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陆蠡简介_陆蠡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陆蠡简介_陆蠡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2021-12-11 来源:世旅网
陆蠡简介

  囚绿记分析  课⽂研讨  ⼀、整体把握

  本⽂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段“交往”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状态和“性格特点”,也写出了作者的⽣存状况和真挚⼼愿,含蓄地揭⽰了华北地区⼈民⾯临⽇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民坚贞不屈的民族⽓节。  “绿”是全⽂描写的客观对象,作者围绕“绿”展开思路,铺设线索。⽂章思路⼤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即“寻绿”“观绿”“囚绿”“放绿”和“怀绿”。

  1.寻绿(1~4段)。从窗户写起,交代绿的由来,其实是在绿枝条出现之前交代⼀下背景。这背景是很寒伧的,但有了绿枝条,就顿然有了⽣⽓和活⼒。第4段反复三次提及“绿影”,尽管只是寥寥⼏笔,但富有诗意。绿在此时还只是“影”。另外,⼀些表达情感态度的词语,如“喜悦⽽满⾜”“欢喜”“喜悦”等,也给绿带上了情绪⾊彩,物我之间初相映照。

  2.观绿(5~7段)。开始对绿枝条直接描写。“观”者⾏为有:“我移徙⼩台⼦到圆窗下,让我⾯朝墙壁和⼩窗”“我望着这⼩圆洞,绿叶和我对语”“我天天望着窗⼝常春藤的⽣长”等。“被观者”情状有:伸须、攀缘、舒叶、凋谢。“观者”⼼态有:“怀念”“快活”“留恋”“欢喜”“急不暇择”“视同⾄宝”“⾯壁成欢”等。这⼀部分是以写⼼理活动为主,所谓“观”的对象和“观”的⾏为倒成为其次,成为抒情的依托。

  3.囚绿(8~12段)。这五段是⽂章的主体,与⽂章标题呼应,写出了绿枝条⽣命变化的五个阶段。第8段写作者引绿⼊室。叙述描写不多,以抒情为主。“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措词甚好,很形象,富有质感。第9段写发现“⽣的欢喜”。外加⼀个联想,从前乡下的事情,⾏⽂⽣出必要的“歧路”,跌宕⽣姿。第10段写绿条执意向外。观景甚细。第11段写绿条渐瘦渐弱。描写绿枝条衰败过程。第12段写计算绿囚出“牢”的⽇⼦。囚绿⾄此结束,情感回到原来的喜绿状态。

  五个阶段写实景伴随着写⼼理、写情感。开始囚绿时欢喜,发现绿枝条抗争后执意囚之,既怜爱⼜恼怒,但最终打算释放。

  4.放绿(13段)。“卢沟桥事件发⽣了”是⽂章背景,既是作者活动的背景,也是绿枝⽣存的背景。对绿枝条的关⼼和照看突然暂停,变成求⽣的谋划。最后“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暗的囚⼈”,绿枝条获得新⽣。  5.怀绿(14段)。⼀年后仍旧怀念“圆窗和绿友”,设想再度见⾯时的情景。

  本⽂写法上的特点:第⼀,物我互观,尽显性灵。作者只⾝独处,选择了与绿枝条对话、沟通⼼灵的⽅式排遣寂寞,所处⼀室虽⼩,⽽精神天地甚宽;景物本⽆性灵,进⼊作者有情的视野,便活了起来,成为“我”的朋友。景物被赋予性灵,⽂章即⽣华彩。第⼆,叙事有波澜。如果只写作者与绿枝条的“⼼灵絮语”⽽⽆甚变化,则流于平淡。奇妙的是⽂章写出了作者⼼情的起伏和绿枝条的命运变化,作者始⽽欣喜,继⽽魔念⽣长,囚禁绿枝条,最后放⽣。由寻绿、观绿、囚绿、放绿到怀绿,五个阶段较为分明,其间波澜起伏。第三,含蓄蕴藉,深沉厚重。作者与绿枝条的命运有某些相似之处,同处⼀室,同被囚禁,体验到⽣的欢欣、⽣的艰⾟;时值⽇寇⼊侵,华北⼈民陷于⽔深⽕热,作者是富有正义感的青年作家,国难当头,不能不愤怒、忧烦,不能不⽣出坚贞不屈的浩然正⽓,这也应该是作者写作本⽂的直接原因,但这种⼼绪表现得⾮常隐蔽,⽂章之“巧”由此⽽来。

  ⼆、问题探究

  1.课⽂既然划分为寻绿、观绿、囚绿、放绿和怀绿五个层次,可为什么作者给⽂章命名“囚绿记”?

