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统计公报》)如期发布了。《统计公报》中列举的一笔笔数据、一张张图表,生动展示了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党中央、国务院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力挽狂澜,在世界各国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了面对新世纪(002280)以来最困难的一年,党中央、国务院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不断丰富并完善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的正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全面反映了在较快扭转经济下滑、实现经济总体回升向好的同时,我国在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粮食生产、民生改善、科技、教育等方面取得的进步。
一、一揽子计划取得明显成效,率先回升向好来之不易
《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5353亿元,比上年增长8.7%。这一速度超过年初8%的预期目标,远高于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速,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中首屈一指。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公布的数据,2009年世界经济增速预计将下降0.8%。其中美国下降2.5%,欧元区下降3.9%,日本下降5.3%。在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中,俄罗斯下降9.0%,印度增长5
.6%,巴西下降0.4%。按照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7%估计,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8.7%,拉动世界经济增长大约0.6个百分点,直接减缓了世界经济衰退的幅度。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世界经济衰退的幅度会更大。
回头来看,2009年我国经济实现回升向好的成绩来之十分不易。2008年第四季度以后,世界经济险象环生,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到2009年一季度,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GDP环比增速纷纷继续大幅下降,其中,美国GDP环比折年率下降6.4%,比2008年四季度多下降1.0个百分点;日本GDP环比下降3.2%,多下降
0.2个百分点;欧盟下降2.4%,多下降0.5个百分点。受此影响,我国经济从2008年四季度到2009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速由7.6%继续回落到6.2%,为连续第7个季度下滑,创造了1997年以来的季度最低增速。2009年1—2月份工业增速大幅回落到3.8%,2月份出口下降25.8%。部分行业、部分企业经营困难,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大幅下降37.3%,大批企业出现了停产、半停产甚至倒闭的情况,大量农民工返乡回家,国内经济面临严
重困难。
面对严峻的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坚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国经济逐步从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3月份,经济开始出现企稳迹象,持续下滑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已经高于2008年四季度各月的增速。二季度工业生产实现9.1%的当季增速,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达到7.9%,扭转了连续7个季度下滑态势。进入下半年,企稳回升势头不断增强,工业生产保持加快态势,三季度增长12.4%,接近2008年三季度的水平,而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达到9.1%,几乎与2008年同期持平。四季度,回升势头进一步巩固,当季工业增长18%,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达到10.7%,实现了增长一季快于一季的好势头,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这是十分不容易的。
二、粮食连续六年增产,为经济回升向好和价格稳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3082万吨,比上年增产211万吨;粮食总产再创历史新高,连续6年增产,实现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最长的
粮食增产周期。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特别是历史罕见的自然灾害,粮食单产出现了下降,但由于党中央、国务院对粮食生产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实施强有力的惠农补粮政策,农民种粮积极性大幅度提高,粮食播种面积扩大3200多万亩,成为粮食增产的主要原因。其中,较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最低收购价,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平均每公斤分别提高0.22元和0.26元;运用多种手段调控稳定主要农资价格;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支持力度。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三农”支出达7161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对农民的各项补贴1230.8亿元,增加200多亿元。
面对2009年经济发展困难的形势,粮食的再度增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粮食丰收增强了各方面的信心,对于经济的企稳向好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另一方面,作为居民消费价格重要的组成部分,粮食的丰收稳定了粮食的价格,有利于稳定并抑制通货膨胀预期。
三、内需快速增长,是经济实现回升向好的关键
面对世界经济的深度衰退,外需的大幅萎缩,2009年我国的出口面临严重困难,出口增幅连续下降,要实现经济的较快增长,内需必须发挥主要作用。《统计公
报》显示,2009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4846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33.3%,为1981年以来增长最快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343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实际增长16.9%,为1986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作为内需组成部分的投资和消费都实现了快速增长。
内需在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结构也出现了一些增长较快的领域。从投资看,全年基础设施(扣除电力)投资41913亿元,增长44.3%。其中,铁路运输业增长67.5%,道路运输业增长40.1%,城市公共交通业增长59.7%,水上运输业增长37.8%,水利管理业增长52.2%,环境管理业增长65.2%,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42.6%,均大大快于总体投资的增长速度。从消费看,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8.8%,化妆品类增长16.9%,中西药品类增长21.7%,家具类增长35.5%,煤炭及制品类增长30.1%,棉麻类增长59.6%。汽车销售的快速增长最引人瞩目,全年汽车类消费增长32.3%,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加快21.2、14.2和7.8个百分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全年销售汽车13
64万辆,比上年增长46.2%。
初步测算,2009年内需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144.8%,有效弥补了外需的负贡献。在外需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的情况下,内需的快速增长保证了经济社会的平稳,有助于恢复市场信心。
四、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由降转升,经济增长质量逐步提高
