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茶马古道上的商贸重镇――沙溪寺登街

茶马古道上的商贸重镇――沙溪寺登街

2024-07-16 来源:世旅网

  茶马古道开辟于何时已不得而知,但从剑川沙溪鳌峰山古墓葬群(相当于战国末至西汉初时期)出土的产于印度和南海的贝币、绿松石等文物可知,这条国际大通道从剑川沙溪通行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紧连沙溪的石钟山石窟中,源于印度的佛教艺术雕刻和石窟中的“波斯国人造像”、印度“梵僧造像”、以及“古梵文”、“古藏文”题记可知,这条古道在唐宋时期已相当繁忙,并且对外贸易已延伸到了波斯湾沿岸地区。特别是以沙溪为中心的滇西“四大盐井”(唐代时弥沙的傍弥潜井,明时黑��江峡谷的乔后井、云龙诺邓井、兰州啦鸡井)的随后崛起。而位于沙溪鳌峰山鳌头的寺登古镇作为离四大盐井最近的茶马古道集市,一跃成为茶马古道的盐都,成为了滇西北地区食盐供给的集散地。盐作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在沙溪逐渐成为继“茶马互市”之后的又一重要商品。

  沙溪古道上的四道关卡(东卡大披坡哨、南卡大树关、西卡马坪关、北卡明涧哨),在述说着古镇上的寺登街作为茶马古道上商贸的重要地位。随着明清以来沙溪商贸的繁荣,寺登街形成了以兴教寺(明1415年)、魁阁戏台为中心的四方街,周边以前铺后店建筑为主的古镇,是联接印度―西藏―云南―四川―南亚―西亚的“滇藏茶马道”上的重要驿站。

  沙溪寺登街作为茶马古道上的一个商贸重镇,从商周至汉代起,就一直是中原文化、东南亚、南亚文化和西北吐蕃文化的交汇地,各种流向的文化因子与本土文化在此碰撞、交融、沉淀,使沙溪的核心与灵魂的“寺登古镇”承载着三千年的文明。就是这样一个承载了三千年文明的古镇,随着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现代交通工具(汽车、火车、飞机)的发明与使用,特别是上个世纪中期“滇藏”公路的开通,以马为主要运输工具的“生命大动脉”慢慢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寺登古镇也随之被“尘封”了。直到上个世纪末,一个蓝眼睛的瑞士人雅克・菲恩纳尔博士,来到黑��江畔,他被眼前保存有完整无缺的寺庙、戏台、马店、寨门、古桥、店铺、古巷道……以及淳朴的民俗民风的“寺登古镇”惊呆了。在他的努力之下,2001年10月11日,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WMF)在美国纽约宣布:中国沙溪寺登街区,作为茶马古道上保存最为完整的古集市,它真实的反映和记录了茶马古道的样子,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入选2002年101个世界濒危建筑保护名录。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建设部命名为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镇,使被尘封了半个世纪有着三千年文明的“寺登古镇”重新引起世人的关注和重视。

显示全文