  选定“囚绿”来给⽂章命名,这与⽂章想要表现的主题有关。⽂章的五个层次中,“囚绿”写绿枝条最艰难的状况,这暗⽰着艰难的国运家运;“囚绿”表明作者复杂的⼼情,这是在卢沟桥事变之后,⽇本帝国主义⼤举侵略我国领⼟的时代背景下,作者的内⼼极度痛苦和精神上坚决反抗的反映。

  2.绿枝条⽇见憔损,“我”却不愿意开释它,如何理解这种“魔念”?

  ⽂章写出了绿枝条的憔损过程:“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写得⾮常细致逼真。同时也写了“我”的“魔念”:“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亲热,我仍旧不放⾛它。”即使是⼀个普通⼈,也会对⽣命(包括植物⽣命)怀有怜惜之情,⽽“我”却缺乏对外界⽣命的同情怜悯之⼼。“魔念”反映了“我”的⼀种⾃私和偏执、较为阴暗的⼼理。当然,所谓⾃私、偏执、阴暗⼼理,也是有限度的,“我”最后还是开释了绿枝条。

  3.在作者眼⾥,绿枝条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

  作者描写绿枝条,⼀半是写实景实情,⼀半是带着感情与想像。它具有美的特点,“伸开柔软的卷须”“舒开折叠着的嫩叶”,下⾬时带着“淅沥的声⾳,婆娑的摆舞”;它是青春、爱和幸福的象征,就像作者说的,“我要借绿⾊来⽐喻葱茏的爱和幸

福,我要借绿⾊来⽐喻猗郁的年华”;它是柔弱的,离开阳光就“失去了青苍的颜⾊,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的孩⼦”;它是倔强的、坚贞的,“它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向。甚⾄于⼀枚细叶,⼀茎卷须,都朝原来的⽅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是“永不屈服⿊暗的囚⼈”。这些特点既有现实依据,⼜有作者的美化、拟⼈化的加⼯,作者是把绿枝条当作⼈来写的。  关于练习

  ⼀、作者为什么喜欢绿?“囚绿”之后为什么⼜放绿?放绿之后为什么还怀绿?同学之间探讨⼀下这篇⽂章的深刻内涵。  设题意图:作者紧紧围绕“绿”做⽂章,那么读者就应该抓住“绿”来理解⽂章,抓住“绿”就抓住了⽂章的中⼼。通过对“寻绿”“怀绿”等品味揣摩,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参考答案:

  第⼀问,课⽂的⼀些语句能启发我们的思考,“绿⾊是多宝贵的啊!它是⽣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作者喜欢绿,把绿看作是⽣命⼒的象征、希望的象征和快乐的象征。这也暗⽰着另⼀⾯,作者的⼈⽣并不顺利,甚⾄还暗⽰当时整个社会都不安定,因此作者借绿来表达希望。再有,作者说“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陌⽣”,他需要有陪伴,⽽象征着⽣命和快乐的绿枝条便成了他的惟⼀的“朋友”,因⽽他说“我怀念着绿⾊把我的⼼等焦了”。

  作者囚绿,⼀是为了与绿枝条更亲近,⼆是出于⼀种他⼈难以理解的“魔念”,但他出于良⼼,不忍让绿枝条彻底枯死,于是“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暗的囚⼈”,说明作者最终还是善待⽣命的。绿枝条被“开释”与作者逃离危险中的北平,⼆者有相似之处,在⽂章中具有类⽐的效果。作者最后怀绿,其实也是在怀念苦难中的北平⼈民。这是暗⽰的写法。  ⼆、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  1.我怀念着绿⾊把我的⼼等焦了。

