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中国画教学造型能力培养的两个问题》

《关于中国画教学造型能力培养的两个问题》

2024-08-05 来源:世旅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中国画教学造型能力培养的两个问题》

作者:杨一宾

来源:《早期教育(美术版)》2011年第04期

1 培养孩子学中国画,造型能力是教学的关键,应该采用何种方法呢?

答:在国画教学中,对于儿童的视觉造型反应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可以从“形”和“色”入手。“形”主要来自写生,写生是儿童学习中国画的必经之途,中国画的写生与西画的写生应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西画要求形“准”,而中国画要求形“似是而非”。苏轼曾说:“学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艺术创作不是一种工匠式的刻意描绘与制作,而是黄宾虹先生说的“要夺造化神韵”。

一开始,可以要求孩子表现感受上的“像”,培养儿童善于捕捉物象特征的能力,而不是一味要求画形的准确性。从这一点来说,实际上就大大解放了孩子。我的工作只是让他们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如在“孔雀翎”的写生中,孩子开始只是感觉很好看,很难画,在讨论、交流中,逐渐对这几根羽毛产生了新的认识:有的想象着它曾经的美丽;有的感悟到了骄傲注定要失败;有的呼吁要善待动物,保护动物,要和它们成为好朋友……面对几根羽毛。引导孩子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待,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带着各自的认识再来写生时,笔下的形象充满了个性,艳丽、残损、凋零……可谓姿态万千啊!“色”主要是让儿童想象,也可以借鉴一些西画儿童画的色彩表现方法。

2 儿童在使用中国画的工具上与以往的学习体验是全然不同的,要用一种陌生的工具去造型,本身就存在很多困难。怎么做才能在唤起儿童兴趣的同时,又提高他们的造型能力呢? 答:我强调儿童中国画中体现的艺术表现性。通俗说,就是意境或趣味。因此,对他们绘画中表现出的不真实、不合理性,都用一种开放的、包容的艺术眼光去看待和品评。比如说,在创作之始的水墨游戏中,当孩子尝试墨迹的大小和浓淡关系时,我就顺势启发他们再反复多次进行此类尝试,充分感受不同墨迹变化带来的不同感受。

同时根据这一时期孩子基本处于平面的二维空间知觉的心理特征,所形成造型表现的图式化、装饰化以及由夸张变形到逐渐向写实发展的特点,我制定了具有游戏性、感知性和创造性的造型学习计划。使儿童造型语言的表现能力通过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来逐步提高。我鼓励儿童创造属于自己的语言符号和自己的色彩表现方式,而这种鼓励是完全不受束缚的,目的是使儿童有极大的空间去自由自在地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