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单元教学设计的流程

单元教学设计的流程

2022-01-13 来源:世旅网


篇一:单元教学设计与流程的基本要素

单元教学设计与流程的基本要素

单元教学流程——即“教学单元”的课次序,教学的基本单位。在分科课程中,单元即一门学科(体育与健身)的教材中性质相同,相近或有内在联系的、可以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部分内容。一个单元一般安排在一段时间内连续进行教学。不同教学单元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单元的划分有助学生在一段连续的时间内系统完整地掌握一方面知识和技能,或形成关于某一实际问题的比较完整的经验和能力。

一、单元教学设计(文本部分)

1、主题名称(体现单元的设计主题)

2、指导思想(反映设计者的教育教学思想等)

3、教材分析(包括动作技术原理、主要知识点、健身价值、落实“两纲”关注点等)

4、教学策略(包括基本策略、教学方法与手段、学法指导等)

5、相关说明(包括划分单元的依据、教学评价的说明等)

二、单元教学流程(表格部分)

1、标题 /??学校体育与健身“”单元教学流程

2、年级、学期

3、单元学习目标(身体、知识技能、心理、社会)

4、课次(合计课次数)

5、执教(教师姓名)

6、单元教学重点

7、单元细化到每一课次:(一、二、三??)

(1)课次序(如4-(2))

(2)教学内容

(3)学习目标

(4)重点、难点

(5)教与学的主要方法、手段

(6)安全保障

(7)评价内容与方法(内容与标准描述、主要方法)

1

格式

学校体育与健身单元教学流程

注:标题为小2号黑体;直表式5号宋体。

2

篇二:单元教学设计框架搭建的一般步骤及意义

单元教学设计框架搭建的一般步骤及意义

1.搭建单元教学设计框架的意义

通过面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单元教学设计是什么,掌握了作 单元教学设计重要组成部分的主题式教学设计过程和方法。

有助于设计者整体把握一章或是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

有助于设计者对一个单元的知识内容进行梳理,形成逻辑关系明晰的知识体系;

便于设计者在整个单元内确定主题式教学的选题及其活动设计; 有利于确定各知识内容的教学形式和教学策略;

便于设计者预先确定教学环境和教学工具;

有利于学习者形成对整章或是整个单元较为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避免知识点之间的孤立。

2.制定单元教学设计方案的一般步骤

分析教学内容、确定学时。钻研教材,对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分析。

分析教学目标与学习者特征。在教学内容分析的基础上书写本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并对教授对象进行分析。

初步确定各教学内容的教学形式。

对复杂教学内容的教学形式进行研讨。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对于难以确定的教学形式的教学内容,可以进一步征求他人意见,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复杂内容的教学形式。

从上述步骤可以看出,在单元教学计划中,对教学内容分析

时,需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以教材知识内容的组织顺序为依据

以知识内容的内在联系为依据

抓住不同类型内容的特点,体现不同的教学方式 前后课时的教学设计要体现相应的层次性和关键性

篇三:《程序与程序设计》单元教学设计

《程序与程序设计》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程序的概念及程序在计算机中的作用。

(2)初步了解学习程序设计的意义和方法。

(3)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三种基本结构。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程序的运行初步体验程序在计算机中的作用。

(2) 通过观察由于修改程序的部分参数而引起程序运行结果的变化,感受程序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程序运行中激发学生学习程序知识的兴趣,为初步学习程序设计打下基础。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程序作用及学习程序设计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难点:程序程序的概念;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

三、课时安排:3课时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程序的概念与计算机程序设计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讲比较抽象,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什么是计算机程序和程序设计对计算机应用的重要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了解冯.诺尔曼的“存储程序控制”思想。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先通过游戏程序为切入口,说明什么是计算机程序;然后通过修改程序,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熟悉vf程序设计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程序知识的兴趣。

第一课时

一.引入:程序设计有3种基本结构:顺序、选择、循环。(演示流程图)这节课我们

来学习第一种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二、了解赋值语句、数据输入函数、输出语句的格式、功能、用法。

1、赋值语句

格式:变量=表达式

功能:把“=”右边表达式的值赋给左边的变量。

用法:变量类型必须跟右边表达式值的类型相同或相容。

例1:a = 30(把数值30赋给变量a,a的类型可以是:integer,long,single,double)

例2:a = a+30 (使变量a的数值在原来基础上增加10)

例3:把a,b所存的值交换:

t=a(把a的值寄存在变量t中)

a=b(把b的值赋给a,变量a的值被b的值所覆盖)

b=t(把t中寄存的原来变量a的值赋给b)

2、输入数据的函数

格式: input提示信息to a

3、输出数据的方法

“?”

三、课堂练习:

编写程序,运行测试后将保存的程序文件(用姓名学号作为文件名)提交到自己的文件夹中(至少编写一个程序)。

1、试编写一个程序,实现输入圆的半径,输出圆的周长和面积。

2、一列火车在某地时的速度为v0=40km/h,现以加速度a=0.15m/s2加速行驶,试编写一个程序,求2min后的速度v和距开始点的距离s。

3、试编写一个程序,求平面中两点之间的距离。

第二课时:

【创造情景】

老师谦虚地请教学生翻译下面的英语句子

a. she will be in class2.

b. ill go to the movie.