  2.我要借绿⾊来⽐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来⽐喻猗郁的年华。  3.临⾏前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暗的囚⼈。

  设题意图:抓住⽂中关键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这些语句,应该注意结合语境来考查。这些语句只是举例性的,其实可以品味的语句远不⽌这些。  参考答案:

  1.此句前⾯说:“绿⾊是多宝贵的啊!它是⽣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可见作者把绿⾊当作希望、幸福和快乐的象征。这⾥说“我怀念着绿⾊把我的⼼等焦了”,说明作者观绿、亲绿的愿望,也说明作者境遇不佳,⽣活在北平⼤都市举⽬⽆亲,正需要绿⾊来娱悦⾃⼰的眼睛,安慰⾃⼰的⼼灵。另外,这句话还对后⾯写作者与绿枝条的“亲密交往”起铺垫作⽤。  2.这两句话点明了绿⾊的象征意义和作者对绿⾊的挚爱。作者的赞美、歌颂之情蕴含其中。

  3.绿枝条与作者⼀道经受折磨,但最后都获得⾃由。作者把绿枝条当作⼈来赞美、歌颂,其实是对⼀种坚强⾼尚的精神品格的认定和追求。“不屈服于⿊暗”是对绿枝条的称赞,也是作者⾃⼰⼼灵的写照。

  三、这篇课⽂⽤拟⼈的⼿法来写景状物,赋予景物“性格”“⽓质”,取得了特殊的艺术效果。试着借鉴本⽂的写法,调动你的情感和想像,描述⼀种景物,⼒求写出景物的特征。

  设题意图:此题意在迁移、延伸、拓展,要求将学过的写作技巧运⽤于⾃⼰的写作实践中。要注意“借鉴”,不要按⾃⼰习惯的⽅式随便写;要注意调动情感和想像,不要满⾜于冷静客观的景物描述;要写出景物的特征。  参考答案:  (略)。  教学建议

  ⼀、欣赏细致精彩的景物描写。作者从各种不同的⾓度对绿枝条进⾏了绘形绘⾊的描写:有粗略的描写,“便有⼀⽚绿影”,仅是影⼦;有精细的“特写镜头”,“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甚⾄于⼀枚细叶,⼀茎卷须,都朝着原来的⽅向”;还有对绿枝条变化过程的描写,“变成柔绿,变成嫩黄”。这些描写正是课⽂“出彩”之处,应当细细品味。

  ⼆、理清感情线索,体会隐含的⽂意。作者在写景叙事的过程中还或隐或显地表达感觉、感受,这些感觉、感受是与写景状物相融合并贯穿课⽂始终的,因此要体会作者感情在不同段落的不同表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最重要的是领会作者描写绿枝条所寄托的深层意味,挖掘出课⽂的社会意义、政治意义,但是不应过早地把结论告诉学⽣,⽽应让学⽣沿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的线索⾃⾏领悟。

  三、注意读与写结合。本篇课⽂,读懂是主要任务,但是也可以顺便进⾏写作训练,做到读与写互相促进。“研讨与练习”第三题的写作训练,就是模仿课⽂写⼀篇短⽂(只写精彩⽚段也⾏),最好做到有精彩的描写,或多或少写出景物的⼀些特点和神韵。还可以参考“语⽂1”写作单元的“写景要抓住特征”的内容,温故⽽知新。  有关资料

  ⼀、作者简介(陈雷)

  陆蠡(1908—1942),字圣泉,原籍浙江天台。1919年进浙江基督教蕙兰中学,1921年转⼊浙江之江⼤学附中,开始阅读⽂学⼩说诗歌⽂学作品并尝试写作。1926年考⼊之江⼤学,1928年转学到上海劳动⼤学机械系。1930年任教于杭州中学。  1932年开始在上海⽂化⽣活出版社任编辑,⼀度曾到福建泉州⼀私⽴中学任教。写有⼤量⼩说诗歌⽂学作品,出版过3本散⽂集。

