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ABO溶血病82例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李慧娟
来源:《医学信息》2015年第15期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病中的治疗意义。方法 在常规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基础上根据是否应用丙种球蛋白及应用丙种球蛋白的时机将选取对象分为三组,A组未应用丙种球蛋白,B组出生24h后应用丙种球蛋白,C组为出生后24h内应用丙种球蛋白。监测治疗48h前后三组患儿血胆红素和血红蛋白值,并记录每组黄疸消退时间。结果 A组和其他两组相比,血清胆红素和血红蛋白水平的差值以及黄疸消退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新生儿ABO溶血病;丙种球蛋白 中图分类号: R 722.18
新生儿ABO溶血病是由于孕母所产生的抗A或抗B免疫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引起胎儿红细胞大量溶解、破坏,从而出现一系列溶血性贫血、黄疸以及水肿等其它多种临床表现的疾病,是我国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1]。其临床表现尤以黄疸多见,特点表现为出现早,加重快,治疗不及时可并发胆红素脑病,重者导致死亡[2]。本文通过对82例新生儿ABO溶血病不同时间应用丙种球蛋白的疗效观察,探讨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病中的治疗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4年2月收住的82例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患儿,均为足月新生儿,其诊断符合第4版实用新生儿科学新生儿ABO溶血病诊断标准[3],其中男46例,女36例,其母血型均为O型。婴儿A型49例,B型33例,并排除TORCH感染、乙肝、败血症、足月小样儿、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引起黄疸的其他原因。
1.2方法 根据是否应用丙种球蛋白及应用丙种球蛋白的时机选择将实验对象分为三组,A组患儿未应用丙种球蛋白,B组为出生24h后应用丙种球蛋白,C组为出生后24h内应用丙种球蛋白。三组病例中的患儿出现黄疸时均应用蓝光照射、口服茵栀黄口服液常规治疗,其中B组及C组患儿在疗程中分别于入院24h后和入院24h内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1次,剂量为1g/kg。三组患儿均在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进行血胆红素和血红蛋白值检测,对治疗48h前后血胆红素和血红蛋白值的差值进行考察,并记录黄疸消退时间。
1.3 统计学方法: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以( x±s)表示,P 2结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表1可看出,三组患儿在治疗前的胆红素水平和血红蛋白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从表2可看出,A组和其他两组相比,血清胆红素水平差值、血红蛋白水平差值和黄疸消退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多数的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患儿会在出生后24h内出现黄疸并不断加重,同时伴有贫血、嗜睡等表现,其所致的胆红素脑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可以致命,或遗留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快速有效地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阻断溶血是临床上防治此危重症的关键。传统的治疗方法为输注白蛋白辅以光疗,重者给予换血治疗。但输注白蛋白辅以光疗的方法仅能控制黄疸症状,不易控制溶血的快速发展,而换血由于手术过程复杂,要求条件高而导致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4]。大剂量静脉免疫球蛋白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可减轻溶血,降低患儿血中胆红素[5]。丙种球蛋白含有90%以上完整 IgG 及 IgG 亚型,具有免疫抑制和免疫增强双重作用,其进入患儿机体后可与网状内皮系统巨噬细胞膜上的Fc受体结合,从而阻止致敏红细胞上的IgG与单核巨噬细胞上的Fc受体结合,防止对致敏红细胞的破坏,从而阻断溶血的继续发生。
在本次的临床研究中,C组患儿一经确诊,即在24h内给予静脉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黄疸消退快,治疗48h后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明显大于其它两组,而血红蛋白下降水平明显小于其它两组。B组和C组在血红蛋白恢复、胆红素下降的程度和黄疸消退时间上也有统计学差异,提示了在临床上随着丙球使用时间的后移,其疗效可能在下降。由此,在常规采用光疗等传统治疗黄疸的同时应尽早静脉应用免疫球蛋白,将更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危重患儿死亡的风险,减少核黄疸等后遗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大剂量静脉丙球治疗新生儿溶血病能迅速阻断溶血,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且越早给予,疗效越好,其与光疗和输注白蛋白相结合,有效且经济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胡小林.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疗效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8(4):131-133.
[2]杨银风,康波.24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相关因素分析[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8,30(2):217-218.
[3]金汉珍,黄德敏,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54. [4]王珅,潘家华.静脉丙种球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病中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1,15(4):488-49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5]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Subcommittee on Hyperbilirubinemia.Management of hyperbilirubinemia in the newborn infant 35 or more weeks of gestation [J].Pediatrics,2004,114:297-316. 编辑/王海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