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学生精力管理理论

学生精力管理理论

2020-01-03 来源:世旅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生精力管理理论

作者:付安平

来源:《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4年第06期

摘要:人无时无刻都在消耗精力,但学生并未意识到有限的精力对人来说是一种限制性的宝贵资源。因此,学生忽视精力管理能力的培养,对精力疏于管理,没有高效利用精力,甚至严重浪费精力。精力管理的核心思想是合理分配精力和高效利用精力。要想不浪费精力,必须对精力进行有效管理,即做好六件事:充分贮备精力、适度消费精力、及时恢复精力、实时转移精力、合理分配精力和高效利用精力。 关键词:学生;精力管理;理论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8-0054-03

由于受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制约,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精力管理问题,具体来说:小学生天性贪玩,精力极易分散,因此普遍存在精力分配不合理以及精力高效利用问题。绝大多数初中生类似于小学生,但某些勤奋、刻苦的学生存在过度消耗精力和精力难恢复的问题。在高中,农村学生和城市一类重点中学以及二类重点中学中勤奋刻苦的的学生,学习主动,效率高,但同样存在过度消耗精力和精力恢复的问题。城市一般普通高中学生存在严重的精力分散现象,导致精力利用效率低下。因此,无论是中学生还是小学生,无论是农村学生还城市学生,无论是重点中学的学生还是一般中学的学生都或多或少存在不同的精力管理问题,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重视学生的精力管理工作,以帮助学生提高精力管理能力,使之学会合理分配精力和高效利用精力。

吉姆·洛尔和托尼·施瓦茨所著《精力管理》的核心思想是:管理精力,而非时间,才是高效、健康与快乐的基础。该书由精力管理模式、公司型运动员培训体系和参考资料三部分组成,其中精力管理模式构筑于精力管理的精力金字塔、钟摆式运动、突破舒适区和习惯成自然等四原则之上。工作和生活中任何一个高效率的部分都是习惯使然,概括起来就是:人的精力有四种来源,即身体的、情感的、思想的和精神的,这四种精力资源需要在消耗和储备之间取得平衡才能保证不会枯竭。“学生精力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合理分配精力,高效利用精力。同时认为精力只存在于生理层面,是一种体能(生理因素),是人体通过呼吸作用产生并用于各种生理活动、心理活动和肢体运动的能量,情感、思想、责任心、动机和精神等因素可以影响个体能量的产生和利用。学生精力管理由充分贮备精力、适度消费精力、及时恢复精力、适时转移精力、合理分配精力和高效利用精力等六个部分组成,其结构模式如图1所示。 一、充分贮备精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人体是由蛋白质、糖类、脂类、核酸、无机盐、水和维生素等物质组成的,人体的生命活动由一系列的有序化学反应体现,并消耗一定的能量,即精力。精力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精力是指一个人用于满足一切生理、心理和肢体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包括供机体自身物质合成,组织细胞内物质更新,脑的思维活动,肢体、内脏等器官运动和维持体温所用的能量;狭义的精力是指人在一天中用于满足脑的思维和肢体运动的能量。根据脑的思维活动和肢体运动对精力的利用与否,可将精力分为有效精力和潜在精力两种。一般情况下,满足人玩、学习、生活和工作等心理需求及肢体运动的精力均属于有效精力;而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提高激素水平,促进人体呼吸所体现出的超出有效精力的那部分精力属于潜在精力。潜在精力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增加,并可通过心理活动影响生理活动而转化为有效精力。

人体每天的精力总量是一定的,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人体每天都在不断地产生和消耗精力。维持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精力由人体中的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通过氧化反应提供,所以人每天必须摄取一定量的食物来补充能量。通过合理营养进食、体育锻炼、预防疾病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能增强人的体质,从而充分贮备精力。 二、适度消费精力

人体的生命活动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任何时候都在消耗精力。人体的精力消耗绝大部分用于基础代谢,即用于心脏、呼吸肌、消化管和血管平滑肌、肝脏、肾脏工作以及各个细胞生活过程中引起的基础消耗(约占其3/4左右)。基础代谢比较恒定,基础代谢数值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健康状况有关。为了便于比较,临床上常用平方米体表面积为单位计算基础代谢率。据统计,青壮年男子的基础代谢率为38 kcal/m2·h,少年稍高,老年稍低,女性比男性低6%~10% 。一个正常、饥饿、休息条件下的成年人的典型代谢率的耗能速率相当于一只100W的灯泡。