  《海星》中⼏乎全部是散⽂诗似的篇章,表现了⼀个青年知识分⼦的回忆、幻想与沉思,⽂字清新纯朴,笼罩着孤独和空虚的情绪。《⽵⼑》中的⼀些篇章,增加了现实主义的⾊彩,并写了⾛向反抗的农民。笔调忧伤愤懑。《囚绿记》写于抗战爆发之后,除了上述题材和情调之外,⼜加⼊了对祖国⼭河沦亡的感叹与对民族⽓节的礼赞。

  1942年4⽉,⽇本宪兵查抄⽂化⽣活出版社,搜去⼀些有关抗⽇的书籍。他虽然当时并未在场,但知道消息后,前去交涉,被宪兵扣留,最后因遭酷刑逝世。  ⼆、陆蠡散⽂(林⾮)

  陆蠡在最早的散⽂诗《⿊夜》中,曾表⽰要“怀着⽆限的希望,从⼼灵⼀点的光辉中开始进取”。他确实是这样做的,在长夜漫漫的旧中国,严肃和踏实地前进着。他坚守着⾃⼰的⽂化⼯作岗位,在沦陷的上海,被⽇本侵略者逮捕之后,默默地忍受着牢狱⾥的折磨,献出了⾃⼰年轻的⽣命。

  他在1933年开始写的第⼀个集⼦《海星》中,⼏乎都是短短的散⽂诗似的篇章,这⾥有着年轻⼈的回忆、幻想和沉思。由于他当时远远地离开战⽃的⽣活,所以在他那些写得很清新和纯朴的⽂字中,流露出了孤独和空虚的情绪,他“长望着⽆垠的天空唏嘘”(《失物》)。不过其中有些篇章,也多少接触了⼈世的不平与酸⾟,像《⽔碓》写⼀个童养媳,在疲倦和恐怖之中,摔死在巨⼤的⽔碓⾥,于是作者发出了愤怒的诅咒。《哑⼦》写⼀个善良的劳动者,在打发着⾃⼰坎坷的⽇⼦,这也引起了作者深深的同情。

  他的第⼆个散⽂集《⽵⼑》,已经明显地趋向成熟。⽤来给集⼦命名的《⽵⼑》,就是⼀篇动⼈⼼弦的佳构。作者从叙述家乡的风景⼊⼿,先是刻意地描摹平原上的⼩丘,那晨曦的⾊彩和晚霞的余晖,变幻⽆常,引⼈⼊胜。接着就把笔锋⼀转,写⼀个来⾃荒野深⼭的农⼈,嘲笑这种渺⼩的景致,⽽夸耀那缭绕在崇⼭峻岭上的⽩云和流淌在千仞峭壁下的溪⽔。作者还谈论着深⼭中美丽的少⼥忽然化成了⽯像,她已被⼭灵或河伯娶去。然后才开始诉说⼭民出卖烧炭和⽊板,受尽城市商⼈盘剥的故事。于是,⼀个青年⽤⽵⽚削成了⼩⼑,刺进⽼板的肚⼦,替伙伴们杀死了⼀个吸⾎的魔⿁,这个惊天动地的壮举,慑伏了其余的商⼈。当官厅传讯他的时候,他⼜⽤那把⽵⼑刺⼊⾃⼰的臂膀,终于因流⾎过多死去。这是⼀曲英勇的颂歌,它从⼭景的描绘中引出古⽼的神话,⼜引出现实⽣活中⼀段悲怆动⼈的故事,层次分明,曲折有致。最可贵的是作者歌颂了⾛向反抗的农民。只有站出来战⽃,才有希望捣毁吃⼈的旧制度,这是千真万确的道理。《⽵⼑》是作者写得最美丽和最有思想意义的篇章。

