课程:足球训练营、小小主持人、小小画家、小小歌唱家等。 2、作息时间安排: 一日活动安排 内容 活动形态·课程类型 操作提示 时间 与内容 ·组织形式

来园、户·预设和生成·提前准备、摆放活动器材 7:30

― 外体育游相融合 8:00 戏、早操 ·集体

盥洗、音·预设为主 ·引导正确洗手方法 8:00

― 乐欣赏、·集体 ·用餐礼仪 8:30 早餐

8:30 — 8:50 8:50 —

9:15

看图书、阅读时光 游戏活动时间

·预设和生成·引导幼儿爱护图书 相融合 ·物归原处。 ·集体 ·预设和生成相融合 ·集体、个别相结合)

·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内容,自由探索,教师观察为主,了解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与特点 ·观察幼儿活动内容、状态和行为,以便分析研究,为预设性活动积累素材,为支持幼儿的自发生成活动提供依据

9:20 — 9:40

学习活动

9:40 — 10:50

运动与生活

10:50 — 12:00

12:00 — 15:00

15:00 — 15:30

游戏与生活(自由活动、盥洗、午餐、午餐后的休闲) 生活活动(生活整理、午睡、起床后整理、盥洗点心)

区域游戏

·以预设为主 ·关注幼儿表现出的即时的兴·集体、小趣、个体自发的活动、尽可能

将教师预设活动和幼儿的生成组或个别

活动有机结合,充分体现幼儿学习的主体性

·预设和生成·幼儿有按自己的兴趣、需要

自由选择器具、玩法、玩伴以相融合

·混班、小及时间和空间的权利

·重视发现、支持幼儿富有创组或个别

意的玩法

·预设和生成·时间分段和各项活动的衔接

应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幼儿可相结合

·集体、小自然、轻松地进入各项活动中

·午餐后,幼儿可到户外进行组或个别

散步活动。散步时,在幼儿轻松、自由的活动氛围中,捕捉有价值的教育信息

·以预设为主 ·让幼儿安静入睡,如有事要·集体、小大胆地对老师说,并因人而异

予以必要的帮助与指导。 组或个别

·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学着自我安排,教师不宜催促和指责,并能因人而异地予以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以生成为主 ·为引起幼儿对游戏的兴趣,·集体、小教师也可让幼儿预设游戏的主

题,准备一些材料。对幼儿在组或个别

游戏过程中的大胆创新和大胆

15:30 — 16:30 16:30 — 17:30

户外活动

晚餐、活动区游戏、自由谈话、 离园前谈话、离园

17:30 — 18:30

表现,教师应鼓励,分享幼儿成功的快乐

·观察幼儿游戏的发展,及时丰富游戏的情境与材料

预设和·幼儿有按自己的兴趣、需要生成相融合 自由选择器具、玩法权利

·集体·重视发现、支持幼儿富有创或小组 意的玩法

预设和·用餐礼仪

生成相融合 ·幼儿有按自己的兴趣、需要

·集体自由选择器具、玩法权利 或小组 ·重视发现、支持幼儿富有创

意的玩法

以预设·引导幼儿自由交流一日活动为主 中的感受,教师也可预设一些

·小组谈话内容,并多给孩子以正面或个别 的评价和鼓励

·询问了解幼儿的需要,如:“明天你还想玩什么?”“还需要教师为你们准备些什么?”在谈话中,教师要做有心人,让幼儿尽可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逐步帮助幼儿确立起活动的目标

3、每周活动安排

教师根据幼儿发展目标,结合幼儿关注的热点提出一周工作的侧重点。

生活活动:根据幼儿在生活活动中的需要,在生活情景中学习,教师要重视培养幼儿独立、自理地做力所能及的事。 运动活动:

(1)上午户外体育活动:依据学年大纲、目标和幼儿的兴趣、需要,以运动区域设置的形式提供游戏性的场景,帮助幼儿掌握基本动作。

(2)下午户外体育运动:以幼儿自主活动的形式开展活动,材料和器械主要由教师提供,幼儿自主选择,鼓励幼儿创造性地玩。教师要在观察幼儿运动情况的基础上,不断调整游戏材料。

游戏活动:对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教师要提供相应的游戏材料和场地,并予以支持和关注,但不要过多地介入。