除基础代谢外,人体活动也消耗大量精力,人体活动可分为体力活动和脑力活动,体力活动主要由肌肉完成。肌肉在收缩与舒张的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机体任何轻微的活动都可提高能量代谢率。脑力活动时,脑组织的代谢水平很高,精神活动处于紧张状态时,产热量明显增加。 三、及时恢复精力

人体就像一个蓄电池,任何时候都要贮存一定量的精力,当我们消耗精力时,身体在随时补充精力,但当我们大量消耗精力时,补充就小于消耗,人就会感到精疲力竭,甚至会因能量耗尽而过劳死。因此,我们要及时恢复精力,把蓄电池充满,保证基础代谢的能量需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想保持旺盛的精力,就必须学会按照一定的周期消耗和补充精力,即在学习时要全方位投入,但要定期让自己适时退出,通过休息补充精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0世纪初,德国内科医生威尔赫姆·弗里斯和奥地利心理学家赫尔曼·斯瓦波达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人体生物节律中体力周期是23天,在周期的第2天至第10天为高潮期(能量释放阶段),精力旺盛;第1天、第11天和第23天为临界日,人体能量释放和积累过程相互干扰;第12天至第22天为低潮期(能量蓄积补充阶段),精力不济,容易疲劳。体力周期反映了人工作或学习要劳逸结合,在紧张的工作和学习一段时间后,要及时集中恢复精力。 人在一天中的精力有时高潮有时低潮,通过生理学方面的测量可知,心率、激素水平、肌肉的紧张度和脑波活动,在周期的第一阶段都会上升,使人体的机敏度上升,大约1小时后,这些指标开始下降,然后在90~120分钟之间,身体开始进入休息和恢复期,此时的表现为想打呵欠、伸懒腰、肚子饿得发痛,变得更加不安、难以集中精力,为了克服这些自然的周期,人的身体会产生大量的压力激素来坚持某项活动,但若长期损耗精力,没有周期性地补充,人就会产生疲劳,如果长期疲劳甚至会导致死亡。 四、适时转移精力

在自然状况下,学生由于受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其精力极易偏向于满足生理和低级心理需求上,满足人作为动物的自然属性,可是人还具有区别于动物的另一个特性,即社会属性。人要适应社会,就要满足社会对人的要求。因此,学生要按照社会意识形态和经济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来转移分配不合理的精力,使有限的精力得到合理分配。精力转移是指人在活动过程中精力分配的重组,即精力从一个功能上的分配中心移至另一个功能上分配中心的过程。学生精力转移可按一定的模式来进行,即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学生遵循精力分配原理和精力分配规律,根据需要,转移自身分配不合理的精力,从而集中精力完成主要任务的教育模式。学生精力转移模式按其内容可分为德育模式、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按其组成方式可分为单一教育模式和组合教育模式两种,学生精力转移模式系统由一、二、三级模式组成。由于影响学生精力转移的因素众多,各级模式中的每种教育模式由一种或几种影响学生精力转移的要素组合,因此各级模式以及同级模式之间都不具有排他性。典型的精力转移模式有活动性教育模式、目标管理教育模式、兴趣·成功·希望教育模式、预警→教育→回访教育模式、“观念·态度·行为·责任”失范行为矫正模式。 五、合理分配精力