  《庙宿》和《嫁⾐》,都是写旧社会中⼥⼦的不幸遭遇,她们是那样温柔、智慧、勤劳和善良,如果在⼀个合理的社会⾥,她们都应该过着幸福的有意义的⽣活,然⽽在妇⼥没有丝毫权利的旧社会中,她们都被负⼼的丈夫遗弃了,然后就孤苦伶仃地度过⾃⼰的残⽣。《庙宿》中的⼥主⼈公,后来下落不明;《嫁⾐》中的⼥主⼈公的结局更为悲惨,她在⽆意的失⼿中烧死了⾃⼰。当我们在阅读这些篇章时,好像可以听到⼀颗忧伤⽽愤懑的灵魂,在啜泣,在呼号。

  《庙宿》中对阳光的描写是⼗分出⾊的,在暮⾊苍茫的峡⾕⾥,映照在峰峦上的落⽇的光芒,被作者写得层次分明。⼭⾕的底层,已被浓重的夜⽓所包围,⼭顶上却依旧透出暗淡的亮光,⽽在半空中翱翔的雄鹰的背脊上,甚⾄还反射着⼣阳的光泽。这真像是⼀幅精细⼊微的油画,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的⾯前。

  在30年代发表⼩说诗歌⽂学作品的⼀批散⽂作家中,陆蠡具备着很多作家所有的长处,他像李⼴⽥那样洋溢着乡野和泥⼟的⽓息;他像吴伯箫那样驾驭着优美、清丽的⽂笔;他像师陀那样善于倾诉忧郁和动⼈的故事。他⼩说诗歌⽂学作品的内容是⽐较狭窄的,然⽽在思想和艺术上却都闪烁着⾃⼰特有的光彩。他的不少篇章都像涧⽔那样明朗和清亮,像野花那样芬芳和妩媚。学习写散⽂的年轻朋友们,到这⾥来巡礼⼀番,也许可以有所收获。

  抗⽇战争爆发以后,他写成了《囚绿记》,满怀深情地思念北平的⼀棵长春藤,祝愿和歌唱它永不屈服于⿊暗,期待着与它重新见⾯。他抒发的这种感情,真挚、细腻⽽⼜浓郁,从⼀棵树⽊引出了对⼭河沦亡的感叹,⼜很含蓄地赞美了忠贞不屈的民族⽓节,这种意境是相当感⼈的。⽂学⼩说诗歌⽂学作品本来就可以以⼩见⼤,⽽作者深沉和蕴藉的情致,更是加强了⼩说诗歌⽂学作品的感染⼒量。作者⽤这篇散⽂的题⽬作为他第三个集⼦的名称,应该说是含有深意的。

  然⽽他在抗战后写成的另外⼀些篇章,在思想和艺术上都不能保持这样的⽔准。像《池影》在感到异族的侵凌时,却还沉湎和躲藏在⼉时的回忆中。《寂寞》和《门与叩者》,甚⾄还吟咏着寂寞和虚⽆的主题,与那个争取民族解放的伟⼤时代,显得是多么的不合拍。作者思想的天地显得过于局促了,这使他的⼩说诗歌⽂学作品不能获得更⼤的成就。但是,他的品格⽆疑

是崇⾼的,他⽤⽣命写成的壮烈的篇章,将永远被⼈们怀念。  (选⾃《现代六⼗家散⽂札记》,百花⽂艺出版社1980年版)  三、热爱⽣活,追求光明(刘⼀新)

  ⽂如其⼈。陆蠡是⼀位对⽣活极为严肃认真的⽼实⼈。1942年4⽉,陆蠡⼯作的上海⽂化⽣活社被抄,为了追回书刊,他亲⾃去巡捕房交涉,结果被⽇本特务机关秘密杀害。据说,⽇敌问他赞不赞成伪府,他回答不赞成。最后问他对于⼤东亚的看法,他认为“⼀定失败”。正是这种民族的⾻⽓,坚定的信念,使他的散⽂贮满着⼀种积极乐观的情绪。李健吾在《陆蠡的散⽂》⼀⽂中说:“⽣命真纯,节奏美好。陆蠡的成就得⼒于他的璞⽯⼀般的⼼灵。”