2009年年初,由于经济大幅下滑,国家税收和企业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影响,财政收入一度出现负增长,企业利润也处在负增长区间。《统计公报》显示,随着经济的逐步回升向好,经济增长的质量也得到逐步改善。
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5891亿元,同比增长7.8%,比上年同期加快2.9个百分点。从动态看,1—2月份下降37.3%,3—5月份下降16.2%,6—8月份增长6.9%,9—11月增长72.8%。财政收入也面临同样的形势。头4个月,财政收
入月度增速均为负增长,1月份下降幅度高达17.1%,一季度财政收入同比下降8.3%。但随着经济的企稳回升向好,财政收入增速自5月份由负转正后,呈明显加快趋势,8月、9月、11月的增速均在30%以上,正如《统计公报》所显示的,全年财政收入达到68477亿元,比上年增加
7147亿元,增长11.7%。
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增速的由负转正,增速逐步加快,既是经济回升向好的必然结果,又有助于增强社会公众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有助于刺激增长内生动力的恢复。
五、城乡居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民生得到进一步改善
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对改善民生高度重视,而且把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在扩大内需的四万亿投资中,大约3700亿元用于农村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了7285亿元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民生支出支持民生发展。据财政部1—11月份数据,全国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增长17.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2.7%,医疗卫生支出增长26.7%,环境保护支出增长38.5%,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23.7%,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44.9%,交通运输支出增长72.4%。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妥善解决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障问题。开展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试点面达到10%的区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全体城乡居民纳入基本医疗保障体系。
《统计公报》中各项民生事业的数据
均表现较好。就业方面,2009年城镇就业人员31120万人,新增加1102万人,是
自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以来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连续第四年突破1000万人。城乡居民收入方面,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实际增长9.8%,比上年加快1.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53元,实际增长8.5%,比上年加快0.5个百分点。2009年底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26.1万亿元,为1978年以来新高,同比增长19.7%。社会保障方面,到2009年底,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3498万人、40061万人、12715万人、14861万人和10860万人,参保人数比上年末分别增加了1607万人、8239万人、316万人、1074万人和1606万人。参加城镇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分别达到4335万人和5580万人,比上年末分别增加69万人和638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4.0%,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全年分别有2348万城市居民和4759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分别比上年增加13万和454万人。
六、科技成就斐然,社会事
业全面进步
2009年,我国在科技和社会事业方面继续向前推进。
在科技方面,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对公益性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推动科研机构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支持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启动实施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5433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2%,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3039亿元,比上年增长14.0%。新兴产业创投计划支持设立了20家创业投资基金。国家安排了639项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研制成功,实现了我国自主研制超级计算机能力从百万亿次到千万亿次的跨越。全年成功发射卫星6次,特别是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受控撞月,为
我国月球探测的一期工程画上了圆满句号,是我国航天技术又一个里程碑。
在教育方面,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和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继续大幅增加,研究生继续扩招。中央为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意见,这必将推动特殊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在医疗卫生方面,深化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全体城乡居民纳入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累计支出总额为646亿元,累积受益
4.9亿人次。资助1048万城镇困难群众参加城镇医疗保险,资助3690万农村困难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在体育方面,全年运动健儿在30个项目中共获得142个世界冠军,11人3队22次创22项世界纪录,世界冠军和世界纪录数目比上年都有所增加。在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上,共有7人9次创超5项世界纪录;12人3队21次创16项亚洲纪录;29人5队52次创39项全国纪录。
面对新世纪以来最为困难的一年,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面对已经走来的较为复杂的一年,我们有信心仍将会取得更大的成绩。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关键一年,同时也是十分复杂的一年,因此,保持今年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十分重要。世界经济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都开始出现回升,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会加大;国内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在逐步增强,投资和消费信心在不断提高。国内外环境总体上有利于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但也要看到,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比较脆弱,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国内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同时又出现了价格开始上升等新的情况。面对这种困难和机遇并存的复杂形势,在党中央、国务
院的
正确领导下,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注重改善民生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加强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家统计局副局长 谢鸿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