精力分配是指在活动中,人体根据各器官执行任务所需能量的不同,而把适量的精力分给各个器官。精力分配具有不均等性,可存在一个主分配中心和若干个大小不等的次分配中心。所谓的精力分配中心,是指在活动中人的精力集中使用点,如学习、工作或干什么事情。按照精力用量大小,可将精力分配中心分为主分配中心(最大的精力分配中心)和次分配中心,其中,主分配中心一般只有一个,次分配中心根据自身生活和学习的需要可以有多个。精力的分配具有动态性,分配中心可由无到有、由小到大,也可由大到小、由有变无,并在动态过程中实现精力转移。人的精力分配受兴趣、需要、注意和态度的制约,精力的分配量随兴趣、需要、注意和态度的变化而相应变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人体精力分配具有如下规律性:一是精力自主宣泄律。每个个体在一天中,其精力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逐步释放,从而减轻充沛精力(能量)给个体造成的生理和心理压力,使人心情舒畅,提高个体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质量;二是精力自由分配律。在自然状态下,学生的精力随兴趣、爱好自由分配至各个功能上的精力分配中心从事各种活动;三是精力集中分配律。当学生的某个精力分配中心形成后,一旦被强化,将吸引大量的精力,来满足该中心的需求,使精力集中分配于一或几个分配中心;四是精力动态均衡律。在各个时期,学生精力分配后要形成一个主分配中心和若干等级的次分配中心,且所有的分配中心在不同时期都达到动态平衡,以保证实现全面发展;五是精力能量守恒律。人每天能使用的精力量是一定的,如果人的某些活动集中使用太多的精力,其他活动能使用的精力量自然会减少;六是精力钟摆式运动律。指人体在生活中周期性地消耗和恢复精力。由于精力的储量会随着使用而下降,因此,人体必须在消耗精力后及时补充精力。 六、高效利用精力

学习是一个消耗时间和能量的过程,学生在属于自己的时间中,在学习上投入了多少精力?这些精力的使用是否高效?若要高效利用精力应该怎么做?答案是除了要做好思想准备,准备吃苦,勇于拼搏,胜不骄、败不馁,百折不挠,不达目标誓不休,保证精力不分散,强化学习主分配中心外,还要注意以下方面:①目标管理。目标可分为理想、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短期小目标。理想是统帅、是灵魂,是永恒的不竭的动力(第二动力系统),是人生的坚实支柱。要从理想出发,将大目标科学地分解为若干个小目标,然后落实到具体的每天、每周的任务上。②时间管理。对学生完成学业来说,时间是有限的,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目标最大化,对时间的有效管理就非常重要。帕累托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之中,最重要的通常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因此,对于重要但只占少数的部分必须分配更多的资源,要更注重对它的管理。实践证明,在时间管理中运用帕累托原则,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课余时间进行管理。③勇于承担责任。负责任的人认为承担责任是义务,在行动中自己承担负担,不推卸责任,全身心地投入其中。④注意精力投放。精力消耗=时间×精力投入速率,将主精力用于完成学业。⑤提高学习动机水平。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和指引学生学习的一种需要和强大动力,学习动机一旦形成就会自始至终贯穿于某一学习活动的全过程。⑥讲究学习方法。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记忆与遗忘作斗争的过程。学生要根据人体生理和心理规律以及各学科的特点,讲究学习策略,优选学习方法。⑦阳光心态。由于学习内容繁多,学生平时学习时对不同知识点所掌握的程度不尽相同,部分试题所考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是薄弱点,这样就会出现波动。学习过程中成绩波动是正常现象,每个学生的成绩会在一定水平上上下波动。当出现波动时,学生不要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要保持阳光心态。⑧自我激励。学生主动活动的维持离不开激励,外部激励有时不一定能得到,因此,要学会自我激励并提升自我效能感。⑨持之以恒。“行百里者半九十”,干事情越接近目标,困难就越多、越艰辛、越关键,要一鼓作气,不可半途而废,不管环境如何变化,都要不改初衷,应以顽强的毅力,直奔预期目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总之,学生精力管理是学校教育必须重视的一个现实问题,学生精力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学校要充分利用这个限制性资源,不能浪费,这就需要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管理精力和高效利用精力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付安平.让学生的精力利用更有效[J].新教育时代,2013,7(6):59.

[2]付安平.学生精力转移理论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262(6):31-33. [3]付安平著.学生精力转移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王玢,左明雪主编.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张文纪编著.人体及动物生理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6]付安平编著.学生精力转移模式[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7]付安平.活动性教育模式探讨[J].高等函授学报(社科版),2011,24(8):94-96. [8]付安平.兴趣·成功·希望教育模式[J].教育探索,2006,(3):15-16.

[9]付安平.论预警→教育→回访教育模式[J].高等函授学报(社科版),2010,23(10):89-91.

[10]付安平,王小琴.观念·态度·行为·责任,失范行为矫正模式[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0,25(4):125-126.

[11](美)B.R.赫根法著.现代人格心理学历史导引[M].文一,郑雪,关敦淳等,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

[12](美)洛尔等著.精力管理[M].付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13]付安平.学生学习精力高效利用的途径[J].成才,2013,(7):62. (编辑:朱泽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