  陆蠡的散⽂“得到了界的重视”(语),《囚绿记》更为⼈们所称道,原因是它不仅在思想上,⽽且在艺术上也闪烁着⾃⼰特有的光彩。

  新奇精巧的结构。⽂章的开篇不是采⽤破题法,开门见⼭,点出题旨,⽽是⽤冒头法,从去年夏间的事情,娓娓道来,逐层展开。先写“我”何以⼀下⼦就选定这简陋、炎热的房间,接着补叙理由:能见到⼀⽚绿影。进⽽写“我留恋于这⽚绿⾊”,并极写“我”对绿⾊之爱,作者于“⼭穷⽔尽”之处,⽤“忽然”⼀词,异峰突起,把⽂章推进中⼼:囚绿。其间穿插“我”在乡间草屋床下的嫩绿被友⼈剪除的惋惜。“我”发现“绿友”追求光明,永远向着阳光,要是没有阳光,它就枯萎变⾊。⾄此,作者才借写绿友点出“⽂眼”:它是个“永不屈服于⿊暗的囚⼈”。于是决定开释这绿友。最后以怀念这圆窗和绿友作结。末了的⼀个问号,含蓄隽永,令⼈深省。其间,疏密相间(如细写“囚绿”,略写“念绿”),虚实相⽣(如把装饰“实”的房间的绿移就来装饰“虚”的⼼情),富有变化。作者这样匠⼼地安排,精巧谨严,平实⾃然,同时⼜平中见奇,出奇制胜。

  深沉婉转的抒情。作者是个富有强烈爱憎的⽃⼠。沉默、内向的性格,使他的⾏⽂含⽽不露,抒情深沉委婉。当时,作者留居在已成“孤岛”的上海。⽇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把他与⼴⼤⽂化战⼠隔离了开来。这使“我”感到“孤独”。但作为⼀个永不屈服于⿊暗、强烈追求光明的战⼠,他是不会感到“孤独”的。⽂章写的是古城北平,但作者那难⾔的苦衷和良苦的⽤⼼,我们还是能体会得到的。在这民族危亡之际,作者的⼼情悲切痛苦。他巧妙地借爱恋绿⾊──这⽣命的象征,委婉⽽深沉地抒发了作者对光明⾃由⽣活的爱,和对窒息我们民族⽣机的⽇本强盗的恨。⽣长在天空底下的植物,把它移到⿊暗的室内,尚且都要变成细瘦、娇弱,好像病了的孩⼦,那么,⽣活在社会上的⼈类,尤其是酷爱⾃由的中华民族,沦为⽇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囚禁在这暗⽆天⽇的⼈间地狱,那他们所遭受的折磨和痛苦,是可想⽽知的了。植物的本性是永远向着阳光⽣长。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是“永不屈服于⿊暗”的坚强民族。作者以深沉委婉的笔触,极赞了我中华民族忠贞不屈的⽓节。绿是囚不住的,⾃由光明也终究要回来。有⼀天,得重和它们见⾯的时候,会和我⾯⽣吗?作者坚信⽇本强盗终将要被赶出去,总有⼀天,他会和他的绿友见⾯。这永不屈服于⿊暗的绿友,怎么会和追求光明的“我”⾯⽣呢。平淡的⽂字,饱蘸着作者炽烈的感情。我们读后像喝龙井,余⾹在⼝,如嚼橄榄,回味⽆穷。

  纯朴清丽的语⾔。作者像聊天似的信笔写来,⽂字纯厚质朴。“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在外边长得更快”。从“伸长”“攀缘”“舒放”,层层递进,⽽整个句⼦,整中有散,长短交错,读起来既简洁明快,⼜舒展⾃如。作者如同画家调和⾊彩那样运⽤词语,准确地描绘出绚丽多变的⾊彩。绿有“嫩绿”“柔绿”,黄有“嫩黄”“瘦黄”,等。新奇贴切的⽐喻的运⽤,更为⽂章增辉添⾊。  (选⾃《散⽂写作艺术指要》,东⽅出版社1997年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