创造这样的情景,使学生感觉新鲜和自信,因为这样的英语句子对于职高二年级学生来说是小菜一碟,学生可以翻译的准确无误。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if 、then、 else三个词的使用。

【引入概念】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许多时候需要根据某个前提条件成立与否做不同的事。这种根据不同的情况作不同处理的程序结构就是分支结构,也称作选择结构。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光靠顺序结构是远远不够的。程序运行到某一时刻,常常要根据某个条件进行判断,从而选择不同的操作情况。

(教师画出分支结构的流程图,使学生非常直观的看出分支结构的概念。)

【提出问题】

怎样在vf中实现分支结构呢?有两种语句可以帮助我们实现。

使用if 语句,它就像刚才学生看到的英文语句一样。有判断条件,有根据条件成立与否做出的处理。

格式1:

if <条件>

else<语句1>;

endif

格式2:

if <条件>

then <语句1>;

else <语句2>;

endif

(结合流程图解说程序执行顺序)

【布置任务】

输入一个年份,判断这个年份是否为闰年,并输出相应的信息。(学生讨论、合作完成。教师选出使用格式1和格式2 的两个学生程序,让学生讲解)

【提出问题】

刚才我们做的都是对两种情况的判断处理,如果遇到多情况呢?比如让计算机判断任意输入的三个数中,哪个最大?(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用两两比较的方法)

【课程讲解】

条件语句中的<语句1>和<语句2>,可以是单独一条语句,也可以是由begin、end括起来的复合语句。如果<语句1>和<语句2>又是分支结构,就出现了嵌套。这种结构目的是为了解决较为复杂的、多种条件出现的一些问题。

给出解决比较三数大小的流程图。(学生合作完成程序的编写,教师点评)

【提出问题】

刚才我们作了多种分支的编程,如果现在是暑假,我给自己制定了每天的活动安排,周一游泳、周二踢足球、周三上网……类似这种分支很多的情况出现了。我们还能用if 的嵌套吗?(学生回答),可以,但是程序会显得十分繁琐而且可读性很差。

【课程讲解】

还有一种专门处理多路分支的语句:case语句

格式:

case

case1条件1:语句1;

case2条件2:语句2;

case3条件3:语句3;

……

case n条件n:语句n;

endcase;

【布置任务】

输入一个月份,输出这个月有几天。

(学生讨论、合作完成、教师选出一个学生作品,学生演示)

【本课总结】

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里面认识了分支结构的概念和语法,并且通过两个简单的例题加深了印象。

第三课时:

讲授新课

1.循序渐进,理解知识

【1】选择“累加器”作为载体,借助“累加器”使学生经历把“递推求和”转化为“循

环求和”的过程,同时经历初始化变量,确定循环体,设置循环终止条件3个构造循环结构的关键步骤。

(1)将“递推求和”转化为“循环求和”的缘由及转化的方法和途径

引例“求的值”这个问题的自然求和过程可以表示为:

用递推公式表示为:

中使用了共100个变直接利用这个递推公式构造算法在步骤

量,计算机执行这样的算法时需要占用较大的内存。为了节省变量,充分体现计算机能以极快的速度进行重复计算的优势,需要从上述递推求和的步骤中提取出共同的结构,即第n步的结果=第(n-1)步的结果+n。若引进一个变量来表示每一步的计算结果,则第n步可以表示为赋值过程。

(2)“”的含义

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计算机中累加器的工作原理,借助形象直观对知识点进行强调说明①

的作用是将赋值号右边表达式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

②赋值号“=”右边的变量“”表示前一步累加所得的和,赋值号“=”左边的“”表示该步累加所得的和,含义不同。

③赋值号“=”与数学中的等号意义不同。

借助“累加器”既突破了难点,同时也使学生理解了

含义。

(3)初始化变量,设置循环终止条件

由的初始值为0,的值由1增加到100,可以初始化循环变量和设置循环终止条件。

【2】循环结构的概念

根据指定条件决定是否重复执行一条或多条指令的控制结构称为循环结构。

教师学生一起共同完成引例的框图表示,并由此引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循环结构的概念。这样讲解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同时使学生体会了问题的抽象过程和算法的构建过程。还体现了我们研究问题常用的“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

类比探究,掌握知识

此例可由学生独立思考、回答,师生共同点评完成。

通过对引例框图的反复改造逐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循环结构,体会用循环结构表达算法,关键要做好三点:

①确定循环变量和初始值

②确定循环体

③确定循环终止条件。

例2:根据程序框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箭头指向①时,输出=______;指向②时输出

(2)该程序框图的算法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去掉条件“

的结果是什么? =_____. 在数学中是不成立的。 中的变化和的”按程序框图所蕴含的算法,能执行到底吗,若能执行到底,最后输出

图a 图b

对比练习:

(1)图b输出=_____.

(2)图a指向②时与图b有何不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可由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再由学生分析。

例2是写出程序框图的运算结果,及其功能。设计此例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类比意识

到:①循环结构不能是永无终止的“死循环”,一定要在某个条件下终止循环,这就需要条件结构来做出判断,因此,循环结构中一定包含条件结构。②循环结构中语句的顺序对算法的影响。 自我实践,应用知识

1.夯实基础:人口预测。现有人口总数是,人口的年增长率是,预测第年人口总数将是多少?用程序框图描述你的算法。

课后小结

①理解循环结构的逻辑。

②明确条件结构与循环结构的区别,联系。

③数学思想方法:算法思想,类比方法

布置作业

①课本p19 习题1-1 a 4

六、教学反思:

本节主要是引起学生学习程序的兴趣,消除学生学习程序的畏难情绪,在运行程序的过程中渗透熟悉程序的运行。学生通过一些简单参数的修改,程序运行就会有不同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寓教于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