学习活动:以多种教学方法分科教学的形式开展教学工作。注意妥善处理生成和预设的关系,合理安排基础课程、特色课程和选择性课程的平衡。 五、课程资源:

收集跟课程直接或间接有关的资料,包括教材上的资料、教育信息刊物、各种教材、专着多媒体影像资料、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教具,儿童作品等,园内教研建立局域网共享资源。 六、课程评价:

1、课程评价要改变过于统一的模式,建立多元的课程评价体系。不仅评价课程目标、内容、组织实施,同时也评价环境创设、教师态度、师生互动、家长参与等;既要评价教师预设的活动,也要评价幼儿生成、教师支持发展、家长拓展的活动。课程本身的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种方法。在学期当中,课程小组成员将进行不同层次的评价,比如园长统领全局,评价范围与班级教师的局部评价侧重点就不一样。评价的内容根据各个层次而定。在学期或学年结束,或规定的一段实践结束,进行总结性评价,进一步开发课程。

2、教育活动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教育实践、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教育活动评价应贯穿于一日活动,并伴随着教师的日常工作自然地进行。教育活动的评价主体是教师,为教师调整、改进、完善教育行为提供反馈信息,体现教师与幼儿共同成长。

3、对幼儿发展的评价包括儿童生理和心理的评价,心理评价包括知、情、意、行各个方面,每个方面又可以细化为许多小的方面,一方面采用常模参照评价,另一方面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纵向评价。要承认和尊重幼儿在经验、兴趣、学习特点等方面的个体差异。评价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幼儿现有的水平,又要关注孩子的发展潜能,更要重视在日常生活中采用观察、记录、交谈,幼儿作品分析,以及与其他工作人员、家长交流等多种方式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 七、课程管理:

1、课程管理网络

课程实施的管理和调控,必须建立一个互动的教育反馈系统。为课程的开发工作,幼儿园成立课程实施领导小组,由园长、教学主任、教研组长和家长组成开发团队。幼儿园园长是课程的主要决策者和责任人,对课程作总体构想、规划,领导整个幼儿园课程的发展,监督和评估课程实施过程,及时调控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改善课程。

领导小组下设课程研究组,由教学主任、教研组长等人员组成,承担课程研究与常规管理的工作,协助园长全面推行课程计划,有策略地培训教师,客观反映幼儿园课程实施情况,以保证新课程教材的全面、深入的

实施,包括聘请资深的学前教育专家来我园培训教师、合作研究,共同开发课程。

教研组由大中小班的教研组长组成,作为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和班级教师的桥梁,根据幼儿园的整体安排,制定好教研计划与教育教学计划,为本教研组教师制定专业发展计划,有需要时与其他组合做研究,保持教育的连接,成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课程园本化的过程中,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师是课程内容编制重要力量和课程实施的主要力量,是和教育对象直接发生关系的人,是课程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各种活动,促进幼儿的发展,即全面发展又突出个性。教师是课程开发的重要一环,而教师的理论水平、教育素养和实践反思能力对课程的开发影响巨大。因而,充分挖掘园内外的资源,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从而提高理论认识。收集、分析案例,提高教学实践的反思能力。

课程来源包括幼儿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所以在编制课程计划的过程中,要考虑幼儿的需要。在和教师的互动过程中,幼儿生成的一些内容也将作为课程内容的一部分。

家庭对于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我园在课程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家长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畅通形式多样的家校沟通渠道,开展多样的亲子活动,家校共同开发出以幼儿发展为本,满足幼儿需要,适合幼儿发展的课程。

2、课程实施保障

经费保障:设立幼儿园课程改革专项经费,用于课程环境的创设、教师的培训与奖励,教学具的添置等。

机制保障:根据课程实施中管理及教师发展需要,建立幼儿园课程教材持续发展的管理制度(该制度在幼儿园原有制度体系框架之下,将课程改革与教师教育培训等一系列制度予以突出强化),课程改革奖励机制、教师课程技术培训机制等,确保课程方案的全面实施。

幼儿园课程园本化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而此课程计划编制中肯定存在考虑不周的地方,我们将在实践过程中努力探索,积极调整,不断完善,以达到我园的培养目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